以版面設(shè)計圖作為參考,畫手抄報會少許多彎,這對于不是很熟練的同學尤其有用,小編還附有可能用到的文字資料你您參考。下面是由出國留學整理的書香校園手抄報版面設(shè)計圖,歡迎閱讀。更多相關(guān)手抄報文章,請關(guān)注本欄目。
書香校園手抄報版面設(shè)計圖(一)

書香校園手抄報版面設(shè)計圖(二)

書香校園手抄報版面設(shè)計圖(三)

書香校園手抄報版面設(shè)計圖(四)

【讀書名言】
1、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孫中山
4、讀書而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波爾克
5、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6、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宋)歐陽修
7、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明)吳夢祥
8、書到精絕潛心讀;文窮情理放聲吟。——《對聯(lián)集錦》
9、曉月閑移三尺劍;孤燈苦讀五更書。——《對聯(lián)集錦》
10、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培根
11、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后深,博然后專。——魯迅
12、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嚴密,物理學家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辨;凡有學者,皆成性格。——培根
【曾國藩:唯讀書可改變氣質(zhì)】
第一,要讀經(jīng)典。
因為曾國藩自己就是儒家標準的知識分子,所以他教曾紀澤讀書,從小就很有規(guī)劃,主要是以《十三經(jīng)》和《二十三史》為根本。
按曾國藩的觀點來說,這些都是經(jīng)歷過時間考驗的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而經(jīng)典之所以稱之為經(jīng)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經(jīng)過實踐檢驗了的,這是最值得后人學習與吸取的。
我們?yōu)槭裁醋x書?是為了學習別人的智慧與思想。知識性的東西會隨著時間而不斷更新,但思想性的東西、智慧性的東西,越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就越有學習的價值。
所以,讀書最大的捷徑,就是讀經(jīng)典。經(jīng)典一定要精讀,因為從學習的效率上來說,liuxue86.com精讀要比泛讀還要重要。泛讀雖然也能學到不少東西,但學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讀就不一樣,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書不盡,不讀新書”。
就是說一本書沒讀完的情況下,不要急著讀另一本書。事實上就讀書而言,有很多人有這種毛病,一下弄好多書,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讀了好多書,其實一本都沒讀完,一本都沒讀通、讀透。
而曾國藩主張一本沒讀完,就不要忙著去讀其他的書,這實際上就是沉浸的讀書法。國學大師王國維也說,學習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內(nèi),再能出乎其外。
讀書更是這樣,一本書,你要先能沉浸進去,你才能最終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東西。當然,曾國藩雖然主張讀書要沉浸其中,但他從來不主張死記硬背。
他對兒子說:“凡讀書,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說讀書沉浸其中,其實應該是一件非常輕松愉快的事,不要當成任務來死記硬背。
不過,讀書應該是件輕松愉悅的事,但這不代表像看閑書那樣就行。曾國藩主張看書的時候要能作札記,也就是看書的時候得學會動手,邊看邊寫,要“略作札記,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讀書時的所感所想,不論是心得體會,還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隨手記下來,這樣才能有助于讀而后學。后來,胡適先生就對曾國藩這種讀書作札記的方法最為推崇。
第三,就是要培養(yǎng)個人的讀書興趣與方向。
曾國藩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紀澤不喜歡科舉考試,不喜歡八股文,喜歡西方的語言學和社會學,曾國藩就鼓勵他按自己的興趣方向去讀書。
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對于曾紀澤感興趣的這些所謂的西學,曾國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為了兒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書。后來,曾紀澤寫成《西學述略序說》和《〈幾何原本〉序》,這兩本書出版,都是曾國藩親自批閱后為之刻版發(fā)行的。
對于老二曾紀鴻,曾國藩就更是這樣了,不僅鼓勵曾紀鴻培養(yǎng)出數(shù)學研究的興趣,難能可貴的是,曾紀鴻結(jié)婚之后,他的老婆郭筠是個喜歡讀書的女性,曾國藩覺得在那種重男輕女的社會環(huán)境下,兒媳婦能喜歡讀書,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在教兒子的時候,還順便教兒媳。郭筠不像曾紀鴻一樣喜歡數(shù)學,她只喜歡文學與歷史,這一方面曾國藩絕對是大家。所以在曾國藩的引導下,郭筠通讀《十三經(jīng)注疏》和《資治通鑒》,也成了一個有名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