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

字號: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焦在作風建設上,其核心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密切聯(lián)系群眾,這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jīng)濟社會迅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總體上得到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但是,仍有部分黨員干部對群眾感情淡薄。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首先要從思想上加強黨員干部的群眾觀點、群眾感情、群眾立場和群眾路線等意識。
    一、作風建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
    當前,有部分黨員干部在所謂的官場潛規(guī)則侵染下,蛻變成只關心個人利益,對群眾缺乏感情的人。因此,常常用做秀來代替做事,這勢必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心。在當前存在的城鄉(xiāng)、貧富、勞資、干群四大社會矛盾中,干群矛盾起主導作用。偶發(fā)性的群眾性事件往往和作風不好、相互推諉導致矛盾激化分不開,大規(guī)模的群體性事件經(jīng)常反映兩個問題:一是制度不公,二是有腐敗介入其中。諸如:國企改制中的腐敗、征地拆遷中的腐敗,都最能觸動社會神經(jīng),也使黨風廉政建設面臨挑戰(zhàn)。在每個重大事件發(fā)生后的調(diào)查里面,一般都少不了“玩忽職守、管理混亂”八個字。
    二、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
    經(jīng)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發(fā)展,我國現(xiàn)在多種隱患浮出水面,需要黨員干部增強責任意識,排查各種隱患。責任意識是每一名黨員干部宗旨意識、群眾意識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
    三、惜民力、重民意、增強民主意識
    只有大家的事大家議,才能兼顧大多數(shù)人利益,讓有限的資源發(fā)揮最大的效用,實現(xiàn)民生工程惠民、利民。黨的執(zhí)政基礎是民心、民生、民意。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得民心,必須搞好民生,要搞好民生,關鍵在于是否合乎民意。不是我們自認為給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而是老百姓是不是認可我們做的這些事;“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在給群眾辦實事上,不能有居高臨下的恩賜思想,更不能有脫離監(jiān)督的不規(guī)范操作。要嚴禁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勞民傷財?shù)男问街髁x,耗資巨大的形象工程。
    四、通過真心實意給群眾辦實事、求實效來強化宗旨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要關心人民群眾疾苦,為人民辦實事。并身體力行地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是沒有把群眾疾苦真正放在心上,當官做老爺,嚴重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就是重形式,輕內(nèi)容,搞形式主義勢必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浪費,助長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和好大喜功的浮華作風。因此,習近平同志說,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他反復強調(diào)三實:求實、務實、落實,這就要求黨員干部深入實踐,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為老百姓干實事、求實效。
    小編精心推薦
    群眾路線活動總結 | 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總結 | 作風建設活動總結
    
    小編精心推薦
    群眾路線活動總結 | 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總結 | 作風建設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