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必修2《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教案
共1課時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并掌握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2、引導學生探究線面平行的問題可以轉化為線線平行的問題,從而能夠通過化歸解決有關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轉化的思想。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觀察、猜想研究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及邏輯論證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合作交流的意識,在體驗數(shù)學轉化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腦和動手的良好品質。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線與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線與面的性質定理的應用。
3教學過程 3.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問題引入
一、問題引入
木工小劉在處理如圖所示的一塊木料,已知木料的棱BC∥平面A′C′.現(xiàn)在小劉要經過平面A′C′內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卻不知如何畫線,你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嗎?
預設:(1)過P作一條直線平行于B′C′;
(2)過P作一條直線平行與BC。
(問題引入的目的在于激起學生對于這堂課的興趣,帶著問題學習目的性更強,效果也會更好。)
活動2【講授】新課講授
二、知識回顧
判定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的方法:
1、定義法:直線與平面沒有公共點。
2、判定定理法:平面外一條直線與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線線平行→線面平行)
三、知識探究(一)
思考一:如果直線a與平面α平行,那么直線a與平面α內的直線有哪些位置關系?
答:平行或異面。
思考2:若直線a與平面α平行,那么在平面α內與直線a平行的直線有多少條?這些直線的位置關系如何?
答:無數(shù)條;平行。
思考3:如果直線a與平面α平行,經過直線a的平面β與平面α相交于直線b,那么直線a、b的位置關系如何?為什么?
答:平行;因為a∥α,所以a與α沒有公共點,則a與b沒有公共點,又a與b在同一平面β內,所以a與b平行。
思考4:綜上分析,在直線a與平面α平行的條件下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答: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四個思考題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探究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四、知識探究(二)
定理: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定理可簡述為:線面平行,則線線平行。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的符號表示:
(由圖形語言到文字語言,再到符號語言,一步一步深化學生對該定理的理解)
活動3【練習】課堂練習
五、應用示例
練習1:判斷下列命題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如果a,b是兩條直線,且a∥b,那么a平行于經過b的任何平面。 ( × )
(2)如果直線a和平面α滿足a∥α,那么a與α內的任何直線平行。 ( × )
(3)如果直線a,b和平面α滿足a ∥α,b ∥α,那么a ∥b。 ( × )
例3 如圖所示的一塊木料中,棱BC平行于面A′C′.
(1)要經過面A′C′ 內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應怎樣畫線?
(2)所畫的線與平面AC是什么位置關系?
分析:經過木料表明A′C′內的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實際上是經過BC及BC外一點P做截面,也就是找出平面與平面的交線。我們可以由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和公理2、公理4作出。
練習2:如圖,在空間四邊形ABCD中,E,F(xiàn),G,H分別是AB,BC,CD,DA上的點,EH∥FG,求證:FG∥BD.
活動4【講授】課堂小結
六、課堂小結
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定理 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2)線線平行→線面平行
2、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1)定理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2)線面平行→線線平行
(課堂總結從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三方面強調總結兩個定理。)
活動5【作業(yè)】課后作業(yè)
P61練習,習題2.2A組:1,2. (做在書上)
P62習題2.2A組:5,6.
2.2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2.2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問題引入
一、問題引入
木工小劉在處理如圖所示的一塊木料,已知木料的棱BC∥平面A′C′.現(xiàn)在小劉要經過平面A′C′內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卻不知如何畫線,你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嗎?
預設:(1)過P作一條直線平行于B′C′;
(2)過P作一條直線平行與BC。
(問題引入的目的在于激起學生對于這堂課的興趣,帶著問題學習目的性更強,效果也會更好。)
活動2【講授】新課講授
二、知識回顧
判定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的方法:
1、定義法:直線與平面沒有公共點。
2、判定定理法:平面外一條直線與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線線平行→線面平行)
三、知識探究(一)
思考一:如果直線a與平面α平行,那么直線a與平面α內的直線有哪些位置關系?
答:平行或異面。
思考2:若直線a與平面α平行,那么在平面α內與直線a平行的直線有多少條?這些直線的位置關系如何?
答:無數(shù)條;平行。
思考3:如果直線a與平面α平行,經過直線a的平面β與平面α相交于直線b,那么直線a、b的位置關系如何?為什么?
答:平行;因為a∥α,所以a與α沒有公共點,則a與b沒有公共點,又a與b在同一平面β內,所以a與b平行。
思考4:綜上分析,在直線a與平面α平行的條件下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答: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四個思考題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探究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四、知識探究(二)
定理: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定理可簡述為:線面平行,則線線平行。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的符號表示:
(由圖形語言到文字語言,再到符號語言,一步一步深化學生對該定理的理解)
活動3【練習】課堂練習
五、應用示例
練習1:判斷下列命題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如果a,b是兩條直線,且a∥b,那么a平行于經過b的任何平面。 ( × )
(2)如果直線a和平面α滿足a∥α,那么a與α內的任何直線平行。 ( × )
(3)如果直線a,b和平面α滿足a ∥α,b ∥α,那么a ∥b。 ( × )
例3 如圖所示的一塊木料中,棱BC平行于面A′C′.
(1)要經過面A′C′ 內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應怎樣畫線?
(2)所畫的線與平面AC是什么位置關系?
分析:經過木料表明A′C′內的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實際上是經過BC及BC外一點P做截面,也就是找出平面與平面的交線。我們可以由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和公理2、公理4作出。
練習2:如圖,在空間四邊形ABCD中,E,F(xiàn),G,H分別是AB,BC,CD,DA上的點,EH∥FG,求證:FG∥BD.
活動4【講授】課堂小結
六、課堂小結
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定理 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2)線線平行→線面平行
2、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1)定理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2)線面平行→線線平行
(課堂總結從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三方面強調總結兩個定理。)
活動5【作業(yè)】課后作業(yè)
P61練習,習題2.2A組:1,2. (做在書上)
P62習題2.2A組:5,6.
高中教學計劃小編推薦各科教學設計:
語文、數(shù)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化學、物理、生物、美術、音樂、體育、信息技術
高中教學計劃小編推薦各科教學設計:
語文、數(shù)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化學、物理、生物、美術、音樂、體育、信息技術
共1課時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并掌握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2、引導學生探究線面平行的問題可以轉化為線線平行的問題,從而能夠通過化歸解決有關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轉化的思想。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觀察、猜想研究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及邏輯論證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合作交流的意識,在體驗數(shù)學轉化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腦和動手的良好品質。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線與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線與面的性質定理的應用。
3教學過程 3.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問題引入
一、問題引入
木工小劉在處理如圖所示的一塊木料,已知木料的棱BC∥平面A′C′.現(xiàn)在小劉要經過平面A′C′內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卻不知如何畫線,你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嗎?
預設:(1)過P作一條直線平行于B′C′;
(2)過P作一條直線平行與BC。
(問題引入的目的在于激起學生對于這堂課的興趣,帶著問題學習目的性更強,效果也會更好。)
活動2【講授】新課講授
二、知識回顧
判定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的方法:
1、定義法:直線與平面沒有公共點。
2、判定定理法:平面外一條直線與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線線平行→線面平行)
三、知識探究(一)
思考一:如果直線a與平面α平行,那么直線a與平面α內的直線有哪些位置關系?
答:平行或異面。
思考2:若直線a與平面α平行,那么在平面α內與直線a平行的直線有多少條?這些直線的位置關系如何?
答:無數(shù)條;平行。
思考3:如果直線a與平面α平行,經過直線a的平面β與平面α相交于直線b,那么直線a、b的位置關系如何?為什么?
答:平行;因為a∥α,所以a與α沒有公共點,則a與b沒有公共點,又a與b在同一平面β內,所以a與b平行。
思考4:綜上分析,在直線a與平面α平行的條件下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答: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四個思考題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探究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四、知識探究(二)
定理: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定理可簡述為:線面平行,則線線平行。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的符號表示:
(由圖形語言到文字語言,再到符號語言,一步一步深化學生對該定理的理解)
活動3【練習】課堂練習
五、應用示例
練習1:判斷下列命題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如果a,b是兩條直線,且a∥b,那么a平行于經過b的任何平面。 ( × )
(2)如果直線a和平面α滿足a∥α,那么a與α內的任何直線平行。 ( × )
(3)如果直線a,b和平面α滿足a ∥α,b ∥α,那么a ∥b。 ( × )
例3 如圖所示的一塊木料中,棱BC平行于面A′C′.
(1)要經過面A′C′ 內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應怎樣畫線?
(2)所畫的線與平面AC是什么位置關系?
分析:經過木料表明A′C′內的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實際上是經過BC及BC外一點P做截面,也就是找出平面與平面的交線。我們可以由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和公理2、公理4作出。
練習2:如圖,在空間四邊形ABCD中,E,F(xiàn),G,H分別是AB,BC,CD,DA上的點,EH∥FG,求證:FG∥BD.
活動4【講授】課堂小結
六、課堂小結
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定理 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2)線線平行→線面平行
2、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1)定理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2)線面平行→線線平行
(課堂總結從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三方面強調總結兩個定理。)
活動5【作業(yè)】課后作業(yè)
P61練習,習題2.2A組:1,2. (做在書上)
P62習題2.2A組:5,6.
2.2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2.2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問題引入
一、問題引入
木工小劉在處理如圖所示的一塊木料,已知木料的棱BC∥平面A′C′.現(xiàn)在小劉要經過平面A′C′內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卻不知如何畫線,你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嗎?
預設:(1)過P作一條直線平行于B′C′;
(2)過P作一條直線平行與BC。
(問題引入的目的在于激起學生對于這堂課的興趣,帶著問題學習目的性更強,效果也會更好。)
活動2【講授】新課講授
二、知識回顧
判定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的方法:
1、定義法:直線與平面沒有公共點。
2、判定定理法:平面外一條直線與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線線平行→線面平行)
三、知識探究(一)
思考一:如果直線a與平面α平行,那么直線a與平面α內的直線有哪些位置關系?
答:平行或異面。
思考2:若直線a與平面α平行,那么在平面α內與直線a平行的直線有多少條?這些直線的位置關系如何?
答:無數(shù)條;平行。
思考3:如果直線a與平面α平行,經過直線a的平面β與平面α相交于直線b,那么直線a、b的位置關系如何?為什么?
答:平行;因為a∥α,所以a與α沒有公共點,則a與b沒有公共點,又a與b在同一平面β內,所以a與b平行。
思考4:綜上分析,在直線a與平面α平行的條件下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答: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四個思考題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探究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四、知識探究(二)
定理: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定理可簡述為:線面平行,則線線平行。
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的符號表示:
(由圖形語言到文字語言,再到符號語言,一步一步深化學生對該定理的理解)
活動3【練習】課堂練習
五、應用示例
練習1:判斷下列命題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如果a,b是兩條直線,且a∥b,那么a平行于經過b的任何平面。 ( × )
(2)如果直線a和平面α滿足a∥α,那么a與α內的任何直線平行。 ( × )
(3)如果直線a,b和平面α滿足a ∥α,b ∥α,那么a ∥b。 ( × )
例3 如圖所示的一塊木料中,棱BC平行于面A′C′.
(1)要經過面A′C′ 內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應怎樣畫線?
(2)所畫的線與平面AC是什么位置關系?
分析:經過木料表明A′C′內的一點P和棱BC將木料鋸開,實際上是經過BC及BC外一點P做截面,也就是找出平面與平面的交線。我們可以由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和公理2、公理4作出。
練習2:如圖,在空間四邊形ABCD中,E,F(xiàn),G,H分別是AB,BC,CD,DA上的點,EH∥FG,求證:FG∥BD.
活動4【講授】課堂小結
六、課堂小結
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定理 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2)線線平行→線面平行
2、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1)定理 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2)線面平行→線線平行
(課堂總結從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三方面強調總結兩個定理。)
活動5【作業(yè)】課后作業(yè)
P61練習,習題2.2A組:1,2. (做在書上)
P62習題2.2A組:5,6.
高中教學計劃小編推薦各科教學設計:
語文、數(shù)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化學、物理、生物、美術、音樂、體育、信息技術
高中教學計劃小編推薦各科教學設計:
語文、數(shù)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化學、物理、生物、美術、音樂、體育、信息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