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防震減災宣傳圖片

字號:


    自然災害是天降之禍,多科普防震減災知識,能減小事故危害。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的小編為你整理的512防震減災宣傳圖片,更多512防震減災宣傳圖片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黑板報欄目!
    【512防震減災宣傳圖片一】
    
    【512防震減災宣傳圖片二】
    
    【512防震減災宣傳圖片三】
    
    【512防震減災宣傳圖片四】
    
     
     【512防震減災宣傳】
    2016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八個“防災減災日”,但是恐怕還是有人已經(jīng)淡忘或不重視這個日子。
    其實,自然災害離我們并不遙遠,也與我們?nèi)粘I罹o密相連。連日來,江南、華南部分地區(qū)遭受新一輪強降雨襲擊,猶如“車輪戰(zhàn)”的持續(xù)降雨已導致多地出現(xiàn)滑坡、泥石流等地質(zhì)災害。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fā)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災害損失日趨嚴重。防災減災日益重要,這也是國家設立全國“防災減災日”的由來和意義。
    今年的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隨著城鎮(zhèn)化現(xiàn)代化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居民人數(shù)不斷上漲,基礎設施承載負荷不斷加大,各類災害風險明顯增,城市安全也成為影響人們歸屬感幸福感的重要指數(shù)。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既要加強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研究與災害風險綜合防范研究。
    也要重點提升重要基礎設施和學校、醫(yī)院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設防水平,將災害預防納入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確保緊急救援避險物資的必要配備,以及綜合減災基礎設施的極大完善,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推動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廣,全面提高各級各部門統(tǒng)籌規(guī)劃、協(xié)同作戰(zhàn)的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防災減災日”不僅僅是一個特別的宣傳日,還應該是全面啟動的實踐行動。不僅僅是一條條宣傳標語和一本本學習資料,還應該是認真的實際演練、訓練有素的應急能力及健全的減災機制。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大多停留在枯燥的理論灌輸和空洞的形式上,一些防災減災專業(yè)理論和術語,將人們與防震減災疏遠開來,尤其是一些中小學校和學生遇到一些自然災害或突發(fā)事件不知道如何有效應對,導致孩子們遭受傷害。
    近年來,我們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把枯燥的宣講、單一的逃生演練轉(zhuǎn)變?yōu)槎嘣男麄鹘逃龑嵺`活動。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范。例如,用黑板報、手抄報、三句半的形式告知孩子們和公眾,在遇到災情時正確的逃生方法;邀請專業(yè)醫(yī)師進行應急救護講座,教授應急救護知識和現(xiàn)場救護技能;通過重大人員傷亡的慘痛事實,告誡居民增強對生命財產(chǎn)的防護意識;做好災害預報防范工作,有效降低災害損失……生動有趣、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斷提升。積極營造防災減災的宣傳氛圍,逐步構(gòu)筑城市安全屏障。
    防災內(nèi)化于心,減災外踐于行。加強應急機制建設和防災減災工作,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社會安寧。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更要狠抓工作落實,讓防震減災成為人們實實在在的行動指南,增強廣大民眾識險避險、自救互救和應對危機的能力。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有力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科學化和法制化水平。
     【512防震減災知識】
    發(fā)生有感地震應急行動:
    有感地震是指發(fā)生的地震級別較低,有明顯震感,沒有造成破壞和重大破壞的地震。
    應急要點——發(fā)生有感地震后,室內(nèi)人員在震發(fā)瞬間不知道地震強弱的情況下,應迅速按預先選定的較安全的室內(nèi)避震點分頭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聽、收看電視臺、電臺播發(fā)的有關新聞,做好防震準備。
    了解震情趨勢,不聽信、傳播謠言,確保社會穩(wěn)定。
    破壞性地震是指發(fā)生地震級別較大,造成一定的人員傷亡和建筑物破壞或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建筑物破壞地震。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級別較大地震時,如室外空曠,應迅速跑到屋外躲避,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立交橋,遠離高壓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設施;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堅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塵、防煙。
    住在樓房的居民,應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開間小的空間避震;也可以躲在內(nèi)墻根、墻角、堅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要遠離外墻、門窗和陽臺;不要使用電梯,更不能跳樓。
    盡快關閉電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課、工作場所工作、公共場所活動時,應迅速包頭、閉眼,在講臺、課桌、工作臺和辦公家具下邊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動時,應盡量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cè)方向跑。
    正在海邊游玩時,應迅速遠離海邊,以防地震引起海嘯。
    駕車行駛時,應迅速躲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桿等,并盡快選擇空曠處立即停車。
    身體遭到地震傷害時,應設法清除壓在身上的物體,盡可能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塵、防煙;用石塊或鐵器等敲擊物體與外界聯(lián)系,不要大聲呼救,注意保存體力;設法用磚石等支撐上方不穩(wěn)的重物,保護自己的生存空間。
    黑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