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么時候立冬

字號:

【今年什么時候立冬】
    1、2016年立冬時間:
    公歷:2016年11月7日 07:47:38
    農(nóng)歷:2016年十月(小)初八。
    2、立冬的計算公式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shù)后2位,D=0.2422,L=閏年數(shù),21世紀(jì)C=7.438,20世紀(jì)=8.218。
    舉例說明:2088年立冬日期=[88×0.2422+7.438]-[88/4]=28-22=6,11月6日是立冬。
    例外:2089年的計算結(jié)果加1日。
    【立冬的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對“立冬,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xiàn)代聲‘一樣,是建立、 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譯‘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zhǔn)備冬眠??磥恚⒍粌H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guī)避寒冷的意思。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難入大水為蜃。”
    水始冰:水面初疑,未至于堅也。即此節(jié)氣水已經(jīng)能結(jié)成冰。
    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于訴。即土地也開始凍結(jié)。
    雉入大水為屋: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難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關(guān)于難入大水為屋,古人有很多解釋。難為野雞似乎沒有多少爭議,但關(guān)于屋,有多種說法。
    《淮南子》:屋為大蛤。《玉篇》亦曰:99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屢蚌,非蛤類乎?《禮記》之注曰:蛟屬。
    《埠雅》又以蚌屋各釋,似非蛤類。
    然按《本草》車鰲之條曰:“車螯是大蛤,一名屋,能吐氣為樓臺,又嘗聞海中屋氣成樓垣。”
    《章龜經(jīng)》曰:屋大者如車輪,島嶼、月間吐氣成樓,與蛟龍同也。則知此為蛤明矣。況《爾雅翼》引《周禮》諸家辯屋為蛤甚明?!抖Y記》之注,以謂難由于蛇 化之說,故以雉子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腰下盡逆鱗,知之悉矣。然復(fù)疑之,一日狀似螭龍,有耳有角,則亦聞而識之。不若《本草》、《章龜經(jīng)》為是即 一物耳。
    大水,淮也?!稌x語》日:雉入于淮為蜃。
    立冬時節(jié),太陽已到達黃經(jīng)225度,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于此時 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fēng)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但是, 這時北方冷空氣也已具有較強的勢力,常頻頻南侵,有時形成大風(fēng)、降溫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
    從多年的平均狀況看,11月是寒潮出現(xiàn)最多的月份。劇烈的降溫,特別是冷暖異常的天氣對人們的生活、健康以及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均有嚴(yán)重的不利影響。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shù)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溫差更加拉大。11月,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nèi)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qū),平均溫度 已達一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冢瑑烧叩臏夭羁蛇_30℃一50℃之多。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fēng)干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 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立冬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降水顯著減少。東北地區(qū)大地封凍,農(nóng)林作物進入越冬期;江淮地區(qū)“三秋”已接近尾聲;江南正忙著搶種晚茬冬麥,抓緊移栽油菜;而華南卻是立冬種麥的最佳時期。
    此時水分條件的好壞與農(nóng)作物的苗期生長及越冬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華北及黃淮地區(qū)~定要在日平均氣溫下降到4℃左右,田間土壤夜凍晝消之時,抓緊時機澆好麥、菜及果園的冬水,以補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間小氣候環(huán)境,防止“旱助寒威”,減輕和避免凍害的發(fā)生。
    江南及華南地區(qū),及時開好田間“豐產(chǎn)溝”,搞好清溝排水,是防止冬季澇漬和冰凍危害的重要措施。
    立冬后空氣一般漸趨干燥,土壤含水較少,林區(qū)的防火工作也該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了。
    立冬,不僅被看做是冬季的首日,還一度被視為歷年之首,農(nóng)歷十月初一不僅是“十月節(jié)”,又叫做“秦歲首”,因為秦人沿襲戎羌民族的習(xí)俗,以立冬作為年度周期的開始。
    十月節(jié)至今還是哈尼族人最盛大的節(jié)日,每到立冬,家家戶戶做糯米把、釀悶鍋酒,全寨性的街頭酒宴,喝酒唱歌,是寒冬最歡樂而熱烈的情景。
    【立冬有什么習(xí)俗】
    北方餃子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呢?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F(xiàn)在的人們已經(jīng)逐漸恢復(fù)了這一古老習(xí)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南方熱補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姜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民間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 來,一如年節(jié)。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民國以來, 賀冬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xué)、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立冬游泳
    現(xiàn)在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現(xiàn)在也有了創(chuàng)新,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 冬天的到來。冬泳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是冬季人們喜愛的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
    秋收冬種
    這時節(jié)正是秋收冬種的大好時段,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氣,搞好晚稻的收、曬、晾,保證入庫質(zhì)量。冬小麥播種要抓緊,注意收聽氣象預(yù)報,巧用天 時,下雨早播,不如搶晴略為遲播,以保證播種質(zhì)量力求做到帶蘗越冬,防止年內(nèi)拔節(jié),并盡量擴大冬種面積,減少空閑田。各地要抓好冬種、冬修水利、冬季積肥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