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

字號:


    小朋友們有沒有準備好端午節(jié)的手抄報啊?來,小編已經為你準備好了。下面是出國留學網的小編為你整理的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希望你喜歡!更多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請關注出國留學網手抄報欄目!
    【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一】
    
    【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二】
    
    【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三】
    
    【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四】
    
     【端午節(jié)習俗】
    其實在古人眼里,五月不是什么好月份,五月五日更是兇險之日。據說這天“邪佞當道、五毒并出”。若趕上此日生育,則“男害父,女害母”。——這當然是迷信之說,不足為訓。不過端午正值仲夏,天氣轉為濕熱;尤其在南方,疫氣始作,毒蟲肆虐,人一時不能適應,很容易引發(fā)疾病。而婦女在此時妊娠生育,自然風險很大。也正因如此,端午的一切活動,都以避邪禳毒為主。
    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五月五日蓄蘭湯以沐浴。”即采集香草、艾草、菖蒲、銀花藤、蕁麻、野薄荷等多種藥材,煮湯沐浴,既可清潔皮膚、治療癰瘡,也可使體輕神旺;端午也因而稱為浴蘭節(jié)。《楚辭》中就有“浴蘭湯兮沐芳華”的詩句。
    這一天,人們還要喝用菖蒲、雄黃泡制的藥酒。二者都是藥材,且雄黃還有毒性。不過以毒攻毒,也是古人防病驅邪的一招。——喝剩的雄黃酒則涂抹在孩子的額頭、胸前、手足等處,大概因為孩子小,不宜飲酒的緣故吧。再剩點酒根兒,就潑灑在門窗、墻壁等處,用以驅除毒蟲,相當于我們今天灑來蘇水、噴84消毒液了。
    再有就是把菖蒲葉刻成人形或葫蘆形,戴在頭上;或編為劍形,懸于門首,號稱“蒲劍”,用以避邪。也有用艾葉編為虎形或人形,掛于門首、戴于頭上的。——艾葉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能驅蚊蟲。又可制為艾絨,是針灸的必用藥物。
    同樣掛在門上的,還有五色桃印,長六寸、寬三寸,liuxue86.com用桃木制成,刻有五色文字,那目的自然也是避邪。
    另外,古人端午日還要給兒童佩戴五彩香囊,內裝朱砂、雄黃、香藥等物,既是節(jié)日裝飾,也有避邪驅瘟的作用。
    此外這一天人們還爭以五色絲纏臂,又稱“合歡索”,據說可以“辟兵厭鬼(防止兵器傷害、壓服鬼魅)”、不染瘟疫。——我小時候,見女孩兒們用五色絲線纏繞在紙做的粽子上,用以饋贈親友,應當也是這種習俗的延續(xù)吧?
    【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五】
    
    【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六】
    
    【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七】
    
    【端午節(jié)手抄報兒童八】
    
     【端午節(jié)趣聞】
    五月仲夏,百草豐茂,古人還要斗百草。斗草又分武斗和文斗。武斗指雙方各選堅韌的草莖,以手持兩端,讓草莖十字相交、相互拉扯,斷者為輸。——這個我們小時也玩過,不過不一定是五月節(jié),且專用楊樹葉柄,謂之“拔根兒”。
    至于文斗,則是用草名相對仗,巧者取勝。如《紅樓夢》第62回寫香菱、芳官、蕊官等幾個女孩子斗草為戲,以“羅漢松”對“觀音柳”、以“夫妻蕙”對“姐妹花”,寫的正是五月節(jié)前后斗草的情景。
    古人還認為在五月初五這日采集百草、炮制成藥,可治多種疾病。如黎明前采百草搗成汁,和石灰制成藥餅,可治刀傷。此日又可用獨頭蒜治心痛或瘧疾,采馬齒莧為孕婦催生。
    再如,此日正午在韭菜畦邊“面東不語”,取畦邊蚯蚓糞收藏,日后如遇魚刺或異物卡喉,用泥少許擦在喉外則可——這個已近于巫術了。
    跟端午有關的偏方還有很多,如蠶蛾治刺、曬礬治蟲、螻蟈催生、蔥白治疫、雞腸草治齒、桑黃治喉閉、萵苣治蛀、鯉枕治痢、無花果治喉疾、燒棗辟蚤、咒燈草辟蠅、蟾蜍辟兵……關鍵一點,都得在五月初五這天采集炮制才靈!
    漢武帝時,還于端午日捉取蜥蜴,用丹砂喂養(yǎng);第二年端午把渾身通紅的蜥蜴LiuXue86.Com搗成泥,涂點在宮女手臂。只要宮女守貞,則紅痣終生不滅……這又是嚇唬女人的把戲了!
    算一算,古人在端午這一天要干多少事?包粽子(1)、劃龍舟(2)、浴蘭湯(3)、飲雄黃(4)、點童額(5)、懸蒲劍(6)、戴艾虎(7)、掛桃印(8)、佩香囊(9)、纏彩絲(10)、斗百草(11)、制百藥(12)、養(yǎng)蜥蜴(13)……此外這天還可謝罪(14)、請求移易官爵(15)、祭祀祖先(16),這還不包括紀念屈大夫(17)、追憶伍子胥(18)、懷想介子推(19)、感念曹孝女(20)、祭祀張?zhí)鞄?21)、祝壽彌勒佛(22)、供奉溫元帥(23,這位是驅疫之神)——這么看來,古人過個端午節(jié)可真忙、真累!
    不過總的來說,這一天的所有活動都可歸結為順應時令、防病驅邪、健體強身、提升精神。因此可以說,端午是古人在民俗信仰包裹下進行的一場全民性衛(wèi)生總動員!
    記得從前每年入夏,都要由街道居委會組織、各家統(tǒng)一行動,掃除屋宇院落,倒掉盆罐積水,熏蚊子、滅蒼蠅……號稱“愛國衛(wèi)生運動”。——想到端午節(jié)對愛國詩人的紀念及其防病衛(wèi)生的原始含義,這不就是古人一年一度、名副其實的“愛國衛(wèi)生運動”嗎?
    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