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經(jīng)典語錄大全

字號:

【魯迅經(jīng)典語錄大全】
    1. 不過做文章的是南人多,北方卻受了影響。北京的報紙上,油嘴滑舌,吞吞吐吐,顧影自憐的文字不是比六七年前多了嗎?這倘和北方固有的"貧嘴"一結婚,產(chǎn)生出來的一定是一種不祥的新劣種!(南人和北人)
    2. "珍本"并不就是"善本",有些是正因為它無聊,沒有人要看,這才日就滅亡,少下去;因為少,所以"珍"起來。(雜談小品文)
    3. 選本所顯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選者的眼光。眼光愈銳利,見識愈深廣,選本固然愈準確,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殺了作者真相的居多,這才是一個"文人浩劫"。
    4. 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譬如勇士,也戰(zhàn)斗,也休息,也飲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點,畫起像來,掛在妓院里,尊為性交大師,那當然也不能說是毫無根據(jù)的,然而,豈不冤哉!(題未定草)
    5. 鼎在當時,一定是干干凈凈,金光燦爛的,換了術語來說,就是它并不"靜穆",倒有些"熱烈"。(題未定草)
    6. 若求君子,寬縱小人,自以為明察秋毫,而實則反助小人張目。(題未定草)
    7. 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但我要重申九年前的主張:不要再請愿!(題未定草)
    8. 用筆和舌將淪為異族的奴隸之苦告訴大家,自然是不錯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著這樣的結論:"那么,到底不如我們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隸好。"(半夏小集)
    9. 我以為凡對于時弊的攻擊,文字須與時弊同時滅亡。(《熱風》題記)
    10. 論時事不留面子,砭錮弊常取類型。(《偽自由書》前記)
    11. 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種儀式,是請別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別人。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死》)
    12. 于是乎就不免發(fā)生阿Q可要做革命黨的問題了。據(jù)我的意思,中國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會做的。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還會有阿Q似的革命黨出現(xiàn)。(《阿Q正傳》的成因)
    13. 我的一切小說中,指明著某處的卻少得很。中國人幾乎都是愛護家鄉(xiāng),奚落別處的大英雄,阿Q也很有這脾氣。那時我想,假如做一篇暴露小說,指定事情出在某處的罷,那么,某處人恨得不共戴天,非某處人卻無異隔岸觀火,彼此都不反省,一班人咬牙切齒,一班人飄飄然,不但作品的意義和作用完全失掉了,還要由此生出無聊的枝節(jié)來,大家爭一通閑氣為了醫(yī)病,方子上開人參,吃法不好,倒落得滿身浮腫,用蘿卜來解,這才恢復了先前一樣的瘦,人參白買了,還空空的折貼了蘿卜子。
    14. 我的方法是使讀者摸不著在寫自己以外的誰,一下子就推諉掉,變成旁觀者,而疑心到像是寫自己,又像是寫一切人,由此開出反省的道路。
    15. 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似人非人的生活。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16. 窮人的孩子,蓬頭垢面在街上轉,闊人的孩子,妖形妖勢,嬌聲嬌氣的在家里轉,轉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會轉,同他們的父親一樣,或者還不如。
    17. 中國大約太老了,社會上事無大小,都惡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無論加進甚么新東西去,都變成漆黑。
    18. 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
    19. 我先前總以為人是有罪,所以鎗斃或坐監(jiān)的。現(xiàn)在才知道其中的許多,是先因為被人認為『可惡』,這才終于犯了罪。
    20. 倘有同一營壘中人,化了裝從背后給我一刀,則我對于他的憎惡和鄙視,是在明顯的敵人之上的。(阿Q正傳的成因)
    21. 愿使偏愛我的文字的主顧得到一點歡喜,憎惡我的文字的東西得到一點嘔吐,━━我自己知道我并不大度,那些東西因我的文字而嘔吐,我也很高興的。(寫在《墳》后面)
    22. 造化賦給我們的腰和脖子,本是可以彎曲的,彎腰曲背,在中國是一種常態(tài),逆來尚須順受,順來自然更當順受了。所以我們是最能研究人體,順其自然而用之的人民,脖子最細,發(fā)明了砍頭;膝關節(jié)能彎,發(fā)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發(fā)明了打屁股。(洋服的沒落)
    23. 暴露者揭發(fā)種種隱秘,自以為有益于人們,然而無聊的人,為消遣無聊計,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否則就更無聊賴。暴露者只在有為的人們中有益,在無聊的人們中便要滅亡。(朋友)
    24. 一個名詞歸化中國,不久就弄成一團糟。(一思而行)
    25. 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獲利,而自己也賴以糊口。要而言之,不過"京派"是官的幫閑,"海派"則是商的幫忙而已。官的鄙商,亦中國舊習,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京派"與"海派")
    26. 北人的優(yōu)點是厚重,南人的優(yōu)點是機靈。但厚重之弊也愚,機靈之弊也獍,所以某先生曾經(jīng)指出缺點道:北方人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南方人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就有閑階級而言,我以為大體是的確的。(南人和北人)
    27. 講小道理,或沒道理,而又不是長篇的,才可謂之小品。至于有骨力的文章,恐不如謂之"短文",短當然不及長,寥寥幾句,也說不尺森羅萬象,然而它并不"小"。(雜談小品文)
    28. 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發(fā)表一點,酷愛溫暖的人物已經(jīng)覺得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來,末路真不知要怎樣。我有時也想就此驅除旁人,到那時還不唾棄我的,即使是梟蛇鬼怪,也是我的朋友,這才是我的真朋友。倘使并這個也沒有,則就我一個人也行。(寫在《墳》后面)
    29. 思想上,也何嘗不中些莊周韓非的毒,時而很隨便,時而很峻急。(寫在《墳》后面)
    30. 戰(zhàn)斗正未有窮期,老譜將不斷的襲用。(偽自由書后記)
    31. 一定要到得"不幸而言中",這才大家默默無言,然而為時已晚,是彼此都大可悲哀的。我寧可如邵洵美輩的《人言》之所說:"意氣多于議論,捏造多于實證。"(且介亭雜文二集序言)
    32. 以過去和現(xiàn)在的鐵鑄一般的事實以測將來,洞若觀火!(《守常全集》題記)
    33. 中國人沒記性,因為沒記性,所以昨天聽過的話,今天忘記了,明天再聽到,還是覺得很新鮮。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壞了的事,今天忘記了,明天做起來,也還不是「仍舊貫」的老調(diào)子。
    34.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diào)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diào)和,愿意開窗了。
    35. 二十多年前,都說朱元璋(明太祖)是民族的革命者,其實是并不然的,他做了皇帝以后,稱蒙古為「大元」,殺漢人比蒙古人還厲害。
    36.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戳這里~查看更多句子和語錄~
     
    
經(jīng)典語錄 愛情語錄 勵志語錄 傷感語錄 搞笑語錄 心情語錄 唯美語錄 雷人語錄 正能量語錄

    
經(jīng)典語錄 愛情語錄 勵志語錄 傷感語錄 搞笑語錄 心情語錄 唯美語錄 雷人語錄 正能量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