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的角度看,澳大利亞是個很有意思的國家,那里似乎啥都是顛倒的。讓86留學(xué)網(wǎng)來細(xì)(戲)說一下: 不講中國話,說鳥語;
不收人民幣,認(rèn) AUD$; 人頭朝下活著; 朝北的房子朝陽,樹蔭在樹南邊;
下午的日頭最毒,外出至少要抹 SPF30防曬霜,晾起衣服來倒是蠻爽; 季節(jié)與北半球完全相反,春秋顛倒,冬夏顛倒; 圣誕節(jié)在盛夏,圣誕老人穿著褲衩站在海邊;
夏秋和冬春交接之際,一天之內(nèi)能感受四季的交替,有些像在烏魯木齊的感覺; 有時,樹蔭下是深秋,樹蔭外卻是盛夏; 除了澳洲內(nèi)陸,其它沿海地區(qū)都比較肥沃,啥玩意兒都長,給點兒陽光就燦爛;
供應(yīng)的蔬菜水果都很新鮮,且都去泥洗凈,經(jīng)久耐放;(櫻桃大如杏子,杏子大如李子,李子大如桃子, 在澳洲就沒見過大過李子的桃子)
野生動物與人親近; 鬧市、車站、居民區(qū)內(nèi)經(jīng)常有海鷗、鴿子還有老鴰在你腳下溜達(dá),神氣得連路都不讓; 蒼蠅、蚊子等也比國內(nèi)的憨多了,你甚至可以用腳踏死在地上歇著的蒼蠅;
車輛靠左行使,司機(jī)位在車右側(cè),檔位當(dāng)然也是反著的,在司機(jī)的左手; 除了有紅綠燈的路口,所有其余的路口都是車讓人,而不是人讓車; 日期倒著寫,要寫日、月、年;(地址也要倒著寫,門牌號,街名,市區(qū),州)
房子的大梁都是木頭的,倒是和過去中國的民房一個蓋法; 房間內(nèi)三相電源插座上下顛倒,所有來自中國的電器電源線都是尾巴朝上撅在墻上;
自來水可以直接喝;
門前路邊的公共草地歸房主管,房主得除草并保持清潔; 砍自家院子里的大樹自己卻做不了主,得問問政府愿意不; 房主壘自己院墻要找別人,安裝自己家的插座也要請別人,除非自己有 LICENSE;
辦公證不要錢也沒數(shù)量限制,要是真給了錢,給你做公證的 JP 沒準(zhǔn)兒就得坐牢; 圖書館辦證、借閱都不要錢,也不要押金,一次借多少本還沒限制,只要你拿得動;
圖書館里有中文的書刊和報紙,但是繁體字的多,簡體字的少,反動的多,不反動的少; 教堂和清真寺多,佛教的寺廟少; 除了港橋、中國城等鬧市區(qū)或商業(yè)區(qū)(CBD),一般的居民區(qū)幾乎見不到人;
和國內(nèi)類似,賣電腦和配件的也愛扎堆兒,就是太懶,都快到中午了才懶洋洋地上班; 居民看病不要錢,住院更不要錢,買藥卻自己要花錢(看牙狠要錢);
學(xué)生們上課不用端著,圍著桌子隨便坐,接老師話茬兒也不會被罰站,還會受到鼓勵; 最小的貨幣單位是分,最小的硬幣卻是五分,用卡付款算到分,付現(xiàn)金就四舍五入了;
沒有真正的紙幣,除了硬幣,錢都是用塑料印制的,叫塑料幣差不多,既防偽又耐磨; 不像中國滿大街可見百元大鈔,這兒幾乎看不到百元票,ATM 往外吐的也是50元的票;
工資不按月付,按每周或每兩周付,還有按小時算的,付房租也是如此; 固定電話不按分鐘算,按次算,說一句話和聊倆鐘頭是一個價錢;
手機(jī)單向收費,接聽倒是不要錢,但打起來常讓你心跳不已,且要按次追加接通費用; 吃麥當(dāng)勞套餐便宜,喝餛飩貴;
給人道謝后對方不說“不客氣”,人家說“別擔(dān)心”(No worries); 到哪里辦事兒都得排隊,沒有加塞兒這個說法,你就得老老實實地且候著; 你如果愿意,孩子生得越多越有錢;
公共交通四通八達(dá),而且一張票(TravelPass)可以城鐵、巴士和輪渡通用;
上班族和上學(xué)族們大都每天坐火車,乘巴士的卻不多(悉尼); 巴士寬敞舒適(都是大奔),然而單看站牌沒法知道行車路線,站名還是編號,讓你一頭霧水;
巴士來了你還得“夸”它(攥拳,拇指朝上示意停車),否則它還不停; 就算它自個停了,你也許還上不了車,而且是全體乘客下車, 然后司機(jī)大爺關(guān)閉車門,自個在車內(nèi)活動筋骨七分鐘,別煩,這是法律規(guī)定的;
拖鞋主要不在家里穿而是上街穿;
吃的便宜,住的貴; 哦,還有最關(guān)鍵的,和社會主義相反,這里是資本主義……
不收人民幣,認(rèn) AUD$; 人頭朝下活著; 朝北的房子朝陽,樹蔭在樹南邊;
下午的日頭最毒,外出至少要抹 SPF30防曬霜,晾起衣服來倒是蠻爽; 季節(jié)與北半球完全相反,春秋顛倒,冬夏顛倒; 圣誕節(jié)在盛夏,圣誕老人穿著褲衩站在海邊;
夏秋和冬春交接之際,一天之內(nèi)能感受四季的交替,有些像在烏魯木齊的感覺; 有時,樹蔭下是深秋,樹蔭外卻是盛夏; 除了澳洲內(nèi)陸,其它沿海地區(qū)都比較肥沃,啥玩意兒都長,給點兒陽光就燦爛;
供應(yīng)的蔬菜水果都很新鮮,且都去泥洗凈,經(jīng)久耐放;(櫻桃大如杏子,杏子大如李子,李子大如桃子, 在澳洲就沒見過大過李子的桃子)
野生動物與人親近; 鬧市、車站、居民區(qū)內(nèi)經(jīng)常有海鷗、鴿子還有老鴰在你腳下溜達(dá),神氣得連路都不讓; 蒼蠅、蚊子等也比國內(nèi)的憨多了,你甚至可以用腳踏死在地上歇著的蒼蠅;
車輛靠左行使,司機(jī)位在車右側(cè),檔位當(dāng)然也是反著的,在司機(jī)的左手; 除了有紅綠燈的路口,所有其余的路口都是車讓人,而不是人讓車; 日期倒著寫,要寫日、月、年;(地址也要倒著寫,門牌號,街名,市區(qū),州)
房子的大梁都是木頭的,倒是和過去中國的民房一個蓋法; 房間內(nèi)三相電源插座上下顛倒,所有來自中國的電器電源線都是尾巴朝上撅在墻上;
自來水可以直接喝;
門前路邊的公共草地歸房主管,房主得除草并保持清潔; 砍自家院子里的大樹自己卻做不了主,得問問政府愿意不; 房主壘自己院墻要找別人,安裝自己家的插座也要請別人,除非自己有 LICENSE;
辦公證不要錢也沒數(shù)量限制,要是真給了錢,給你做公證的 JP 沒準(zhǔn)兒就得坐牢; 圖書館辦證、借閱都不要錢,也不要押金,一次借多少本還沒限制,只要你拿得動;
圖書館里有中文的書刊和報紙,但是繁體字的多,簡體字的少,反動的多,不反動的少; 教堂和清真寺多,佛教的寺廟少; 除了港橋、中國城等鬧市區(qū)或商業(yè)區(qū)(CBD),一般的居民區(qū)幾乎見不到人;
和國內(nèi)類似,賣電腦和配件的也愛扎堆兒,就是太懶,都快到中午了才懶洋洋地上班; 居民看病不要錢,住院更不要錢,買藥卻自己要花錢(看牙狠要錢);
學(xué)生們上課不用端著,圍著桌子隨便坐,接老師話茬兒也不會被罰站,還會受到鼓勵; 最小的貨幣單位是分,最小的硬幣卻是五分,用卡付款算到分,付現(xiàn)金就四舍五入了;
沒有真正的紙幣,除了硬幣,錢都是用塑料印制的,叫塑料幣差不多,既防偽又耐磨; 不像中國滿大街可見百元大鈔,這兒幾乎看不到百元票,ATM 往外吐的也是50元的票;
工資不按月付,按每周或每兩周付,還有按小時算的,付房租也是如此; 固定電話不按分鐘算,按次算,說一句話和聊倆鐘頭是一個價錢;
手機(jī)單向收費,接聽倒是不要錢,但打起來常讓你心跳不已,且要按次追加接通費用; 吃麥當(dāng)勞套餐便宜,喝餛飩貴;
給人道謝后對方不說“不客氣”,人家說“別擔(dān)心”(No worries); 到哪里辦事兒都得排隊,沒有加塞兒這個說法,你就得老老實實地且候著; 你如果愿意,孩子生得越多越有錢;
公共交通四通八達(dá),而且一張票(TravelPass)可以城鐵、巴士和輪渡通用;
上班族和上學(xué)族們大都每天坐火車,乘巴士的卻不多(悉尼); 巴士寬敞舒適(都是大奔),然而單看站牌沒法知道行車路線,站名還是編號,讓你一頭霧水;
巴士來了你還得“夸”它(攥拳,拇指朝上示意停車),否則它還不停; 就算它自個停了,你也許還上不了車,而且是全體乘客下車, 然后司機(jī)大爺關(guān)閉車門,自個在車內(nèi)活動筋骨七分鐘,別煩,這是法律規(guī)定的;
拖鞋主要不在家里穿而是上街穿;
吃的便宜,住的貴; 哦,還有最關(guān)鍵的,和社會主義相反,這里是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