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奴簡介

字號:

【莊奴簡介】
    莊奴(原名王景羲),1922年出生于北京,畢業(yè)于北平中華新聞學院,中國臺灣詞作家。1949年到臺灣后,當過記者、編輯,演過話劇,但以音樂創(chuàng)作彰顯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為人津津樂道。莊奴寫詞五十載,作品超過3000首,被稱為“與時間賽跑的老人”。2016年10月11日,莊奴在重慶逝世,享年95歲。
    莊奴與喬羽、黃沾并稱“詞壇三杰”。鄧麗君有百分之八十的歌詞都出自莊奴之手,《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寫《甜蜜蜜》時,莊奴看著曲譜,想象著鄧麗君甜美的長相與聲音,不到5分鐘便將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詞創(chuàng)作完畢了。莊奴可算是“最懂鄧麗君的人”。鄧麗君曾說過:“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莊奴也說:“沒有鄧麗君就沒有莊奴,我和她是相互依存彼此影響的關(guān)系。
    人物夢想
    “當我年幼時,知道的不太多,我問媽媽要什么,媽媽就給我什么;當我長大后,知道的已夠多,媽媽從不要什么,我也沒給她什么;我給她的那樣少,她給我的那樣多,為什么為什么,媽媽始終沒有告訴我”。1949年,剛到臺灣不久,思念故鄉(xiāng)和母親的莊奴寫下這首小詩。
    55年后,回到大陸的莊奴從箱子底翻出泛黃的小詩,譜就這首《為什么》,由重慶南岸區(qū)珊瑚小學的孩子們演唱,在國際上屢獲大獎。
    “那時的情懷,海峽兩岸的親人相望天涯,這首歌打動人心的地方正在這里。”莊奴說,隨部隊到臺灣,再回到大陸,父母已經(jīng)陰陽兩隔,姐妹兄弟以為他早就不在人世。
    1941年,二十歲的莊奴考取中華新聞學院,后又到大后方參加抗日,身染重疾靠中草藥幸運治愈,報考空軍飛行員因身體太弱被調(diào)到地勤,先到重慶銅梁縣訓練三個月,后轉(zhuǎn)到成都學校上課。“那時是流亡學生,一腔熱血,一心報國,恨日本人啊,誰知還沒畢業(yè),抗戰(zhàn)就勝利了。”莊奴說。
    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莊奴仍清楚記得和其他青年們一起合唱《游擊隊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的激情場景。
    莊奴說,人生如夢,抗日救國夢沒能實現(xiàn),卻與親人海峽相隔,這也鋪就了后來他走上寫歌這條路,因為太多情愫需要表達。
    人物生活
    “我是家徒四壁,兩袖清風,一首好詞得來心情愉快”,誰能想到被稱為詞壇泰斗的莊奴,至今依然住在租的“陋室”里,不圖名利只為每一首新詞暢快不已。
    莊老在六十余年的詞作生涯中,為后人留下了五千余首佳作,鄧麗君大半的經(jīng)典作品,如《小城故事》、《甜蜜蜜》等都出自莊奴之手。而這位二度光臨新浪的老人,卻將他的謙遜和藹再次留在了新浪娛樂每一位同事的心間。
    拄著拐杖在旁人攙扶下的莊奴,一進新浪直播間,就不斷地問候身邊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你好”“謝謝”“我這樣可以嗎?”,親切地態(tài)度頓時讓魚樂樂等如沐春風。
    隨手翻看莊老隨身攜帶三十余年的這本《唐詩宋詞》,邊角早已被翻閱得“面目全非”,再聽老人語重心長地勸慰年輕人少些急功近利,多些服務(wù)精神,魚樂樂不由對這位身材不高的矍鑠老人肅然起敬。
    盡管莊老也坦言,流行歌曲變化太快,自己都有些跟不上了,但莊老說他還是會堅持詞作在200字以內(nèi),這樣才方便記憶,方便傳唱,這時老人又輕輕吟唱起“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如果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
    社會活動2012年10月在德陽市第二屆文化旅游發(fā)展大會暨三星堆飛翔黃金周期間,德陽市舉辦了臺灣著名詞作家莊奴先生的作品演唱會,期間,應(yīng)邀來到廣漢的莊奴先生對廣漢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成就表示贊賞,對廣漢燦爛的歷史文化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表示將為廣漢創(chuàng)作歌謠。廣漢收到莊奴先生的詞作,共計三篇,分別是《美哉我廣漢》、《鴨子河》、《音樂公園》,作品描寫了廣漢美麗的風光和燦爛的文化、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人與自然和諧的關(guān)系、市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無償代言
    莊奴先生成了“海澄雙糕潤”的代言人。只見他左手捧著“海澄雙糕潤”,右手不停蹺起大拇指用閩南語說:“QQ好呷真正港!”詼諧的莊老微顯激動說,“海澄雙糕潤”已經(jīng)有170“歲”,是他年齡的雙倍。古老的產(chǎn)品,非常有文化內(nèi)涵,帶些“海澄雙糕潤”給海外的朋友分享,很容易讓人想起故鄉(xiāng)、想起祖國。
    莊老以前未曾代言過任何產(chǎn)品,唯獨“海澄雙糕潤”例外,此舉加深了“海澄雙糕潤”百年老字號的文化內(nèi)涵,更為其插上翅膀揚名國際。“有福大家享”——作為“海澄雙糕潤”代言人,他感到非常榮幸,希望能把好的東西介紹給朋友,讓老字號雄風再起!老樹常青!
    終身成就
    第六屆百事音樂風云榜將終身成就獎頒發(fā)給被譽為“詞壇泰斗”的臺灣著名詞作家莊奴,他在北京接受了部分媒體采訪。這是莊奴首次獲頒終身成就獎,他卻稱之為“受之有愧,卻之不恭”。
    當年鄧麗君說過,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莊奴亦說,沒有鄧麗君就沒有莊奴。在鄧麗君演唱的歌曲中,百分之八十的歌詞出自莊奴之手,他曾經(jīng)僅用5分鐘就完成了《甜蜜蜜》。然而莊奴卻只見過鄧麗君本人一面。此后數(shù)年,鄧麗君從未親自找過莊奴寫詞。莊奴稱彼此為“見面無緣,心靈有緣”的朋友。
    莊奴認為鄧麗君保持著古典的溫柔大方,具有中國女子的純粹之美,“她的氣質(zhì)與我的歌詞不謀而合”。莊奴表示,鄧麗君是華人歌手的標桿,他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對鄧麗君一生的寫照。
    推薦閱讀
    莊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