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題及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33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3分)
A、緘(jiān)默 干涸(hé) 畸(jī)形 殲(jiān)滅
B、玷(zhān)污 驛(yì)站 凝(níng)視 遜(xùn)色
C、搪(tāng)塞 卑劣(liè) 哀悼(dào) 鄙(bǐ)視
D、匿(nì)名 溺(nì)水 詰(jí)責 叱(chì)罵
2、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D )(3分)
A、蘊藏 出類拔萃 生脫死拽 B、歐打 水匯不通 淺嘗輒止
C、篩選 夢寐以求 張冠李帶 D、賒欠 源遠流長 直截了當
3、結合語境,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D )(3分)
A、教育廳要求各高校實行陽光招生。(指公開、公平、公正的招生)
B、為將物資及時送到災區(qū),政府開辟了綠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徑、優(yōu)惠政策等)
C、“明星學院”吸引了不少的陽光少年。(指活潑、富有生氣的少年)
D、為了滿足人們健康的需要,廠家紛紛推出了綠色食品。(指綠顏色蔬菜)
4、下面句子的空缺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B )(3分)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特殊資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但是,目前水危機已成為人類面臨的最 的挑戰(zhàn)之一。水危機嚴重 了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水已經向人類敲響了警鐘。
A、嚴肅 制約 B、 嚴峻 制約 C、嚴峻 控制 D、 嚴肅 控制
5、下列句子沒有歧義的一項是( B )(3分)
A、我們在火車上寫標語。 B、小王買了一本精裝的《紅樓夢》。
C、孩子們看著他們在哈哈大笑。 D、船行二日即到?! ?BR> 6、下列對課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史記?齊策一》,該書是戰(zhàn)國時游說之士的策略和言論的匯編,相傳為西漢末劉向編訂。
B、《細柳營》通過漢文帝巡視、慰勞細柳營的場面,表現(xiàn)了周亞夫治軍嚴謹、忠于職守的“真將軍”特點。
C、《桃花源記》寫于兵連禍結的晉宋交替期間,社會動蕩不安,當時陶淵明退隱農村已達10年以上,對廣大農民的苦難深有感受,所以文中桃花源是千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D、李清照《漁家傲》這首詞將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夢幻和真實、理想和現(xiàn)實融為一體
7、按下列要求默寫古詩文句或名言(每空1分,共10分,每錯、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小題的分值為止。)
⑴柳條折盡花飛盡, 。(無名氏《送別》)
⑵樹欲靜而風不止, 。(《韓詩外傳》九卷)
⑶《朝天子?詠喇叭》中描寫喇叭功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十五從軍征》中反映我國古代兵役制度極不合理的句子是 , 。
⑸在《詩經?采薇》一詩中與“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 。
⑹“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是朱自清的《匆匆》中的句子,看到這一句,我們也許會有感而發(fā),要抓緊時間,奮發(fā)努力,否則就會“ , 。”
(用《長歌行》中詩句回答。)
二、詩歌賞析(37分)
(一)賞析詩歌《清平樂?村居》,完成1~2小題。(4分)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誰家白發(fā)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一句怎樣理解?(2分)
答:
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田園生活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答:
三、閱讀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完成1~4小題。(10分)
(二)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者,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1、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鄒忌諷齊王納諫(用委婉的語言勸告) 臣之妻私臣(偏愛)
B、能謗譏于市朝(指責)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的確,實在)
C、今齊地方千里(指齊國的地方) 時時而間進(偶而)
D、鄒忌修八尺有余(指身高) 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當面)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于是入朝見威王 皆朝于齊 B、吾孰與徐公美 徐公來,孰視之
C、王之蔽甚矣 蔽林見窺之 D、自以為不如 以為妙絕
3、下列對課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鄒忌的妻、妾、客都說他比徐公美。他也“窺鏡而自視”,陶醉于這些溢美之詞之中,于是,就“入朝見威王”,勸威王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讓人們都敢于說真話,這樣才能實現(xiàn)大治。
B、鄒忌的諷諫是從生活小事出發(fā),以小比大,以家比國,寓治國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貼切自然,入情入理。
C、鄒忌在聽到妻妾客的贊美之后的反應是“忌不自信、暮寢而思之”說明了鄒忌是一個善于思考、實事求是的人。
D、本文記敘的是鄒忌從與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國的道理,進而諷勸齊王納諫,使齊國
大治的故事。
4、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譯:
⑵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譯:
四、現(xiàn)代文閱讀
(三)(13分)
①我上面講的全是吃的東西。為什么一講到母親就講起吃的東西來了呢?原因并不復雜。第一,我作為一個孩子容易關心吃的東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東西,幾乎都與母親無緣。除了“黃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邊兒。我在她身邊只呆到六歲,以后兩次奔喪回家,呆的時間也很短。現(xiàn)在我回憶起來,連母親的面影都是迷離模糊的,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特別有一點,讓我難解而又易解:我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是一輩子都沒有笑過。家境貧困,兒子遠離,她受盡了苦難,笑容從何而來呢?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說:“你娘經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怎么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里面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呵!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
②對于這個情況,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時侯,自己大了幾歲,逐漸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籬下,經濟不能獨立,空有雄心壯志,怎奈無法實現(xiàn)。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學畢業(yè),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yǎng)母親。然而沒有等到我大學畢業(yè),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遠永遠地走了。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話正應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親臨終時思念愛子的情況,一想到,我就會心肝俱裂,眼淚盈眶。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
③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1、選文中母親只說了一句話,這句話是: ,
我們可以揣測出當時母親 的心理。(2分)
2、第②段中說“看到了母親的棺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足見“我” 之深?!度龂萘x》中也有在棺材旁掉淚的一幕,那是 (人名)悼念 (人名),死者的死因是 ,可見三國之爭情勢復雜。(3分)
3、作者在文中寫到:“這就是我‘永久的悔’”。那么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呢?(用選文的原句回答),劃波浪線的文末句在文中從內容和結構上分別起著什么作用?(3分)
答:(1)作者永久的悔是:
(2)作用:內容上
結構上
4、作者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即使整天吃紅的。”你同意作者的說法嗎?說說你的認識。(2分)
答:
5、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jié),這一天,兒女們要送康乃馨給母親,以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那么今年的母親節(jié)你想對母親說些什么呢?寫出你心中最想表達的話。
答:
(3分)
(四)冬天過去了(10分)
①坎坷中的記憶最難忘卻。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腎炎。于是,父親東拼西湊弄了些錢,每日背著弟弟去鄉(xiāng)衛(wèi)生院治療。數九寒天,風雪交加,空著手走路尚且艱難,更何況父親要背著十來歲的弟弟翻山越嶺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幾次,一不小心陷進雪坑,父親是背著弟弟慢慢爬上來的;寒風襲來,怕弟弟凍著,父親又脫下自己的棉襖,裹在弟弟身上。一連幾個月啊。有一天,我跟在父親后面當幫手?;貋頃r,父親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歇息,望著積雪逐漸消融而變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說:⑴“冬天快過去了。”
②已經懂事的我,此時,仿佛忽然走進了父親的內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對于貧弱的家庭是嚴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內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饑的飯食,哪一樣都操碎了父母的心。這個季節(jié),他們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樣點燃,讓我們圍著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過去啊。望著疲憊地坐在冰涼的山石上的父親,正值半百的他已經生出了許多白發(fā)。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
③還是一個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著沒去上學。飯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無米讓我背到學校換飯票;借給我飯票的同學家里同樣拮據。因此,今天去學校,不僅自己肚皮打發(fā)不了,也無法面對幫助過我的同學。父親得知,喉頭蠕動一下,手撫在頭上,說:“你先去上學,我不會讓你挨餓的。”
④果然,中午時父親扛著一袋米趕到學校來了。他腳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殘雪里,老遠就聽到他的喘息聲。我跟在他后面,幾次要幫他一把,都被他拒絕了:“不用不用,你人還小,扛不動。”望著父親被壓得彎彎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陣發(fā)酸。后來知道,這袋米是父親向好幾個親威家借來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門了。到食堂稱過米,父親把換得的飯票交給我:“快去買飯吃吧,餓壞了。”我要父親一起吃,他無論怎樣都不同意,說要趕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走幾步,他又回過頭來,伸出手將我松開的一粒紐扣扣好,對我說:“熬一熬,⑵冬天快過去了。”我看到,父親幫我扣紐扣的手在微微發(fā)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該說什么,朝他點點頭。目送著父親朝校門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塊白漬漬的印跡,那是剛才扛米袋子時留下的灰。我張張嘴想喊住他,幫他拍掉,他已走遠了……
⑤父親不是個文化人,說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話語。但那句“冬天快過去了”的喃喃自語,勝過我讀過的任何詩句,給我以鼓舞,教我對未來充滿期望。
⑥去年春節(jié)期間回故鄉(xiāng),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陽光下滴答落水。父親望著屋外,對繞膝的滿堂孫輩吆喝著:“出太陽啦,出去玩吧。冬天過去了。”父親的話使我一下子生出萬千感慨。今天的生活已經徹底告別了“冬天”,與年少時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來形容也不過分,但父親教給我們的“熬過冬天”的體驗使我終身難忘。有了這樣的體驗,其實就是擁有了一種力量啊。感謝你,父親。
1、全文詳細寫了哪兩件事?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2分)
⑴ ;⑵ 。
2、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2分)
⑴
⑵
3、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動筆是我國傳統(tǒng)有效的讀書法。請按要求勾畫圈點。
⑴用“~~~”在選文⑤⑥段中畫出一處概括父親樸素的語言對我影響至深的句子。(1分)
⑵在第③段中,用“○”圈出表現(xiàn)“我”要向父親要錢時矛盾心理的一個詞語。(1分)
4、短文描寫細膩,情真意切,讀來令人感動。選擇文中最令你感動的一處,寫出你的感想。(2分)
答:
5、根據你對短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畫線的句式,續(xù)寫句子。(2分)
父愛如山,造就我一種堅韌剛毅的性格;父愛如 ,
。
三、作文(50分)
生活中,你可能會有許多疑問和困惑,也可能會有許多你想知道的奧秘。請以《誰能告訴我……》為題,寫一篇文章,來表現(xiàn)你的疑惑、好奇、幻想或探索等。要求:①文體自定,可寫成記敘文、議論文、散文或童話、科幻小說等等,但要注意文體的規(guī)范和內容的統(tǒng)一;②字數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
本內容由八年級下冊試卷欄目提供,想查看更多內容可繼續(xù)瀏覽初二下學期試題欄目。
本內容由八年級下冊試卷欄目提供,想查看更多內容可繼續(xù)瀏覽初二下學期試題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