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的考生們有做2016司法考試卷二模擬試題嗎?來看看出國留學網(wǎng)司法考試頻道為您整理的“2016司法考試卷二考前模擬沖刺題及答案”祝您順利通過司法考試,更多司法考試資訊、試題、考點請持續(xù)關注本頻道。
2016司法考試卷二考前模擬沖刺題及答案
1.關于刑事訴訟強制措施的適用對象,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只適用于公訴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B.可以適用于自訴案件的被告人
C.可以適用于自訴人
D.可以適用于單位犯罪案件的訴訟代表人
答案:B
解析: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依法對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進行限制或者剝奪的各種強制性方法,因此強制措施適用對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包括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本題正確答案是B.
2. 甲以乙誹謗自己向法院提起自訴,法庭審理中,甲、乙都向法庭申請調取新的證據(jù)。根據(jù)乙的申請,法院依法向證人丙調取了證據(jù)。下列哪一主體在該案中負有提出證據(jù)證明案件事實的責任?
A.甲
B.乙
C.丙
D.法院
答案:A
解析:證明責任是指人民檢察院或某些當事人應當收集或提供證據(jù)證明應予認定的案件事實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主張不能成立的危險。刑事證明責任的分擔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公訴案件中,人民檢察院有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責任;自訴案件中,自訴人應當對其控訴承擔證明責任,因此,A項正確。
3.孔某向某縣政府提出書面申請,請求為其核發(fā)土地使用證,但某縣政府以申請辦證引起與張某發(fā)生土地權屬糾紛為由立案,在組織孔某與張某多次協(xié)商未果的情況下對雙方的土地權屬爭議作出決定,認定土地屬于孔某。張某認為該土地使用權應確定由其享有,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縣政府的處理決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本案應由某縣法院管轄
B.本案的審理對象是縣政府為孔某核發(fā)土地使用證的行為
C.縣政府的處理決定合法,應判決駁回張某的訴訟請求
D.若孔某作為本案的第三人,對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有權提起上訴
答案:D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案件管轄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1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應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被告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但以縣級人民政府名義辦理不動產(chǎn)物權登記的案件可以除外;
(二)社會影響重大的共同訴訟、集團訴訟案件;
(三)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臺灣地區(qū)的案件;
(四)其他重大、復雜的案件。
本案中的被告是縣政府,且不屬于以縣級人民政府名義辦理不動產(chǎn)物權登記的案件,因此,本案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因此,A項說法錯誤。
行政案件的審查對象是對全案進行審查,不僅僅對縣政府為孔某核發(fā)土地使用證的行為。因此,B項說法錯誤。
題干中并沒有給出縣政府根據(jù)充分的證據(jù)作出的確權糾紛決定,而是自私的決定把土地使用權確定為孔某所有,因此,縣政府的行為不合法。C項說法錯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4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的同一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兩個以上利害關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關系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沒有起訴的其他利害關系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第三人有權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主張,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有權提起上訴。
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可知,D項說法正確。
4.李某與張某因工作產(chǎn)生矛盾。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期間,李某不斷向張某發(fā)送手機短信,對張某進行人身攻擊,但張某考慮到自己的干部身份未向公安機關報案。2007年10月8日上午,李某醉酒后將張某打成輕微傷,張某隨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要求公安機關對李某以前的短信辱罵行為一并處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公安機關到現(xiàn)場后即應對李某采取保護性約束措施,但不得超過24小時
B.公安機關無法當場向李某宣告處罰決定書的,應在2日內送達李某
C.公安機關對張某的詢問筆錄應交給張某核對,張某確認無誤后應簽名,并由詢問的警察在筆錄上簽名,公安機關加蓋印章
D.公安機關對李某用短信辱罵張某和傷害張某的行為,應分別作出處罰決定,合并執(zhí)行
答案:B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5條第1款規(guī)定,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tài)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采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據(jù)此可知,保護性約束措施至行為人酒醒為止,沒有具體時間的限制。因此,A項說法錯誤。
第97條第1款規(guī)定,公安機關應當向被處罰人宣告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并當場交付被處罰人;無法當場向被處罰人宣告的,應當在二日內送達被處罰人。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的家屬。因此,B項說法正確。
第84條第1款規(guī)定,詢問筆錄應當交被詢問人核對;對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其宣讀。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的,被詢問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更正。被詢問人確認筆錄無誤后,應當簽名或者蓋章,詢問的人民警察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據(jù)此,只需警察簽名即可,不需要加蓋公安機關的印章。因此,C項說法錯誤。
第16條規(guī)定,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并執(zhí)行。行政拘留處罰合并執(zhí)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據(jù)此,合并執(zhí)行的期限有一個限制,D項說法不全面,因此不選。
5.關于起草規(guī)章,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參加為起草規(guī)章舉行的聽證會的公民有權提問
B.起草單位與其他部門經(jīng)充分協(xié)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應上報國務院決定
C.規(guī)章的起草可以直接委托有關組織,但不得委托專家起草
D.起草規(guī)章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制作筆錄,該筆錄是規(guī)章起草的主要根據(jù)
答案:A
解析:《規(guī)章制定程序條例》第15條第(二)項規(guī)定,參加聽證會的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對起草的規(guī)章,有權提問和發(fā)表意見。因此,A項說法正確。
第16條第2款規(guī)定,起草地方政府規(guī)章,涉及本級人民政府其他部門的職責或者與其他部門關系緊密的,起草單位應當充分征求其他部門的意見。起草單位與其他部門有不同意見的,應當充分協(xié)商;經(jīng)過充分協(xié)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起草單位應當在上報規(guī)章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規(guī)章送審稿)時說明情況和理由。因此,B項說法錯誤。
第13條第4款規(guī)定,起草規(guī)章可以邀請有關專家、組織參加,也可以委托有關專家、組織起草。因此,C項說法錯誤。
第15條第(四)項規(guī)定,起草單位應當認真研究聽證會反映的各種意見,起草的規(guī)章在報送審查時,應當說明對聽證會意見的處理情況及其理由。據(jù)此可知,聽證筆錄是起算的參考而非是主要依據(jù)。因此,D項說法錯誤。
| 司法考試題庫 | 司法考試輔導 | 司考一卷資料 | 司考二卷資料 | 司考三卷資料 | 司考四卷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