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名片】香港飲食典范“盆菜”文化

字號:

【城市名片】香港飲食典范“盆菜”文化
    也許提到香港的美食,你腦中第一浮現(xiàn)的可能是具有香港特色的絲襪奶茶,也可能是街頭的地道小吃雞蛋仔。但是,那么,你可知道香港大盆菜呢?大盆菜就是指將所有的葷菜一一碼在一個大盆子里,包羅萬有,可謂色香味味俱全。那么,接下來帶你了解香港文化中的飲食文化的典范“盆菜”。
    香港人過年,向來有吃大盆菜的習(xí)俗。所謂的“盆菜”,是將葷素各道逐一烹制好的菜肴,一層層碼放在盆里端上宴席,一盆菜里可薈萃有百菜百味,包羅萬有。
    關(guān)于香港盆菜的起源說法不一,有人說盆菜是“一品鍋”的始祖。相傳南宋末年,宋帝(上日下丙)途經(jīng)新界饑寒交迫,當(dāng)?shù)鼐用裣M笄谡写珎}卒之間找不到大量盛裝菜肴的器皿,居民急中生智用大木盆盛載菜肴,于是就有了“盆菜”。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盆菜原本出身“平民”,與南中國的宗廟發(fā)展素有淵源。
    南方的氏族圍村均設(shè)有大祠堂,村民崇祖,紅白二事都在祠堂舉行,同姓共聚吃盆菜,乃成傳統(tǒng)。盆菜,一直以來都是鄉(xiāng)間的喜慶節(jié)日必選的傳統(tǒng)菜式,它既有節(jié)省餐具的優(yōu)點,又有“十全十美”、“美美滿滿”、“團(tuán)團(tuán)圓圓”、“盆滿缽滿生意興隆”的美好寓意。
    傳統(tǒng)盆菜的制法都是父子相傳,或村民之間互相授受。用料方面,豬、雞、鴨、鮑、參、翅、肚、魚、蝦、冬菇、魚球等都可作為盆菜主要肴料;配料則有魷魚、豬皮、枝竹、蘿卜等。菜肴先烹制好,然后一層一層疊進(jìn)盆中,最下層放的是容易吸收肴料汁的材料,如蘿卜、豬皮、枝竹等。中間放燜豬肉,上層則分別是雞、鴨、魚、蝦。吃的時候一層一層吃下去,一層比一層的美味。
    不過,如今的盆菜通常以陶瓷或金屬等方便加熱的較大盆器裝盛,整盆放在爐火上邊熱邊吃,紅紅火火,熱氣騰騰。
    推薦閱讀
    【城市名片】香港迪士尼文化
    【城市名片】香港茶餐廳文化
    【城市文化】香港婚禮習(xí)俗
    【城市名片】香港酒吧文化
    【城市文化】令人垂涎的香港特色小吃
    【城市名片】美味獨特的香港特色菜
    【城市名片】香港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