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隱患排查管理制度發(fā)放記錄(精選5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安全隱患排查管理制度發(fā)放記錄篇一
    一、消防安全排查:
    1、崗位消防安全責任:
    校長為學校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學校安全分管領導為學校消防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第一執(zhí)行人,各部門主要領導為本部門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部門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每一位教職員工應落實崗位職責中的消防安全責任要求,確保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和后勤工作的安全,保證學校和廣大師生的安全。
    2、消防安全大排查:
    定期(開學前,放假后,每月一次)或不定期,學校安全管理小組負責對全學校進行消防安全大檢查;各部門每月應對本部門安全隱患進行自我排查。
    3、日巡查:
    總務處每天應對校園安全進行檢查,檢查出來的安全隱患,應及時通報到相關單位或個人,按相關制度存檔備案。必要時應予以通報,下發(fā)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二、消防安全隱患的報告與整改
    1、安全隱患報告:
    (1)學校的每一位成員均有發(fā)現、報告和處置(能力范圍內)安全隱患的義務。
    (2)排查出來的安全隱患,應及時報告相關責任人及時、妥善處置,消除安全隱患。
    2、安全隱患通報與整改:
    (1)學校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通告。安全隱患通告的責任部門應及時整改被通告的安全隱患,消防安全責任人為火災隱患整改第一責任人,提供人員、場地、資金等資源,由消防安全管理人負責組織人員、落實消防隱患的整改措施。
    (2)學校發(fā)現下列火災隱患,應責成有關人員立即改正,并做好記錄:
    ①違章使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
    ②違章使用具有火災危險性的電熱器具、高熱燈具等具有火災危險性的用電器具;
    ③違反規(guī)定吸煙、亂扔煙頭、火柴的;
    ④違章動用明火、進行電(氣)焊的;
    ⑤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鎖、遮擋、占用,影響疏散的;
    ⑥消火栓、滅火器材被遮擋或挪作他用的;
    ⑦常閉式防火門關閉不嚴的;
    ⑧消防設施管理、值班人員和防火巡查人員脫崗的;
    ⑨違章關閉消防設施、切斷消防電源的;
    ⑩其它可以立即改正的行為。
    (3)對不能立即改正的火災隱患,應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期限和人員,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對隨時可能引發(fā)火災的隱患或重大火災隱患,應將危險部位停止使用整改,并落實整改期間的安全防范措施。
    (4)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人員應逐級上報至消防安全責任人。未能及時整改火災隱患的個人或部門,學校應根據相關獎懲措施對責任人進行懲處。
    (5)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消防隱患,應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改正,寫出消防隱患整改復函,向當地公安消防機構申報復查。對于確有正當理由不能在限期內改正完畢的,應在期限屆滿前向公安消防機構提出書面延期申請。
    (6)對于涉及城市規(guī)劃布局而不能自身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以及學校確無能力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學校應當提出解決方案并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當地人民政府報告。
    (7)火災隱患整改期間,應當采取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8)學校要認真做好火災隱患整改記錄,并存入消防檔案。
    三、處罰與獎勵:
    1、安全隱患被通報,情節(jié)輕微,視情節(jié)對責任人按20-50元/次予以處罰。
    2、安全隱患嚴重,下發(fā)整改通知,未予整改或及時整改:視情節(jié)對責任人按50-200元/次予以處罰。
    3、安全責任事故:視情節(jié)按200-500元/次予以處罰。嚴格執(zhí)行“一票否決”制,主要責任人取消當年度評優(yōu)資格。消防安全教育及責任落實,隱患排查到位并整改有力,全年未發(fā)生責任事故和被處罰的責任人,學校將予以表彰和獎勵。
    安全隱患排查管理制度發(fā)放記錄篇二
    為切實加強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嚴格落實各類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責任,有效預防事故的發(fā)生,為安全生產、安全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標準,特制定隱患排查、整改、登記消除報告、隱患排查責任、事故隱患獎懲五項制度。
    一、隱患排查制度
    1、建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單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2、實行每日排查制度,逐環(huán)節(jié)、逐部位排查,掌握隱患的存在,分布情況,分析產生隱患的原因,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
    3、排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落實到人頭,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設備、設施是否處于正常的安全運行狀態(tài);有毒、有害等危險作業(yè)場所安全生產狀況;從業(yè)人員是否經過三級培訓教育,具備相應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特種作業(yè)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從業(yè)人員在工作中是否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發(fā)放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從業(yè)人員是否正確佩帶;現場生產管理,指揮人員有無違章指揮,強令從業(yè)人員冒險作業(yè)行為;現場生產管理,指揮人員對從業(yè)人員的違章違紀行為是否及時發(fā)現和制止;危險源的檢測監(jiān)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等情況。
    4、對排查出的隱患,按照《隱患排查登記和消除報告制度》執(zhí)行。
    5、設立公開舉報電話,暢通隱患舉報渠道,鼓勵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和監(jiān)督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對及時發(fā)現的重大安全隱患進行舉報,按照《事故隱患獎懲制度》標準兌現獎勵。
    6、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開展的隱患排查治理活動,落實隱患整改措施和責任。
    二、安全隱患整改制度
    事故隱患是指生產作業(yè)過程中存在的人的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和管理上的缺陷。只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才能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做到防患于未然。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制定本制度:
    1、隱患整改的基本原則是:“六定、五不準”。六定:定安全隱患項目、定隱患整改措施、定隱患整改責任人、定隱患整改時間、定隱患整改質量要求、定整改驗收部門。五不準:凡個人能整改的不準推到班組;凡本班能整改的不準推到下班;凡班組能整改的不準推到車間(或分廠);凡車間(分廠)能整改的不準推到公司;凡立即能整改的不準延遲時間。
    2、各級各部門對發(fā)現的安全隱患,應及時報告,重大隱患可直接上報公司主要領導,以保證盡快解決。
    3、職工發(fā)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yè)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yè)場所。
    4、對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隱患,基層有條件整改的項目,要立即下達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并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如實告知現場工作人員存在的危險因素;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無法保證安全的,要立即停產整改。
    5、建立隱患整改督辦驗收制度。安全員要對發(fā)現的安全隱患下達整改通知書,由檢查人員、被檢查單位負責人共同簽字,并督促責任單位按時整改到位后,由安全員負責組織驗收,并簽署驗收意見。
    6、對車間能整改的安全隱患,車間應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報安全員審查同意后整改。
    7、凡本部門無力制定整改措施計劃的,應報安全科,會同有關職能部門,制定整改措施。
    8、整改責任單位,必須按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諉、扯皮,拖期、延期。
    9、各專業(yè)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和驗收人對安全隱患的整除結果承擔驗收責任。
    10、由于資金或技術問題暫時不具備整改條件的,有關部門要寫出書面報告,經主要負責人批準后,可列入下步整改計劃。
    11、物資供應部門應對安全隱患整改所需的物資、器材的及時供應和產品質量負責,嚴禁購進假冒偽劣產品或“三無產品”。
    12、隱患整改通知書、驗收意見書等書面資料,要認真填寫,并經有關人員簽字后存檔。
    13、對未按期、按要求整改隱患的,視情節(jié)輕重對相關責任部門和人員給于經濟處罰,由此引起重大傷亡事故的,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4、對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或上級有關部門檢查發(fā)現的安全隱患,要按指令要求和時限整改到位,由公司安全科組織協調整改到位后,書面申請下達整改指令的部門組織驗收。
    三、隱患排查登記和消除報告制度
    1、設立“兩本臺帳”即排查記錄臺帳和隱患治理臺帳,明確專人負責填寫、上報和存檔備案工作。
    2、對排查出的隱患,按照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按照職責分工明確人員,制定措施,落實整改資金,確保隱患整改到位。
    3、對排查出的隱患要及時向主管負責人報告,主管負責人接報告后應根據隱患等級作出立即整改決定或報告請示主要負責人。
    4、一般隱患整改完畢并驗收合格后,在隱患治理臺帳上記錄并銷號,重大隱患整改完畢后,申請主管負責人和主要負責人驗收銷號。
    5、對上級有關部門掛牌督辦的隱患,予以公示告知,限期治理,治理工作結束后,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向負責督辦的單位提出書面復查申請,經審查合格后,方可銷號。
    6、局面復查申請的主要內容包括,隱患類別,隱患部位,整改措施,投入整改資金,整改到位情況以及整改責任人。
    7、對排查出的隱患以及隱患整改消除情況定期向上級主管單位匯總報告,接受上級單位的指導和監(jiān)督。
    四、隱患排查責任制度
    1、隱患排查責任納入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狀重要內容,單位內部層層簽訂責任狀,逐級分解落實任務目標。
    2、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堅持“誰排查,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分級管理,逐級管理。
    3、從業(yè)人員負責本崗位的隱患排查工作,做好記錄及時上報。
    4、專(兼)職安全員負責日常安全檢查,發(fā)現隱患及時采取安全措施,一般隱患當場整改到位,重大隱患立即上報主管負責人。
    5、主管負責人日常安全巡查,對專(兼)職安全員上報或巡查時發(fā)現的重大隱患及時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間及驗收負責人,對重大隱患整改情況要及時上報主要負責人。
    6、主要負責人負責定期組織專(兼)職安全員和其他相關人員排查本單位的隱患,落實整改資金,復查隱患整改情況,兌現獎懲,對定期向上級主管單位報告的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簽字把關,并負責組織人員對上級有關部門排查出的隱患進行整改,對掛牌督辦的隱患,負責分解落實整改責任,按要求和期限整改到位。
    7、對因排查隱患不深入、不細致或對排查出的隱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責任制不落實致隱患長期得不到整改的,依據本單位有關規(guī)定嚴肅追究責任。
    五、事故隱患獎懲制度
    在本單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按其績效大小,分別給予物質獎勵和榮譽獎勵。
    1、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政策,認真貫徹執(zhí)行“三項制度”和各項安全措施,在安全隱患排查方面做出顯著成績者。
    2、發(fā)現事故征兆,立即采取措施或及時報告而避免事故發(fā)生、停產、主要設備損壞以及有其它顯著成績者。
    3、事故隱患排查評比中,被評為優(yōu)秀工作者。
    4、及時制止違章和誤解操作并轉危為安者。
    在本單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依據相關規(guī)定,分別給予經濟罰款、調離或辭退處理。
    1、排查開展不力或不開展隱患排查者。
    2、各類事故隱患不按期完成或拒不整改的。
    3、發(fā)現各類隱患隱瞞不報、謊報或拖延不報者。
    4、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違反勞動紀律,經勸阻不整改的。
    5、不按規(guī)程運行安全設備、設施的。
    安全隱患排查管理制度發(fā)放記錄篇三
    為落實學校安全衛(wèi)生管理工作,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一、指導思想
    號召全體教職工查尋學校周邊地區(qū)及校內學生安全工作隱患,組織動員全校學生干部及護校隊員,深入學生內部發(fā)現安全隱患,爭取人人參與,個個排查做到有情必報,有險必查,有難必救,確保安全隱患消失在萌芽狀態(tài)。
    二、排查措施
    1、分級排查
    學校綜治辦將學生安全管理分四級排查,即包保教師排查,班級排查,年級排查,學校排查,包保教師務必從包保學生選出安全聯系員,每一周要座談一次,并要有詳實記載,一經發(fā)現安全隱患要逐級上報,不留后患,班級排查實行日查制,對缺席學生要及時與家長聯系并寫好記錄,及時發(fā)現學生動態(tài),化解矛盾,消滅安全隱患,年級班級安全工作匯報制度,及時處理有關事宜,學校由行政值日負責,從早晨6:00到晚上9:00,全天候對學校內及周邊地區(qū)實行安全管理,確保師生安全,以上若有空檔,學校一律追究其管理責任。
    2、分項排查
    學校將學生安全工作分四大項即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飲食安全、校內外活動安全,期初、期中、期末組織學生召開三次法紀教育會,宣傳安全工作,班級每月召開一次安全工作主題班會,宣講安全工作。
    (1)交通安全:學校綜治辦法嚴禁學生騎三無自行車來校,學校發(fā)布告家長明令禁止學生騎機動車輛,并設立舉報學校電話,及時查處教育到位。
    (2)人身安全:門衛(wèi)確保學生不帶兇器來校,校園內不得燃放鞭炮及易爆物品,不得爬攀教學樓護欄、圍墻,行政值日確保校門口無社會閑雜人員逗留,及時排查圍攻、勒索學生的行為
    (3)食品衛(wèi)生安全:食堂、小賣部進貨監(jiān)管會務必保證工勤人員持主上崗,小賣部進貨保證有“三期”記載,確保學生食品衛(wèi)生安全,落實相關責任(具體以招聘合同為準)。
    (4)校外活動安全:任何個人組織學生外出活動必須報請學校批準,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方可離校,嚴禁擅自組織學生離校,特別禁止組織學生游泳及郊游,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3、跟蹤重點學生。學校綜治辦建立重點學生違紀檔案,派學生跟蹤重點學生,及時反饋,落實管理,確保整治到位。
    4、巡查重點地段。重點地域要定期檢查,如住宿樓地下室、教委宿舍區(qū)及校門圍墻外,確保重點防護地域排查到位。
    安全隱患排查管理制度發(fā)放記錄篇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生產法》及財政部、國家安監(jiān)總局《高危行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提取費用的規(guī)定,結合本學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一、按照《暫行辦法》規(guī)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列入安全專項費用,在義保經費中列支,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學校安全辦學條件,治理安全隱患,確保隱患整治資金的落實。
    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應當按照“項目計劃、確保需要、規(guī)范使用”的原則進行管理。財務處應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納入學校財務安全費用計劃,保證專款專用,并督促監(jiān)控其合理使用。
    三、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應當用于以下事項:
    安全隱患或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整改、監(jiān)控支出和其他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直接或相關的支出。
    四、總務處應建立安全費用臺帳,記錄安全隱患費用的數額、支付計劃、使用要求、調整方式等條款。安全治理工作結束,多余的安全生產費用納入財務,由主辦會計管理。
    五、校長對安全隱患費用全面領導。審批安全費用提取、安全投入計劃、經費使用報告、安全經費提取和使用情況年度報告。
    六、財務部負責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審核安全費用提取、安全投入計劃、安全經費使用等,根據年度安全隱患排查計劃,做好資金的投入落實工作,建立安全經費臺帳,確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時。
    七、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審核、匯總并編制學校安全費用投入計劃,審核安全投入報告,監(jiān)督檢查安全投入落實情況,匯總并建立學校安全經費投入臺帳,編制年度安全經費提取和投入情況報告。
    八、安全排查治理費用實行專戶核算。學校應當按規(guī)定范圍安排使用,不得挪用或擠占。年度結余資金結轉下年度使用;安全排查治理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按照有關規(guī)定再行列支。
    九、安全領導小組按照職責分工對有關專業(yè)安全排查治理費用的使用實施監(jiān)督管理。
    十、發(fā)現安全費用支取人擅自挪用安全費用的,學校將按情節(jié)嚴重程度嚴肅處理。
    安全隱患排查管理制度發(fā)放記錄篇五
    為建立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強化學校安全主體責任,加強事故隱患監(jiān)督管理,防止意外傷害事故的發(fā)生,確保師生安全,根據上級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學校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校長對學校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負責。
    二、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建立實時檢查、巡查、日排查等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確排查地點、項目、標準、責任,將隱患排查治理日常化。組織事故隱患排查,及時發(fā)現并排除存在各類事故隱患。
    三、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監(jiān)管,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
    四、對于檢查發(fā)現的重大事故隱患要及時的登記,建立檔案或隱患管理臺帳,對學校制定的重大隱患整改計劃、整改責任人等有關情況資料備案。
    五、每周召開一次班子會議,研究解決隱患排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六、學校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組每月對學校安全隱患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發(fā)現難以解決的重大問題時,及時報告校長,校級領導研究決定后上報主管部門。
    七、學校及時向縣教育局報告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
    八、學校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獎勵機制,對未定期排查事故隱患或未及時有效整改事故隱患的處室和個人,實施責任追究;對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成效突出的處室和個人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