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之小學教師招考試題案例分析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為您整理“教師資格考試之小學教師招考試題案例分析”,考生們可以多練習教師資格證教育學試題,熟悉題型和題量。祝廣大考生都能通過教師資格考試!
    1、[案例]“老師,我能不用書中的原話嗎?”
    
一位教師在教學《兩條小溪的對話》時,老師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學生問:“老師,我能不用書中的原話嗎?”老師和藹地問:“為什么呢?”“因為書中的原話太長,我背不下來,如拿著書表演,又不太好?!焙⒆诱f出了原因?!澳愕囊庖姾芎?,用自己的話來表演吧?!崩蠋煾吲d地撫摸了一下孩子的頭。果然,這個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問題:請評價一下這位老師的做法。
    [參考答案]師生平等關(guān)系的形成是課堂民主的具體體現(xiàn),教師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權(quán)威者轉(zhuǎn)變?yōu)閷W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學習的伙伴。教師沒有了架子,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真正感到平等和親切,師生間實現(xiàn)零距離接觸,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逐步形成
    2、[案例]“不是果敢,是殘忍。”
    一個青年教師在進行公開課《伊犁草原漫記》教學時,課文第二段第三層寫秋天獵人獵熊的果敢,但一名學生沒有按要求歸納獵人果敢的特點,而是說獵人殘忍,同時指出獵人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原本課文中這一段是歌頌獵人的,學生卻痛斥獵人的獵熊行為,這是教師所始料不及的??上驳氖牵@位教師并不因為學生當著聽課教師的面提出不同的觀點而氣惱或逃避,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討論,發(fā)表自己意見。最后全班學生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出發(fā),推翻了課文的觀點。
    問題:請對這位教師的行為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當學生的觀點與課本、教師有不同之處時,教師不再像以前那樣直接否定學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讓學生進行討論、比較或辨別,達到意見的統(tǒng)一,或者并不統(tǒng)一意見,留著懸念讓學生課后進一步探討。這樣的教學方式打破了惟課本是準、惟教參是準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體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行為的轉(zhuǎn)變。
    3、[案例]“黃山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師在教學《黃山小記》這一課時,學生對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詩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產(chǎn)生了質(zhì)疑:“為什么黃山不在五岳之列?”這位教師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學生爭議未果的情況下,留下問題(家庭作業(yè))讓學生課后去探究,去查詢有關(guān)資料,寫出研究報告。
    問題:這種家庭作業(yè)布置,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哪些理念?
    [參考答案]改變了傳統(tǒng)布置家庭作業(yè)的方式,把問題留給了學生,能夠促進學生探索性學習的形成。
    4、[案例]“老師,再給我們布置新的作業(yè)吧!”
    
一位一年級的教師上完《要下雨了》一課之后,設計了兩項作業(yè)供學生選擇完成:(1)請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講給你最喜歡的人聽。(2)你還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動物的表現(xiàn)嗎?回家叫爸爸媽媽告訴你。第二天,學生就圍住她匯報作業(yè)的情況。到后來,孩子們說:“老師您
    再給我們布置新的作業(yè)吧!”
    問題:請分析一下這種現(xiàn)象。
    [參考答案]我們按課改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認識作業(yè)的意義,并賦予作業(yè)新的意義和價值,充分體現(xiàn)作業(yè)的愉悅性、自主性、實踐性和科學性。
    5..[案例]“坐下”三例
    同是學生被教師的課堂提問難住,甲、乙、丙三位老師的處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師甲:(語氣很重,沖著該生)整天上課開小差,結(jié)果怎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師乙:(生氣,但不表現(xiàn)出來)坐下。誰來幫他?
    3、教師丙:(微笑、和藹地)別急,回憶一下,我們昨天學過的內(nèi)容,當時你聽得很認真。想想,昨天××同學是怎樣回答的?
    學生:(思索片刻,說出了與問題答案相關(guān)的一句話。)
    教師丙:(很興奮)對呀!看來,你是很棒的!
    學生:(體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學習中)
    [參考答案]:尊重、信任學生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就耐心點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語,甚至諷刺挖苦。
    第三種方式最好。
    6、[案例]有人認為在課堂中,師生保持“零距離接觸”,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做教師要求做的事,只要有這種共同活動就是師生互動。
    
問題: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顯然,這種認識是膚淺的,這將使師生互動流于形式。作為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師生互動旨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起來,不僅要讓他們“在思維”,更要讓他們“會思維”。認知心理學指出,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有時是積極思維的表現(xiàn)。由此可見,師生互動并不僅僅是一種教學形式,其實質(zhì)是教學原則和教學思想的體現(xiàn)。因此,廣義地講,凡是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來完成認識上兩個飛躍的各種教學活動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師生互動。
    教師資格證考試頻道推薦:
    教師資格證考試復習之錯題的作用
    影響大家拿不到教師資格證的原因
    2015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重點:學生與教師
    2015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真題及答案
    
教師資格證題庫 教師考試備考輔導 教育學資料 教育心理學資料 綜合素質(zhì)資料 教育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