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復習正在進行中,你知道證券中學教育學有哪些知識點嗎,哪里有中學教育學試題下載呢?本文: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學: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 ,跟著出國留學網教師資格證考試網來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夠的實力,無論考什么都不怕。
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備課
備課是教師課前的準備,是教師對教學的策劃工作,它是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和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的內容包括: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和制訂教學進度計劃。
(一)鉆研教材
鉆研教材包括鉆研教學大綱、教科書和閱讀有關的參考書。教學大綱是教師備課的指導文件。
(二)了解學生
了解學生包括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興趣、需要與思想狀況、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在此基礎上,還應結合平時對學生發(fā)展情況的了解,研究當前所講知識內容在學生學習時可能產生的消極或積極態(tài)度、可能遇到的問題,確定如何針對學生和教學特點,啟發(fā)學生,在教學的哪一階段,由哪些學生進行答問活動等。然后,把這些研究、分析的結果納入課時計劃。
(三)制訂教學進度計劃
1.教學進度計劃
教學進度計劃應該在學期或開始前制訂出來。內容應該包括:學生情況的簡要分析,本學年或本學期教學的要求,教學大綱、教科書的章節(jié)或課題,各個課題的教學時數和時間的具體安排,各個課題所需要的主要直觀教具等。
2.課題計劃
訂好學年或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后,在上課前,教師還要對教學大綱上的一章、一個較大的題目或教科書中的一課,進行全盤考慮,然后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課題計劃。課題計劃的內容包括:課題名稱,本課題的教學目的,本課題的計劃及各個課時的主要問題,本課題各課時上課類型和教學方法,本課題的必要教具。
3.課時計劃
課時計劃往往在寫課題計劃時一同編寫。寫課時計劃,一般按以下步驟進行:進一步研究教材,確定教學重點和要注意解決的難點;確定本課題的教學目的;考慮進行的步驟,確定課的結構,分配教學進程中各個步驟的時間;考慮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具的準備和使用方法及板書設計;最后寫出課時計劃。一個完整的課時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項目:班級、學科名稱、授課時間、題目、教學目的、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具、教學進程、備注。其中,教學進程包括: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詳細安排,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和時間的分配。二、上課 (一)課的類型與結構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上好課,上課是教學工作諸環(huán)節(jié)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1.課的類型
課的類型是指根據教學任務劃分課的種類。一般有兩種分類,一種是根據教學的任務劃分為:傳授新知識課(新授課)、鞏固新知識課(鞏固課)、培養(yǎng)技能技巧課(技能課),檢查知識課(檢查課)。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有時一節(jié)課只完成一個任務,有時一節(jié)課則需完成多項任務,所以根據一節(jié)課所完成任務的類型數,又可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
2.課的結構
課的結構是指課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各組成部分進行的順序、時限和相互關系。受學科特點、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對象等因素制約,不同類型的課有不同的結構。了解課的結構有助于掌握每一種課的性能與操作過程,以便發(fā)揮各種課在教學中的作用。
(二)上好課的具體要求
教師進行教學,平時的業(yè)務準備、思想準備和精心備課最后總要落實到教好課上。
1.目標明確
目標明確是指教師上課時應明白這堂課要使學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識和技能,要養(yǎng)成什么行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樣的態(tài)度,要學會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
2.重點突出
重點突出是指在一節(jié)課上教師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內容(基本知識、概念和原翠)的教學上,不要對所有任務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
3.內容正確
內容正確是指教師教授的知識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教師教學技能或行為要符合規(guī)范,并且應該要求學生作出正確的反應。
4.方法得當
方法得當是指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5.表達清晰
表達清晰是指教師上課要堅持用普通話,聲音要響亮,言語表達的速度要適合學生可接受程度,語言要流暢、生動、明白易懂,板書(或幻燈字幕)要規(guī)范、準確、清楚。
6.組織嚴密
組織嚴密是指課的進程次序分明、有條不紊,課的進行緊湊,不同任務變換時過渡自然,課堂秩序良好。
7.氣氛熱烈
氣氛熱烈是指課應該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作業(yè)檢查與批改 作業(yè)是結合教學內容,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的各種類型練習。無論是課內作業(yè)還是課外作業(yè),其作用在于加深、加強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鞏固,進一步掌握相關的技能、技巧。通過作業(yè)的檢查和批改,教師可以及時發(fā)現學生知識或技能的缺陷,加以糾正,并作出評價,給學生提出進一步學習的建議。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教師布置作業(yè)時,應遵守下列要求:
第一,作業(yè)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學生鞏固與加深理解所學的基礎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第二,作業(yè)分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學校應通過班主任來調節(jié)學生各科作業(yè)的總量,防止學生負擔過重。凡能在課內完成的作業(yè),就不應當布置到課外去做。
第三,布置作業(yè)時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并規(guī)定完成的時間。對比較復雜的作業(yè),教師也可以適當地提示,但這種提示應是啟發(fā)性的,不能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
第四,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檢查的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鞏固的程度和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便發(fā)現教和學兩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四、課外輔導 輔導是幫助和指導學生學習的活動。課外輔導是在課堂教學規(guī)定時間以外,教師對學生的輔導。課外輔導一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使他們能夠獨自計劃學習和自我監(jiān)督學習,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二是做好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工作,包括解答疑難問題,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或缺課學生補習,指導學習方法。此外,還可為有學科興趣的學生提供課外研究和幫助,指導學生的實踐性和社會服務性活動等。
課外輔導是上課必要的補充。對課外輔導工作總的要求,除補課外,一般是啟發(fā)學生自己找剄解決疑難的門徑,不應代替學生的獨立鉆研,也不應加重學生負擔。對學習差的學生的輔導,除以教師為主進行幫助外,也可以適當吸收學習好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幫助,達到互相促進形成良好互助品質的目的,但不要占用學習好的學生太多的時間。教師在輔導學生時要注意:從實際出發(fā),做到因材施教;輔導時目的要明確,并著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組織學生互相幫助;善于總結、積累經驗。五、學業(yè)成績考查與評定 學業(yè)成績的考查與評定,俗稱測驗或考試,是以測驗形式定量地評定學生個人的能力得到的結果。學校通過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測量和評價,可以檢查教學的完成情況,從檢查中獲取反饋信息,用以指導、調節(jié)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從而改善教學、提高質量。
(一)測驗與目標
教學目標,有教學內容的目標,如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的知識等;有心理操作(又稱行為)和發(fā)展(有的學科涉及身體發(fā)展)的目標,如記憶力、理解力、創(chuàng)造力、注意力、體力、耐力等。這兩個不同維度的目標并不是相互游離的,而是互相交叉的。測驗是要考查教學是否實現了兩個維度目標的交叉,也就是要建立起教學內容與學生行為的矩陣,才能明確教學目標并編制與目標相對應的有效的測驗。
(二)試題類型
試題類型大體有供答型和選答型兩大類。供答型試題要求學生對教師規(guī)定的問答題、解答題作出回答。選答型試題要求學生從教師提供的若干答案中挑選出正確的答案。
(三)測驗的效度、信度、難度和區(qū)分度
測驗的效度,是指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學業(yè)成績檢查是要測量所學的學科基本知識和技能,因此作為測量工作的試題就應和檢查的目標相關。
(四)評價
評價是指根據測驗分數、觀察和報告對被測驗者的行為、作業(yè)的優(yōu)缺點或價值作出判斷。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分析試卷,判斷教的方面有哪些失誤,學的方面成功在哪里、失誤在哪里,并總結經驗教訓,為學生提出建議。測驗和考試是用來檢查教學的一種手段,應把握客觀性原則、發(fā)展性原則、指導性原則、計劃性原則,切忌按考試分數排等次、題海戰(zhàn)術。
教師資格證考試頻道推薦:
教師資格證考試復習之錯題的作用
影響大家拿不到教師資格證的原因
2015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重點:學生與教師
2015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真題及答案
幼兒教育學試題 | 幼兒教育學考點 | 幼兒教師資格證真題 | 教師資格證備考輔導 |
小學教育學試題 | 小學教育學考點 | 小學教師資格證真題 | 教師資格證說課稿 |
中學教育學試題 | 中學教育學考點 | 中學教師資格證真題 | 教師資格證考試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