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讀書有感
《班主任兵法》這本書,在“序”這個部分,通過《教師博覽》雜志執(zhí)行主編薛農基的介紹,得知這本書居然是出自一位教齡僅七年的數(shù)學老師之手。它是一本教育反思集作者在大學畢業(yè)后的頭一年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曾經有過一段失敗的工作經歷。然而,正是這段經歷,成了作者極富價值、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通過對這一段難忘經歷的歷時一年多的咀嚼、總結、感悟、反思,加之不斷的閱讀鉆研,作者終于進入了“豁然開朗”的境界,躍上了一個較高的新層次,不僅在工作上得心應手,還寫出了這本在實踐和理論上都具有創(chuàng)新價值的《班主任兵法》,它記述了作者老師在擔任班主任期間與學生之間“斗智斗勇”的教育小故事,是一本對青年班主任有很高借鑒價值的班級管理類書籍。。
在《班主任兵法》這本書中,萬老師使用兵法的絕妙,招數(shù)的神奇,令我贊嘆不已,該書主要以事例的形式,巧妙地把中國古代或近代兵法融入到班級管理實踐中,跳出教育論教育,做教育,使得管理者在教育管理中能夠游刃有余,“一覽眾山小”。細細研讀之后,覺得其中許多做法的操作性極強,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鑒意義,讓我深受啟發(fā)!在生動曲折的故事中,充滿著教育的機智與智慧。這本書使我充分認識到教育是一種藝術,必須用心研究!
教育是一種藝術,必須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運用于班主任管理實踐中,這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應該心里時刻想著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們有時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往往就事論事,就教育談論教育,結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論和教條,無法施展手腳。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子,眼睛關注一些教育之外的東西,自覺地把其他學科其他門類的思想或經驗借鑒過來,就能觸類旁通,開闊我們的教育視野,提高我們的教育水平。
教育不是一種大面積的播種,而是個別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區(qū)的玉米或水稻播種那樣,面對整齊劃一的田地,用機械化的方式撒種,秋后就可以收割。教育如同園藝師,面對一株株形態(tài)各異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個個體的生命習性,進而區(qū)別不同對象來修枝剪葉、灌溉施肥,使之成為美的化身來裝點世界。書中的學生,脾氣秉性習慣好惡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變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勢必捉襟見肘,難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心理學、教育學的常識和自己的智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豐富多彩的美麗。
我工作至今已經5年了,擔任班主任工作也1年半了,一直抱著這樣的信念:一個沒有做過班主任的教師不會是個完美的教師,真正接觸了, 深深的感到班主任工作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在這么1年多里自己雖然有了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但是在管理學生時偶爾還是有覺得力不從心的時候,也有了閑暇之余找點班級管理方面的書籍來看一看! 假期學校布置了閱讀任務,于是抓緊去書店尋覓,突然一本書躍入我的眼簾:《班主任兵法》,咦?只聽說過《孫子兵法》,沒有想到做班主任的還有什么兵法,這不正是我所需要學習的嗎?于是輕輕抽出這本書,立即被它的獨特的封面設計深深吸引。那是在一個純凈的綠色草坪上,射進了幾束燦爛道的陽光,遠處是一片高大參天的樹木,環(huán)境如此淡雅安靜,這讓我的心情頓時感到很清新,也讓我不禁想到了“十年樹木,大樹擎天;百年樹人,桃李萬千”這句話。平老師兵法運用的絕妙,招數(shù)的神奇,也令我思緒翩躚;題目的精妙,語句的簡練,文筆的流暢,更令我贊嘆不已。對班級管理中棘手問題的科學獨到的處理都和封面的綠草地一樣散發(fā)著清新而引人思索。
到家以后我迫不及待翻開了書,發(fā)現(xiàn)每篇文章的題目就很有意思,因為很多都是用兵法做題目,如“一石二鳥”“刮骨療毒”“鳥盡弓藏”“甕中捉鱉”“一葉障目”等等,再仔細看內容,不禁又被里面的一個個真實的教育故事所折服,書中每一個案例都具有很強的故事性,一個個案例就像一篇篇章回“小小說”,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充滿懸念,充滿智慧,讀了讓人回味無窮,讓人留下無盡的思索。于是對作者萬瑋老師的佩服之情也油然而生。
《班主任兵法》記述了萬老師他在擔任班主任期間與學生“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文章文風樸實,但卻充滿了睿智,讀后發(fā)人深思。在他的文章中,我們感受到了萬老師的愛心、耐心、細心、良苦用心!萬老師又幽默又有辦法,真是個懂得對學生用“計”的好老師。
萬老師的文章,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他讓我看到了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形象,一個聰明機靈的教師,無時無刻都在與學生斗志斗勇,最后,他以他的能力,讓學生折服;以他的智慧,讓學生敬佩。在與學生的“交戰(zhàn)”中,要讓學生服你,如果能智勝一籌,學生就會甘心情愿做你的手下敗將。”這是我在讀《打草驚蛇》后的感悟?!洞虿蒹@蛇》講的是一個學生丟了貴重的好譯通,萬老師使用各種計策,終于找到了丟失的東西。我相信所有的班主任都有這樣的經歷:學生丟了東西,但是怎么找也找不到。有的老師用了愚蠢的方法:搜身。而萬老師用計很容易的就把丟的東西找到了。萬老師在文章的開場白說:“我鋪開了場子,把草撥的呼啦啦地響,為的就是讓蛇自己出來。”他的這一招真厲害,“蛇”果然乖乖的鉆出了洞,在沒有傷害他自尊心的情況下,找到了好譯通??赐赀@個案例,我對萬老師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這讓我感覺到一個班主任光有愛心和才學是遠遠不夠,還要有方法,有計策才行,這樣才能更好的把班級管好,讓學生對你是心服口服。
通過給這本書寫序的薛農基教授的介紹,我知道了萬瑋老師寫《班主任兵法》時,教齡僅僅7年,在他第一年擔任班主任期間,曾經有過一段失敗的工作經歷,正是這段難忘的經歷,讓他不斷的咀嚼、總結、感悟、反思、終于進入了“豁然開朗”的境界,給我們班主任呈現(xiàn)出了這本好書。這讓我感受到失敗并不可怕,只要能勇敢地站起來,不斷地總結失敗的教訓,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反思,感悟,總結,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的。把兵法運用于班主任管理實踐中,這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應該心里時刻想著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們有時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往往就事論事,就教育談論教育,結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論和教條,無法施展手腳。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眼睛關注一些教育之外的東西,自覺地把其他學科其他門類的思想或經驗借鑒過來,就能觸類旁通,開闊我們的教育視野,提高我們的教育水平。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區(qū)的玉米或水稻播種那樣,面對整齊劃一的田地,用機械化的方式撒種,秋后就可以收割。教育如同園藝師,面對一株株形態(tài)各異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個個體的生命習性,進而區(qū)別不同對象來修枝剪葉、灌溉施肥,使之成為美的化身來裝點世界。書中的學生,脾氣秉性習慣好惡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變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勢必捉襟見肘,難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心理學、教育學的常識和自己的智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豐富多彩的美麗。
在《班主任兵法》中,講了個萬老師和他們學校的初三畢業(yè)直升高中的班級在一起集訓的故事,在這短短的28天里,他寫了幾十萬字的教育日記,同時和學生們一起背書,一起學習,當然他還要上課,處理班級事務,這是多么的辛苦,我為他這一份對教育的執(zhí)著和毅力,當然還有敬業(yè)精神而感動,難怪他會成為學生的楷模,使學生信服,最后理所當然也取得了成功。同時萬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是非常理智的,注意方式方法,同時還不斷反思。在《班主任兵法》中還有這樣幾個案例如:敲山震虎、以毒攻毒、圍而不打、刮骨療毒等,無不讓學生見識了萬老師的厲害,就是我們讀者讀到這里也會有點心驚肉跳。甚至感覺到劍氣殺人,你看他對于有傲氣的學生用一葉障目來對付他,而當班里學生紀律散漫時,他又有一立千鈞的氣魄,看到他在班級管理中有這么多的方式方法,心中甚是羨慕,卻發(fā)現(xiàn)自己學不來,我想只有慢慢琢磨萬老師班級工作的技巧,慢慢領悟其中的精髓,然后再結合班級實際,想出“對付”學生的良策,這樣才能提高自己。同時在班級管理中,做到永不氣餒、永不放棄、勇往直前,總結得失,多動腦筋,想出更多更好的點子來解決問題。萬老師的知識面廣,通過讀他的書,發(fā)現(xiàn)他無所不知,簡直是個萬事通。萬老師喜歡用有哲理的小故事來教育學生。當然在適當?shù)臅r候還會講一些學習的技能技巧,而學生聽的是津津有味,獲益匪淺。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和提高了自己,如:背書的境界、為人為學的三境界、教學三境界,天才的悲劇、破窗理論、民族的性格、樹上堅硬的疤……讀后讓我由衷的佩服萬老師,佩服他的博學多才,佩服他的機智和毅力。想到我自己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也講道理,但這些道理都是比較空泛的,表面的,并不能觸動孩子的心靈。因此我在今后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給學生講道理的時候,如果能有針對性的加進一些哲理小故事,我想會更有說服力,學生會更容易接受,比我們平時說教的效果好多了。
當然讀這這本書更讓我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班主任工作中的不足,就是“仁慈有余,嚴厲不足”,以至于調皮的學生總是有恃無恐,違反課堂紀律,違反班級紀律。因此今后要多學習萬老師的治班方法,讓他的方法能應用到我的班級管理中去,使學生既敬我又“怕”我,最后還離不開我。當然從萬老師身上,我還感覺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感覺到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看完此書,喜歡萬老師的故事!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成功或者失敗是那么的真實感人。那一個個小故事令我感慨頗多,每次在看時,我總會想,如果換成是我,我又會怎么辦?看似簡單的一件小事,處理有時卻很復雜。最欣賞的還是那幾篇教育后進生的文章,因為我們身邊也存在著這樣的學生!感謝萬瑋老師,感謝《班主任兵法》,以后我將努力把萬老師的班主任兵法應用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去,希望自己能有一天能像萬老師一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做好一個有謀略、講兵法的班主任。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