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北師版《雨后》教案,供大家參考和借鑒!更多資訊盡在教案欄目!
北師版《雨后》教案(一)
在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的前提下,設計教案要明確一個目標:那就是要把課堂變成學生自主、討論、探究的場所,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人或事能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把課堂教學引向生活的天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要達到上述的目的,教師就要舍得從講臺上走下來,把學生請上去,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雨后》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少作主,重點、難點讓學生商量決定。
轉(zhuǎn)換角色,讓學生當老師,這不失為一種高明的做法。如果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了興趣,課堂就活了,教師做到心里有數(shù)即可。比如在《雨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在出示課題后,學生就會產(chǎn)生許多疑問:雨后,為什么孩子們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小哥哥摔跤了,為什么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小妹妹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如果以學生的理解水平來衡量學生提出的問題,那么學生弄不明白的問題都可看成是重點、難點,這是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學的首要前提。
二、少表態(tài),疑點、難點讓學生討論解決。
這個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思辨和歸納等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先可以把問題分到小組,讓學生充分討論后,再派代表交流,這是課堂最精彩的地方,只要學生能自圓其說,言之有理就行。例如:“小妹妹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這一問題。有的學生說:“小妹妹可能沒有摔跤過。”有的學生說:“小妹妹喜歡雨水濺到身上,泥土弄到身上的感覺。”有的學生說:“小妹妹喜歡像小哥哥摔跤后那么興奮。”……學生之間單向、雙向和多向的交流,就形成了課堂內(nèi)一個信息交流的立體網(wǎng)絡,在交流不同層次學生的優(yōu)勢就得到了互補,這時,教師是聽眾,是評委,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爭論不休時,只適時地給予引導和點撥。
三、少限制,多讓學生自由表達。
讓學生跳出課文內(nèi)容的圈子,從文中學點寫作方面的技巧,用這種技巧讓學生從身邊的人和事中,引發(fā)思考。學完這篇課文后,我就讓學生學著課文的樣子,學寫詩。真沒想到,學生還真有點像小詩人的樣子呢。學生1:水珠在樹葉上晃動,地面上變得更滑了。雨后燦爛的太陽出來了,彩虹也出來了。學生2:雨停了,水珠滴落在蜘蛛網(wǎng)上,像一條項鏈掛在媽媽脖子上真美麗。小朋友都出來玩,不是玩衣服濕了,就是頭發(fā)濕了。學生3:一棵樹上掛著一條項鏈,啊,好美麗!小弟弟看見了,急忙跑過去。哎,不好,小弟弟摔了一跤。而他的臉卻笑了笑,他站起身,忽然看見原來項鏈是水珠落在蜘蛛網(wǎng)上。
教學內(nèi)容:
這是一首描寫雨后兒童嬉戲玩耍的詩歌,意境優(yōu)美,基調(diào)歡快,比較適合朗誦和訓練說話。詩歌先總寫廣場上赤腳的孩子玩水時“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然后集中寫兄妹倆在雨后玩耍時的快樂。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完成能讀、會讀和讀好的過程。
2、認識課文中的部分生字,體會夏天雨后游玩嬉戲的歡快心情。
3、鼓勵同學們由熟練朗誦到試著背誦,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是重點。
2、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自主學習,朗讀認字,讀出愉悅的心情是難點。
設計思路:
以讀為本貫穿全課。在讀上設三關,要求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說話訓練、理解與想象穿插其中。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遞進,達到能讀、會讀和讀好的目的。
教學準備:
卡片、錄音機、兒歌《水花花、泥花花》磁帶
教學流程:
第一階段:導入階段(啟發(fā)思維,喚起學生生活體驗)
1、師:老師聽說咱們班的小朋友最聰明,看看誰能借助拼音把這幾個詞語度的又快又準!
(展示詞語:雨后廣場水花糟糕)
理解“糟糕”:糟糕是什么意思呢,誰能給大家講講呢?(師及時點撥,隨時鼓勵)
3、看了這幾個詞,你想到了什么事呢?說給大家聽聽吧!(生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先打開學生思維和想象的大門,引起學習興趣,如果有的學生讀過這首詩歌,按照本詩的內(nèi)容去講故事,那也很好,順勢引導。這樣的導入設計,既認識了生字,理解了“糟糕”這個詞,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還引起學生閱讀興趣,順利引入課題,可謂“一石多鳥”。
師:大家都曾有過玩水的快樂,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歡快情景寫成了一首詩,說不定,詩中還有我們的影子呢!大家想不想讀一讀呀?(板書:5 雨后)
第二階段:朗讀階段。
一、攻克第一關:正確朗讀。
1、聽讀,初步感知。
2、領讀。
3、自己讀(學習方法:不認識的字圈起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4、讀給大家聽,喜歡哪節(jié)讀哪節(jié)(師生互動評價,標準是是否準確,有無掉加字)。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強,特別是已經(jīng)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非常高,遇到不認識的字他們會獨立解決,因此,完全不必老師扶持,該放手時就放手。
二、攻克第二關:流利朗讀。
師:喜歡這首兒歌嗎?說說為什么喜歡。(自由說,注意強調(diào)說完整)
把詩歌讀熟了,讀流利了,就會更喜歡了。
1、合作讀,互相讀讀比比(標準是是否熟練,聲音是否大)。
2、比賽讀,請人代替老師和大家比賽讀。
3、師生接龍讀。
[設計意圖]讀的特別好的同學往往會爭著獨立朗讀,不太自信的同學可能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朗讀,合作朗讀的形式可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朗讀興趣,既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又達到了人人參與的目的。
三、攻克第三關:有感情朗讀。
師:咱們一起讀了,老師真快樂,大家快樂嗎?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聽歌里的小朋友快樂嗎?(播放兒歌《水花花、泥花花》)
是啊,雨中的小朋友真快樂!請大家認真讀一讀詩歌的第一小節(jié),看看大雨過后,廣場上玩水的小朋友快樂嗎?
1、哪一句看出來了?(發(fā)散思維,積累語言,指導說話“快樂得還像……一樣”。)
2、大家說得真好,他們的確很快樂,自己試試看誰能把他們快樂的心情讀出來。
3、自己試讀。
4、組內(nèi)讀,讀得好的別的小朋友可以給他加上動作演一演。
5、請小組表演讀,好的給配上音樂。(樂曲未完,大家閉眼聽,腦子里過電影別的小朋友會怎樣玩水,說一說)
[設計意圖]聽兒歌是為了讓同學們體會小朋友盡情玩耍的快樂心情,為下面的有感情朗讀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又趁機讓學生放松身心,起到了休息的作用。而學生的表演則把課文的情景生動地再現(xiàn)出來,更重要的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調(diào)動起來,再來朗讀,更加有感染力。給讀得好的同學配音樂,既提高學生興趣又渲染氣氛,最后達到曲終意未盡的效果,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使學生思維得到進一步開發(fā)。
第三階段:課外拓展階段。
布置個性化作業(yè)(任選一題):
1、背一背:把你喜歡的小節(jié)背給同學或父母聽。
2、畫一畫:把小朋友雨后玩水的情景畫成一幅畫和同學們交流。
[設計意圖]以學生為主體,在這里布置了兩個個性化作業(yè)任學生選擇,也是“尊重學生個性”的具體體現(xiàn)。
北師版《雨后》教案(二)
一、教學目的
“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本堂課就將這些目標自然地融入教學過程中,于無聲處點滴滲透,讓學生受益匪淺。如:擴詞、造句、仿句的練習,形聲字規(guī)律的感知,識字方法的自得,讀書方法的習得和對小妹妹復雜心理的揣摩等等。
二、教材分析
《雨后》(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5課)是冰心奶奶作的一首兒童詩,此詩構思不凡,以清新淡雅的語言,細膩而傳神地描繪了一幅雨后群孩戲水的情景,特別是通過對兄妹倆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渲染,生動地勾畫出孩子們活潑、俏皮的形象,極富童趣。怎樣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進入情境,體會詩中兒童特有的心理,進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樂,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我想應用“美讀感受,移情體驗”的方法突破重難點。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大部分活潑好動、文明守紀、好學上進、接受能力也較強。他們課前能夠自覺地預習課文,在學習本課時,他們已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學了生字及相關的詞語,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但也有小部分同學學習習慣不好,自覺性差,學習能力有欠缺,課堂上要多給予關注,也可發(fā)揮小干部的作用,力爭讓全班學生共同進步。教學中,教師還要關注如何用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和閱讀能力,使他們體驗學習所獲得的成功和樂趣。
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9個生字,本課時重點學會“梢、赤、勁、射”這四個。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
3.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在閱讀中積累“嫩綠、樹梢、赤腳、使勁、發(fā)射、興奮”等詞語。
4.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童年生活的幸??鞓?。
五、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學習語言,進入情境,體會詩中兒童特有的心理,進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鞓?。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合理運用電教手段出示一幅充滿童趣的雨景圖,喚起學生口語表達的欲望;一段跳躍輕盈的音樂加上教師活潑流暢的朗讀,激起學生誦讀的沖動;幾張普通的生字詞卡片,讓學生認識了生字詞,還感受到其在文中的妙用;幾句激勵的話語和一個個有意的設問,激起學生探究揣摩的興趣。
七、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要求正確朗讀全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詞。
2.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雨后初晴,陽光在樹梢上跳躍著,碧綠的荷葉上晶瑩的水珠在滑滑梯。家家戶戶打開門窗,大人們盡情地呼吸著新鮮空氣,孩子們一溜煙跑出家門,盡情玩耍起來。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見了,覺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們玩耍的情景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叫《雨后》。
2、板書課題:雨后
3、誰來讀讀課題?(指名讀,齊讀)
過渡:想知道詩里寫了些什么嗎?那就趕快去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遇到好玩的地方多讀幾遍。
2.朗讀第一小節(jié),學習部分生字詞。
提問:這場雨是“綿綿細雨”還是“傾盆大雨”?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出示第一句: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廣場上成了一片海洋。(指名朗讀)
怎么廣場成了海洋呀?雨還在下嗎?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樹梢。學生讀詞。在圖上指出哪兒是樹梢。
掛在枝頭的小水珠閃閃發(fā)光,像什么呀?(珍珠、鉆石、水晶……)
出示:赤腳。學生讀詞。
誰能讀出雨后清新美麗的景象和孩子們的快樂?
3.詩中寫了幾個人?哪幾節(jié)寫小哥哥?哪一節(jié)寫小妹妹?
4.朗讀二、三兩小節(jié),學習生字詞。
指名朗讀。
提問:你能感受到什么?(小哥哥玩得開心。他還關心妹妹。)
出示:使勁 學生讀詞。做動作(使勁踩水)。
妹 指導學生喊:妹,小心,滑!
發(fā)射 興奮
朗讀第三小節(jié),
教師:真是奇怪,滑了一跤的男孩子,一邊嘴里說著“糟糕,糟糕”,一邊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自由說說,把生活中獲得的體驗結合起來,比如小時侯的趣事等等,一定會有和小男孩兒一樣的生活經(jīng)歷。)
就讓我們痛痛快快地、很爽地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吧!
男生齊讀二、三兩小節(jié)。
5.朗讀第四小節(jié),學習部分生字詞。
小妹妹怎么跑的?
指名讀第四小節(jié)。
誰來當小妹妹呢?
出示:短粗 咬
師:我有一個問題不明白,請你告訴我,好嗎?為什么小妹妹心里希望自己也摔一跤,卻還要輕輕地、小心地跑呢?
這可真是難為小妹妹了,她心里多么矛盾啊!怎樣讀才能把小妹妹當時的心情讀出來呢?先自己讀讀試試,再和同桌互相讀一讀,練一練。
6. 剛才我和大家一起體會到了小哥哥小妹妹雨后的快樂,那廣場上其他的孩子快樂嗎?那你們在水中玩耍的時候,快樂得好像什么一樣?
(三)《雨后》可真是一篇好課文。liuxue86.com給大家?guī)砹诉@么多的快樂。這么美的詩歌,如果配上音樂,一定會更美妙。下面就請大家推薦4位代表,帶我們到雨后的廣場,再次享受快樂的時光。
(四)識寫生字,落實低段重點
1、出示:梢、赤、勁、射,讀一讀,再口頭擴詞。
2.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要想把這些字寫美,需要注意些什么?
4.教師范寫。
5.學生練習。
九、板書設計
5 雨后
小哥哥 使勁地踩 “糟糕”
小妹妹 小心地跑 希望
十、作業(yè)設計
點擊查看下一篇《一件好事》教案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