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長,也許務(wù)實而細膩對我來講,是最美麗的情懷。那么大家知道《皮囊》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皮囊》讀后感”,供您參考,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點擊出國留學(xué)網(wǎng)(www.liuxue86.com)查看。
《皮囊》讀后感【一】
《皮囊》這本書,說它是小說或作者的自傳都不是十分的準確和全面,內(nèi)容沒有雞湯文一樣的勵志和鼓舞人心,也沒有娛樂消息一樣的輕松愉悅,更沒有"大家"文章里的強烈的文學(xué)性,它由一個個的故事構(gòu)成,而這每一個故事都是作者親身經(jīng)歷。父親癱瘓后全家人的掙扎與痛苦、倔強的母親明知道房子即將要被拆除還是堅持花費"天文數(shù)字"般的金錢將其蓋好、天才文展的漠然離開、厚樸的崩潰自殺等,作者沒有用華麗的詞語、特殊的句式,而是以講故事的口吻,緩緩如水,一一道來。每一個故事看似簡單,用心的人卻能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不由得陷入沉思。
《皮囊》是一好友贈與我的。我曾經(jīng)一口氣讀完過這本書,也曾在漫漫旅途中消磨掉不少時光,近來又第三次讀完了這本書,依然感觸頗深,于是,鄭重推薦朋友一讀此書。
以下是此書帶給田小田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有時候你以為自己現(xiàn)在到達的,是整個世界的入口,你以為再走進去,就是無限廣闊的可能,你以為和自己迎面撞上的就是整個世界。而最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一切都是自己以為的而已,但是這已經(jīng)足夠幸運。因為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曾發(fā)現(xiàn)這以為只是他以為。
那個總是說自己在謀劃偉大事業(yè)的天才文展,最后在現(xiàn)實的打擊下明白自己并不能如自己所愿將這些曾經(jīng)在腦海中的宏圖偉略一一實現(xiàn),選擇了遠走他鄉(xiāng),守著電塔做著簡單的維修看護工作度日。
那個把自己的名字和英文HOPE聯(lián)系起來的厚樸,用自己的想象將未來、夢想、青春和欲望喂養(yǎng)得無限膨脹,卻始終不肯低下頭為此真正做點什么,最終選擇了自殺。
那個做著香港夢,看起來有些孤僻有些高傲的阿小,在經(jīng)歷了夢想破碎、嚴重車禍之后,終于學(xué)會了現(xiàn)實與夢想如何相處,在樂得享受房子、妻子、兒子、黑狗就是他的全部的時候,依然能夠在捕魚結(jié)束之后騎著摩托車沿著海岸線狂奔,一如年輕時候香港夢里邊的帥哥一般。
有時候你以為的并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很多時候活得太過用力的人往往給人不太舒服的感覺,因為他們的存在好像時刻在提醒你思考人生的價值與意義,而這于誰都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
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長,也許務(wù)實而細膩對我來講,是最美麗的情懷。未來那么遠,務(wù)實而細膩的過,不斷學(xué)習(xí)如何與生活講和,學(xué)習(xí)如何低頭做些實事的時候卻還能依然保持當初的情懷,就像阿小的和黑狗與摩托車。
《皮囊》讀后感【二】
它有著淺黃色的封面,寥寥數(shù)字,絲毫不起眼的靜靜的趟在書架上。直到看到它有韓寒、劉德華和李敬澤作序,這才讓我好奇:這是本什么樣的書,竟勞動這三位不同領(lǐng)域的大腕!
原來這是《中國新聞周刊》前執(zhí)行主編蔡崇達的第一部文學(xué)作品,這位80后的閩南人,用他真摯的語言,描述了坦蕩蕩的自白成長經(jīng)歷,沒有掩飾凡人難免的喜、怒、哀、樂、貪、嗔、癡,他的人生就這樣真誠的擺在面前。
整本書有14個小故事、1篇后記,每一篇讀起來都有種共鳴感,那種沉重卻又如釋重負的感覺。如第一篇《皮囊》:一貫堅強的阿太(外婆)去世了,我和作者一樣難過。我也有個堅強的外婆。外婆早早的腿腳就不怎么好了,但凡跑腿的事情都是外公在做,即使這樣也沒見過外婆對什么事情示弱過。幾年前外公離世,外婆又摔了一跤,腿腳越發(fā)的不好了,連正常走路都成問題。當時我們晚輩都以為外婆撐不了多久,一貫強勢的她,怎能受得了無法走路、事事看人臉色的現(xiàn)實。沒想到,大半年后外婆居然能借助椅子挪到院外曬太陽、找人聊天了!后來才知道,是外婆逼著我媽媽買了好多止疼片,每天都吃一把,強忍疼痛都要站起來。我每年回家都會去看望外婆,她總是拉著我的手說好多話,我說的話她卻因為耳背已聽不大清了,但她依然很開心的笑著、顫巍巍的挪著椅子送我出門。
讀到阿太留下的話:“黑狗達(作者小名)不準哭。死不就是腳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會去看你。因為從此之后,我已經(jīng)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至此才明白,阿太才是大智者。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污濁給拖住。
讀到強壯的父親中風(fēng)癱瘓了,一次次嘗試恢復(fù)一次次失敗,退為孩童,無理取鬧,直到去世,作者氣急敗壞破口大罵時,我的淚水止不住了。這不就是可怕的“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嗎?父母親用他們歷經(jīng)幾重苦難的皮囊養(yǎng)育了我們,讓我脫離山村在城市定居。他們的皮囊漸漸衰敗,已經(jīng)無力再為我遮風(fēng)擋雨,他們認為這是在拖累我,不愿和我一起在城市生活。殊不知,只要他們在我身邊,就會帶來無窮的力量,像小時候依偎在大樹下,有著說不出的安寧和踏實。
沒有了皮囊,還有靈魂。沒有了靈魂的皮囊也僅僅是皮囊而已,沒有任何意義。劉德華說,看蔡崇達的書,猶如生命中多添一盞明燈。我想,這盞明燈我需要,你也需要吧。
《皮囊》讀后感【三】
終于讀完了《皮囊》,久久不能平靜,深有感觸,真的是一本好書好書好書,作者以最真實的情感,最平實的語言,寫了自己生活經(jīng)歷,骨肉間的故事,像解剖人生一樣,剝開生活外殼,展露給你看生活的真實血性肉身一樣劇烈。祈求上天開一點門夾縫,祈求他媽媽放下那包老鼠藥,那些帶點血腥味的生活片段,讓人無法輕易放下和忘記,字里行間的心靈深處的猛烈碰撞。
聽說作者寫這本書寫了很久很久,有人說書名《皮囊》不太符合內(nèi)容,我卻覺得很適合,沒有動詞,沒有狀語,只是個名詞,只是個各人見解和個人感受的詞,正如賈寶玉形容自己“只是副臭皮囊”,又正如《金剛經(jīng)》里面的“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皮囊,只是相,只是外在,正如書里面一句話“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這讓我記起溫情而又殘酷的家鄉(xiāng)故事與現(xiàn)實糾纏的影子,誰又能徹底能理解生活的本質(zhì)意義呢?當你覺得你正在受生活的折磨和困境時,抱怨著這一切,你不如看看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生活困境和苦難沒想像中那么大,至少你活得比別人幸福。
豐滿的皮囊,過完人生才會知道厚薄。吃苦是讓你知道你還在經(jīng)歷這個世界的真實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經(jīng)歷,我記得問過令令姐,令令姐說,這一切只是“業(yè)”顯現(xiàn)罷了,一切只是你腦海里的大象。無論如何,愿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青春價值。也愿你活在當下,珍惜你所能擁有的人或物。扎西德勒!
耳邊聽著李健的音樂,旁邊是熱氣騰騰的米飯,看完的書,在這寒冷的夜,一切來得如此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