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災匯報

字號:


    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抗洪救災匯報,歡迎閱讀。更多抗洪救災匯報請關注出國留學網實用資料欄目!
    抗洪救災匯報一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受舒圣佑省長的委托,今天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家簡要匯報一下今年6月中旬以來我省抗洪搶險情況,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今年以來,我省自然災害不斷。繼3月份贛州、吉安地區(qū)遭受了嚴重的春汛災害,4至6月份,宜春、萍鄉(xiāng)、新余等地市遭受了龍卷風、冰雹的襲擊的災害之后,6月中旬以來,我省先后發(fā)生了兩次集中強降雨過程,加上長江中上游來水影響,我省五大江河、鄱陽湖和長江九江段水位
    均大幅度、長時間超歷史最高水位,致使上饒、撫州、鷹潭、宜春、九江和南昌等地(市)遭受了十分嚴重的洪澇災害(同時伴隨著發(fā)生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山體災害)??梢哉f,今年洪水來勢之猛,時間之長,范圍之廣,給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造成的損失之慘重,均為歷史所罕見。
    一、雨情、水情、災情
    今年我省天氣異常,降雨偏多。1至7月,全省平均降雨量高達1767毫米,比同期多年均值多42%。尤其是6月12日至27日和7月17日至26日,兩個時段的降雨尤為集中。
    6月12日至27日,全省平均降雨量達456毫米,其中,上饒地區(qū)(含鷹潭、景德鎮(zhèn)市)達730毫米,撫州地區(qū)達713毫米,上饒縣茗洋關站達1015毫米,鉛山縣陳坊站高達1102毫米。受這次強降雨影響,信江、撫河、昌江、贛江下游水位均超歷史,修河、鄱陽湖和長江九江段水位接近或超過歷史最高水位。信江梅港站自6月14日開始超過歷史最高水位后,23日,最高洪峰水位達29.84米,超歷史最高水位0.48米;同日,撫河李家渡站洪峰水位達33.08米,超歷史最高水位0.37米;26日,昌江渡峰坑站洪峰水位達34.27米,超歷史最高水位0.86米;28日,贛江下游昌邑、滁槎、大口湖站洪峰水位分別達22.11米、22.99米和22.67米,分別超過歷史最高水位0.11米、0.28米和0.51米;修河永修站水位僅比歷史最高水位低0.08米。7月4日,長江九江站洪峰水位達22.02米,超歷史最高水位0.02米;鄱陽湖湖口站水位接近歷史最高水位,為有記錄以來第二高洪水位。
    正當長江高水位緩慢消退,防汛形勢稍趨緩和時,7月17日至26日,我省贛北地區(qū)又持續(xù)暴雨和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上饒、九江兩地市平均降雨量又分別達349毫米和313毫米;全省有17個縣(市)降雨量超過300毫米,其中,8個縣(市)超過400毫米,4個縣(市)超過500毫米,以婺源縣800毫米為最大。樂安河和昌江流域平均降雨量分別高達619毫米和550毫米。受這次強降雨影響,7月23日,昌江渡峰坑站洪峰水位達31.94米,超警戒線3.44米。24日,樂安河虎山站水位30.32米,超警戒線4.32米;石鎮(zhèn)街站水位達23.53米,超警戒水位4.03米,突破了歷史最高水位。26日,在柘林水庫攔蓄,減少下泄流量的情況下,修河永修站洪峰水位仍高達23.33米,超警戒線3.33米,比歷史最高水位高0.43 米;31日,永修站水位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23.48米,超過歷史最高水位0.58米;31日鄱陽湖湖口站水位高達22.58米,超過歷史最高水位0.78米。8月2日,長江九江站洪峰水位高達23.03米,超過歷史最高水位0.83米。
    據(jù)統(tǒng)計,6月12日以來,我省北部地區(qū)46天總降雨量992毫米,其中超過1000毫米的有15個縣。信江梅港站、撫河李家渡站、昌江渡峰坑站水位超警戒線曾分別長達14天、9天、6天,超歷史最高水位曾分別達4.7天、1天、1天。贛江下游(昌邑、滁槎、吳城等)站、饒河波陽站、修河永修站、鄱陽湖湖口站、長江九江站水位超警戒水位已分別長達59天、60天、60天、58天、58天,超歷史最高水位除長江九江站已長達26天外,其它各站曾分別長達22天、23天、10天、23天。而1991年安徽大水51天的降雨量 940毫米,淮河干流超警戒水位60多天,但沒有超歷史最高水位。
    由于降雨集中,強度大,江河湖庫高水位時間長,致使全省大部分地區(qū)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6月 23日,南昌市12小時降雨量206毫米,全市32條主要街道不同程度受淹,部分街區(qū)交通中斷,低洼地段淹沒水深達3米。105、206、316、319、320等國道和部分省道、縣道交通中斷;浙贛、鷹廈鐵路多處受淹或因山體滑坡而中斷運行,京九鐵路昌北段因路基塌陷中斷行車20小時。部分山區(qū)中小河流水利設施大部分被沖毀,長江大堤、九江市城區(qū)攔洪墻、鄱陽湖10萬畝以上重點圩堤和保護京九鐵路的郭東、永北圩多處發(fā)生重大險情。由于江河湖水位大大超過中小圩堤的防洪標準,有200多座保護農田1000畝以上的圩堤潰決,其中,5萬畝以上的3座,1至5萬畝的19座。大批水利工程和其他基礎設施被毀。據(jù)初步統(tǒng)計,自6月中旬以來,全省共有79個縣(市、區(qū))、1329個鄉(xiāng)鎮(zhèn)、2207.14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193人,傷病12.54萬人;損壞房屋135.86萬間、倒塌房屋83.33萬間;景德鎮(zhèn)、鷹潭、上饒、鉛山等35個縣以上城市進水受淹,緊急轉移安置人口284.75萬人,無家可歸人口159.8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56.21萬公頃、成災127.76萬公頃、絕收81.4萬公頃。全省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48.45億元。而1991年安徽大部分縣(市、區(qū))受災,受災人口4400萬人。死亡556人,受傷1.3萬人,轉移人口492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75億元。
    二、抗洪搶險情況
    面對超歷史的特大洪水,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在黨中央、國務院和xx的親切關懷下,在國家防總的統(tǒng)一指揮下,迅速動員部署,組織全省廣大軍民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抗洪搶險救災斗爭,最大限度地減輕了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
    (一)未雨綢繆,提前做好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各項準備。
    早在去年底,氣象等部門就作出了今年長江中下游6-8月降雨偏多2至5成的預測,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逢會必講防汛工作,要求全省上下從政治的、全局的高度認識今年防汛的極端重要性。省防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切實加大防汛宣傳力度,超前部署防汛工作,切實做到思想早發(fā)動,物資早準備,責任早落實,把各項防汛準備工作做在汛前。去年底,省政府召集水利、氣象、水文等有關方面的專家座談,分析預測今年汛期可能出現(xiàn)的天氣形勢和洪澇趨勢,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對策和措施。今年1月5日,省防辦召開全省地市防辦主任會議,總結去年防汛工作經驗,部署今年的防汛工作。2月中旬,省防總派出10個冬修防汛檢查組,分赴全省各地市檢查汛前準備和水利冬修完成情況,隨后,省防總成員按照包片分工分頭到各地進行了檢查。為保證水毀工程修復和病險工程除險加固工作按計劃完成,年初,省政府決定將往年大致1月底結束的水利冬修延長到3月底。3月下旬,又先后召開了省防總成員會議和全省防汛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全省防汛的目標和任務,給各地市和省防總部分成員單位下達了防汛任務書。省防總還對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庫、蓄滯洪區(qū)、省級重點防洪城市、5萬畝以上重點圩堤的防汛負責人進行登記,并在《江西日報》上公布,接受社會各界監(jiān)督。各地、各部門也相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防總的要求,召開會議,廣泛動員,研究措施,落實任務。特別是防汛任務重的南昌、九江、上饒等地黨委、政府嚴格實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嚴格落實分工程、分區(qū)域的領導包干責任制、部門責任制、技術人員責任制、崗位責任制和防汛搶險責任制等,逐項落實了責任領導、技術人員、搶險隊伍、防汛物資和度汛方案。為防御1954年型特大洪水,全省今年汛前各類防汛物資的儲備比往年增加了約 20%,同時,省防總對汛期軍民聯(lián)防,以及交通、電力、通訊等部門的協(xié)作等也作了專門布置。
    (二)及時部署,把抗洪搶險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
    為抗御贛江3月早汛,省防總及時宣布全省提前于3月10日進入汛期,號召沿江各地立即投入抗洪斗爭,為戰(zhàn)勝3月早汛贏得了主動。在6月14日上午接到省防總汛情報告后,省委、省政府當即決定推遲原定召開的兩個全省性會議,以保證各級領導全力抓好抗洪搶險。16日,省政府根據(jù)汛情發(fā)展的嚴峻形勢向全省發(fā)出《關于進一步抓好當前防汛工作的緊急通知》,當晚,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緊急電話會議,號召全省各地緊急行動起來,把抗洪搶險作為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來抓,明確提出了"三個不動搖",即堅決做到防大汛、抗大洪、戰(zhàn)大災的信心不動搖,確保人民生命安全不動搖,努力實現(xiàn)農業(yè)抗災奪豐收、全面完成全省經濟發(fā)展目標不動搖。針對部分地區(qū)多處發(fā)生山體滑坡,省委、省政府專門發(fā)出通知,強調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強防御工作。會上并研究了在緊急情況下的分洪預案。為進一步動員和帶領廣大干部群眾投入抗洪搶險斗爭,省委、省人大等六套班子成員先后分赴抗洪第一線檢查指導抗洪搶險,慰問廣大軍民和受災群眾。
    (三)加強指揮,科學調度。
    在今年的抗洪斗爭中,各級防汛指揮部加強了對水庫的調度,充分發(fā)揮水庫的防洪作用,攔蓄洪水,削減洪峰,努力減輕下游的洪水壓力,保障了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譬如,在撫河大水中,省防總運用洪門水庫和其它中型水庫在下游水位高的時候通過減少下泄,有效地降低了撫河下游洪峰水位,保障了唱凱大堤和撫東、撫西大堤的安全。在修河大水中,省防總精心分析,合理調度,充分利用修河上游的柘林水庫多次攔蓄洪水,成功地實現(xiàn)了在水庫高水位條件下減少泄洪,錯開下游支流潦河的洪峰,有效降低了下游永修站的洪峰水位,從而減輕了郭東圩、永北圩的壓力,確保了京九鐵路的安全暢通。
    (四)各方團結抗洪,與洪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頑強奮戰(zhàn)。
    在這場嚴峻的抗洪斗爭中,我省共有300多萬干部群眾直接投入抗洪救災斗爭,有3萬多人民解放軍指戰(zhàn)員、武警官兵趕赴災區(qū)增援,承擔了急難險重的任務,在搶險、堵口和轉移群眾中起到了主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國家防總、國家有關部委和兄弟省、市、自治區(qū)以及社會各界對我省的抗洪搶險救災給予了大力支持。省直各部門、各單位及全省其它輕災區(qū)、非災區(qū)廣泛開展了捐贈活動,為災區(qū)人民獻出一份愛心。正是由于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全國人民的大力幫助,廣大軍民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頑強奮戰(zhàn),從而確保了鄱陽湖區(qū)重點圩堤和各大中型水庫的安全以及京九大動脈的安全暢通,受災群眾基本得到妥善安置,有飯吃、有衣穿、有衛(wèi)生的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時醫(yī)治,奪取了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的階段性勝利。
    三、關于江新洲圩潰決和九江城防堤決口的基本情況
    九江縣江新洲圩位于鄂、皖、贛三省交界處,是長江上的一座江心洲圩區(qū),圩堤總長41.5公里,保護耕地面積6.65萬畝,保護人口4.13萬人。據(jù)九江縣、九江市防總匯報,8月1日,江洲洲頭村七組堤段發(fā)現(xiàn)一處小泡泉,經過處理一直比較穩(wěn)定。8月4日下午,此處又冒出新泡泉,并且一個比一個大,共連續(xù)壓了四個泡泉。到晚上20時40分,二坡臺又出現(xiàn)下陷新險情,經搶險仍潰決,潰決時間8月4日晚 21時15分,從發(fā)生新的險情到大堤潰堤前后只有30到40分鐘時間。江新州圩發(fā)生潰決后,省、市、縣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省委書記舒惠國、省長舒圣佑連夜趕赴九江,會同原已在九江的黃智權、馬世昌、彭昆山生以及九江市、九江縣的同志,研究部署水圍群眾的營救工作。九江市代市長劉積福帶領市直部門負責同志火速乘船前往江新洲,現(xiàn)場指揮營救洪水圍困的群眾,當晚22時10分,46名武警官兵駕駛7 艘沖鋒舟首先趕到現(xiàn)場,展開營救工作,九江軍分區(qū)民兵舟橋排,隨后也立即趕到。九江市先后共派出解放軍、武警250名部隊官兵,出動26艘沖鋒舟、15艘快艇、1條交通艇和市交通部門組織的28艘船只,緊急投入營救和轉移工作。九江縣委、縣政府及時成立了救災指揮部,并連夜抽調110名公安干警赴江新洲參加救援和維護現(xiàn)場秩序。在潰堤前,已轉移老幼5000人,并在大堤上搭棚安置了5000人,此外,大堤四周高地6000人未受淹,因此,實際需要營救轉移的僅25300人,在省、市、縣各級領導的親自組織和廣大軍民的努力搶救下,安全轉移22300余人,其余的3000余人因家中房屋結構較好,堅持留在房屋高層看守房屋和家產,不愿轉移。江新洲圩潰決,共計傷亡人數(shù)23人,其中,死亡4人,傷19人。
    九江市防洪墻在經受44天超警戒水位和14天超歷史水位的浸泡后,因基礎滲漏造成塌陷,于8月7日 13時30分在城區(qū)以西4公里處、4~5號閘之間,決口40余米,江水涌入九江市郊。黨中央、國務院對此極為關注。8月9日下午,朱總理又親赴搶險現(xiàn)場,帶來了黨中央、國務院的慰問,勉勵參加搶險的干部群眾、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發(fā)揚艱苦奮斗和不怕犧牲的精神,不惜一切代價堅決把決口堵住,保衛(wèi)長江大堤和人民生命安全。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總總指揮xx在決口當晚就趕到了搶險堵口現(xiàn)場,與省市領導共同研究堵口措施。省委書記舒惠國、省長舒圣佑、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黃智權等省領導接到險情報告后,緊急匯集省防總,向正在九江現(xiàn)場指揮的馬世昌、彭昆山生了解情況后,緊急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沉船堵口,并在市區(qū)搶筑兩道防線,以保護老市區(qū)和東部工業(yè)區(qū)不受水淹,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隨后,舒惠國、舒圣佑立即趕赴九江現(xiàn)場指揮,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毛致用以及朱治宏、馮金茂、彭宏松、劉德旺等省領導也先后趕赴九江指揮抗洪搶險,黃智權、馮金茂、孫用和坐鎮(zhèn)省防總指揮調度。11日,根據(jù)國務院主要領導的指示和堵口搶險需要,專門成立了九江城防大堤搶險指揮部,由黃智權副省長擔任總指揮。由于中央、省、市領導指揮正確,水利等部門的技術專家制定的搶險堵口技術方案科學合理,搶險物資充足,經過廣大干部群眾、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等五晝夜連續(xù)拼搏,協(xié)同作戰(zhàn),搶筑了一道長150多米的外圍擋水圍堰和一道鋼木土石組合壩。到8月12日18時30分,九江防洪墻堵口成功合龍。為保證萬無一失,在完成填塘固基以后,目前正在修筑第三道防線。這次決口造成九江市西部開發(fā)區(qū)的近5平方公里的面積受淹,但九江市主要城區(qū)未受淹,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城市秩序井然,市民工作、生活一切如常。
    四、關于下一步抗洪救災的打算
    目前,長江、鄱陽湖水位仍居高不下,并大幅度超過警戒水位,且長江上中游還在降雨,預計長江、鄱陽湖水位超警戒線還將維持25天以上,抗洪搶險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但另一方面,生產救災的任務也很重。全省那么多的災民,尤其是無家可歸的災民需妥善安置,災區(qū)工農業(yè)生產急待恢復和發(fā)展,贛州、吉安等地的抗旱斗爭也非常艱巨。為此,8月17日舒圣佑同志主持召開了省長辦公會議,就當前面臨的形勢進行了分析,決定在打好沿江濱湖地區(qū)抗洪攻堅戰(zhàn)的同時,下力氣抓好救災和生產的恢復和發(fā)展。
    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重要指示精神,繼續(xù)保持高度警惕,嚴防死守,確保長江大堤、重要城市、鄱陽湖10萬畝以上重點圩堤、京九鐵路等重要交通干線和大中型水庫安全。要強化和充實巡堤查險隊伍,把懂業(yè)務、責任心強的單位和人員用于巡堤查險,把那些不懂業(yè)務或責任心不強的查險人員換下來,從事別的工作。已組織好的抗洪搶險隊伍,做到有險搶險,無險備料。抓緊時間把物料備足,備到圩堤現(xiàn)場,作好打大仗、打惡仗的準備。對重要險段要研究多套應急方案,一旦出了險情,險情如何排除、搶護,臨時防護堤如何構筑,人員如何轉移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搶護,力爭把損失減到最低程度。
    各級政府要派出工作組深入災區(qū),逐村逐戶搞好災情調查,認真做好查災核災工作,切實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各地要堅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贛府字〔1998〕73號《關于切實安排好災民生活的緊急通知》的精神,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凈衛(wèi)生的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對災情較重的縣,各地要采取一些特殊政策,予以扶持。如今年的農業(yè)稅收任務問題,可根據(jù)不同災情盡可能地予以緩收、減收和免收。對各地尤其對災區(qū)做好衛(wèi)生防疫工作,防止災后出現(xiàn)大的疫情。要進一步搞好社會治安,確保農村社會穩(wěn)定。
    各地要實行分類指導,科學合理地組織安排工農業(yè)生產,對輕災區(qū)和非災區(qū),要加大馬力發(fā)展生產,爭取為災區(qū)多作貢獻。對重災區(qū),要抓緊調整產業(yè)結構,根據(jù)市場需要大力發(fā)展一批周期短、見效快的生產項目,以彌補災害造成的損失。對一些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尤其是對災區(qū)的一些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要盡量組織受災農民參與施工,以幫助受災農民增加收入。
    我們堅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有中央各部委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有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等的有力支援,有全國人民的大力幫助,只要我省廣大干部群眾振奮精神,萬眾一心,團結奮戰(zhàn),發(fā)揚不怕疲勞,連續(xù)作戰(zhàn)的精神,就一定能度過這一難關,奪取今年我省抗洪搶險救災斗爭的全面勝利。
    抗洪救災匯報二
    2016年5月26日-6月8日,xx鎮(zhèn)全境連降罕見特大暴雨,降雨量達448mm,全鎮(zhèn)遭受巨大損失,出現(xiàn)斷電、斷路、斷水、斷通訊,據(jù)初步估算直接經濟損失達1580多萬元。災情發(fā)生后,我鎮(zhèn)黨委、政府及時啟動防汛抗災預案,妥善處置搶險救災事宜,盡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無發(fā)生人員傷亡。區(qū)委區(qū)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我鎮(zhèn)災情,多次對搶險救災及災后自救工作作重要指示,區(qū)委副書記進駐我鎮(zhèn)現(xiàn)場指導救災工作?,F(xiàn)將我鎮(zhèn)受災情況及生產自救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鎮(zhèn)主要受災情況
    xx鎮(zhèn)地處xx區(qū)西北部,地勢陡峭,轄區(qū)內有d個行政村,s個自然村,f個村民小組,全鎮(zhèn)面積g平方公里,總人口a萬人。轄區(qū)內現(xiàn)有小(二)型水庫e座,小(二)型以下水庫r座。易發(fā)生地質災害共有358處,266戶7655人,處于低洼地帶共有228處,2525戶9877人。
    (一)農業(yè)損失
    全鎮(zhèn)d個村農田受損面積達5683多畝,其中糧食作物受損2060多畝,沖毀農田235畝;xx食品有限公司在xx村種植的110多畝各類蔬菜嚴重受災,直接經濟損失40多萬元,xx湖水產養(yǎng)殖損失水產品6噸多,毛竹受災200多畝,農業(yè)經濟損失達270多萬元;
    (二)基礎設施損失
    道路嚴重塌方、溜方,損毀400多處,達30多公里,涵洞受堵20多處,其中xx公路嚴重塌方,路基沖斷三處,跨度近200米,坍塌下來的約1.5萬立方米土方覆蓋了位于該路段下方26.3公里處(距鎮(zhèn)政府5.7公里處)的道路,并將沿路小溪截流,造成道路再次中斷。全線交通中斷,所有農村公路交通中斷,坍塌土石方2萬多立方米,交通設施損失達490多萬元;電力設施遭受嚴重破壞,除政府所在地溪口外全鎮(zhèn)供電中斷,損毀輸電線路9公里,電桿損壞12根,電力設施直接經濟損失達130多萬元;水利基礎設施損壞堤防17處,護岸18處,水圳38處,影響灌溉面積4000多畝,人飲管道損壞1000多米,水利設施經濟損失170多萬元;通訊線路損壞5公里,6個村固定電話信號中斷,
    (三)企業(yè)與民房損失
    xx電站水渠沖毀80多米,廠房進水,其它18個小水電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以及2個竹器廠和3個木材加工廠進水。房屋全部倒塌6戶25間、部分倒塌35戶52間、后邊陂塌方123戶、危房戶6戶、經濟損失達480多萬元。
    我鎮(zhèn)此次受災主要表現(xiàn)為山體滑坡造成泥石流,直接沖擊形成道路溜、塌方和其他各類基礎設施的損壞;沖擊村民住宅造成房屋倒塌;沖擊農田使農作物絕收等。
    二、開展抗洪搶險工作情況
    (一)、沉著應對險情,迅速組織抗洪搶險。
    一是周密部署,落實責任。
    按區(qū)明傳電報和上級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我鎮(zhèn)根據(jù)汛情實際適時召開4次防汛抗洪工作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全面落實防汛安全責任,實行包片包村包干責任制。
    二是駐村包干,加強指導。
    各工作隊立即駐村組織干部群眾防汛抗洪,加強對危險地帶的安全巡查,同時指導群眾做好災后重建生產自救工作。
    三是強化值班,在崗在位。
    鎮(zhèn)、村全體值班人員24小時堅守崗位,保證上傳下達的渠道暢通,保證整個防汛救災網絡正常運行。
    (二)、明確目標任務,全力落實搶險措施。
    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啟動預案,及時轉移。
    根據(jù)防洪預案,5月29日我鎮(zhèn)進入重要防御狀態(tài),5月30日凌晨進入緊急防御狀態(tài)。各村根據(jù)本村的防洪預案,及時做好住在低洼地帶的群眾和可能發(fā)生山體滑坡、泥石流地帶群眾的安全轉移工作,并妥善安置群眾,共轉移群眾3100多人次,確保無發(fā)生一例人員傷亡。將xx湖面上網箱養(yǎng)殖戶全部撤離上岸,要求xx湖水庫所有船只禁航。
    二是日巡夜查,防范未然。
    組織鎮(zhèn)、村干部分片巡查,并對發(fā)現(xiàn)的險情及時處置。xx片干部在6月1日巡查時,發(fā)現(xiàn)中心小學學校邊坡出現(xiàn)200多米長的新裂縫,并及時向鎮(zhèn)主要領導匯報。鎮(zhèn)領導得知情況后立即趕赴現(xiàn)場察看實際情況后,果斷決策,立即組織干部把394名師生和山坡下的群眾34戶162人轉移到林業(yè)站、采育場、鎮(zhèn)政府、中學等安全地帶,避免險情發(fā)生。
    三是加強協(xié)調,科學防災。
    登陸xx市水利信息網和各個氣象網站,密切關注雨情和xx湖水位情況,綜合分析后,及時下達轉移命令。密切保持與xx溪水電公司的聯(lián)系,根據(jù)該公司的泄洪通知,提前通知下游群眾做好泄洪準備,轉移人員和財產,手搖報警人員在崗在位,及時報警。
    三、組織災后生產自救措施
    (一)、農業(yè)生產方面
    由鎮(zhèn)農技站、畜牧水產站負責,民政辦配合做好對全鎮(zhèn)農田受損情況進行一次詳細的調查摸底,采取不同方法進行自救,減少損失:1、對過水后,作物尚能恢復生長的地塊及時組織群眾清理田間垃圾和泥沙,做好洗苗、扶苗和整理工作;2、清理水溝,排水暢通,除澇保苗;3、對少苗的田塊,被洪水沖走的田壟,采取補苗或補種的措施;4、及時做好防治病蟲害。加強田間檢查,及時防治病蟲,控制病蟲害暴發(fā)流行;5、對絕收田塊,抓緊改種其他作物,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6、指導網箱養(yǎng)殖戶做好梅花湖水產養(yǎng)殖網箱的加固。
    (二)、群眾住房方面
    積極做好已轉移的群眾的思想工作,在房屋險情未排除之前,要求一律不得回遷居住;指導各村做好房屋周邊的擋土墻、邊坡的觀察和加固處理工作,并要求在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撤離居住群眾;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共7個:x、x、x、x、x、x、xx中心小學)的巡查和監(jiān)測工作,特別是x村、x村和中心小學;配合區(qū)民政局和保險公司,做好對房屋倒塌和受損群眾的理賠工作,共向1230戶群眾發(fā)放賠償金685000元;積極做好對受災群眾的慰問工作,共慰問受災群眾130戶,發(fā)放慰問金39000元。
    (三)、道路交通工作方面
    在區(qū)交通局工作人員冒雨作業(yè)、加緊搶通萬蘇公路,保障救災物質和人民生產生活物質供應的同時,我鎮(zhèn)及時組織40多名機關黨員干部,分成4個工作片深入各村,以路管站為基礎組建道路交通清障組,指導群眾恢復道路通行。截止16日下午,全鎮(zhèn)共出動機械50多臺次,車輛300多車次,投入資金30多萬元,清除溜坡方等路障60多處,通往16個行政村道路交通基本恢復正常。目前尚有x、x、x、x四個行政村的道路正在搶修中。尚未恢復的主要原因,一是天氣不穩(wěn)定,為保證安全,有時不得不暫停施工;二是受災面廣點多,而工程機械數(shù)量有限,搶修只能分批進行;三是通往這四個村的公路塌溜方土石方量大,搶修任務重。
    (四)、電力設施搶修方面
    強降雨造成全鎮(zhèn)大面積斷電,一度全鎮(zhèn)斷電,搶險救災和人民生產生活受到很大影響。針對這一緊急情況,鎮(zhèn)電管站立即啟動緊急預案,組織帶領各電站干部職工分成2個小組投入搶修戰(zhàn)斗。參加抗災搶險的廣大干部職工視災情為命令,堅守工作崗位,共出動100多人次冒雨進行巡線,查找事故原因。在巡線檢查中發(fā)現(xiàn),這次大面積斷電大多是因樹木傾倒將輸電線路及電線桿壓倒造成的,按工程量及施工難度,需20天才能恢復送電。為解決搶險救災工作急需,鎮(zhèn)里已撥出資金5萬元投入電力設施搶修,鎮(zhèn)電管站干部及電站職工晝夜搶險,冒雨作業(yè),僅用2天時間15個行政村就恢復了正常用電,僅用一周時間18個行政村就恢復了正常用電。目前尚有x、x兩個行政村未恢復送電,主要原因是道路正在搶修中,電桿、電線等電力設備無法運送到位。
    此次災情雖然非常嚴重,但在我鎮(zhèn)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鎮(zhèn)上下眾志成城,抗洪救災,沒有發(fā)生一例人員傷亡,取得了抗洪工作的階段性勝利。在經歷了去年“8.14”和這次的強降雨災害后,全鎮(zhèn)上下對于防汛救災工作有了深刻體會:一是要有堅強的領導,沒有省市區(qū)及時根據(jù)雨情和汛情作出和下達的工作部署,防汛工作就會陷入盲目和被動中。二是要有科學的防災措施,去年在市委書記xx同志的指示下,我鎮(zhèn)制定了全鎮(zhèn)和各村的防洪預案。在這次的防洪救災工作中,預案就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使整個工作開展得科學、有序、有效,并確保無人員傷亡。三是發(fā)揮鎮(zhèn)、村干部的作用和取得群眾的理解、配合,要是沒有干部們連續(xù)一個月的努力,要是沒有群眾的理解和配合,轉移3100人次就不可能會那么及時順利;轉移人員不及時順利,在倒塌房屋77間的嚴重災情下,是不可能無一例人員傷亡的。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繼續(xù)做好災后的生產自救和重建家園工作。
    對于生產自救工作,我鎮(zhèn)將以盡快修復路、水、電等基礎設施為重點,并安排組織干部下村下企業(yè),加強指導,提供服務,為群眾和企業(yè)開展自救和恢復生產提供一切能夠提供的幫助,保證不出現(xiàn)因災返貧、因災致貧的現(xiàn)象。對于重建家園工作,我鎮(zhèn)將在完成對受災戶的調查落實的基礎上,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盡快完成選址、規(guī)劃、設計工作,保證在規(guī)定時間內讓災民搬進新居。
    (二)進一步完善防洪救災預案。
    去年制定的鎮(zhèn)、村防洪救災預案,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的確發(fā)揮了作用。但預案是必須不斷健全和完善的,是要因情況形勢的變化而不斷修訂的。所以我鎮(zhèn)將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一是組織力量,對在這次災害中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二是在總結和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方案,并將之寫進預案。
    (三)防災救災不忘發(fā)展。
    挽回受災損失,解決面臨困難,都必須依靠發(fā)展。所以我鎮(zhèn)將緊緊抓住發(fā)展第一要務,堅定按照年初工作會的工作部署,保證在挽回損失的基礎上,實現(xiàn)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標。我鎮(zhèn)還將把防災救災和當前正在做的工作結合起來,統(tǒng)籌安排,保證完成各級換屆選舉、先進性教育總結等工作的圓滿完成。
    xx區(qū)xx鎮(zhèn)人民政府
    XXX年XX月XX日
    抗洪救災匯報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