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動物城影評

字號:


    《瘋狂動物城》:飽含社會寓意
    想起許多類似題材的電影,免不了欲拒還迎、權衡利弊和周全行事的橋段,的確展現(xiàn)了真實的成人世界。
    他倆的搭檔像極了美國曾經(jīng)流行的次類型buddy cop movie(偵探搭檔)——性格反差大的兩個人被迫綁在一起去完成一個任務,模式是:不打不相識-斗嘴-彼此理解-互救。
    唯一的遺憾是該親時沒親,我似乎懂了,好吧我甘愿把這胃口吊到續(xù)集。
    想起許多類似題材的電影,免不了欲拒還迎、權衡利弊和周全行事的橋段,的確展現(xiàn)了真實的成人世界。因此我們樂得在動畫里,看到更颯爽、痛快、甚至不計利弊的情感——想道歉要趁早,該訴說童年時千萬別繃著,想哭時別忍著其實你撇嘴的樣子美極了。
    當然,這種颯爽和痛快,是被精準的劇作計算過的。如果把電影想象成一個人,他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越是靈動,他的主心骨——敘事和情感內(nèi)核就越要嚴謹,否則小聰明散成一灘,就是一副不誠懇的樣子。
    《瘋狂動物城》的劇作結構比較保守,總有機靈的細節(jié),但主題層次清晰,時刻嚴謹著。想象一個頂尖手巧的人,卻始終在一絲不茍地做活兒,就能看到迪士尼工作室在打磨《瘋狂動物城》時的樣子。
    樹懶亂入,在此并非指效率低下,而是“慢工出細活”。要知道,為了制造這份新奇,迪士尼耗費了三年的時間。
    相比《瘋狂動物城》的規(guī)整,有些觀眾更喜歡灑脫恣意的敘事,比如日本的一些高口碑動畫,但這并沒有妨礙他們肯定《瘋狂動物城》里的豐富寓意,拿片名《Zootopia》說,就是“Zoo(動物)”和“Utopia(烏托邦)”的合體。
    在一部毫無人類跡象的動畫里,大小主題都映射著人類社會,連城市構建都做了巧妙安排。
    在動物城居住的動物成員,大到種族、階級與偏見,小到一個人如何對待理想與現(xiàn)實,都穿插得巧妙而順暢。
    在巧匠打造的動物烏托邦里,我們看到的大象、長頸鹿、河馬和兔子全都是符合現(xiàn)實尺寸的,這種設置幫助了觀眾代入,從穿著和語言,到稅收制度和辦公模式,都頗似人類。從“雷曼兄弟”走出來的銀行倉鼠,排著齊整的隊伍,順序轉(zhuǎn)彎,人手一只棒冰,都像極了在諷刺現(xiàn)實中的盲從。
    據(jù)說編劇本來想用狐貍做第一視角,后來才改成了兔子,似乎是想選擇一個更明亮的角度。在我看來這種選擇更好,不論是女性職場打拼史,或是小鎮(zhèn)青年大城市打拼史,都是現(xiàn)代社會的橫截面。
    職場不順、爸媽不解、堅守本真很不易,都多么地似曾相識。兔子視角里的狐貍也更有趣,出得了世,也入得了現(xiàn)實,能逗貧也能做英雄,作為一個搭檔或戀愛對象,都棒呆了。
    在增加觀影趣味方面,埋伏了很多致敬梗,比如設置一個“制毒工作室”時,加入“老白和小粉馬上就到”的臺詞,讓《絕命毒師》的粉絲心中一樂;動物城最令人聞風喪膽的黑幫老大鼩鼱“Mr.Big”則致敬《教父》,不僅著裝一致,意式英語的口音一致,“大先生”還承諾女兒不在她大婚當天殺“人”。
    正因為《瘋狂動物城》明鋪暗藏的笑點和社會寓意,許多人說它是成年童話。但它用光亮的眼睛透視黑暗嚴肅,在亮和暗之間找對了平衡感,也像是一種尺度適切的兒童教育。
    對大人來說,講道理不是件容易事,他們不愿拆穿過多所謂世界的真相。而《瘋狂動物城》的世界夠大,有明有暗,最終歸向光明,有趣有理,最終以情動人——在太多電影打著合家歡標簽的當下,它為這個標簽做出了更漂亮的闡釋。
    “我希望看完一部電影走出影院,人們能對他們的生活感到確切。”相比許多非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提供出了更多的“確切感”,供觀眾領取。
    另一件確切的現(xiàn)實是,在世界的四面八方,有一大群動畫巨匠,甘愿花幾千上萬個小時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童話送給世界。想到這件事,總能讓我對現(xiàn)實生活多一些確切,多一些踏實。
    烏托邦的真相 (瘋狂動物城 影評)
    看完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時候天朝能拍出這么春風化雨的政治宣傳片啊!比起熊出沒喜洋洋那拙劣不忍直視的畫面和氣死你不帶猶豫的劇本,zootopia的水準就像當年炮轟大清朝的炮彈一樣,從各個方面完全碾壓前者毫無壓力。
    我國的動畫片還停留在智障級別,而zootopia已經(jīng)成為圣人開始感化人心了,有人看到的是勵志片,anybody could be anything,有人看到的是各種萌化了的動物,有人看到的是絕對正確的美式政治宣傳片,尤其是在這個移民反移民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就連最嚴格的種族主義者,莞爾一笑之后才驚覺上當只能悻悻的嘟囔著被set up了,而作為一個嚴格的反烏托邦者,讓我們來看看隱藏在烏托邦之后的其他真相。
    影片名字叫zootopia,但是如果精確直譯的話,名字應該是哺乳動物的理想國,mammaltopia。設定在若干年之后,所有的哺乳動物全部擺脫了本能進化成類似人類的存在,利用科技而且“基本”能夠和平共處下去,狐貍和兔子,貓和老鼠,雖然還是心存芥蒂,但是好像獵手們已經(jīng)沒有獵殺的本能。而且似乎可以假設影片其實并不是在描述嚴格意義上的烏托邦,而是影射的當代的人類社會——更進一步說——美帝。
    你可以感受到各種人類社會的影子,比如偏見,霸凌甚至仇恨犯罪都如影隨行。然后我要說的是更黑暗的理解,什么在維持這個烏托邦的運行。
    有一個細節(jié)很令我在意,就是Judy在坐火車離開兔子山谷的時候,有一塊"兔口顯示牌"在瘋狂跳字(第一次沒有看到具體數(shù)字啊摔),這顯示了雖然哺乳動物大進化了,兔子繁衍的本能并沒有消失,要知道,兔子的生存策略就是“連被吃的份也生出來”。一般來說,經(jīng)濟一旦發(fā)展,動物(人類)的繁殖本能是會被抑制的,這就是為什么發(fā)達社會人口近年一直在萎縮的原因,但是片中兔子(或者說兔子一類處于食物金字塔底端的哺乳類)卻還是在某種動機驅(qū)動下近乎瘋狂的生兔子,生出的兔子去了哪里?尤其是飽受歧視被認為只適合種地的兔子的后代們,會去哪里?
    再看看片中的predator,他們的犬齒仍然發(fā)達的令人可怕,一看就知道他們還是完全的肉食動物,甚至連雜食都不算,他們吃的是什么?如果真的是靠吃素或者雜食,應該會慢慢地變成警察廳reception的那個花豹一樣,而不是尖牙利爪依舊在,只等著覺醒,正如片中所說,這種DNA仍然在,只是平時沒有被激發(fā)出來。
    有可能他們吃的是其他非哺乳動物,比如鳥類,魚類,爬行類,兩棲啊。在這個mammal metropolis,其他動物也許并沒有進化,正如人類圈養(yǎng)其他動物一樣,也許在片中的哺乳動物眼中,其他動物也是沒有智慧的產(chǎn)肉機,是可以當成食物吃掉的,但是這樣有一個問題,怎么來解決瘋狂繁殖的兔子們呢?如果不好好宣傳計劃生育,任何烏托邦都會迅速被任意繁衍的生物毀滅掉。
    而事實是,雖然兔子這么瘋狂的生育,predator比prey還是穩(wěn)定的維持在是1:9,作為差一點就變成了生物狗的筆者,幾乎是條件反射式的記起了這是經(jīng)典的食物鏈能量傳遞效率,管理者很有可能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才一定會安排一個因素來充當環(huán)境壓力解決這些分分鐘多出來的兔子,而聯(lián)系到獅子市長的秘密實驗室和thunder town的地下黑市,不難聯(lián)想到也許肉食管理者為了穩(wěn)定而安全的進食(而不是整天在大草原上冒著生命危險和犀牛水牛們廝殺),選擇了通過大量的繁衍體型更小但是數(shù)目占優(yōu)的獵物,而為了能夠長期保持這條供應鏈的穩(wěn)定,他們編造出這么一個美麗的烏托邦:少數(shù)管理者知曉這個秘密,他們向其他predator提供“安全綠色無污染”的文明的肉制品來壓制他們的捕獵本性,同時也會制定法律制裁那些不安分的predator(說的就是喵星人,傳說中會為了好玩捕殺小動物的邪惡生物233)來維持穩(wěn)定,而這一切幻想,都是為了鼓勵廣大的兔子們,多生快生,跑步進入共產(chǎn)主義。
    綿羊小姐很可能無意間從獅子市長那里得知了鳳毛麟角,從而想要通過night howlers上臺,但是可惜還沒有接觸到全部真相就半路殺出了Judy把她丟進監(jiān)獄了。
    而回到人類社會,誰有最廉價的勞動力來驅(qū)動這個社會?哪個群體的選票最多?為了穩(wěn)定他們,是誰一直鼓吹快樂教育?
    恩,都是妄言不可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