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詩

字號:


    歷朝歷代的詩詞都有當時的顯著特色,以下是出國留學網為大家搜集整理的懷古詩,讓我們一起來領悟傳統(tǒng)之美!
    詠史懷古詩的簡介
    詠史懷古詩:一般以古代歷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于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詠史與懷古都是以歷史題材為詠寫對象,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歷史事件的成敗等,發(fā)表議論、或抒發(fā)感慨,或者借古以諷今,或者發(fā)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側重,詠史詩多針對具體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懷古詩多是登臨舊地有感而發(fā)之作。
    襄陽懷古
    朝代:唐代
    作者:鮑溶
    襄陽太守沈碑意,身后身前幾年事。
    湘江千歲未為陵,水底魚龍應識字。
     
    峴山懷古
    朝代:唐代
    作者:陳子昂
    秣馬臨荒甸,登高覽舊都。
    猶悲墮淚碣,尚想臥龍圖。
    城邑遙分楚,山川半入吳。
    丘陵徒自出,賢圣幾凋枯!
    野樹蒼煙斷,津樓晚氣孤。
    誰知萬里客,懷古正躊躕。
     
    月夜金陵懷古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業(yè)大江流。
    綠水絕馳道,青松摧古丘。
    臺傾鳷鵲觀,宮沒鳳凰樓。
    別殿悲清暑,芳園罷樂游。
    一聞歌玉樹,蕭瑟后庭秋。
     
    宿巫山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聲夢里長。
    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風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懷宋玉,訪古一沾裳。
     
    臺城
    朝代:唐代
    作者: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己緬。
    鳥弄歡新節(jié),泠風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
    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
    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
    赤精斬白帝,叱咤入關中。
    兩龍不并躍,五緯與天同。
    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
    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
    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戰(zhàn)爭有古跡,壁壘頹層穹。
    猛虎嘯洞壑,饑鷹鳴秋空。
    翔云列曉陣,殺氣赫長虹。
    撥亂屬豪圣,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豎子,狂言非至公。
    撫掌黃河曲,嗤嗤阮嗣宗。
     
    謁老君廟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先君懷圣德,靈廟肅神心。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灶滅,關路紫煙沉。
    獨傷千載后,空余松柏林。
     
    西江懷古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上吞巴漢控瀟湘,怒似連山靜鏡光。
    魏帝縫囊真戲劇,苻堅投棰更荒唐。
    千秋釣舸歌明月,萬里沙鷗弄夕陽。
    范蠡清塵何寂寞,好風唯屬往來商。
     
    春日秦國懷古
    朝代:唐代
    作者:周樸
    荒郊一望欲消魂,涇水縈紆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延伸閱讀——詠史懷古詩的風格和詩人心理
    1、懷人傷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與際遇和作者有了某種相似性,觸發(fā)點在古人,落腳點在自己。具體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對比失落型
    有的懷古詠史詩著眼于個人境遇變化,借古人古事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負,建功立業(yè),得遂心愿,而自己卻因為某種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盡其用,從而有了郁郁寡歡乃至消極遁世之心。  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周瑜在“小喬初嫁”時就立下了令“強虜灰飛煙滅”之大功,可謂少年得志,風流倜儻,而自己人到中年雙鬢染霜,卻功業(yè)無成,“早生華發(fā)”,與周瑜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強烈的對比生發(fā)出濃重的“人生如夢”的感慨,今世之無奈卻只能在清風明月間買醉。
    (2).同病相憐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體現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關照自我,抒發(fā)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或懷才不遇的感傷。
    2、懷古傷今
    古代詩人的主流是寒士,濟天下拯黎民的念頭使他們更多關注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上。詩人們常借寫古跡、古事來表達對現實的關切、熱情、不滿、警戒。懷古盡管觸點在古,但實際上表現了對現實的強烈關注。現實不合理想模式的時候就是懷古最有理由的時候。根據古跡或古事的現狀可分以下幾類:
    (1).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懷古詠史,現實的不盡人意就難免使詩人觸景生情,抒發(fā)盛衰之感傷,獨抒思古之幽情。抒發(fā)對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這類詩作或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或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尤其是作為六朝古都、曾經繁華一時的金陵更是成為古代詩人們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觸發(fā)了多少人的懷古之情,金陵懷古幾乎成為詠史詩的一個專題。
    過去的繁華隨風遠去,只留下一片荒蕪,這讓人頓生物換星移,世事滄桑之感。
    
詩句 詩詞鑒賞 詩詞 散文詩 現代詩 打油詩

    
詩句 詩詞鑒賞 詩詞 散文詩 現代詩 打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