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編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四篇)

字號: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編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一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兔媽媽最后說的一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準備:教學軟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初知課文的大意。
    2、學習本課的`生字詞。認識新偏旁。
    二、教學重難點:
    初知課文大意。學習生字詞。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各自拼讀。
    2、指名拼讀。提問:這個題目,告訴我們什么?大家還想提出哪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看課文上面的圖,說說圖上的內容。
    2、指名回答:這篇課文說的是誰發(fā)獎品?發(fā)給誰?為什么發(fā)給他?
    3、再次自讀課文,標出各自然段的序號,畫出生字詞。
    出示生字詞:(帶上音節(jié))
    練習提參加烏龜冠軍敢
    蘑菇臨走囑咐得地
    4、自主拼讀,同座對練,互相指正。
    5、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拼讀,領讀。
    6、問:上面這些詞語,哪些你們已經(jīng)弄懂了它們的意思?說說你是怎么弄懂的?
    7、學生發(fā)言。
    (1)看軟件理解:
    烏龜提蘑菇
    (2)練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練習參加
    8、自主記憶生字:誰已經(jīng)想出好辦法?
    學生回答。
    歌訣法:敢、參、練
    部件法:軍、加
    減一減:烏
    換一換:提
    (三)布置作業(yè)
    1、認讀、熟記、練習生字詞。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教學要求:
    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把課文改編成刻本劇。
    二、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認讀生字詞。
    練習提參加烏龜冠軍敢
    蘑菇臨走囑咐得地
    2、根據(jù)說出的歌訣寫出適當?shù)淖郑?BR>    (1)橫折在耳上,右邊反文旁。()
    (2)絲字頭,三撇從上寫到下。()
    3、指名朗讀。
    (二)講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來表演課文內容。
    2、演一演。
    3、議一議:
    (1)表演得怎樣?
    (2)為什么這個大蘑菇應該獎給小百兔?
    (3)理解出色、得意、所有的意思。
    4、讀一讀
    (1)自主讀文。
    (2)學生質疑。
    (三)布置作業(yè)
    1、按課文內容填空。
    (1)我跟()賽跑,他們都跑得比我快。()說。
    (2)小黑兔()問:我今天得了冠(),為什么把大蘑菇給小白兔?
    (3)我的好孩子,兔媽媽親了親小白兔,從籃子里挑出()蘑菇,這是()獎品。
    2、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三教時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指導寫字,能把生字正確、端正、勻稱地寫在田字格中。
    二、教學重難點:
    進行朗讀、寫字指導。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按課文內容口頭填空。
    (1)小白兔比賽的對手是(),落在后面的是()。
    (2)小黑兔比賽的對手是(),小黑兔得了()。
    (3)兔媽媽把大蘑菇獎給了(),因為他()。
    (二)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1、四人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體會每個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說話的語氣,并交流。
    2、這篇課文一共三個角色,你能讀好哪個角色?
    3、分配角色,朗讀課文。
    (三)寫字指導
    1、揭示生字:習烏加軍參練敢提
    2、指名讀生字。
    3、自主學習,說說這些字的注意點。
    4、歸納:
    習:獨體字,橫折鉤略呈斜勢。
    烏:獨體字,第二筆是橫折鉤。
    加、練、敢、提:左右結構。
    軍:上下結構。第六筆是豎。
    (四)布置作業(yè)
    1、描紅練習。
    2、練習分角色朗讀。
    新編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二
    《火車的故事》教案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簡單了解課文介紹的幾種火車及它們的特點。
    3、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各種類型的火車動畫。
    2、師生均準備玩具火車。
    教學過程:
    一、出示玩具火車,談話導入
    1、大家看,這是什么?對,是玩具火車。有誰見過真的火車嗎?能來給我們講一講嗎?
    2、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列玩具火車,看看火車是什么構造。
    3、下面,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火車的故事。(出示掛圖)
    4、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指導正確琉璃地朗讀課文
    1、學生初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劃出自然段。
    2、學生朗讀課文,喜歡哪一自然段就站起來讀哪一自然段,要求讀準確、流利。
    三、朗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二段。
    1、小組內互助學習,討論飛馳而過是什么意思。用玩具火車演示一下飛馳而過的樣子。
    2、思考指名讀第二段,帶動的意思,并用玩具火車演示一下帶動的樣子。
    3、指導朗讀。讀出小明那種奇怪的`語氣和爸爸鼓勵的語氣。
    (二)學習第三段。
    1、出示問題,引導小組合作學習。
    (1)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哪幾種火車?
    (2)最早的火車是什么樣的?最先進的火車是什么樣的?
    2、各小組合作學習,動筆畫出關鍵詞語。
    3、指導朗讀第三段。
    (三)自由結合學習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1、各小組選出代表匯報交流學習成果。
    (1)提速:提高速度,即火車開的速度不斷提高。
    (2)夕發(fā)朝至:晚上出發(fā)早上就能到達。(指導讀出驚喜、高興的語氣。)
    2、教師講解:
    (1)海拔:畫圖表示。
    (2)世界屋脊:語言描述。
    3、指導朗讀,讀出贊嘆的語氣。
    (四)朗讀全文。
    新編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三
    《三個小伙伴》教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讀準字音,理解新詞,讀懂課文。
    2、能力目標: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興趣地合作表演好這個故事。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體會三個小伙伴互相配合、各顯其能,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的愉悅心情,明白“同心協(xié)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并從中明白事理。體會三個小伙伴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的愉悅心情,明白“同心協(xié)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準備制作課件能表現(xiàn)文本內容、動物頭飾。
    [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法: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用畫面再現(xiàn)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
    2、朗讀感悟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師靈活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媒體創(chuàng)設畫面,表演等多種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讀書、發(fā)現(xiàn)。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的方式方法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情境圖一: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三個小伙伴,他們去干什么呢?在說話的練習中相機理解生字詞“一起”。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栽樹吧。
    情境圖二,樹上的葉片上含有生字,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先與學生進行輕松的交談,活躍課堂氣氛,然后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三個小伙伴栽樹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興趣,使他們愉快地進入學習?!?BR>    二、自由選擇,自主閱讀。
    1、三個小伙伴中,你最喜歡誰?請你自由讀課文,找出和它有關的段落,感受它哪些地方可愛?
    2、在小組內交流。
    【閱讀時個性化的行為,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
    三、感情朗讀,品味語言。
    先說說自己最喜歡誰,然后讀出相關段落。隨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學習文本。
    1、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硬硬的”“拱”這兩個詞語時可以聯(lián)系生活和動作理解。
    可以比較句式: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
    我有硬硬的嘴巴。
    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這兩個句式所表達的情感不同。
    2、第三自然段:在知道學生朗讀時可以讓學生故意挺起肚子,做出吃力的樣子來回走。
    3、第四自然段:讀到“用長鼻子吸足了水吧樹坑澆得濕濕的”時,可以讓學生伸出手臂模仿象的動作。
    學生交流完每一段,都可以讓學生比較一下句式,采取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受小動物的心靈。
    4、引讀2、3、4自然段,學生通過朗讀,表演,品味重點詞句,去感受小動物的可愛。
    5、學習最后一段后,讓學生用“又……又……”的句式說一句話。
    6、分角色讀課文。
    【尊重學生的情感,體現(xiàn)學生的意志,彰顯學生的個性,有利于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BR>    四、情境表演,體驗情感。
    1、在小組內分角色表演。
    2、邀請幾名小伙伴合作,戴頭飾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故事。
    3、表演后,師生同評議。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與他人合作是提高學習效效率和學習質量,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合作習慣和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BR>    五、引導評論,深化情感。
    1、小樹栽好了,三個小伙伴手拉手,圍著小樹又唱又跳。在栽樹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呢?遇到這么多的困難,單靠他們中的某一個人,能把樹栽好嗎?
    2、小組討論。
    3、教師小結:團結力量大
    4、親愛的同學們,假如你現(xiàn)在就是這棵小樹苗,你想說什么呢?
    5、咱們認識了三個小伙伴,你最喜歡誰?你想對他說寫什么?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更注重人文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與有個性的發(fā)展意義重大。教師要為學生在文本語言和主題直接經(jīng)驗之間架起橋梁。】
    六、指導寫字。范寫“栽”、“澆”
    七、閱讀實踐,知識拓展。
    1、同學們你喜歡這個故事嗎?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親人或者好朋友聽聽。
    2、收集關于“團結起來力量大”的諺語或成語。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積累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實現(xiàn)了和文本的對話,又能在生活中運用語文?!?BR>    新編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四
    《小母雞種稻子》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勞動的好品質。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14個生字,會用“愿意”口頭造句。
    教學流程:
    一、唱唱讀讀,導入新課
    1、師:早晨,太陽露出了笑臉,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小喜鵲呀,小蜜蜂呀,都從樹林里飛了出來,鳥兒們又開始歡快地唱起歌。同學們,請聽——(多媒體播放《勞動最光榮》的曲子)
    2、(出示歌詞)學生朗讀這首歌詞。
    3、師:同學們,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來嗎?”(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是呀!勞動最光榮!今天,讓我們順著歌聲(音樂聲起)一起去認識一位勞動小能手。(師手拿一張小母雞圖片,邊演示邊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指導認識并讀好“種”這個多音字)
    5、設置懸念: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評:童話般的導語一下子就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歡快的樂曲帶著學生走進課文,小母雞生動的動畫形象、懸念的設置更是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同桌互讀,相互評價。要求:知道小母雞種稻子請誰幫忙?(師貼小鴨、小貓、小豬的圖片)
    4、指名讀,教師伺機指導,注意正音,把句子讀順。
    評:讓學生充分朗讀,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為指導分角色朗讀、表演讀作好鋪墊。同時,讓學生明確讀的要求,有利于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三、閱文結合,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教師伺機進行指導。
    (1)指點理解“愿意”。
    1、引導學生自由練讀“你愿意和我一起種稻子嗎?”這句話。
    2、你能用一個詞來代替“愿意”,再把這句話說一說嗎?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用“愿意”說一句話。(如:當你看到媽媽干活很累了,你愿意為媽媽做些什么事呢?)
    評:教師通過讓學生充分讀、換詞說話,領悟“愿意”的意思,并創(chuàng)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降低了口頭造句的難度。讓生活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2)結合圖,說一說小鴨子為什么不愿意和小母雞種稻子呢?
    (3)指導朗讀小母雞和小鴨子的對話,進行分角色朗讀。
    評:分角色朗讀有助于提高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形成良好的語感。
    四、小組合作學習第2、3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第2、3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讀,也可以加上動作演一演。
    2、交流。
    (1)提出不懂的詞語。
    (2)進行分角色朗讀比賽或表演比賽。
    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留出時間,留出空間,引導學生熟讀課文,自讀、自悟,初步學會主動學習。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繁瑣的串講串問。
    五、學習第4自然段
    1、教師范讀。
    2、引導學生看圖,組織探究:“又香又甜的白米飯是怎么來的?”(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板書:種——鋤草——收)
    3、指導朗讀。
    4、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上小母雞、小豬、小貓、小鴨的神情,想象他們的動作、語言,指導學生小組合作,戴上頭飾表演。
    評:喜歡表演是孩子們的。天性,課文插圖很生動,有助于學生的表演,表演不僅使課文內化,而且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表現(xiàn)力與創(chuàng)造力。教師實實在在地把課堂還給學生。
    六、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想一想:此時,你最想對小母雞,還有小豬、小貓、小鴨說些什么呢?
    評:一個巧妙的“想一想”,挖掘了課文的思想內涵,使學生在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中受到熱愛勞動的教育,同時又進行了一次口語交際的訓練。正如《標準》提出的“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BR>    七、識記生字
    1、學生按順序指讀本節(jié)課要記住的生字。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字。(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搶答”游戲。
    (課件出示一碗碗米飯圖,上面寫一個生字,師:小母雞做做了一碗碗又香又甜的白米飯,想吃的同學趕快來搶答。學生若讀對了,“米飯”就“啵”地一聲不見了。)
    評:通過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自己想辦法記住生字,再加上有趣的游戲,時時體現(xiàn)出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真正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八、作業(yè)
    課后和家長進行課本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