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語文考前押題及答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第1頁到第4頁,第Ⅱ卷第5頁到第8頁。全卷共150分??荚嚂r間為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考試結束時,請將答題卡交回。
第I卷(單項選擇題 共27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頷首/下頜 偌大/承諾 訕笑/氙氣 乳臭未干/嗅覺靈敏
B.眩暈/葷腥 掉色/顏色 殲滅/阡陌 桂棹蘭槳/綽綽有余
C.躋身/儕輩 悖論/烘焙 倩影/菁華 惴惴不安/逸興遄飛
D.骨骼/恪守 楔子/修禊 秩序/對峙 匍匐前進/驚魂甫定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凄婉 按揭 功夫茶 濃妝艷抹
B.親睞 秸稈 大雜燴 以德報怨
C.岑寂 戡亂 親和力 皇天厚土
D.幅員 晉升 白內瘴 懲前毖后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BR> A.近日,教育部、國家語委正式對外發(fā)布了包涵“仁”“義”等81條反映中華傳統(tǒng)文化特征與思維方式的核心術語的簡明中文釋義和英文翻譯。
B.西博會后,省招商引資局將在全川范圍內培訓招商人員,幫助各市細化產業(yè)脈絡,明確本地重點發(fā)展的產業(yè),既而鎖定目標企業(yè),有針對性地開展投資促進。
C.成都高新區(qū)已成為西部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引領區(qū),還將在鼓勵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完善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體系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并將率先垂范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D.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成就,不過差可告慰的是自己一直在為事業(yè)努力奮斗,沒折辱祖宗的聲譽。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錢學森親自參加了研究和制定包括國家火箭技術、導彈技術在內的12年科學遠景規(guī)劃,對推動建立幾個重要的研究所起了很大的作用。
B.今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市場石油供需平衡格局被打破,油價以令人震驚的速度下跌,點燃了這場不見硝煙的“石油戰(zhàn)爭”,并對全球范圍內經濟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C.中國調整經濟發(fā)展的方向和結構,從出口驅動型轉向內需消費驅動型,這是必然的趨勢和選擇,而且對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是有益的事情。
D.對于12月31日夜發(fā)生的上海外灘踩踏事件,臺灣海基會當天第一時間致電大陸海協(xié)會,請其向罹難家屬及傷者轉達海基會深切的哀悼與慰問之意。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在哲學家、藝術家、圣人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形而上①的追求。我們在廣義上可以把他們都看作哲學家,因為他們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做哲學要做的事情,即闡釋人生的意義。尼采說,通過他們的出現(xiàn),“從不跳躍的自然完成了它唯一的一次跳躍”,即實現(xiàn)了“對于存在的偉大解釋”。
自然產生哲學家的用意是要闡釋人的生存之意義,哲學家應當不辜負自然的重托,負起這個使命。尼采發(fā)現(xiàn),在他的時代中,只有叔本華是負起了這個使命的。他說,叔本華的偉大之處是“站在整幅生命之畫面前,解釋它的完整的意義”。
對于生命之畫的完整意義的闡釋,不能靠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必須憑借個人真實的生命體驗。尼采認為,叔本華的哲學就是這樣。這樣建立的哲學,“盡管一開始也只是為了自己;但通過自己最終是為了一切人” ②。相反,那種空洞說教或抽象演繹的哲學,在人生啟迪上對任何人都不會有價值。叔本華最后找到的拯救之道是棄絕自我、聽天由命,尼采對此并不贊同,后來還不斷地予以猛烈抨擊。
與叔本華形成對照的是那些“冒牌哲學家”,他們舍本求末,致力于詳盡地研究生命之畫所用的畫布和顏料,而不是理解畫本身。人們看到,“在哲學的大廈中,他們立刻就陷在那樣一些地方了,在那里他們得以博學地贊同和反對,得以苦思、懷疑和辯駁”③,而對大廈的整體狀況卻毫無了解的興趣。
按照哲學界相當一致的看法,康德實現(xiàn)了哲學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似乎很有說服力地證明了人的認識不可能觸及世界和人生的本質。因此,在康德之后,哲學向何處去便成了問題。尼采對此有深刻的感知,他說:“對真理的絕望……這一危險伴隨著每一個以康德哲學為出發(fā)點的思想家。”康德在他們身上發(fā)生的影響,使得“一種具有腐蝕和瓦解作用的懷疑主義和相對主義”④得以流行??档抡軐W引起了他們嚴重的心靈危機。例如,和康德同時代的德國詩人克萊斯特,讀了康德哲學之后,說自己 “最神圣的內心深處”被這個思想刺傷了,發(fā)出了痛徹心肺的悲喊:“我的最高目標沉落了,我一無所有了。”
尼采自己也是因康德哲學而對真理感到絕望的人,但他不甘心停留于絕望,而要懷著這絕望繼續(xù)前進,即使明知對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認識之不可能,仍要為世界和人生尋找一種形而上意義。在這種心情下,從康德哲學出發(fā)而仍然試圖給世界和人生做出整體解釋的叔本華哲學對尼采就有了一種向導的作用。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場上,竭力向人們解釋這幅畫的悲劇涵義,創(chuàng)建了他自己的哲學。
(選自周國平《<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譯者導言》有刪節(jié))
注:①“形而上”是指比較抽象的規(guī)律,包含做人做事的原則。②③④引自尼采《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
5.下列關于“生命之畫”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叔本華沒有辜負自然的重托,站在整幅“生命之畫”面前,解釋人的生命完整的意義。
B.叔本華對“生命之畫”完整意義的闡釋是從他自己個人的真實生命體驗開始,不是靠抽象的邏輯推理。
C.叔本華最后的哲學研究背離了“生命之畫”,棄絕自我,聽天由命,尼采對此并不贊同,后來還不斷地予以猛烈抨擊。
D.“冒牌哲學家”致力于研究“生命之畫”中的局部細微的東西,不是對“生命之畫”做整體理解。
6.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有關尼采的哲學思想或認識的一項是
A.哲學是由客觀自然提煉出來的,實現(xiàn)對客觀世界的解釋,需闡釋人的生命意義。
B.哲學是給世界和人生做出整體解釋,最先是為了自己,再通過自己最終服務所有的人。
C.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場上,竭力向人們解釋生命的悲劇涵義,為世界和人生尋找一種形而上意義,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哲學。
D.康德“認識不可能觸及世界和人生的本質”的哲學思想,使得詩人也對真理感到絕望,內心崩潰,使“懷疑主義和相對主義”得以流行。
7.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之所以認為藝術家、圣人是哲學家,是因為他們都是以不同的形式闡釋人生的意義,追求人類的規(guī)律,做哲學要做的事情。
B.康德實現(xiàn)了在哲學上的徹底的變革,在康德之后,哲學迷失了發(fā)展方向,引起了思想家們嚴重的心理危機。
C.康德哲學對德國詩人克萊斯特的心靈傷害巨大,摧毀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認識,詩人對康德哲學極其痛恨。
D.尼采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場上,解釋生命之畫,創(chuàng)建自己的哲學,認為對世界和人生的形而上認識并非不可能。
高考語文真題 |
高考數(shù)學真題 |
高考英語真題 |
高考文綜真題 |
高考理綜真題 |
高考語文答案 |
高考數(shù)學答案 |
高考英語答案 |
高考文綜答案 |
高考理綜答案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