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益普索集團的一項調查顯示,近80%的法國父母認為高等教育收費過高。同時,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及其它國家。
法國父母對其子女接受的教育持相當懷疑的態(tài)度。相對于世界其它地區(qū)的人來說,法國父母認為教育投入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從2013年12月到2014年1月,受匯豐銀行委托,益普索集團針對父母對子女所受教育的態(tài)度,在16個國家展開調查,最終調查展現(xiàn)出法國家長對于教育特別細致的觀點。于近日公布的數(shù)字顯示,教育費用問題是個敏感點。
調查顯示,58%的世界各國父母認為對孩子的教育進行投資是最好的投資,而在法國只有36%的父母贊同這一觀點。但同時60%的法國父母卻認為高等教育對于孩子實現(xiàn)夢想來說至關重要。
教育費用高于預期水平
79%的法國人認為高等教育收費過高,難以負擔。但是大多數(shù)家長能夠負擔孩子的教育費用,因為與41%的人相比,只有25%的人需要財政救助。
無論如何,只有少數(shù)法國人會考慮長期教育投入所帶來的影響。不管孩子受何等程度教育(小學、中學或大學),僅僅33%的法國父母會提前3年考慮孩子的教育費用??傊?,僅有22%的父母生活節(jié)儉,而他們一般都有孩子上大學。對于7%需要借錢來供孩子上學的父母來說,他們表現(xiàn)得相當樂觀,并認為能在孩子結束學業(yè)6年后還清欠款,而在其它國家要略少于7年。
高學歷沒用?
學士學位的價值同樣也是教育費用的來源。75%的教育費用來源于年收入達到甚至高于48,000歐元的人,而55%來源于年收入低于這一水平的家庭。同時,41%的父母表示,要想在人才市場找到合適工作,擁有職業(yè)經驗和擁有高學歷同樣重要。事實上,69%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比自己這一代更難找到工作。
法國人雖然敢于批評教育問題,卻很難做到自己掏腰包去承擔教育費用。實際上,盡管法國父母抱怨教育質量問題,卻只有20%的人承認他們支付過教育費用,而相比新加坡的75%來說,法國只有9%的人贊賞本國的教育體制。31%的受訪者認為教育費用已經成為制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