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政懶也是腐敗
【熱點概述】
十八大以來,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八項規(guī)定”、“反四風”等一系列禁令與行動的出臺,對廣大黨員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少數(shù)過慣了“太平日子”的官員深感“水土不服”,結果,部分為官者出現(xiàn)了“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出活不出彩”的現(xiàn)象以及混日子、打醬油的心態(tài)。2014年10月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他強調,要確保今年經濟、社會目標如期完成,并嚴厲問責那些“混日子”、“不作為”、“得過且過”的懶政行為。李克強指出:“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敗,不作為的‘懶政’也是腐敗!”
【熱點解析】
當前在強力反腐形勢下,個別被監(jiān)督、受約束的官員開始有所收斂,但也有些人擔心“槍打出頭鳥”,故將嚴守規(guī)定、不違反紀律異化成無所作為,終日“混日子、打醬油”,“懶政”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一些過慣了舒坦日子的官員能撈的油水少了,能用的權力小了,于是沒有了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動力”??梢姡?ldquo;懶政”是對責任的褻瀆,是不干實事、不辦正事、怕犯錯誤、不敢擔當?shù)臑^職表現(xiàn),正如克強總理所說,“懶政、不作為”同樣也是一種腐敗,其危害絕不可小覷。
探究“懶政”產生的根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競爭短缺。公職人員競爭擇優(yōu)機制尚未完善,缺乏更加細致、嚴密的選拔任用標準,目前未能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致使機關人浮于事。二是考核短板。現(xiàn)行公職人員考核往往集中在年終本人述職上,群眾評價比重很低,以致公職人員只要應付好上級,就能輕易蒙混過關。三是問責短路。對于公職人員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行為,缺乏有效社會監(jiān)督,尚未形成有效的問責機制。
中國正處在重要發(fā)展關口,形勢日新月異、機遇稍縱即逝,容不得“懶政”存在。“懶政”的存在,是能力問題,更是作風問題。治理“懶政”須制度約束。首先,要建立公職人員退出機制,通過競爭考核,堅決把不合格公職人員及時淘汰出公職人員隊伍,努力建設一支能吃苦、講奉獻、敢擔當、有作為的公職人員隊伍。其次,要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根治“懶政”的良藥。因為對公職人員“懶政”,作為服務對象的群眾最能親身體會,也最有資格評判。最后,要暢通與群眾溝通的信息渠道,并在此基礎上開放媒體進行有效的社會監(jiān)督。只有從制度入手,建立長效監(jiān)管機制,用規(guī)章和制度來杜絕“懶政”,讓警鐘長鳴,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公職人員“懶政”之氣,助長勤政作風。
出國留學網(wǎng)公務員頻道精心推薦:
資深公考面試考官教你如何面試
公考面試高手詳解面試
2015公務員聯(lián)考面試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
2015公務員面試題型及答題技巧匯總
國考面試名單 |
國考面試時間 |
國考面試真題 |
公務員面試技巧 |
公務員面試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