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日本國 (Japan)
日本國名釋義:日出之國;譽稱:櫻花之國
日本國旗:太陽旗,長方形,長寬比3∶2。旗面為白色象征正直和純潔,正中有一紅日象征真誠和熱忱。日本國詞意即“日出之國”,傳說太陽神創(chuàng)造了日本,天皇是太陽神的兒子,太陽旗來源于此。
【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數(shù)千個島嶼組成,眾列島呈弧形。日本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
【區(qū)域劃分】:
日本的總面積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積37萬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積3,091平方公里,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填海造陸的面積多達1600平方公里。 人口 1.2685億(2000年9月)。主要民族為大和族,北海道地區(qū)約有2.5萬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語。神道和佛教較盛行。
【行政劃分】:
日本的行政區(qū)劃一共有47個,日本的行政區(qū)劃是都道府縣。共有一都、一道、二府、43縣。
“一都”是東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的中心。
“一道”是北海道,這里的開發(fā)比國內(nèi)其他地方晚一些。
“二府”是京都府和大阪府,是關(guān)西地區(qū)的主要地方,是關(guān)西的歷史和經(jīng)濟的中心地帶。
日本的縣相當于中國的省(當然面積要小得多),共有43縣。北海道沒有縣,有區(qū)和市。除了北海道,都府縣以下分成2個系統(tǒng)。一個是城市系統(tǒng),有市-町(街)-丁目(段)-番地(號); 另一個是農(nóng)村系統(tǒng),有郡(地區(qū))-町(鎮(zhèn))-村。
全國分成幾個大的“地方”,47個行政區(qū)劃分布在這個地方里。
北海道地方: 北海道(札幌)
東北地方:青森県(青森)、巖手県(盛岡)、宮城県(仙臺)、秋田県(秋田)、山形県(山形)、福島県(福島);
関東地方:茨城県(水戸)、栃木県(宇都宮)、群馬県(前橋)、崎玉県(崎玉)、千葉県(千葉)、東京都(東京)、神奈川県(橫浜);
中部地方:新潟県(新潟)、富山県(富山)、石川県(金沢)、福井県(福井)、山梨県(甲府)、長野県(長野)、岐阜県(岐阜)、靜岡県(靜岡)、愛知県(名古屋);
近畿地方:三重県(津)、滋賀県(大津)、京都府(京都)、大阪府(大阪)、兵庫県(神戸)、奈良県(奈良)、和歌山県(和歌山);
中國四國地方: 鳥取県(鳥取)、島根県(松江)、岡山県(岡山)、広島県(広島)、山口県(山口)、徳島県(徳島)、香川県(高松)、愛媛県(松山)、高知県(高知)
九州地方: 福岡県(福岡)、佐賀県(佐賀)、長崎県(対馬)、熊本県(熊本)、大分県(大分)、宮崎県(宮崎)、鹿児島県(鹿児島)、沖縄県(那覇)
【國家經(jīng)濟】:
日本國內(nèi)市場大第三產(chǎn)業(yè)比較發(fā)達,使得加工貿(mào)易興盛,所以制造業(yè)也比較強。特別是工業(yè)技術(shù)在世界上屬于高水平,在眾多領域之中,是其他發(fā)達國家和開發(fā)中國家的典范,同時也是個威脅。尤其是汽車、電子學、造船以及鋼鐵等產(chǎn)業(yè)在世界大戰(zhàn)之后有很大的成長,擁有多數(shù)世界企業(yè)。
【氣 候】:
日本氣候的主要特征是終年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每年的3-5月為春季,天氣多變,雨水較多,6-8月為夏季,太平洋一帶降水量較大;9-11月為秋季,天氣晴朗,但有臺風,并常伴有暴風雨;12-2月為冬季,日本海一帶降雪量較大,日照短,空氣濕潤,而太平洋一帶少雨雪,天氣晴朗,干燥。日本的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最冷的月份一般為1—2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熱的月份為7—8月,大部分地區(qū)氣溫均在20℃以上。日本南北溫差較大,特別是冬季尤為明顯。
【日本與北京的時差】:
日本時間比北京時間早1小時。
日本國 (Japan)
日本國名釋義:日出之國;譽稱:櫻花之國
日本國旗:太陽旗,長方形,長寬比3∶2。旗面為白色象征正直和純潔,正中有一紅日象征真誠和熱忱。日本國詞意即“日出之國”,傳說太陽神創(chuàng)造了日本,天皇是太陽神的兒子,太陽旗來源于此。
【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數(shù)千個島嶼組成,眾列島呈弧形。日本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
【區(qū)域劃分】:
日本的總面積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積37萬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積3,091平方公里,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填海造陸的面積多達1600平方公里。 人口 1.2685億(2000年9月)。主要民族為大和族,北海道地區(qū)約有2.5萬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語。神道和佛教較盛行。
【行政劃分】:
日本的行政區(qū)劃一共有47個,日本的行政區(qū)劃是都道府縣。共有一都、一道、二府、43縣。
“一都”是東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的中心。
“一道”是北海道,這里的開發(fā)比國內(nèi)其他地方晚一些。
“二府”是京都府和大阪府,是關(guān)西地區(qū)的主要地方,是關(guān)西的歷史和經(jīng)濟的中心地帶。
日本的縣相當于中國的省(當然面積要小得多),共有43縣。北海道沒有縣,有區(qū)和市。除了北海道,都府縣以下分成2個系統(tǒng)。一個是城市系統(tǒng),有市-町(街)-丁目(段)-番地(號); 另一個是農(nóng)村系統(tǒng),有郡(地區(qū))-町(鎮(zhèn))-村。
全國分成幾個大的“地方”,47個行政區(qū)劃分布在這個地方里。
北海道地方: 北海道(札幌)
東北地方:青森県(青森)、巖手県(盛岡)、宮城県(仙臺)、秋田県(秋田)、山形県(山形)、福島県(福島);
関東地方:茨城県(水戸)、栃木県(宇都宮)、群馬県(前橋)、崎玉県(崎玉)、千葉県(千葉)、東京都(東京)、神奈川県(橫浜);
中部地方:新潟県(新潟)、富山県(富山)、石川県(金沢)、福井県(福井)、山梨県(甲府)、長野県(長野)、岐阜県(岐阜)、靜岡県(靜岡)、愛知県(名古屋);
近畿地方:三重県(津)、滋賀県(大津)、京都府(京都)、大阪府(大阪)、兵庫県(神戸)、奈良県(奈良)、和歌山県(和歌山);
中國四國地方: 鳥取県(鳥取)、島根県(松江)、岡山県(岡山)、広島県(広島)、山口県(山口)、徳島県(徳島)、香川県(高松)、愛媛県(松山)、高知県(高知)
九州地方: 福岡県(福岡)、佐賀県(佐賀)、長崎県(対馬)、熊本県(熊本)、大分県(大分)、宮崎県(宮崎)、鹿児島県(鹿児島)、沖縄県(那覇)
【國家經(jīng)濟】:
日本國內(nèi)市場大第三產(chǎn)業(yè)比較發(fā)達,使得加工貿(mào)易興盛,所以制造業(yè)也比較強。特別是工業(yè)技術(shù)在世界上屬于高水平,在眾多領域之中,是其他發(fā)達國家和開發(fā)中國家的典范,同時也是個威脅。尤其是汽車、電子學、造船以及鋼鐵等產(chǎn)業(yè)在世界大戰(zhàn)之后有很大的成長,擁有多數(shù)世界企業(yè)。
【氣 候】:
日本氣候的主要特征是終年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每年的3-5月為春季,天氣多變,雨水較多,6-8月為夏季,太平洋一帶降水量較大;9-11月為秋季,天氣晴朗,但有臺風,并常伴有暴風雨;12-2月為冬季,日本海一帶降雪量較大,日照短,空氣濕潤,而太平洋一帶少雨雪,天氣晴朗,干燥。日本的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最冷的月份一般為1—2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熱的月份為7—8月,大部分地區(qū)氣溫均在20℃以上。日本南北溫差較大,特別是冬季尤為明顯。
【日本與北京的時差】:
日本時間比北京時間早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