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就是一個王國就是一個世界,往往讀完一整本書,知曉它的大意,就會有一種感悟,這就是讀書的美妙,而不僅僅是一個個故事而已,這些我們都可寫進我們的手抄報,作為我們制做手抄報資料,下面是出國手抄報網(wǎng)整理的三年級讀書手抄報,歡迎閱讀。
三年級讀書手抄報(一)

【曾國藩讀書-一培養(yǎng)個人的讀書興趣與方向】
曾國藩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紀澤不喜歡科舉考試,不喜歡八股文,喜歡西方的語言學和社會學,曾國藩就鼓勵他按自己的興趣方向去讀書。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對于曾紀澤感興趣的這些所謂的西學曾國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為了兒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書。后來,曾紀澤寫成《西學述略序說》和《幾何原本序》,這兩本書出版,都是曾國藩親自批閱后為之刻版發(fā)行的。
三年級讀書手抄報( 二)

對于老二曾紀鴻,曾國藩就更是這樣了。不僅鼓勵曾紀鴻培養(yǎng)出數(shù)學研究的興趣,難能可貴的是,曾紀鴻結(jié)婚之后,她的妻子郭筠,是個喜歡讀書的女性。曾國藩覺得在那種重男輕女的社會環(huán)境下,兒媳婦能喜歡讀書,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兒子的時候,還順便教兒媳。郭筠不像曾紀鴻一樣喜歡數(shù)學,她只喜歡文學與歷史,這一方面曾國藩絕對是大家。所以在曾國藩的引導下,郭筠通讀了《十三經(jīng)注疏》和《資治通覽》,也成了一個有名的才女。
三年級讀書手抄報(三)

說起來,曾國藩雖然是一代大儒,但也不可能樣樣都擅長,那么他怎么可能在西學、算術(shù)、語言學各個方面都能給孩子以指導呢? 要說曾國藩真是一個海納百川式的人物,當時他的幕府中網(wǎng)羅了天下最杰出的英才,包括像李善蘭、華衡芳、徐壽等一大批當時最杰出的科學家。他不僅自己教兒子,還主張兒子向這些飽學之士學習。這也可以看出曾國藩的胸襟,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
后來,他還主張從年幼的孩子中選拔一些聰明的、對西學感興趣的兒童,由政府出資送他們出國去學習。正因為有他的一力提倡,于是近代歷史上,有了第一批出國的留學學生,這第一批三十多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名叫詹天佑的學生,后來成為了中國鐵路工程學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