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西雅圖遇上煎餅果子”的消息火遍微博。據(jù)了解,這是一位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教過一年半英語的美國女孩,在吃遍中國各式“煎餅果子”之后,經(jīng)過琢磨鉆研,在西雅圖支起一個“中國煎餅果子攤”。
有網(wǎng)友留言稱,招牌上是中英文雙語介紹,路邊攤還能刷信用卡,一套煎餅果子得七八美元,這國際化的煎餅果子真是“高大上”,果然是吃貨改變世界啊;也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稱,這是中國“國粹”被竊取的節(jié)奏嗎?
在這組由微博網(wǎng)友“我誰也不是還不行”發(fā)出的圖片中,記者看到,一個身穿藍(lán)色帽衫的美國女子在攤位前認(rèn)真的做著煎餅果子,攤位旁一張“雙語”廣告牌尤為醒目。廣告牌上顯示:一個煎餅果子最高售價8美元。
在煎餅果子攤前可以看到這位美國姑娘的煎餅果子還有網(wǎng)站推薦哦!這個名叫Bing Of Fire 網(wǎng)站上被介紹為是:The only Chinese street cart in Seattle serving authentic jianbing. 西雅圖唯一一個賣正宗中國煎餅果子的街頭小吃車。有沒有想想嘗嘗這個美國姑娘做的煎餅果子呢?
其實在國外賣中國傳統(tǒng)小吃真是不無市場,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不僅在海外華人中有市場,對老外也很有吸引力呢!看看有哪些能在國外走紅的傳統(tǒng)小吃吧。
一.湘味小吃
推薦1:臭豆腐
聞起來臭,但吃起來香!外焦微脆、內(nèi)軟味鮮。
推薦2:烤魷魚串
好的烤魷魚,吃起來真是嫩中帶脆,口感十足,而表面涂抹的醬汁,在受火烤之后,味道好極了,微咸微辣,還有一些說不出的好滋味。
推薦3:麻辣小龍蝦
湖南的特色小吃,以小龍蝦制成,色澤洪亮,口感香辣鮮濃,已經(jīng)成為人們夏夜消暑啤酒攤上的經(jīng)典小吃。
二.沙縣小吃
推薦1:扁肉(餛飩)
扁肉一定要皮兒薄餡兒香,皮要薄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煮好的時候,賣相如銀耳,面皮能在湯里飄動,吃的時候哧溜一下進(jìn)入嘴里,面皮在口腔里輕輕震動,猶如一條小金魚在游動。肉餡最地道的做法不是剁出來的,更不能是絞肉機(jī)絞出來的,而是加入了香料,砸出來的,所以肉餡中除了肉香還有淡淡的香料味。
推薦2:拌面
沙縣小吃的面不同于掛面條,是一種特制的面,煮過之后有韌性,但口感柔軟。拌面用的醬是花生醬,花生醬要調(diào)得不稀不稠,太稀就拌不上面條,太稠就喧賓奪主,影響口感,且有粘碗之虞(粘在碗上而非面上)。拌面在拌勻之后品嘗,但還要一邊拌一邊吃,一方面是避免面條板結(jié),另一方面是讓面條熱度、醬料更加均勻,口感更佳。
三.陜北小吃
推薦1:陜西涼皮
西安的涼皮大致分兩種:米皮和搟面皮。米皮口感較軟,成白色,味道香甜;搟面皮口感勁道,成半透明,很有嚼頭。
推薦2:羊肉泡饃
饃講究是掰的越小越好,掰饃不要用機(jī)器,這樣汁湯調(diào)味方可入饃,吃時不能用筷子來回攪動,否則鮮味大減,也不易保溫,講究的吃法從周圍一層一層一點一點“蠶食”,佐以香菜、糖蒜和辣醬能提味調(diào)鮮。
推薦3:肉夾饃
臘汁肉夾饃肉夾饃,源于古城西安著名小吃,有中式漢堡美譽。實際它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托,將各自滋味發(fā)揮到極致。饃香肉酥,回味無窮。臘汁肉歷史悠久,聞名中國,配上白吉饃,有著中式漢堡的美譽,揚名中外,深受人們喜愛。
四、廣東小吃
推薦1:腸粉
腸粉分為拉腸和布拉腸粉。拉腸是用鐵皮做出的方形鐵鍋,把米漿倒入鐵皮上,放入肉類,一層 一層的蒸熟,再用鐵鏟把腸粉刮起。而布拉腸粉,是放一塊布在加熱的鐵皮上,將米漿倒入,放入肉類,加蓋蒸熟。布拉腸粉比普通的拉腸更為嫩滑和透薄。拉腸粉 的品種很多,有蝦仁腸粉、牛肉腸粉、豬肝腸粉、齋腸粉等等。
推薦2:雙皮奶
順德雙皮奶白而滑,給人一種端莊而溫柔的感覺;香氣濃郁,奶味濃,蛋味夠,奶香濃郁撲鼻。
五.川味小吃
推薦1:抄手
分微麻、中麻、老麻,在品嘗麻辣的同時還能吃到抄手的鮮美。
推薦2:肥腸粉
川湘地區(qū)的特色,辣味香味十足。
推薦3:擔(dān)擔(dān)面
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xì)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六.上海小吃
推薦1:上海的生煎包
這是上海人最喜愛的一種小吃,里面含有許多種調(diào)料和餡料。這種小吃是以發(fā)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用熟雞脯肉丁、豬夾心肉末和肉皮凍加香油等多種調(diào)料作成餡心。包捏好的饅頭尖上還要蘸上蔥花和芝麻,表層刷上素油,放入油鍋中煎熟。該品形態(tài)飽滿,上半部有黃澄澄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松軟適口。下半部則酥脆可口,餡重汁多,越吃約香。
推薦2:上海的糯米團(tuán)
在老上海人的眼里,所謂的什么沙拉,比薩都不是什么好的早餐,他們心目中的早餐就是幾十年的一種糍飯團(tuán)子;我第一次吃這種早餐的時候,感覺就是怪怪的,先把一團(tuán)糯米搟成薄薄的一張面餅,在上面放點涪陵榨菜,夾一根油條,卷成一個團(tuán)子,就這樣,這就是老上海人的傳統(tǒng)早餐,在寧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攤上,均可以見到這些特色的傳統(tǒng)早餐。
七.北京小吃
推薦1:老北京爆肚
爆肚的吃法在過去很講究,要按羊肚部位選了加工成肚板、肚葫蘆、肚散丹、肚蘑菇、肚仁等,隨顧客的選擇。爆熟的時間也因部位不同而不一樣。近來由于受到歡迎,而且鮮肚貨難以保證,象以前分部位供應(yīng)已經(jīng)沒有了。爆肚除要新鮮以外,功夫在爆上,爆的時間要恰倒好處,爆肚又脆又鮮,吃爆肚的人要是會喝酒,總要喝二兩,再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特別是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說法很講究在立秋的時候吃爆肚。梅蘭芳、馬連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萬春等梨園名角就很喜食爆肚。
推薦2:糖葫蘆
糖葫蘆把紅果穿成串兒,再裹上一層麥牙糖稀。這種小吃適合在冬天吃,冷風(fēng)一吹,糖迅速凝固,才出現(xiàn)一咬嘎嘣脆的效果,不僅口感爽,連又酸又甜的味道都可愛得迷死人。
推薦3:奶酪
它跟國外奶酪可不一樣,這本是宮廷小吃,是加入了米酒之后釀成的。長的像固體酸奶,但比之要清淡不少,倒置不灑才算合格,還有軟滑細(xì)膩的口感,是不少人喜歡的開胃甜品。
推薦4:褡褳火燒
這個火燒的名字由來主要源于它的形狀,酷似腰帶上的“褡褳”。剛烙出的皮焦黃酥脆,里面的餡肉香四溢,混合韭菜的口味最為正宗,再來碗酸辣湯,真是絕了。
推薦5:杏仁茶
倒扣不掉,這在國外可是少見的絕技啊,想要做成功關(guān)鍵在于攪拌的手法和水量。高壺嘴兒往碗里這么一沖,倍兒有氣勢,別忘了還得加上紅白糖和金糕果脯塊,一定是趁熱喝才香。
八.桂林米粉
米粉可以說是桂林的一個代表性食物了,燙好的米粉加入一勺調(diào)好的佐料、幾片薄薄的肉、一些油酥豆和咸菜,讓人垂涎欲滴。干拌粉、湯粉、牛雜粉等都好吃。
有網(wǎng)友留言稱,招牌上是中英文雙語介紹,路邊攤還能刷信用卡,一套煎餅果子得七八美元,這國際化的煎餅果子真是“高大上”,果然是吃貨改變世界啊;也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稱,這是中國“國粹”被竊取的節(jié)奏嗎?
在這組由微博網(wǎng)友“我誰也不是還不行”發(fā)出的圖片中,記者看到,一個身穿藍(lán)色帽衫的美國女子在攤位前認(rèn)真的做著煎餅果子,攤位旁一張“雙語”廣告牌尤為醒目。廣告牌上顯示:一個煎餅果子最高售價8美元。
在煎餅果子攤前可以看到這位美國姑娘的煎餅果子還有網(wǎng)站推薦哦!這個名叫Bing Of Fire 網(wǎng)站上被介紹為是:The only Chinese street cart in Seattle serving authentic jianbing. 西雅圖唯一一個賣正宗中國煎餅果子的街頭小吃車。有沒有想想嘗嘗這個美國姑娘做的煎餅果子呢?
其實在國外賣中國傳統(tǒng)小吃真是不無市場,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不僅在海外華人中有市場,對老外也很有吸引力呢!看看有哪些能在國外走紅的傳統(tǒng)小吃吧。
一.湘味小吃
推薦1:臭豆腐
聞起來臭,但吃起來香!外焦微脆、內(nèi)軟味鮮。
推薦2:烤魷魚串
好的烤魷魚,吃起來真是嫩中帶脆,口感十足,而表面涂抹的醬汁,在受火烤之后,味道好極了,微咸微辣,還有一些說不出的好滋味。
推薦3:麻辣小龍蝦
湖南的特色小吃,以小龍蝦制成,色澤洪亮,口感香辣鮮濃,已經(jīng)成為人們夏夜消暑啤酒攤上的經(jīng)典小吃。
二.沙縣小吃
推薦1:扁肉(餛飩)
扁肉一定要皮兒薄餡兒香,皮要薄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煮好的時候,賣相如銀耳,面皮能在湯里飄動,吃的時候哧溜一下進(jìn)入嘴里,面皮在口腔里輕輕震動,猶如一條小金魚在游動。肉餡最地道的做法不是剁出來的,更不能是絞肉機(jī)絞出來的,而是加入了香料,砸出來的,所以肉餡中除了肉香還有淡淡的香料味。
推薦2:拌面
沙縣小吃的面不同于掛面條,是一種特制的面,煮過之后有韌性,但口感柔軟。拌面用的醬是花生醬,花生醬要調(diào)得不稀不稠,太稀就拌不上面條,太稠就喧賓奪主,影響口感,且有粘碗之虞(粘在碗上而非面上)。拌面在拌勻之后品嘗,但還要一邊拌一邊吃,一方面是避免面條板結(jié),另一方面是讓面條熱度、醬料更加均勻,口感更佳。
三.陜北小吃
推薦1:陜西涼皮
西安的涼皮大致分兩種:米皮和搟面皮。米皮口感較軟,成白色,味道香甜;搟面皮口感勁道,成半透明,很有嚼頭。
推薦2:羊肉泡饃
饃講究是掰的越小越好,掰饃不要用機(jī)器,這樣汁湯調(diào)味方可入饃,吃時不能用筷子來回攪動,否則鮮味大減,也不易保溫,講究的吃法從周圍一層一層一點一點“蠶食”,佐以香菜、糖蒜和辣醬能提味調(diào)鮮。
推薦3:肉夾饃
臘汁肉夾饃肉夾饃,源于古城西安著名小吃,有中式漢堡美譽。實際它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托,將各自滋味發(fā)揮到極致。饃香肉酥,回味無窮。臘汁肉歷史悠久,聞名中國,配上白吉饃,有著中式漢堡的美譽,揚名中外,深受人們喜愛。
四、廣東小吃
推薦1:腸粉
腸粉分為拉腸和布拉腸粉。拉腸是用鐵皮做出的方形鐵鍋,把米漿倒入鐵皮上,放入肉類,一層 一層的蒸熟,再用鐵鏟把腸粉刮起。而布拉腸粉,是放一塊布在加熱的鐵皮上,將米漿倒入,放入肉類,加蓋蒸熟。布拉腸粉比普通的拉腸更為嫩滑和透薄。拉腸粉 的品種很多,有蝦仁腸粉、牛肉腸粉、豬肝腸粉、齋腸粉等等。
推薦2:雙皮奶
順德雙皮奶白而滑,給人一種端莊而溫柔的感覺;香氣濃郁,奶味濃,蛋味夠,奶香濃郁撲鼻。
五.川味小吃
推薦1:抄手
分微麻、中麻、老麻,在品嘗麻辣的同時還能吃到抄手的鮮美。
推薦2:肥腸粉
川湘地區(qū)的特色,辣味香味十足。
推薦3:擔(dān)擔(dān)面
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xì)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六.上海小吃
推薦1:上海的生煎包
這是上海人最喜愛的一種小吃,里面含有許多種調(diào)料和餡料。這種小吃是以發(fā)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用熟雞脯肉丁、豬夾心肉末和肉皮凍加香油等多種調(diào)料作成餡心。包捏好的饅頭尖上還要蘸上蔥花和芝麻,表層刷上素油,放入油鍋中煎熟。該品形態(tài)飽滿,上半部有黃澄澄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松軟適口。下半部則酥脆可口,餡重汁多,越吃約香。
推薦2:上海的糯米團(tuán)
在老上海人的眼里,所謂的什么沙拉,比薩都不是什么好的早餐,他們心目中的早餐就是幾十年的一種糍飯團(tuán)子;我第一次吃這種早餐的時候,感覺就是怪怪的,先把一團(tuán)糯米搟成薄薄的一張面餅,在上面放點涪陵榨菜,夾一根油條,卷成一個團(tuán)子,就這樣,這就是老上海人的傳統(tǒng)早餐,在寧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攤上,均可以見到這些特色的傳統(tǒng)早餐。
七.北京小吃
推薦1:老北京爆肚
爆肚的吃法在過去很講究,要按羊肚部位選了加工成肚板、肚葫蘆、肚散丹、肚蘑菇、肚仁等,隨顧客的選擇。爆熟的時間也因部位不同而不一樣。近來由于受到歡迎,而且鮮肚貨難以保證,象以前分部位供應(yīng)已經(jīng)沒有了。爆肚除要新鮮以外,功夫在爆上,爆的時間要恰倒好處,爆肚又脆又鮮,吃爆肚的人要是會喝酒,總要喝二兩,再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特別是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說法很講究在立秋的時候吃爆肚。梅蘭芳、馬連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萬春等梨園名角就很喜食爆肚。
推薦2:糖葫蘆
糖葫蘆把紅果穿成串兒,再裹上一層麥牙糖稀。這種小吃適合在冬天吃,冷風(fēng)一吹,糖迅速凝固,才出現(xiàn)一咬嘎嘣脆的效果,不僅口感爽,連又酸又甜的味道都可愛得迷死人。
推薦3:奶酪
它跟國外奶酪可不一樣,這本是宮廷小吃,是加入了米酒之后釀成的。長的像固體酸奶,但比之要清淡不少,倒置不灑才算合格,還有軟滑細(xì)膩的口感,是不少人喜歡的開胃甜品。
推薦4:褡褳火燒
這個火燒的名字由來主要源于它的形狀,酷似腰帶上的“褡褳”。剛烙出的皮焦黃酥脆,里面的餡肉香四溢,混合韭菜的口味最為正宗,再來碗酸辣湯,真是絕了。
推薦5:杏仁茶
倒扣不掉,這在國外可是少見的絕技啊,想要做成功關(guān)鍵在于攪拌的手法和水量。高壺嘴兒往碗里這么一沖,倍兒有氣勢,別忘了還得加上紅白糖和金糕果脯塊,一定是趁熱喝才香。
八.桂林米粉
米粉可以說是桂林的一個代表性食物了,燙好的米粉加入一勺調(diào)好的佐料、幾片薄薄的肉、一些油酥豆和咸菜,讓人垂涎欲滴。干拌粉、湯粉、牛雜粉等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