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多部電影上映,下面是出國留學網整理的《梔子花開》影評:高顏值下的青春笑點,歡迎閱讀。
A
允許我先用個三分鐘來一段自我炒作式的先抑后揚。
梔子花開四個字一出來,自然是如雷貫耳了,哪怕說句實話多年前我也并未就覺得這首歌有多好聽。但作為電影的《梔子花開2015》,原創(chuàng)劇本,新人導演,對它的印象只能抽象到一個碎片化的程度。
第一印象來自于基本全新人的卡司:又一個小鮮肉+謀女郎的青春片(再說句實話就是其實此刻已經在腦內畫上了“=高票房爛片”的等號);第二印象則來自一系列的宣傳品——然而這些非但沒有覆蓋掉爛片公式的等號,反而還差點加重了些許。
此處不禁要吐槽本片在宣傳品設計方面的藝術審美,在這個不說用細明體也至少是個雅黑Light的裝逼圈,本片的預告貼片竟然大喇喇地甩著兩排蘭亭宋就大字排在男主角李易峰臉上讓人不由感慨這大概我用windows media player也能完成而為什么我沒有遇上這樣好忽悠的甲方。
甚至連本片最大的slogan“來得及”,第一次讀來也都是抽象到莫名。
這一點在后來狠狠地打了我的臉。
萌生出“無論怎么還是去看一下吧反正也少不了我一兩肉”的想法,是在本片的預告花絮里導演說的一番話——原諒我追星的層次太低,實在記不得是哪個花絮——也是第一次,“來得及”三個字,從一個虛詞的概念,演變成一段具象化的箴言。
“我們每個人正在經歷的每一天都是我們這一生中最年輕的一天,最好的時刻就是此時此刻,最好的自己就是現(xiàn)在的自己!沒有什么來不及,只要你還有夢想!只要你還活著,不懷舊,正青春!”
我想我確實是懷念青春的,因為我“認為”我的青春早就過去了。一個畢業(yè)狗言個屌的青春啊——我甚至也沒什么夢想可以去實現(xiàn)。
但這段話仍然打動我。大概是我一生放縱不羈愛自由的靈魂還不想得過且過。
或許“箴言”這個詞太有雞湯的韻味,那我們就換一個懷迅又時髦的詞,叫做正能量。
哦對,忘記說,“何炅”,是它最大的標簽。
B
何導演確實是個聰明人。
近年來青春片市場逐步趨于飽和。
誠然撈上個四五億票房看似簡簡單單,但觀眾情緒的反彈也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問題就來了,大陸目前的青春片市場,講的就真的是青春嗎?
回顧過去數年來的多部小說改編作品(為免引發(fā)他片粉絲的不滿就不提姓名了),多的是80后作家們疼痛文學的特征,多的是撕逼劈腿亂交墮胎車禍和各種花式的死于不明AOE。當然更多的是大批人在SNS上高呼這才不是我們的青春,另一邊廂卻有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去欣賞可能也不是他們的青春。
這些青春片與其說賣的是青春,不如說,賣的是情懷,賣的是人類與生俱來念舊的能力。哪怕那些舊和你本沒有多少聯(lián)系,你卻始終能由此及彼地傷悲著自己的春秋。
而何導演和《梔子花開》的聰明之處,在于從一開始就與已有的類型片概念劃清界限。
“青春片”讓你懷舊,他卻說我們“不懷舊”;“青春片”讓你后悔曾經失足愛過的那個傻逼,他卻說其實“青春無傻事”;“青春片”讓你回憶過去青春種種相思忘不了,他卻說,你現(xiàn)在不就正在青春里嗎?你還要去懷念什么呢?
“青春片”里比殘酷更多的是遺憾。
遺憾愛情的錯過,遺憾友誼的錯付,遺憾夢想的不成功,遺憾現(xiàn)實把我變成如今的模樣了。而何炅卻仍然在說,很多事你以為湊合著對付著得過且過著就過去了,是你在自己放棄自己。你仍然有青春,你仍然在青春,你不要放棄你自己,你有夢想,它可以實現(xiàn)。
頗有幾分不破不立的味道。
不懷舊正青春有夢想來得及。這個概念的設立是極為巧妙的。
對主題的升華或深化談不上,但就青春電影的格局卻擴容了不少。就好像中學時候語文老師把我們的大作文劃成一類卷和二類卷,無論實現(xiàn)得好與壞,起評分就已經比別人高出了一半,堪稱聰明到了狡黠的程度——何導演確實是個聰明人啊,他太知道如何抓人心。
C
得知《梔子花開》要在天津點映的時候,對象正好誠邀我回老家(并沒有結婚卻……),一問是哪天,正好還就4號和5號。內心一陣群魔亂舞,竟有幾分被宿命安排的錯覺。鬼使神差地上貓眼看排期,也不知該說這幫粉絲些啥,竟然全場只剩兩個犄角旮旯不仔細辨認根本母雞那里還有座的兩個座位!!一下子覺得自己其實是被選中的孩子,又有幾分看到淘寶打折產品僅剩最后一件時明明也知道自己并不必須要買但好像不買就是吃虧般的小市民心態(tài)總之我就,下單,啊不是,訂票了。
羅里巴嗦地說了一堆沒什么所謂的心路歷程,還是要談電影本身。
總體上來說,《梔子花開》的故事是完整而邏輯通順的。
其故事本身的格局并不大,換句話說,平凡的小事,再換句話說,有點俗套;而何炅作為新人導演,在敘事上也仍顯青澀,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不功不過,在故事的轉合上較為生硬。
但《梔子花開》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對故事的敘述完整、明晰,情節(jié)推動合理,無明顯邏輯錯誤,并且有持續(xù)的矛盾來推動情節(jié)的起承轉合。有亮點,故事性強,這對一個新人來說,不僅僅是態(tài)度上,還是技術上的不易。
當情節(jié)逐漸深入,主線慢慢鋪開,這個故事也一點一點地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男生戲很精彩,笑點夠足,整個影院十數次陷入全場爆笑的節(jié)奏,尤其是屈指可數的幾名男性觀眾(顯然也是被我這樣的小迷妹拉來一同觀賞帥哥兒)笑得比我還狠的模樣實在是令我耿耿于懷難以忘卻。
這段戲也確實是全片的最大亮點,很有張力。
群戲的要點,在于能夠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現(xiàn)每個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懷有不同的訴求,這些訴求沒有對錯,但卻始終存在矛盾,而有矛盾就會有沖突,會讓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選擇,從而推動整個故事向前發(fā)展。
(也看過不少影評,有些人將故事的矛盾沖突歸為“撕逼”這點我很不認同。撕逼有個固定搭配叫“莫名其妙地就撕了起來”,它確實也是一種沖突,但其特點在于它的行為邏輯是混亂的,當我去撕一個人的時候我卻沒有足夠的動機去支持我撕他,那我就變成了一個sjb,而sjb互撕就是原始森林生存節(jié)目,我也不太明白為什么不去看貝爺。)
《梔子花開》的第二個優(yōu)點就在于對角色的塑造和表現(xiàn)是完全合格,甚至優(yōu)秀的。
以溫柔體貼人暖聲又甜關鍵長得帥的男主為中心,輔之以一個的熱血直率健氣人火爆關鍵長得還帥的男二,和一個腹黑執(zhí)著寫歌彈吉他關鍵長得也帥的男三,伴隨著“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未來”(?)和“我能給他未來你不能就給我滾”(?!)等等勁爆臺詞,多個角色有層次感地建立起形象,每個形象有其明確的行為動機,并各司其職地展開了一場我夾在竹馬與空降之間的青春修羅場♂……啊不是,是為了夢想和現(xiàn)實的競爭。
這里導演收束了一條小暗線(為什么說是“小”,后文詳談),即夢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是否夢想就該遙不可及,是否夢想真的只要夢一夢就行,是否我們最終最終總要為了向現(xiàn)實妥協(xié)而將夢想封存在心里很暗很深的角落?《梔子花開》的答案是:憑什么?
憑什么有夢不去追呢,憑什么要向自己屈服呢,憑什么認定我來不及呢。憑什么?
誠然,“這電影是俗成什么樣還在成天談夢想”。
這樣一個談了無數次的母題,遠算不得標新立異。但你要明白,夢想的偉大在于其不朽,在于其永恒,在于不分貴賤。這個老生常談的庸俗話題,它像支撐著一代又一代少年醬鋪的主角一樣,仍能無數次和無數加一次地打動你我。
D
說了這么多吹的黑的,總結起來說:《梔子花開》令我感受到誠意。所謂誠意,不僅僅是“他已經很努力了你造嗎你行你上啊”,而是在成片質量上有一個認真講故事的態(tài)度和基本達標的結果。
不過作為一部新人作品,它的缺點也同樣明顯,最明顯的,就是把道理講得太生硬。
有夢想來得及,這個主題立得太好,但在影片中的實現(xiàn)并不很理想??梢钥闯鰧а莘e極地想表現(xiàn)很多內容,比如青春,比如友誼,比如畢業(yè)季的種種感傷,又比如“有夢想”和“來得及”。這些支線實際上很難稱其為支線,因為相互間的重疊度太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樣的心態(tài)其實很好理解,就像我在寫這篇評論時都有太多太多的點和線想去顧及,這也想寫,那也重要。然并卵,要想有層次、有條理地處理這每一條線,需要技巧。
何炅對于這樣有層次感的處理是有所欠缺的,其導致的結果就是部分表達太淺表,收束得太急,而故事留給情節(jié)轉合的渲染空間不夠,整部影片的高潮推動,全壓在某一個段落甚至某一兩個人的某一兩個鏡頭上,這個轉折就太硬、太不自然了,觀眾很難把臺詞中所講的“道理”血骨相融地貼合在情節(jié)上。
這樣“硬著落”,也算是許多影片、許多導演的通病了。
瑕不掩瑜,《梔子花開》的表現(xiàn)沒有辜負我對它的期望(和我不明所以并羞于承認的好奇心),本身值得一個6.5分-7分的評價。但于我而言,我對它最大的期待反而是在于它的青春片定位,為此才有了最后的7.5分。
標準的粉絲評論是這樣說的:有笑有淚,值得一看。本片倒也沒把我感動得老淚橫流,但到底還是能叫我看出幾分自己青春的痕跡。我的青春里沒有撕逼劈腿亂交墮胎車禍,更沒有各種花式的死于不明AOE,但以往青春片的票房成績卻讓我一再懷疑,是否全國人民喜歡看的就是這樣的疼痛青春?其實我這樣的青春才是異類才是奇葩?有句也挺裝逼的話叫“劣幣驅逐良幣”,但我很不希望這么說。什么是劣幣,什么是良幣?能被市場選擇的東西是無論優(yōu)劣的。疼痛青春若能長青,必然說明是它成功而我失敗。
某種程度上我挺感激《梔子花開》的出現(xiàn),也感激著我自己的青春年華,那些干凈潮濕的空氣,路燈下面很長很長的身影,耳機里周杰倫唱著雨下整夜我的愛溢出就像雨水。
它對青春的定義本身就是價值。
鑒于電影還未公映,很多劇情上的分析我寫得很籠統(tǒng),回頭看自己寫過的話,覺得全是屁話……演員們的表演,沒有具體的語境更是難以給出一個盡可能去主觀的評價。如果可能的話,希望日后的我能克服懶癌來補充一二,也希望各位不要嫌棄我的羅里巴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