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赴美留學生越來越吃香

字號:


    中國留學生張?zhí)煲碜愤^一堆的美劇,看過無數(shù)的好萊塢電影,可是一旦踏進北美的任何一所大學校園,貯備的那些知識全都派不上任何用場了。
    “我們在生活習慣上有很多差異啦,比如說食物,生活習慣什么的,”張?zhí)煲碚f,她是普渡大學西拉法耶校區(qū)(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的一名計算機科學專業(yè)的學生,這個專業(yè)正變得越來越吃香?!白钭屛艺痼@的是他們都是使用公制計量,而我們都是用攝氏度——所以當有人跟我說:“氣溫要到100度了?!钡臅r候我真是嚇得夠嗆!
    張?zhí)煲硎茄杆籴绕鸬闹袊究粕裘来筌娭械囊粏T。2013-2014年期間,超過274000中國學生來到美國學習——比其他國家的留學生都多,就本科生層面來看還上漲了18%。
    占全部中國留學生數(shù)量一半的本科生,剛來到美國的時候英語水平都不咋滴,對于如何適應美國的高等教育系統(tǒng)也很迷茫,為了彌補這個差距,美國大學開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想要幫助張這樣的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生活得更輕松一點兒。
    這些美國大學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外聘更多的工作人員,包括學術(shù)導師和管理人員來處理移民文件。還有一些學校,比如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布分校(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就雇請了說普通話的輔導員解決中國留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還有一些大學:普渡大學(Purdue)、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印第安納大學伯明翰校區(qū)(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也開始在中國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開設一些“行前預備課程”。
    例如,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所提供的“行前預備課程”就是:學生和家長都有機會向?qū)W校工作人員提出自己的真實疑問,這些工作人員和家長可以用中文交流,和學生用英語交流——從而可以給他們一種美國課堂的真實體驗。
    “印第安納大學這樣的做法讓我感覺很舒服,我有機會問想問的所有問題,食物啊,交通啊,還有圖書館和助教之類的,”Dennis Groth說,他是本科教育的副院長。
    “在普渡大學,學校高層也把行前預備課程看作是一種對員工的文化培訓”,Michael A. Brzezinski說道——他是國際項目的主任,“很多人都在這方面下功夫,像宿舍生活、食物供應和學術(shù)指導,都是需要雇人專門服務的。”
    有些學校,如愛荷華大學,還幫助學術(shù)指導員解決語言問題。商學院可以說是中國留學生最密集的地方,這些學校的教授還隨身帶了母語是中文的助教,可以幫助他們正確叫出中國學生的名字。
    “能正確叫出學生的名字可以讓教授心里更舒服點,”Pamela Bourjaily解釋道——他是Judith R. Frank商務交流中心的主任,專門提供這項服務?!拔覀兎浅OM蛑袊魧W生表示我們的尊重,足以讓我們有動力去學習他們的名字發(fā)音?!?BR>    由于中國留學生喜歡和其他的國際生黏在一起,學校還發(fā)明了一些活動來鼓勵他們多和美國本土學生接觸,包括forming buddy programs,對學生的宿舍生活還有挑選社團什么的都非常有意義。還有一些學校,如:德克薩斯基督教大學(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的國際生還能被介紹加入足球隊,這樣可以和美國學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學校還鼓勵中國留學生分享并慶祝他們自己的文化,舉個例子:在布萊恩特大學(Bryant University),學校會組織一個中國歌舞團,向所有學生開放,還有年度的奢華娛樂表演節(jié),國際生們可以分享他們的文化習俗,他們國家流行的歌兒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傳統(tǒng),學校還會慶祝中國的新年和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校長Ronald Machtley說道:“如果你想把他們團結(jié)起來,也希望他們獲得成功,你就得讓他們?yōu)樽约菏钦l而慶祝?!?BR>    很多學校還為國際生提供了英語培訓課程,休閑討論小組讓他們可以自由鍛煉說英語。其他一些學校為了適應和照顧中國學生的口味兒,還調(diào)整了他們食堂供應的餐點呢!
    布萊恩特大學(Bryant University)要求國際生比其他新生提前一段時間來校,原因是因為學校領(lǐng)導注意到中國留學生倒時差是個問題,還常常不適應課程的時間設置,折騰得精疲力盡。
    如果這些人性化服務項目出現(xiàn)了低潮,那么肯定是費用方面的問題,總有人要買單吧?這些年來,國際生的費用--他們通常都是全額支付--在持續(xù)上漲。
    “隨著中國留學生和其他國際生數(shù)量的不斷上漲,學校已經(jīng)意識到了加強服務是很有必要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提高費用,”Peggy Blumenthal說道——他是國際教育機構(gòu)校長的高級顧問,“從某種程度上說,我認為它們其實是在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中國父母都是用鈔票說話的,費用一直在上漲但卻絲毫不影響他們對留學的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