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務員申論熱點:以零容忍遏制“速度與激情”
2016公務員申論熱點:以零容忍遏制“速度與激情”
北京大屯路隧道飆車案于5月21日在朝陽法院一審宣判。被告人唐某某因犯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五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被告人于某某因犯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八千元。二被告人明確表示不上訴。
此案因為涉及豪車、飆車、車禍等敏感詞匯,自案發(fā)以來一直倍受公眾關注。雖然根據(jù)刑法有關規(guī)定,兩名被告人受到的刑罰并不輕,足以對其起到教育作用。但要有效維護公共安全,遏制公共道路上的“速度與激情”,還需要完善各種規(guī)章措施,不僅讓飆車者受到拘役、罰金等刑法領域的負面評價,還要讓其受到其他方面的經濟損失,大幅度提升飆車者成本,切實起到告誡警示作用。
長期以來,有關部門對飆車行為的遏制并不樂觀。比如有媒體報道,5月19日下午,鄭州交巡警六大隊通報,18日晚9時至次日凌晨2時,短短5個小時內,六大隊共接到群眾14次報警舉報飆車。周一至周四每天接到飆車的報警量為10多起,而周五、周六可達30多起,最多一天50多起。“更有一些飆車者直接撥打110挑釁民警‘我在飆車,來追我呀!’”足見飆車已有泛濫之勢,而執(zhí)法力量的不足與執(zhí)法設備的短板也導致難以查處此類事件。六大隊一民警說:“我們想追也追不上,也不敢強追,怕引發(fā)交通事故。”
問題的關鍵還是如民警所稱,“現(xiàn)實中,對飆車的處罰,多是參照超速的標準執(zhí)行。”最高2000元罰款對于買得起豪車的人來說不過是小錢,起不到震懾作用。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則是雖然規(guī)制飆車和醉駕的危險駕駛罪屬于危險犯,即只要行為人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就可入罪,實質上卻由于飆車相對于醉駕更難固定證據(jù),進而難以實施精準打擊。實踐中,也就只能以結果來認定是否犯罪,即如果飆車造成了事故,則容易定罪處罰,如果未造成事故,只能無奈地任其逍遙法外。
因此,有效規(guī)制飆車行為,應該進一步明確入罪標準。譬如可劃定紅線,規(guī)定在追逐競駛過程中超過一定速度就認定為犯罪,剔除“情節(jié)惡劣”這一模糊定罪標準,避免造成嚴重后果才定罪處罰的“潛規(guī)則”。同時,在經濟方面也不能讓飆車者占到便宜。通常來說,機動車均投保有交強險、商業(yè)三者險、車損險,在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財產損失后,由保險公司承擔責任,以減輕行為人負擔。對飆車行為造成的損失,則不宜由保險公司承擔責任,因為根據(jù)保險法有關規(guī)定,保險人不承擔犯罪行為造成的損失;當被保險人增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時,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飆車顯然既屬于犯罪行為,又屬于顯著增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的行為。由此,對飆車者造成的自身人身財產損失,不應再由保險公司賠償,造成的他人損失,保險公司也不賠償,而由飆車者承擔。即使承擔交強險賠償責任的保險公司,也應準許其事后向飆車者追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飆車者違法成本。
飆車作為對他人人身財產及公共秩序帶來嚴重威脅的高度危險行為,理當以零容忍的姿態(tài)全方位圍剿。如此,才能減少公眾因不確定危險因素帶來的不安全感乃至飛來橫禍。
出國留學網(wǎng)公務員頻道精心推薦:
公務員考試申論信息頻道
公考申論600神句
公務員申論熱點匯總
申論真題 |
申論答案 |
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答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