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對于中國文化的影響很大,對于它的研究還專門成立了紅學研究會,要繪制《紅樓夢》的主題手抄報,對它的了解肯定是不能少的,本文(紅樓夢手抄報內(nèi)容100字)有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文章包含了各個類別的國慶節(jié)手抄報圖片,一定有你想要的,歡迎閱讀借鑒。

【紅樓夢的簡介(中英文)】
《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增刪五次”的過程,有人認為這五次增刪,都可能有各自的版本流傳于世,而它的流傳情況,又增加了其復雜性?!都t樓夢》的最后一次定稿,完成于乾隆庚辰年(1760)。而書的付梓,卻是在乾隆辛亥年(1791)。在此之前,它一直是以抄本的形式在讀者中流傳。作者的增刪,抄手的訛誤,后人的校改,使它的版本現(xiàn)象變得極為錯綜復雜。
《紅樓夢》的版本一般被分為兩大系統(tǒng):脂本系統(tǒng)和程本系統(tǒng)。事實上,在程甲本出版之前,已經(jīng)有八十回本的《石頭記》和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存在,只是程本之前的這部百二十回本的《紅樓夢》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紅樓夢》的版本,根據(jù)馮其庸、李希凡先生主編的《紅樓夢大辭典》所載,就有146種(其中包括一些未見版本)。據(jù)魏紹昌先生的《<紅樓夢>版本小考》,現(xiàn)存版本中文部分有30種。如果再加上此后發(fā)現(xiàn)的新版本,就不止這個數(shù)字了。
目前已出版的《紅樓夢》英譯本共有11種,其中全譯本2種:一部是楊憲益、戴乃迭(Gladys Yang)夫婦的譯本(以下簡稱“楊譯”),書名為A Dream of Red Mansions,由北京的外文出版社出版。全書分為三卷,第一、二卷1978年出版,第三卷1980年出版。譯本包括《紅樓夢》一百二十回的全部內(nèi)容。另一部是英國漢學家大衛(wèi)·霍克思(David Hawks)與約翰·閔福德(John Minford)翁婿的譯本,書名為The Story of the Stone,由英國企鵝出版公司出版。其中前八十回由霍克思翻譯,分三卷出版,三卷的副標題分別為The Golden Days(1973), The Crab-Flower Club(1977), The Warning Voice(1980)。1982年至1986年,閔福德翻譯了后四十回,在同一個書名下分兩卷出版,副標題分別為The Debt of Tears(1982)和The Dreamer Wakes(1986)。這兩個全譯本可謂各有千秋,在學術(shù)界和普通讀者中都得到了廣泛認可,其問世在《紅樓夢》英譯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1892年到1893年間出現(xiàn)的第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紅樓夢》英文節(jié)譯本,書名為Hung Long Meng, or,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譯者是英國駐澳門副領(lǐng)事喬利。該譯本完整地翻譯了原著前五十六回的內(nèi)容,分為兩卷,由香港別發(fā)洋行(Kelly & Walsh Ltd.)及澳門商務(wù)排印局(Typographia Commercial)分別出版。喬利本打算翻譯整個一百二十回,可惜因去世而未能如愿。該譯本的獨特之處在于,以前五十六回論,則為全譯本,以一百二十回論,則為節(jié)譯本。在《紅樓夢》的英譯史上,喬利的《紅樓夢》英譯本是第一個帶有真正全譯性質(zhì)的譯本,不但大大超越了此前零散的摘譯片段,而且對后來的英文全譯本譯者霍克思和閔福德翁婿、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有所啟示。因此,喬譯本在英譯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歷史貢獻不容忽視。該譯本重印多次,至今在市場上還有出售。
除上述11種公開出版的英譯本之外,在2004年7月,香港大學圖書館在其主頁以電子版本的形式發(fā)布了英國傳教士布拉姆韋爾·西頓·邦斯爾神父(Reverend Bramwell Seaton Bonsall,1886—1968,中文名彭壽)《紅樓夢》英譯文的完整打印修訂稿。該譯本完成于20世紀50年代末,是楊譯本以及霍譯本問世之前世界上第一個一百二十回全譯本。該譯文雖然未能以書本的形式正式出版,但其電子版本的發(fā)布同樣堪稱《紅樓夢》英譯史上的里程碑。liuxue86.com
【紅樓夢中的經(jīng)典詩詞】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經(jīng)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恨無常》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眼睜睜,把萬事全拋。
蕩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高。
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
兒命已入黃泉,
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世難容》
氣質(zhì)美如蘭,才華阜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
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
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
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
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
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聰明累》
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喜忽悲辛。
嘆人世,終難定。
《晚韶華》
鏡里恩情,更那堪夢里功名!
那美韶華去之何迅!
再休提繡帳鴛衾。
只這戴珠冠,披鳳襖,
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
也須要陰騭積兒孫。
氣昂昂頭戴簪纓,
光燦燦胸懸金印;
威赫赫爵祿高登,
昏慘慘黃泉路近。
問古今將相可還存?
也只是虛名兒與后人欽敬。
《好事終》
畫梁春盡落香塵。
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
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
宿孽總因情。
《葬花吟》黛玉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奴肋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小編精心推薦
西游記手抄報 | 水滸傳手抄報 | 三國演義手抄報 | 紅樓夢手抄報
小編精心推薦
西游記手抄報 | 水滸傳手抄報 | 三國演義手抄報 | 紅樓夢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