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4年司法考試法制史歷年真題解析——單項選擇題

字號:


    根據(jù)往年司考經(jīng)驗,2015年司法考試合格分數(shù)線預測為360分。對于復習剛開始不久的考生,首先要竭盡全力把擅長的科目分拿到!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國家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整理提供2002-2014年司法考試法制史歷年真題解析——單項選擇題,希望大家用心做題!
    (2014年)
    16. 秦律明確規(guī)定了司法官瀆職犯罪的內(nèi)容。關于秦朝司法官瀆職的說法,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
    A. 故意使罪犯未受到懲罰,屬于"縱囚"
    B. 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犯罪,由于過失未能揭發(fā)、檢舉,屬于"見知不舉"
    C. 對犯罪行為由于過失而輕判者,屬于"失刑"
    D. 對犯罪行為故意重判者,屬于"不直"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選項A說法正確。"縱囚"罪,是指應當論罪而故意不論罪,以及設法減輕案情,故意使案犯達不到定罪標準,從而判其無罪。
    選項B說法錯誤。"見知不舉"罪,是指對明知有犯罪,但不揭發(fā)、檢舉。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代禁書令規(guī)定,"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
    選項C說法正確。"失刑"罪,指因過失而量刑不當(若系故意,則構成"不直"罪)。
    選項D說法正確。"不直"罪,是指罪應重而故意輕判,應輕而故意重判。
    17. 《唐律·名例律》規(guī)定:"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關于唐代類推原則,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
    A. 類推是適用法律的一般形式,有明文規(guī)定也可"比附援引"
    B. 被類推定罪的行為,處罰應重于同類案件
    C. 被類推定罪的行為,處罰應輕于同類案件
    D. 唐代類推原則反映了當時立法技術的發(fā)達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唐律?名例律》規(guī)定:"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即對律文無明文規(guī)定的同類案件,凡應減輕處罰的,則列舉重罪處罰規(guī)定,比照以解決輕案;凡應加重處罰的罪案,則列舉輕罪處罰規(guī)定,比照以解決重案。如疏議舉律文說,謀殺尊親處斬;但無已傷已殺重罪的條文,在處理已殺已傷尊親的案件時,通過類推就可以知道更應處以斬刑。又舉例說,夜半闖入人家,主人出于防衛(wèi),登時殺死闖入者,不論罪。律文沒有致傷的條文,但比照規(guī)定,殺死已不論罪,致傷更不論罪。唐代類推原則的完善反映了當時立法技術的發(fā)達。
    選項A錯誤。唐律類推原則的適用前提是法律無明文規(guī)定,也就是說有明文規(guī)定時要直接適用法律。
    選項B、C錯誤。被類推定罪的行為,處罰可能會重于同類案件也可能輕于同類案件。
    18. 根據(jù)清朝的會審制度,案件經(jīng)過秋審或朝審程序之后,分四種情況予以處理:情實、緩決、可矜、留養(yǎng)承嗣。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
    A. 情實指案情屬實、罪名恰當者,奏請執(zhí)行絞監(jiān)候或斬監(jiān)候
    B. 緩決指案情雖屬實,但危害性不能確定者,可繼續(xù)調查,待危害性確定后進行判決
    C. 可矜指案情屬實,但有可矜或可疑之處,免于死刑,一般減為徒、流刑罰
    D. 留養(yǎng)承嗣指案情屬實、罪名恰當,但被害人有親老丁單情形,奏請皇帝裁決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案件經(jīng)過秋審或朝審復審程序后,分四種情況處理:其一情實,指罪情屬實、罪名恰當者,奏請執(zhí)行死刑(選項A錯誤);其二緩決,案情雖屬實,但危害性不大者,可減為流三千里,或發(fā)煙瘴極邊充軍,或再押監(jiān)候(選項B錯誤,該選項說法體現(xiàn)了唐代的保辜制度);其三可矜,指案情屬實,但有可矜或可疑之處,可免于死刑,一般減為徒、流刑罰(選項C正確);其四留養(yǎng)承嗣,指案情屬實、罪名恰當,但有親老丁單情形,合乎申請留養(yǎng)條件者,按留養(yǎng)奏請皇帝裁決(選項D錯誤)。
    19. 武昌起義爆發(fā)后,清王朝于1911年11月3日公布了《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關于該憲法性文件,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
    A. 縮小了皇帝的權力
    B. 擴大了人民的權利
    C. 擴大了議會的權力
    D. 擴大了總理的權力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在形式上被迫縮小了皇帝的權力,相對擴大了議會和總理的權力,但仍強調皇權至上,且對人民權利只字未提,更暴露其虛偽性。
    點下一頁可查看 2013年真題
    
司法考試題庫 司法考試輔導 司考一卷資料 司考二卷資料 司考三卷資料 司考四卷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