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政法干警行測真假話問題:矛盾法
在政法干警行測考試中,會考察真假話問題,那么什么是真假話問題呢?這類題型的描述一般是這樣的:給出若干個人(如:甲、乙、丙、丁)分別說一些話,然后告訴我們題干中有幾個是真的或有幾個是假的,最后要求我們判斷出到底誰說的是真話?誰說的是假話?這種題型的解題方法主要有矛盾法、上下反對法以及假設(shè)法。
矛盾法顧名思義就是題干中會出現(xiàn)一些矛盾,做題的時候主要根據(jù)題干中的矛盾來破解題目,是專門針對題干中出現(xiàn)了互為矛盾表達(dá)的題型。運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在題干所給的信息中一定有兩種表述互為矛盾。在這種題型中我們應(yīng)用矛盾的意義:互為矛盾,一真一假,就能讓題目引刃而解。
一、典型例題
1.甲、乙、丙、丁四個小孩在院子里踢球,突然球飛到玻璃上,將玻璃砸碎了,房屋的主人走出來問這四個小孩是誰砸碎的。甲說:“是丁干的”。乙說:“不是我干的”。丙說:“是甲干的”。丁說:“甲是在誣陷我”。已知他們當(dāng)中有一個說假話,則說假話的是誰?
A。甲 B。乙 C。丙 D。丁
中公解析:此題就是一道典型的運用矛盾法來解答的題目,在這四個人的敘述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甲與丁所說的話互為矛盾,既然互為矛盾,必定有一真一假。又因為題干中告訴我們四人所說的話中只有一個為假,因此,這句假話一定在甲或是丁的敘述中,那么乙和丙說的話就一定是真話,乙說不是乙干的,丙說,是甲干的都是正確的,則最后我們能確定一定是甲干的,故選A項。
2.對某受害人的朋友進(jìn)行偵查分析后,四個警員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測:
甲:“這五個人都有嫌疑”。
乙:“老陳不能逃脫干系,他有嫌疑”。
丙:“這五個人不都是有嫌疑的”。
?。?ldquo;這五個人中肯定有人作案”。
如果這四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推測正確,那么以下哪項為真?
A. 甲推測正確,老陳有嫌疑。
B. 丙推測正確,老陳沒有嫌疑。
C. 丙推測正確,但老陳可能作案。
D. 丁推測正確,老陳有嫌疑。
中公解析:我們將題干的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如下表所示:
甲所有是(嫌疑)
乙陳(嫌疑)
丙有些非(嫌疑)
丁有些是(作案)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這些陳述中甲說的所有是與丙說的有些非明顯構(gòu)成了矛盾,既然構(gòu)成矛盾,則題干中只有一個敘述是正確的,這個正確的就一定在甲與丙之間,那么乙與丁的表述都是錯誤的,則意味著陳沒有嫌疑且所有人都沒有作案,故最后選B項。
二、解題方法總結(jié)
中公政法干警考試網(wǎng)帶大家分享一下這類題目的解答思路和順序:
第一步:將題干的信息轉(zhuǎn)為為邏輯語言;
第二步:找出這些表述之間的內(nèi)部邏輯聯(lián)系(矛盾關(guān)系或上下反對關(guān)系);
第三步:根據(jù)題干給出的僅有一個是對(錯),來判別其他的表述的正確性;
第四步:確定最終答案。
公務(wù)員行測推薦:
行測真題
行測模擬試題
公務(wù)員??汲WR匯總500
行測專項訓(xùn)練習(xí)題匯總40篇
公務(wù)員考試行測模擬試卷
行測真題 |
行測答案 |
行測答題技巧 |
行測題庫 |
模擬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