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C伊力諾依大學香檳分校在理工科方面的實力都很強,本人能申請到UIUC CS專業(yè)的全獎實屬幸運,下面將我的美國大學CS專業(yè)申請的經歷寫出來,希望其他同學能得到一些啟發(fā)。本文對留學文書的準備、套磁以及面試等方面都有涉獵,大家可以參考一二。
本人條件及申請結果:
本科,碩士都是上海交大,GPA很一般,這里就不寫了,大概排名15+/103的樣子。不過專業(yè)GPA都相對比較高,大三學年考得不錯。
G 460+800+3.5
T 100 (S 20)
一篇還算可以的國際會議文章1作,正好趕得上申請末班車,運氣好。
推薦信:2封交大老師的,1封在UMich-SJTU聯(lián)合學院當助教時,UMich CSE過來這邊上課的一個老師寫的,不過不是我申請的領域,不知道有沒有用。
其他 實習經歷,TA經歷若干。
結果(都是CS):
Offer :UIUC,Stony Brook,UC Riverside,U of Nebraska Lincoln
AD:Purdue,ISU,UCI,UCSC,NCSU
Rej:Wisc,UVa,UCSD
pending若干。
UIUC 2月份就收到了,不想浪費別的老師和學校的時間,因此后面拒了一些interview和老師的詢問郵件,包括 RPI,UC Davis,ISU,MSU,UMass等。
硬件條件很爛,所以我個人覺得match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素。
個人覺得除非條件特別出眾的同學,選校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選校一定要與自己的興趣以及research背景相符合。我正好有實驗室的師兄去年申請時候寫過一篇很詳細的盤點,列舉出了我這個領域當前比較熱門的老師以及學校的研究方向,做為我選校時候重要參考。還有就是多讀Paper,讀的時候也花一部分精力記住那個老師以及學校,有空再多上那個group的主頁上看,日積月累后選校的時候就不會太茫然了。
選校之外,我覺得SOP/PS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文書,因為這也是能體現(xiàn)出來match的最重要的文件。寫SOP時候我也改了不少次,麻煩了很多人。最后完全是按照research statement的風格來寫,第一段寫做過什么,第二段寫今后research interest在哪一塊,最后寫why this university(professor/group),沒有寫很多反映“個人品質”的東西...最后證明,很多老師和學校也是會認真看SOP的,特別是我在最后那段里著重寫的感興趣的老師。UIUC的老師也是因為正好有一個很相關的項目在進行中,和我以前一些經歷算是相當match的那種,所以才給了RA,所以說選校+運氣是對我申請中起很大作用的部分。
給其他一些申請者的個人建議:
多讀Paper+有專業(yè)深度的套磁。讀Paper可以先讀一些概括性的文章,以及它里面引用的reference,讀的時候花點時間記下來這個老師和學校。套磁的時候最好不要發(fā)那種群發(fā)的郵件,個人覺得沒有什么用,每封信都應該是用心寫的,介紹自己,談對老師的research感興趣,以及為何感興趣(如何match的),最后可以談一些自己的見解(如仔細研究老師paper中的future work那一部分,找相關的文獻來看)。群發(fā)的套磁郵件有沒有壞處我是不知道,不過肯定不會給老師留下好印象,浪費雙方的時間。
最后要提醒大家,大陸的申請,相比國外以及香港的學校都差得不是一點點,希望大家好運,不要輕易放棄。
本人條件及申請結果:
本科,碩士都是上海交大,GPA很一般,這里就不寫了,大概排名15+/103的樣子。不過專業(yè)GPA都相對比較高,大三學年考得不錯。
G 460+800+3.5
T 100 (S 20)
一篇還算可以的國際會議文章1作,正好趕得上申請末班車,運氣好。
推薦信:2封交大老師的,1封在UMich-SJTU聯(lián)合學院當助教時,UMich CSE過來這邊上課的一個老師寫的,不過不是我申請的領域,不知道有沒有用。
其他 實習經歷,TA經歷若干。
結果(都是CS):
Offer :UIUC,Stony Brook,UC Riverside,U of Nebraska Lincoln
AD:Purdue,ISU,UCI,UCSC,NCSU
Rej:Wisc,UVa,UCSD
pending若干。
UIUC 2月份就收到了,不想浪費別的老師和學校的時間,因此后面拒了一些interview和老師的詢問郵件,包括 RPI,UC Davis,ISU,MSU,UMass等。
硬件條件很爛,所以我個人覺得match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素。
個人覺得除非條件特別出眾的同學,選校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選校一定要與自己的興趣以及research背景相符合。我正好有實驗室的師兄去年申請時候寫過一篇很詳細的盤點,列舉出了我這個領域當前比較熱門的老師以及學校的研究方向,做為我選校時候重要參考。還有就是多讀Paper,讀的時候也花一部分精力記住那個老師以及學校,有空再多上那個group的主頁上看,日積月累后選校的時候就不會太茫然了。
選校之外,我覺得SOP/PS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文書,因為這也是能體現(xiàn)出來match的最重要的文件。寫SOP時候我也改了不少次,麻煩了很多人。最后完全是按照research statement的風格來寫,第一段寫做過什么,第二段寫今后research interest在哪一塊,最后寫why this university(professor/group),沒有寫很多反映“個人品質”的東西...最后證明,很多老師和學校也是會認真看SOP的,特別是我在最后那段里著重寫的感興趣的老師。UIUC的老師也是因為正好有一個很相關的項目在進行中,和我以前一些經歷算是相當match的那種,所以才給了RA,所以說選校+運氣是對我申請中起很大作用的部分。
給其他一些申請者的個人建議:
多讀Paper+有專業(yè)深度的套磁。讀Paper可以先讀一些概括性的文章,以及它里面引用的reference,讀的時候花點時間記下來這個老師和學校。套磁的時候最好不要發(fā)那種群發(fā)的郵件,個人覺得沒有什么用,每封信都應該是用心寫的,介紹自己,談對老師的research感興趣,以及為何感興趣(如何match的),最后可以談一些自己的見解(如仔細研究老師paper中的future work那一部分,找相關的文獻來看)。群發(fā)的套磁郵件有沒有壞處我是不知道,不過肯定不會給老師留下好印象,浪費雙方的時間。
最后要提醒大家,大陸的申請,相比國外以及香港的學校都差得不是一點點,希望大家好運,不要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