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起訴狀案例

字號:


    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的民事起訴狀案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民事起訴狀案例一
    原告:萬××,男,19××年6月4日出生,湖北省云夢縣人,個體工商戶,住武漢市××××,字號武漢市東西湖×銷售部。
    被告:楊×,男,36歲,漢族,個體工商戶,住湖北省鐘祥市郢中鎮(zhèn)×,身份證號:42240×。
    訴訟請求:
    1、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jīng)濟損失25800元;
    2、判令被告返還原告摩托車五輛(價值18000元);
    3、判令被告支付拖欠貨款6415元及利息,
    4、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事實與理由
    原、被告于2006年2月14日簽定了一份《中裕摩托購銷合同》,合同有效期為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25日。合同約定:甲方(原告)實行款到發(fā)貨,乙方(被告)使用現(xiàn)金、支票、銀行匯票結算。2006年4月20日,被告向原告來函,要求原告向被告發(fā)送60輛摩托車,總金額216415元。2006年5月18日被告向原告?zhèn)髡?0萬元承兌匯票復印件一張,要求原告組織貨源發(fā)到鐘祥,并承諾先付款后提貨。原告收到傳真后積極組織貨源。2006年 5月26日原告將貨物運到鐘祥后要求被告先行付款再卸貨,但被告予以拒絕,因此原告工作人員熊繼平拒絕卸貨。被告見原告工作人員熊繼平拒絕卸貨,即指使他人毆打熊繼平并搶奪原告貨物,原告無法只有報110。鐘祥市公安局皇莊水陸派出所的的民警出警到現(xiàn)場后,才得以取回部分貨物,但仍有五輛摩托車(價值18000元)被搶奪。另因被告締約過失責任,還造成原告托運費、貨物貶值等各項損失25800元。
    此外,被告還拖欠原告配件款6415元,被告曾于2006年2月14日出具欠條一張,約定還款時間是2006年12月31日,但被告至今未能給付。
    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特起訴至法院,請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此致
    
        武漢市東西湖區(qū)人民法院

        敬禮
    民事起訴狀案例二
    原告:
    性別:
    民族:
    身份證號:
    住址:
    電話:
    被告:
    性別:
    民族:
    身份證號:
    住址:
    電話:
    訴訟請求
    1. 判令被告返還剩余房屋租賃費用人民幣壹萬元整,設施保證金人民幣壹仟元整;
    2. 判令被告返還上述款項的利息所得;
    3. 判令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于2009年8月10日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租賃被告位于*****的整體院落,用于開辦幼兒園。租賃期為:2009年8月10日至2010年8月10日止。(附《房屋租賃合同》)
    2010年5月3日***村拆遷辦入住,動員租賃戶開始拆遷工作。2010年5月20日,周邊租賃戶全部搬完。為積極配合市城中村改造的拆遷工作,加上周邊環(huán)境污染、幼兒安全難以保障,幼兒園不能繼續(xù)開辦,我園于5月底正式放假。(附:幼兒園當時的放假通知)
    2010年6月1日,幼兒園正式開始搬遷,搬空后根據(jù)合同讓被告驗房,并解除原《房屋租賃合同》(合同條款規(guī)定:合同期間如因國家政策性變動所造成的合同終止,由甲方提前通知乙方并無條件退還給乙方剩余時間的租賃費用)。被告以各種理由推逶逃避,拒不按合同執(zhí)行,退還剩余房費壹萬元整,以及設施保證金壹千元整,合計人民幣壹萬壹仟元整。直至2010年6月11日,在原告多次找被告協(xié)商無果的情況下,因飽受身心疲憊,原告無奈只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請法院幫助討回2月房費壹萬整以及房屋保證金壹仟元整,以及上述款項的利息所得。
    此 致
    *****區(qū)人民法院
    原告人:_______(蓋章)
    2010年6月13日
    附:合同副本壹份。
    本訴狀副本壹份。 其它證明文件叁份。
    民事起訴狀案例三
    民事起訴狀
    原告:郭X,女,1984年出生,漢族,無業(yè),
    地址:北京市xx區(qū) 電話:
    法定代理人:鄭薇 職務:北京市袁向何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興隆商貿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區(qū)
    法定代表人:薛× 職務:總經(jīng)理
    電話:
    訴訟請求:
    1、撤銷與興隆公司之間的手機買賣合同關系
    2、興隆公司返還購機款2525元
    3、按其承諾向郭×賠償手機價款的十倍25250元
    4、訴訟費由興隆公司負擔
    事實與理由:
    2003年5月22日,原告到北京市XX區(qū)購買手機,在某移動電話地下超市人口處看到一張告示"鄭重承諾:手機三包,七天包退,假一罰十。"于是郭×花費2525元從在該處經(jīng)營的興隆商貿有限公司購買了一部摩托羅拉A388手機,隨后送給朋友祝X。
    2003年5月26日,祝×發(fā)現(xiàn)該手機充電后電池竟然鼓起了一塊。經(jīng)摩托羅拉公司鑒定,該機井非摩托羅拉公司原裝手機,電池也是假冒產品。
    于是祝×帶著鑒定結論找到興隆公司,要求該公司十倍賠償。但興隆公司說他們"假→罰十"的告示是5月30日貼出的,在郭X 5月22日購買手機時還沒有此項活動,因此該告示的內容對郭×沒有效力;此次產品出現(xiàn)問題是他們公司工作人員的工作疏忽所致,從手機的外觀看不出真假,只有到技術監(jiān)督部門才能查出真假,手機是供貨商提供的,他們公司并不是有意向郭×提供假貨,沒有欺詐行為。所以興隆公司不同意按"假一罰十"賠償,只同意按雙倍賠償。因此,原告郭*以興隆公司為被告,將其告上法庭。
    興隆公司的這種做法完全屬于欺詐行為,以假充真,欺騙消費者,給原告造成了經(jīng)濟上的損失,而被告所作的行為在法律上又無不屬于違法行為。被告承諾的“假一罰十”也不予兌現(xiàn)。
    被告興隆公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條"禁止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禁止偽造產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禁止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三條"銷售者應當建立井執(zhí)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請求法院判處撤銷原告與被告的買賣合同,并返還購機款2525元。因被告承諾消費者“假一罰十”,因此請求法院判處被告賠償原告手機價款的十倍賠償。請法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此致
    北京市**法院
    具狀人:郭*
    200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