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紀念館記載著歷史的傷痛,警醒大家“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收集整理的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總結范文,歡迎閱讀與參考。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總結(一)
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XX周年即將到來之際,中怡公司黨委近日組織全體黨員赴南京,參觀了大屠殺紀念館,開展了一次愛國教育活動。
紀念館內(nèi),大家步伐緩慢,神色凝重,認真聆聽著講解,恥辱的往事仿若歷歷在目,在南京大屠殺長達六周的時間里,平均每12秒就會有一個鮮活的生命消逝在日軍的屠刀之下,“南京大屠殺,無論在教科書還是資料上,都沒有在紀念館看到的感覺震撼,仿佛歷史重現(xiàn)在眼前。這是一段難以忘懷、也不能忘卻的歷史。”黨員們?nèi)缡钦f。
通過這次參觀,煥發(fā)起了黨員們的激情,大家紛紛表示,我們要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恥辱只代表過去,知恥后勇方為真的斗士,我們應當勇敢的擔起肩上的重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用飽滿的愛國之心投入工作,立足本崗,努力踐行入黨的鏗鏘誓言!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總結(二)
每到南京,必去大屠殺紀念館,去緬懷遇難的三十萬同胞。姓名墻上、萬人坑里,既有革命先烈與抗日志士,但更多的是手無寸鐵的婦孺與平民。當我站在這定格歷史的一幅幅照片旁,仿佛看到了侵略者鐵蹄的肆意踐踏,霎那間活生生的花朵孤零飄落,老人化為枯骨,婦女淪為野獸發(fā)泄的工具,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有的只是死一般的沉寂,太陽旗帶來的盡是無邊的苦難。倘若歷史有生命,她也會為此潸然淚下。追憶這一切,并不是糾纏過去,而是永遠銘記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殤,朝著幾十萬國人鮮血所燃起的歷史之光,去走一條科學和諧的民族復興之路。
歷史引發(fā)深思。 民族的災難,來源于敵人的侵略,但更是因為自身的積貧積弱、內(nèi)耗不已。近代中國百余年的血淚史,在這次屠殺中到達了頂峰!鴉片戰(zhàn)爭以前,國人閉關自守、盲目清高。1840年,英吉利的堅船利炮踹開了緊閉的國門,多米諾骨牌瞬間倒下。中華民族逐漸滑向苦難的深淵?!赌暇l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上百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東北、西北、臺灣等幾百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割讓;幾百萬兩、幾千萬兩直至幾萬萬兩白銀的屈辱賠款;圓明園、紫禁城中上萬件無價珍寶被搶掠一空;中華民族的軀體被剜上了深深的疤痕。參觀大屠殺紀念館,是一次歷史的洗禮,相信每一位流淌著龍之血液的炎黃子孫,都會沸騰、都會垂淚、都會沉思。去思究為什么有著“四大發(fā)明”的文明古國會有如此的災難,去探尋如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自強之路,去感悟個人在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中的歷史擔當……
歷史喚起覺醒。 也只有沉痛的血淚史才能喚醒一個沉睡的民族,在即將亡國滅種的決斷關頭,大屠殺的暴行喚起了無數(shù)人心中對生的向往、對自由的追求。用血喚起血性,“我以我血薦軒轅”。八年抗戰(zhàn),我們建立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華民族擰成一股繩,在同盟國的協(xié)助下共同抗擊法西斯,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zhàn)爭的首次勝利!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大屠殺紀念館的每一位來訪者,參觀時無不扼腕嘆息、拍案而起,他們?yōu)槊褡宓目嚯y歷史悲傷、為國家發(fā)展的嚴峻現(xiàn)實擔憂。是啊,中國的發(fā)展正處于大有作為的戰(zhàn)略機遇期,但在這大變革、大動蕩、大交融的時代,各種形勢錯綜復雜,中華民族和平發(fā)展的道路艱巨而漫長。歷史期待著我們走向盛世、歷史期待著我們繁榮富強,歷史更期待著我們的再一次覺醒!再一次地解放思想、推動改革、促進發(fā)展,不改革就沒有希望,不覺醒將同樣滅亡!
歷史激起奮斗。 沒有實際行動,沒有數(shù)以億計的人們的辛勤勞動,覺醒與激情將化為虛無。值得欣慰的是,在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中國人民以自身特有的勤勞和勇敢,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發(fā)展奇跡。但現(xiàn)在的主要問題不是要不要發(fā)展,而是發(fā)展過程中要不要忘記歷史,要不要忘記這段讓人揪心的過去。有人認為,現(xiàn)在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fā)展,強調(diào)和諧與融合,而記住歷史、記住戰(zhàn)爭,可能產(chǎn)生矛盾、制造摩擦、干擾工作,添了麻煩惹了禍。這種說法貌似有理,其實不然。君子和而不同,記住這段往事是為了化悲痛為力量,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奮進、拼搏進取、篆刻輝煌,讓中華民族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總結(三)
出了地鐵站后穿過一條街就來到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廣場,從側面基本可以看到紀念館建筑的全貌,據(jù)說是根據(jù)船的截面建造的。從外圍往里進,看到很多根據(jù)當時史實做的雕塑,雖然只是簡單的構圖,但配合其中的文字還是能夠想象到歷史上的那些天,我們同胞所遭受的苦難。經(jīng)過這樣一個雕塑群,進入正門下樓,就來到紀念館的入口,在離入口很遠的地方就聽到了為死者而祈禱的鐘聲,這讓我當時就想到了這篇文章的題目,喪鐘為那些不幸的逝者而鳴,希望他們能在地下得以安息,希望這些的民族苦難再也不會發(fā)生。整個場館按照時間的順序布置,從抗日戰(zhàn)爭的背景開始講起,配以大量的圖片,文物,文獻,視頻和仿真的場景等,講到抗戰(zhàn)勝利,日本投降,已經(jīng)對南京大屠殺的紀念等。其中重點的是南京大屠殺部分,配有很多當時日本軍人屠殺平民事情的照片,其場景不可謂不悲慘。所建造的很多仿真場景,也真實再現(xiàn)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特別是對一家人的迫害,我之前對其中的慘狀有所耳聞,當我真正站在那里時,還是沒有勇氣去親眼看一下,我想把這些苦難記在心里就好了。出了這個主場館,還有其他的副場館。最后一個場館是萬人坑的遺址,里面都是累累的白骨,我們第十一期援圭亞那醫(yī)療隊的全體隊員敬獻了花圈,并集體默哀。
參觀雖然顯得匆匆忙忙的,但我仍然記憶深刻,我在這次過程中受到的最大的觸動就是親眼見到了萬人坑,我想這是整個參觀值得銘記的地方,這些不幸的靈魂在那個中華民族羸弱的時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是現(xiàn)代人們對那段歷史的銘記,對和平的追求,對生命的敬畏。整個過程中,我也體會到紀念館設計者的苦心,他們并不完全是在向世人控訴那段歷史,而是給我們當代人足夠的警示,暴力帶來的只是無盡的苦難,和平才是人類應該永遠追尋的主題。理解了這樣的初衷,才能夠理解整個場館的內(nèi)容布置。對南京我還是有著自己的認識的,這里既是古都,是中華文化繁盛時期的象征,也因歷史上的大屠殺而被視為中華民族苦難的象征。對于生活在這其中的人民來說,不知道他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賴以生活成長的所在那。離開的時候,那破舊的城墻,依然孤獨的佇立在那里,那民族苦難的存在地也被周圍的鋼筋水泥所環(huán)繞,我參觀的時候,周圍建筑工地的轟鳴依然可聞。南京現(xiàn)在已經(jīng)蛻變成了一個現(xiàn)代化的都市,大街上是來來往往穿梭忙碌著的人們,他們或者是原住民,或者是外來者,都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生存而不停的奔波,不知道當他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平靜的做在家里,享受著那份家里的溫馨時,會不會想到我這是在那座城市,這個城市與別的城市又有什么不同。莫要被都市忙碌的生活磨掉我們心理被鐫刻上的苦難印記。
喪鐘為不幸的逝者而鳴,也將為忘記苦難,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鳴。不要讓大屠殺紀念館作為一個景點而被人銘記。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總結(四)
走近南京,回憶歷史的沙漏,不經(jīng)緬懷起那段慘淡的回憶,南京大屠殺。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忘卻的傷痛,恥辱的歷史,我知道“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邁著沉重的步伐,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穿行。在進去的入口便有很多石像,這些是南京大屠殺中的歷史證明。這些曾經(jīng)受過傷的人,在歷史的前行中不忘留下自己的足跡,讓后人記住這一屈辱的歷史,推動歷史的前進。其中有一個石像令我印象深刻。一個孩子與母親的生離死別。殘酷的日本人將母女兩個的手狠狠的拽開,將刺刀沾滿鮮血,我在幻聽孩子的哭聲與悲痛,現(xiàn)在已經(jīng)劃到歷史長河中,但是我們依稀的記得孩子的哀嘆聲,那撕心裂肺的尖叫聲。那里有當時屠殺南京30萬的鐵血證明---那一把曾經(jīng)殺過無數(shù)人的尖刀。我記得曾經(jīng)在一本教科書上過看到過,一群日本人將中國的一個村莊里所有人裸露的關在一間屋子里,然后倒上油將他們活活燒死。殘酷的日本人在旁邊哈哈大笑貌似在看一場精彩的表演,如此殘暴,我在思考如果他們的家人這樣,他們不會悲痛么。
往前走,有一間屋子叫十二秒,里面每隔十二秒就會發(fā)出滴答的聲音,然后隨著出來一個在那就大屠殺中遇難者的遺像,當時心中的悲痛猶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我在幻想他們在對我們訴說著什么令人悲憤交加。繼續(xù)前行,看到一行大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要記住歷史,但不要忘記仇恨。”是歷史可以寬容,但不可以忘卻。我們中華民族有寬容的氣概,但不可以抹殺歷史。今天的歷史中我們追溯,不能忘記今日的繁華之地是昔日日本人的殺戮場地,那一張張兇殘的面孔至今也停留在南京的心中,我看到歷史的步伐它在證明著自己有多強大,和中國人說自己的理想就是發(fā)展中國,讓曾經(jīng)侵略我們的日本人和別的侵略者看到中國的強大與發(fā)展,讓他們有所畏懼。曾經(jīng)的歷史現(xiàn)在回首給予我們更多的教訓,讓我們在歷史中看到自己的進步。我們今天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前人給我們鋪的路,今天的幸福之光也是前人為我們打下的精神脊梁......歷史的前言我們無法去親身體會,但是歷史的繼續(xù)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創(chuàng)造。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博物館讓我們看到了歷史,回味了歷史,鼓勵我們讓更多的人去接觸歷史。讓更多的人知道當今的來之不易。
中國的歷史長河淵源流淌,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就是去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在今后的發(fā)展中再創(chuàng)輝煌。走進南京,回味歷史,品味千姿百態(tài),知道當今的世界沒有歷史的塵埃是不會有今天的。南京我們中華民族的古都,那一幕幕喚起了沉睡的人們,我們在歷史中前進,奮斗。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總結(五)
今天組織部組織我們上海大眾長沙分公司的學員去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說不清道不出這一路上是懷著怎樣的心情。
踏上南京這片土地,它的深沉,它的底蘊,深深地吸引著我,要前往的目的地,使我的心情更加的沉重。終于來到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入館處,館門口的幾座石雕,顯得格外的顯眼,那么的形象,附上的文字詮釋了石雕的含義。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三個小孩子的石雕,他們是失去父母的孤兒,那么他們的父母呢?他們的父母無辜的死在了日本人的轟炸之下,此后,他們流浪,行走在沒有安全的城市里。雖然這座城市已經(jīng)成了死城,沒有任何生氣,只是充滿著死亡,恐懼和不安。小孩子那絕望而無助的的眼神,老人家的麻木表情,表示他們已經(jīng)面臨太多的悲劇。此時,瞬間感到?jīng)鲲L陣陣,涼到了我的內(nèi)心深處。
進館之后,顯而易見的數(shù)字300000,著實嚇我一跳,頓時腦海里面一片空白,似乎空氣中都出現(xiàn)了血腥的味道。進入到紀念館里面,里面的燈光很暗,有種陰森森的感覺,毛骨悚然。仔細的看了那些圖片,如果不認真地看,真的不敢相信除了電視劇現(xiàn)實中也有這么悲慘的事情。
細想一下,當時的中國為什么淪陷成這樣?任人宰割,沒有任何還手的余地,只能任人魚肉,為什么呢?中國民族當時的落后到了什么地步了?“閉門造車”的后果是慘痛的,落后使我們挨打,落后讓我們備受屈辱,落后給我們帶來了災難。如果要改變這樣的局面,我們唯有記住歷史,記住屈辱,鞭策我們,使之奮發(fā)向上。liuxue86.com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里,之后把自己變得強大,才能保護自己的家人及朋友。
在將來的生活中,學習中要努力奮斗,才能將國家和民族發(fā)揚光大,才能使人民過上最好的生活。
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總結(六)
和初冬的景象一樣,當我們站在了紀念館的門口,原先路上有關有笑的心情都忽然不翼而飛,剩下的只有滿臉的肅穆、滿眼的蒼涼,似乎那口和平之鐘的巨大回響在無情地震撼著我們的心。當看見黑色的大理石鑄成的金字塔和雕塑后,大家便什么話都說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話都被哽住,已經(jīng)沒有辦法用言語形容當時的心境和復雜的心情,突然感覺到自己所學的一切所謂華麗的辭藻在此刻顯得是那么的蒼白無力。
走進大屠殺紀念館,大家立刻被以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悲蒼景象所震撼了。紀念館前的警鐘上鐫刻著“敲世紀警鐘,祈世界和平”的十個大字,提醒著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國人勿忘國恥,興我中華。紀念館雖不很大,但我卻走了很久很久,我不知道我是怎樣走出紀念館的,時間似乎在那一刻凝固,我們又似乎在那一瞬間走過春秋,走過寒冬,走到了世界的盡頭……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絕不能患歷史健忘證,決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血海深仇!決不能愧對無數(shù)先烈和死難的冤魂!一個人、一個民族,是需要有點精神的,如果自己不爭氣的話,怨天尤人沒有任何意義!落后就要挨打,這歷史的教訓太沉痛太深刻。今天,我們祭奠南京大屠殺,不是囿于歷史的傷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恥而后勇,發(fā)憤圖強!奮發(fā)圖強!只有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們強大了,我們才能站得直、立得穩(wěn)。
我們今天的幸福,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和生命。先人們?yōu)槲覀冮_辟了一個安定和平的天地,作為一名受黨和人民培養(yǎng)多年的基層黨委書記,我們必須有一種為了地方的發(fā)展、父老鄉(xiāng)親的安居樂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無畏精神,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積極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保持奮發(fā)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情操,為祖國的富強昌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