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從“控煙手勢”看公共治理
2016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從“控煙手勢”看公共治理
【時政熱點】
從“控煙手勢”看公共治理的轉(zhuǎn)變
【背景鏈接】
2015年4月12日,北京啟動《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倒計時50天宣傳活動。這部《條例》被稱為“史上最嚴控煙令”、“最全面控煙立法”,規(guī)定今后北京市所有“帶頂?shù)?、帶蓋的”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100%禁煙。與此同時,“無煙北京”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市民可通過微信舉報違法吸煙行為,同時三種備選的勸阻吸煙手勢“不可以”、“我介意”、“請停止”,也引起市民廣泛熱議。北京將要依法、全面向公共場所抽煙“宣戰(zhàn)”。
【標準表述】
[當前現(xiàn)狀]
控煙立法被認為是控制吸煙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我國許多省市都進行了專門的地方性控煙立法。但從實踐執(zhí)法情況來看,控煙立法法律實施效果非常差,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很多地方十幾年來沒有開出一張罰單,執(zhí)法難成為阻礙控煙工作前進的一大難題。當前,控煙執(zhí)法模式的混亂和不確定性是我國控煙立法貫徹落實情況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如一些地方出現(xiàn)“九龍治水”的控煙執(zhí)法模式,容易形成部門之間互相推諉,最終形成無人管理的局面。
[存在問題]
“控煙手勢”走上街頭,這是從條文走向?qū)嵺`很好的一步。只不過從操作性來說可能不一定能達到特別好的效果。實際上,禁煙標識隨處可見,相關禁煙條例也是推出多時,效果不盡如人意。除了法律的強制性,市民素養(yǎng)上的培養(yǎng)還需要給予一定的寬容時間,從實際情況分析,貿(mào)然去用手勢阻止他人公共場合吸煙,對方是否接受建議在于其素質(zhì),同時阻止者溝通方式是否讓人愿意接受也影響效果。同時,盯梢需要人力,強制執(zhí)行的力度到底如何,還需拭目以待。但總的來說,更多這樣的禁煙倡議及活動,對于公民的公共空間意識還是大有益處的。
[“控煙手勢”的益處]
一是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鋪墊。職能部門推出3種“控煙手勢”,由市民投票來決定采用哪一種,同時吸引輿論關注熱議,為接下來的“史上最嚴”的控煙條例的實施,做好了鋪墊。畢竟形成一種控煙的氛圍,讓人們心中有了“公共場所吸煙要被罰”的意識,接下來的工作也可以更方面的開展。
二是提高群眾參與公共事物的熱情。由市民們來決定采用哪種“控煙手勢”,既可提高人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為公共問題的紓解做加法,也是公共治理方式轉(zhuǎn)變的體現(xiàn),預示著以往那種大包大攬的治理方式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意義]
由此可見,“控煙手勢”非但不是一種形式主義,反而是公共治理轉(zhuǎn)變的注腳。對于公共問題,主政者不再以軍事化思維來治理,不再只側(cè)重結(jié)果而忽視過程,而是在著重多元主體參與和充分協(xié)商的同時,注重治理程序的規(guī)范性、有效性,從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思量,顯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制”的具體表現(xiàn),無疑值得鼓勵。
[建議措施]
第一,控煙行動必須深入人心。想要做到控煙,全民禁煙,必須要加強對于吸煙危害的宣傳力度,比如居委會、電視媒體定時在人們身邊做禁煙宣傳教育,組織禁煙活動等。
第二,控煙手段和懲罰措施必須強硬有力。對于“我抽我的煙,關你什么事”、“吸煙又不犯法”等不聽規(guī)勸、違反條例吸煙的人,要嚴格按照控煙條例進行嚴肅處罰,如:警告、罰款、批評等。對于勇敢舉報、積極監(jiān)督違反條例行為的人和自身積極戒煙的人,可以進行相應的獎勵措施,比如:授予積極參與、監(jiān)督控煙獎狀、開辦表彰大會等。
第三,監(jiān)督機制要全面建立,方法要實用、創(chuàng)新。監(jiān)督管理機制必須有所實際作為,要在相關場所處建立舉報點、設置舉報電話等便民措施,方便市民即使監(jiān)督、舉報吸煙因為和監(jiān)督部門及時對其進行處理。
出國留學網(wǎng)公務員頻道精心推薦:
公務員考試申論信息頻道
公考申論600神句
公務員申論熱點匯總
申論真題 |
申論答案 |
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答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