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預測: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附范文)

字號:


    2015年高考作文預測: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附范文)
    
    【文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眾所周知,一個能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以下簡稱“賓大”)的學生,可以享受很多優(yōu)質的社會資源:全球優(yōu)秀的教師、一流的人文環(huán)境、學術界和商政界優(yōu)質的合作平臺、優(yōu)先的實踐和工作機會等。但這樣的機會到底應該給予誰?“賓大”有其“規(guī)章制度”:學習成績占40%,綜合素質占40%,價值觀占20%。
    2010年,“賓大”在中國為其國際特訓班招生,一位奧數(shù)尖子生讓他們很感興趣,于是有了以下對話(其中A為“賓大”教授,B為奧數(shù)尖子):
    A:“你讀書讀得那么好,是為了什么?”
    B:“為了掙錢。”
    A:“那掙錢又是為了什么?”
    B:“為了周游世界。”
    A:“除了周游世界還想干什么?”
    B:“還可以買房子。”
    A:“買了房子還想干嘛?”
    B:“和父母一起住……”
    對話后,“賓大”十分干脆地拒絕了這位尖子生。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請結合自身體驗或社會生活,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導寫指津】
    從命題要求看:“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請結合自身體驗或社會生活,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你有何感想和思考?”這里,感想和思考,決不能離開賓大拒收奧數(shù)尖子這回事,必須對這件具體的事作出具體的分析評價。
    從這一點說,命題有類于對具體事物進行具體分析評價的命題。
    比如:這類命題與那種由此及彼引申開去的寓言式材料作文是不同的,這類命題,你可以視通萬里,思接千載,但還是應該回歸到對材料本身的分析評價上來。這種對具體的現(xiàn)象作具體的分析評價的命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宿構套作,可以讓蘇武蘇軾蘇小小蘇大大們真正歇歇腳。
    從命題的另一個要求——“請結合自身體驗或社會生活”來看,又不能就事論事,還要由此及彼,聯(lián)系自身,聯(lián)系與自身相關的現(xiàn)實生活。從這一點說,命題又有類于所謂“后材料作文”。這類命題所選角度所定立意都必須由材料本事中來,但又不能停留在材料本身。
    因為“感想”“思考”都是從材料中來的,其合理性、正確性又都要回應材料,以求聯(lián)系,以求印證。必須注意:“由此及彼”之“彼”與“此”是必然有其內在聯(lián)系的。
    回到“賓大拒收奧數(shù)尖子”這一材料的命題:
    在這道作文題中,材料提到了賓大的招生制度:“學習成績占40%,綜合素質占40%,價值觀占20%。”,前面還有“一個能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以下簡稱“賓大”)的學生,可以享受很多優(yōu)質的社會資源”,我們要敏銳地察覺到這個“暗示”:賓大不像有些大學,單純憑考試成績來決定是否錄取考生,而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價值觀。奧數(shù)
    尖子被淘汰,就是在這20%的價值觀上栽了跟頭,賓大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是社會給予的,學校當然希望學子們能具有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懂得回饋社會,回饋他人,一個一心想讀書后“掙錢”、“周游世界”、“買房子”,“和父母一起住”(過安逸舒適的生活)的學生,在校方看來,雖然“誠實”,也還“孝順”,但根本點上,是一個眼里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只有“小我”沒有“大我”的自私鬼,賓大絕不想把這個機會白白送給這樣的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從一個相對小的角度來理解也可:人讀書(活著)不能只為追求個人的物質生活,滿足低層次的物欲,更應該有著更純粹、更美好、更高尚的追求,比如,錢鐘書讀書,追求文化之精深,沈從文寫作,感悟人性之大美。(這些,從本質結果上說,也服務社會,造福人類。)
    【問題反思】
    1.不能撇開材料不顧,應該對賓大拒收奧數(shù)尖子這件事做出具體分析評價,“感想和思考”不能脫離材料的含意。
    2.不能片面理解材料,挑片鱗只爪而不顧主體實質。如:
    《百善孝為先》——批評奧數(shù)尖子將“和父母住在一起”放到了“周游世界”“買房子”之后。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通篇談夢想(“奧數(shù)尖子”不是沒有夢想)。)
    《素質教育刻不容緩》——通篇談素質教育,談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素質。(“讓他們很感興趣”的“奧數(shù)尖子”大概不會綜合素質很差,問題的核心是其價值觀只停留在自我和自我享受上,再說,其價值觀不正確也不完全是教育的問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也很直接和重要。)
    3.文章要從材料而來,不能另起爐灶,由另外的事情引入,而只把“賓大拒收奧數(shù)尖子”作為文章的一個例證。
    4.所應發(fā)的“感想和思考”必須與材料有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并且落腳點是回答賓大的做法正確與否或“奧數(shù)尖子”的人生選擇(回答)正確與否上來。
    5.不能只是演繹材料內容而成為記敘文,寫記敘文應該是另外一件事情,但要與材料中的事情相印證。(由材料所引發(fā)的“感想與思考”可以由記敘的另一事情另一人物體現(xiàn),但以本命題而言,不容易駕馭。)
    6.這類文章往往以認識評判見高下,要抓住本質深入分析,要實實在在說理,不要單純用大篇幅堆砌例子。
    【佳作展示】
    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是享譽全球的知名學府,無數(shù)學子英才都夢想著進入這所社會資源優(yōu)厚的大學。然而日前,賓夕法尼亞大學卻拒絕了一名奧數(shù)尖子生,只因在交談中這名學生表露出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掙錢、旅游和買房,說到底,其價值觀只是停留在自我享受上,而完全沒有享受了優(yōu)厚社會資源后應該回饋社會、造福人類的意識。
    賓大果斷拒絕心中只有自我的尖子學生,不由得讓我們也捫心自問起來: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
    這問題看似那么地簡單。我們一生下來,匆匆走過嬰幼兒時期,便被送進幼兒園,開始了我們浩蕩漫長的讀書之旅。一本本教材從厚讀薄又從薄讀厚,日子一天天過,我們越走越遠,卻常常一不小心丟失了出發(fā)時的夢?,F(xiàn)在一到周末放假各種補習課培優(yōu)班都人滿為患,學生們擠破腦袋誓要考上一所好大學。那考上大學之后呢?人們常想都不想就脫口問出:“找份好工作,多掙點錢。”
    好好讀書,以求獲得好的發(fā)展,過上更好的生活,這自是不錯的,但我想,說起為什么讀書,目的應還是為提升自己,將來做一個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人,這才理應是正經(jīng)。
    拋開目的談學習是無意義的,學習說到底是一種手段與工具,所以讀書若是沒有明確的目標,隨著大流一路苦讀,只怕即便讀得“滿腹經(jīng)綸”,人心也是空洞不安的。2010年網(wǎng)上炒得沸沸揚揚的“北大炫證女”許多人還記得,那廝天生頭腦好用,一路過關斬將考入北大,又在大學期間利用各種時間攻讀了各類專業(yè)證件,然后將自己所得的證件鋪滿一床,用相機記錄下來向世人炫耀自己的“學識”。這既令人贊嘆,卻更為可悲,這也許就反映了我國一些知識分子的現(xiàn)狀:內心空懷滿腔學識,卻內心空虛不安,沒有明確的目標,只知一路考試——拿證,拿證,似乎就成了讀書的代名詞。
    但試想,若我們人人心中讀書的終點都只是拿證來敲開好工作、好房好車的大門,那我們的社會只怕真會變成一個物欲橫流、精神匱乏的社會,人們讀書若都只想著自己如何過得更好,卻不想為他人為社會做點什么,那我們的明天將何去何從?想改善生活有更好的明天這值得提倡,但并不止步于此。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崇高也許不是我們人人都能企及的,但把視野放寬,讓你晶亮的眸子里不只有好大學好房好車,更有一個進步和諧的大家社會。
    問問自己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努力提升自我、豐富心靈,在回饋社會、造福人類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做一個能對社會進步有所貢獻的人,這才是我們讀書的應有之義。
    【評點】
    本文由賓大拒收奧數(shù)尖子的原由引發(fā)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的思考,得出“努力提升自我、豐富心靈,在回饋社會、造福人類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做一個能對社會進步有所貢獻的人”的結論。切合題意,中心明確。文章層次清楚,首尾圓合,說理實在,語言流暢,用詞準確。在內在邏輯更為嚴密、語言更為精煉方面還有待提升。
    
高考作文題目 高考作文押題 高考作文預測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英語作文
高考記敘文 高考議論文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作文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