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公務員休假應成為帶薪休假催化劑

字號:


    公務員工資待遇、養(yǎng)老保險、職業(yè)晉升素來是人們關注的重點,現(xiàn)在公務員帶薪休假制度也成了熱點,出國留學網公務員考試網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年以來,高層多次公開強調落實帶薪休假。為推進政策落實,部分地方政府相繼出臺細則。但記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帶薪休假已經開始趨于“強制性”,擬將休假情況與單位、個人的考核、評優(yōu)等掛鉤,這是制度善意還是矯枉過正,引發(fā)討論。
    在我們的傳統(tǒng)眼光里,機關事業(yè)單位的公職人員應該是勤奮工作的榜樣,但是,依法休假是工作人員的權利。公職人員帶頭休假,一來可以調節(jié)身心,二來可以提高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效率,三來可以引導社會休假潮流,應該是多贏的結局。盡管有公職人員認為“有假難休”,休假申請不敢拿給領導看,但是政府強制推進,領導帶頭休假,“有假難休”的情況應該會有所改變。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僅公職人員“有假難休”,不少企業(yè)都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tài),節(jié)假日更成了某些企業(yè)讓員工加班加點的“黃金機會”。不談帶薪年休假、就是法定節(jié)假日與休息日的休假權,在一些用人單位都是形同虛設。在一些企業(yè),員工一周休息一天基本上是常態(tài)。不論是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還是《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對休假都有明確規(guī)定,但勞動者的“休假權”落實情況依然不理想。有調查顯示,僅22.6%網民能全休52個周末,就頗能說明問題。就連國務院發(fā)布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也只是說2020年基本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
    現(xiàn)實休假生態(tài)中,不少用人單位喜歡宣傳、鼓勵加班加點工作的員工,而缺少對休假權利的激勵保障措施,勞動者加班加點工作被認為是先進典型。員工爭取休假權利被認為是不愛崗敬業(yè)。在這樣的語境下,有多少人出來捍衛(wèi)休假權利,與重加班輕休假的潛規(guī)則叫板呢?即使一個單位有幾個爭取休假權利的人,也會遭到整個團隊的排斥。這一點從某職工的話語中得到驗證:“休假制度執(zhí)行很難。一是工作脫不開身,二是領導不休假,一般職工也不好意思休假。”
    如果說公職人員休假權利可以通過政府強制執(zhí)行得到保證的話,其他員工的休假權利如何落實呢?勞動法已經頒布20年,勞動合同法已生效7年有余,保護勞動者休假權利是早已說濫了的話題,但法律法規(guī)并沒有被用人單位敬畏。用人單位剝奪員工休假權利,安排勞動者超時加班、模糊加班概念,員工被全勤等侵害勞動者權益的事情比比皆是。如果碰上經濟不景氣,企業(yè)裁員的時候,員工更是不敢同老板談薪論假。
    雖說勞動者休假權利被打折扣,與“重工作輕休息”的大背景與勞動者維權意識不夠有關。但是,就業(yè)形勢嚴峻,員工與企業(yè)之間權利地位普遍不對稱,是不爭的事實。勞動者為了保住飯碗,明知用人單位剝奪休假權利違法,也不敢提出異議,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話語權。
    面對不理想的休假現(xiàn)狀,一方面,公職人員要帶頭休假,維護包括臨聘人員在內所有公職人員的權利;另一方面,公職人員不能只顧著自己休假,而要積極營造依法休假的社會氛圍,引導休假潮流,喚醒更多勞動者的休假權利意識。更為重要的是,政府職能部門要維護所有勞動者的休假權利。對克扣勞動者假期的用人單位,提高其違法成本,啟動問責程序與法律程序,通過法律制度的力量落實普通勞動者的休假權利。
    2015公務員工資改革:基層工資調整
    公務員各部門政治前途 經濟待遇分析
    國家公務員官銜級別排行從高到低
    公務員養(yǎng)老保險并軌 以前繳的錢怎么辦
    
公務員報考指南 公務員報考條件 公務員報名入口 行測專題 申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