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司法考試頻道為您整理提供“中國普法網公布2015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本頁內容如與考試試卷有出入的,以考試試卷為準;本頁試題的題序或選項順序與考生使用的試卷不同的,以試題選項內容為準。
試 卷 一
提示:本試卷為選擇題,由計算機閱讀。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關于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和總目標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A.依法治國事關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事關人民的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B.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C.總目標包括形成完備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和高效的法律實施體系
D.通過將全部社會關系法律化,為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保障
2.東部某市是我國獲得文明城市稱號且犯罪率較低的城市之一,該市某村為了提高村民的道德素養(yǎng),建有一條“愛心互助街”,使其成為交換和傳遞愛心的街區(qū)。關于對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原則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道德可以滋養(yǎng)法治精神和支撐法治文化
B.通過公民道德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能為法治實施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
C.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更要強調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
D.道德教化可以勸人向善,也可以弘揚公序良俗,培養(yǎng)人們的規(guī)則意識
3.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求推進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下列哪一做法沒有體現這一要求?
A.在《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改中,立法部門就處罰幅度聽取政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意見
B.在《種子法》修改中,全國人大農委調研組赴基層調研,征求果農、種子企業(yè)的意見
C.甲市人大常委會在某社區(qū)建立了立法聯系點,推進立法精細化
D.乙市人大常委會在環(huán)境保護地方性法規(guī)制定中發(fā)揮主導作用,表決通過后直接由其公布施行
4.建設法治政府必然要求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關于建設法治政府,下列哪一觀點是正確的?
A.明晰各級政府事權配置的著力點,強化市縣政府宏觀管理的職責
B.明確地方事權,必要時可以適當犧牲其他地區(qū)利益
C.政府權力清單制度是促進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厘清權責、提高效率的有效制度
D.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行政機關擺脫具體行政事務,加強宏觀管理
5.對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行為作出禁止性規(guī)定,是保證公正司法的重要舉措。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任何黨政機關讓司法機關做違反法定職責、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屬于干預司法的行為
B.任何司法機關不接受對司法活動的干預,可以確保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
C.任何領導干部在職務活動中均不得了解案件信息,以免干擾獨立辦案
D.對非法干預司法機關辦案,應給予黨紀政紀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推進嚴格司法,應統一法律適用標準,規(guī)范流程,建立責任制,確保實現司法公正。據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最高法院加強司法解釋和案例指導,有利于統一法律適用標準
B.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guī)則,可以促進法庭審理程序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
C.在司法活動中,要嚴格遵循依法收集、保存、審查、運用證據,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制度
D.司法人員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是指司法人員僅在任職期間對所辦理的一切錯案承擔責任
7.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使人民群眾內心擁護法律,需要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某市的下列哪一做法沒有體現這一要求?
A.通過《法在身邊》電視節(jié)目、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展以案釋法,進行普法教育
B.印發(fā)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責任表,把普法工作全部委托給人民團體
C.通過舉辦法治講座、警示教育報告會等方式促進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
D.在暑期組織“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模擬法庭巡演”,向青少年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
8.近年來,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利用手中權力和職務便利收受巨額賄賂,根據黨內法規(guī)和法律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并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這表明黨員領導干部在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時要牢記法律底線不可觸碰
B.依照黨內法規(guī)懲治腐敗,有利于督促黨員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依法辦事
C.要注重將黨內法規(guī)與國家法律進行有效銜接和協調,以作為對黨員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法律制裁的依據
D.黨規(guī)黨紀嚴于國家法律,對違反者必須嚴肅處理
9.臨產孕婦黃某由于胎盤早剝被送往醫(yī)院搶救,若不盡快進行剖宮產手術將危及母子生命。當時黃某處于昏迷狀態(tài),其家屬不在身邊,且聯系不上。經醫(yī)院院長批準,醫(yī)生立即實施了剖宮產手術,挽救了母子生命。該醫(yī)院的做法體現了法的價值沖突的哪一解決原則?
A.價值位階原則
B.自由裁量原則
C.比例原則
D.功利主義原則
10.《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采取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對此條文,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確的?
A.運用了規(guī)范語句來表達法律規(guī)則
B.表達的是一個任意性規(guī)則
C.表達的是一個委任性規(guī)則
D.表達了法律規(guī)則中的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
11.律師潘某認為《母嬰保健法》與《婚姻登記條例》關于婚前檢查的規(guī)定存在沖突,遂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書面提出了進行審查的建議。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母嬰保健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婚姻登記條例》
B.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后認定存在沖突,則有權改變或撤銷《婚姻登記條例》
C.全國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需向潘某反饋審查研究情況
D.潘某提出審查建議的行為屬于社會監(jiān)督
12.張某到某市公交公司辦理公交卡退卡手續(xù)時,被告知:根據本公司公布施行的《某市公交卡使用須知》,退卡時應將卡內200元余額用完,否則不能退卡,張某遂提起訴訟。法院認為,公交公司依據《某市公交卡使用須知》拒絕張某要求,侵犯了張某自主選擇服務方式的權利,該條款應屬無效,遂判決公交公司退還卡中余額。關于此案,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張某、公交公司之間的服務合同法律關系屬于縱向法律關系
B.該案中的訴訟法律關系是主法律關系
C.公交公司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是同時產生和同時消滅的
D.《某市公交卡使用須知》屬于地方規(guī)章
13.趙某因涉嫌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被立案偵查,在此期間逃往A國并一直滯留于該國。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該案涉及法對人的效力和空間效力問題
B.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原則,趙某不在中國,故不能適用中國法律
C.該案的處理與法的溯及力相關
D.如果趙某長期滯留在A國,應當適用時效免責
14.卡爾·馬克思說:“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法官除了法律沒有別的上司。”對于這句話,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確的?
A.法官的法律世界與其他社會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等)沒有關系
B.法官的裁判權不受制約
C.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但必須是法律的奴仆
D.在法律世界中(包括在立法領域),法官永遠是其他一切法律主體(或機構)的上司
15.關于法的適用,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在法治社會,獲得具有可預測性的法律決定是法的適用的唯一目標
B.法律人查明和確認案件事實的過程是一個與規(guī)范認定無關的過程
C.法的適用過程是一個為法律決定提供充足理由的法律證成過程
D.法的適用過程僅僅是運用演繹推理的過程
16.《左傳》云:“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系對周禮的一種評價。關于周禮,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周禮是早期先民祭祀風俗自然流傳到西周的產物
B.周禮僅屬于宗教、倫理道德性質的規(guī)范
C.“禮不下庶人”強調“禮”有等級差別
D.西周時期“禮”與“刑”是相互對立的兩個范疇
17.唐永徽年間,甲由祖父乙撫養(yǎng)成人。甲好賭欠債,多次索要乙一祖?zhèn)饔駢嬑垂?,起意殺乙。某日,甲趁乙熟睡,以木棒狠擊乙頭部,以為致死(后被救活),遂奪玉墜逃走。唐律規(guī)定,謀殺尊親處斬,但無致傷如何處理的規(guī)定。對甲應當實行下列哪一處罰?
A.按“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應處斬刑
B.按“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應處絞刑
C.致傷未死,應處流三千里
D.屬于“十惡”犯罪中的“不孝”行為,應處極刑
18.鴉片戰(zhàn)爭后,清朝統治者迫于內外壓力,對原有的法律制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與變革。關于清末法律制度的變革,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大清現行刑律》廢除了一些殘酷的刑罰手段,如凌遲
B.《大清新刑律》打破了舊律維護專制制度和封建倫理的傳統
C.改刑部為法部,職權未變
D.改四級四審制為四級兩審制
19.現代陪審制發(fā)源于英國并長期作為一種民主的象征被廣泛運用。關于英國陪審制度,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陪審團職責是就案件的程序部分進行裁決
B.法官在陪審團裁決基礎上就事實和法律適用進行判決
C.對陪審團裁決一般不允許上訴
D.法官無權撤銷陪審團裁決
20.憲法的制定是指制憲主體按照一定程序創(chuàng)制憲法的活動。關于憲法的制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制憲權和修憲權是具有相同性質的根源性的國家權力
B.人民可以通過對憲法草案發(fā)表意見來參與制憲的過程
C.憲法的制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D.1954年《憲法》通過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公布
| 司法考試題庫 | 司法考試輔導 | 司考一卷資料 | 司考二卷資料 | 司考三卷資料 | 司考四卷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