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林夕歌詞中的情感
陳明聰
(安康學院 中文系06級 漢語言文學二班 )
[摘要]:當代流行歌詞粗制濫造、盲目模仿、日趨平庸的時候,林夕的歌詞繼承古典詩歌的優(yōu)美神韻,與旋律緊密膠合,情感豐富而表達形式多樣,尋求人各類情感和家國之夢的思想高度。并從情感表達的各個方面為流行歌詞拓寬了思路,給當代流行音樂歌詞創(chuàng)作以深刻啟示。
[關(guān)鍵詞]:林夕 歌詞 情感 表達方式
引言:林夕,原名梁偉文,1961年生,1980年就讀香港大學中文系,1982年加入香港業(yè)余填詞人協(xié)會,1984年攻讀香港大學中國現(xiàn)代新詩碩士。1986年成為職業(yè)填詞人,并在84-87年間任香港大學中文系助教,88年任某快報副刊編輯,89-91年任亞洲電視節(jié)目部創(chuàng)作主任,91-94年任音樂工廠總經(jīng)理,之后任商業(yè)電臺廣告部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并全職填詞至今。他出道二十多年來,創(chuàng)作近3000首詞,獲得了無數(shù)的獎項,造就了個人的神話,被譽為“香港詞壇之父”。林夕是“一個疏離的人、一個神經(jīng)的人、一個隱現(xiàn)在近3000處歌聲后面的人、一個單槍匹馬更新了華語樂壇的人,這個人不可能不是他自己,也不可能只是他自己”,足見其在香港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地位。而且林夕為張國榮、王菲、黃耀明、許志安、陳奕迅等著名歌星創(chuàng)作了大量被唱得大紅大紫的歌詞,對社會大眾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些榮耀的獲得應(yīng)當歸根于林夕歌詞內(nèi)包含的那些令大眾產(chǎn)生共鳴的情感寫實。本文將在這些榮耀的背后分析林夕歌詞中表達的情感。
一、林夕歌詞產(chǎn)生的社會文化背景
香港從19世紀鴉片戰(zhàn)爭被迫開放以來,英國、中國大陸和香港本土的身份糾結(jié)在一起,各種價值觀沖撞著、矛盾著。各種不調(diào)和的地方背景、時代氣息硬生生地雜糅在一起,造成一種特殊的社會形態(tài)。也造成了現(xiàn)代都市人內(nèi)心的寂寞、自我封閉、拒絕溝通的現(xiàn)狀。情感在積淀之后需要爆發(fā)的時刻,香港流行樂壇開始興盛。林夕的歌詞帶著豐富的當代香港人的情感應(yīng)運而生之后,瞬間得到了強烈的回應(yīng)。人們都在歌曲甚至歌詞之中尋找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命運或者自己的想往。于是歌詞,便成為了寄托情感,表達情感的一種介質(zhì)。傳達著人們內(nèi)心的聲音。林夕歌詞就是在這種特殊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產(chǎn)生的。
歌詞,是一個國家、地區(qū)或者民族在特定時期的文化反映,是歌詞作者精神狀態(tài)和文化心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越是抓住了大眾普遍情感的作品,越容易迅速流傳開來,成為膾炙人口的東西,并由此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真知識大眾文化的經(jīng)典。林夕的歌詞之所以被廣為傳唱,就是因為他藝術(shù)的表達了香港回歸前后人們的心理訴求和心態(tài)變化,直接切入了港人的精神底部。
林夕是香港發(fā)展潮流中的一葉扁舟,在他成長的歲月中,他也見證了香港的成長,回歸前后他的生活也在隨著大潮流而變動。九十年代初的香港被“九七”陰影籠罩著,面對殖民統(tǒng)治的結(jié)束和“回歸”生活開始帶來的歷史身份斷裂感,彌漫著惶惑與迷茫。此時林夕加入羅大佑的音樂工廠,詞作取材范圍的筆觸已伸向家國情懷的社會政治,有了對大時代的凝視和反思。這也是他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一九九五年之后,音樂工廠關(guān)閉。這個時候的歌壇情歌濫觴,可以反映出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人的心態(tài)。他非常注意反映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對于純潔的人性的挑戰(zhàn)和考驗以及在這些挑戰(zhàn)和考驗下人性弱點的流露。反映隨著競爭而高漲的欲望給人心造成的日益沉重的壓力以及人們的反抗。九五年之后的一批流行情歌則為歌曲反映了真情實意。“愛情”所敘述的是華麗語言與貧瘠精神、遙遠夢想與殘酷的現(xiàn)實的矛盾?,F(xiàn)代愛情的虛幻與無常,恰恰印證了都市人情冷漠,精神匱乏的現(xiàn)象。
由此之后的香港乃至全國范圍內(nèi),林夕的歌詞因為真情的流露和真實的映襯當代人心而流行開來。林夕的歌詞關(guān)注人們的生存狀況,表現(xiàn)出了對現(xiàn)代文明的疑惑,也呼喚愛心,表達關(guān)懷。人們也在各種情感類型的歌詞中,找到了自我情感的歸屬感。下面我就列出各種不同的情感類型來分析林夕歌詞的情感內(nèi)涵。
二、分類分析林夕歌詞的情感
歌詞作為詩歌的一個分支,它在韻律和節(jié)奏上都遵循著詩歌的一般創(chuàng)作規(guī)律。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所有作品,都是能詠能唱的。從音樂發(fā)展的角度來看,《詩經(jīng)》就是一部歌詞總集。后來的歌詞作者大都集成《詩經(jīng)》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在注重韻律和節(jié)奏的同時,內(nèi)容上都特別注重情感表達。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成為歌詞創(chuàng)作中最最核心的表現(xiàn)內(nèi)容。林夕歌詞之所以在流行歌壇獨樹一幟,正式因為他能夠準確把握各類情感的表現(xiàn)樣態(tài),細膩而真切的表達情感。
(一)、愛情
1.暗戀的情愫
林夕筆下的暗戀情愫從學生情懷到成熟的男男女女都有寫到。
寫學生時代的暗戀,林夕還特意注重了要好好學習,寫出了“多談些未來,少談些戀愛”,如他寫給TWINS的《戀愛大過天》中的句子。
“學業(yè)要緊 我會小心 喜歡的他卻在走近 聊聊天竟比考試更專心”、
“同學愛新鮮 戀愛大過天
想不想也日夜懷念 連甜夢也不夠甜
當然 現(xiàn)在我未成年 讓我膚淺
只知戀愛大過天 忘記有益的格言
自動掠過他眼前 怎么閃 同學始終會遇見
學習大多 愛好太少 光陰一眨眼便跑掉 為何他竟比功課更緊要
少女愛暗戀本是自然”
真實而自然的寫出了學生時代偷偷喜歡同學,常“不經(jīng)意”出現(xiàn)在他面前,想他想傻掉而忘記了學業(yè)這樣的事。樸素卻實實在在。
寫男人的暗戀,流行歌中林夕是個特例。大部分流行音樂把男性的感情寫的透明剛勁的時候,林夕卻把男人暗戀的情愫寫得淋漓盡致。如:
“從未試過這恐懼 彷似孩童被降罪
從未聽過這種話 使我緩緩滴了淚
從未試過這滋味 苦澀茫然又帶甜
從未試過這麼亂 彷似無情但有緣„”
“當你自認這份情感千樣不對 當你自問繼續(xù)迷戀等如有罪
當你用未用過的神情來回望我 剎那間更像愛侶”
“無名份的浪漫 最后留低慨嘆 時間能否轉(zhuǎn)慢”《無名份的浪漫》
也許,這不應(yīng)該是浪漫,只不過是一種自嘲。妄想她在離開的剎那回頭過來,不禁祈求時間停頓,好讓一切到此為止,沒有結(jié)尾,也沒有傷悲。
林夕用不同的感官寫出了跟暗戀對象道別那一刻的感受,悲喜交集、模棱兩可的描述,卻使人有無限的感嘆與無奈之感。
然而與對象道別的短暫無奈,又怎比與雙方朝夕相對而自欺欺人來得難熬?不過,林夕在《暗戀的習慣》中描述暗戀的人并不完全吃虧,暗戀亦可以很享受,絕不介意養(yǎng)成暗戀這個習慣。
“暗戀的習慣 驕傲 慚愧 滿足 遺憾 怎麼能說得完
享受一廂情愿的浪漫 不管你是否不以為然
一個明 一個暗 怎會孤單 我想不會比相愛困難”
暗戀一定比相愛容易,暗戀只是個人活動,不受限制束縛,不需別人同意;暗戀在林夕看來亦是最偉大的奉獻,沒有人會知道你付出了多少,你也不祈求回報;也是最愚蠢的娛樂,付出時得到快樂,但過后只得到時間的消耗與不變的關(guān)系。
“你知道 對你我總是那么好 愛過的人都知道
那種苦澀的微笑 只是因為得不到”
林夕要表達的是,被識破了再也不是暗戀,變成明戀,你想得到的便更多。開始有意無意透露你曾為她做過的、犧牲了的,來博取甚至乞求對方的回報。
暗戀的下場多是平靜告終,無論有否被對方識破,到最后要承受痛苦的,只有暗戀者一人而已。
在林夕的詞里面,很多時都有“忘了自己付出多少”或者是“忘了得到多少”等意思的句子,他想表達男人們不會介意曾經(jīng)為了愛付出和犧牲,從而襯托出失戀時失去了愛人卻留下了回憶的悲哀與自欺。
男人也有猶豫不決的時候,林夕寫出了男人在暗戀后表白與不表白之間的猶豫。
“擁抱你和親吻你 真想感受 無奈越了界 就像覆水難收
想見你而不見你 多麼荒謬 難道越見你 便越不可長久”
快樂是因為有她在身旁,不安則是因為害怕她以后都以朋友身份在身旁。 “情若用錯了 用什么可挽救
寧愿沒回答 寧愿放在心 如若已經(jīng)是愛情 為何要問
從來未曾愛上過別人 沒法肯定絕望或可能
還是這種不安的快樂 才顯得吸引”
有時寧愿沒有答案,繼續(xù)維持這模糊的關(guān)系,這就要通過歌詞來讓人們自問,問誰可以清楚界定誰的身份與定位?或者說,在愛情中,有誰能夠時時刻刻保持清醒?
比起男人,女人的暗戀則是溢于言表的說暗不暗的了,林夕筆下亦是如此,如他最近的作品《天燈》:
“在最像情侶的那一瞬 和他朝著晚空放天燈
„„兩個倒影在溪水浮沉 一個忘形就難以辨認
追浮云的人浪漫在擁有過曖昧的名份 比擁抱單純
暗戀的明燈一路上如煙火隨身 寧愿那想象的情人永遠保溫
美夢別成真讓我夢到忘記疑問 寂寞就想想那盞天燈那指紋
到滿臉皺紋那場回憶比相戀逼真 曾經(jīng)有一個人燃燒過一夜的青春”
女人的小幸福小情愫全部體現(xiàn)在歌詞中,明顯而深刻。在暗戀對象面前,女人的幻想幸福,“一個忘形就難以辨認”,分不清自己還是倒影,分不清朋友還是戀人。在所有人都在寫美夢成真的時候林夕卻反其道而行寫出了“美夢別成真”,是一個幻想幸福的女人的確會有的心態(tài),但愿別醒來。
且看林夕的暗戀歌詞,也許都是在表達一種態(tài)度,無奈而自我安慰、自嘲卻又享受。
2.熱戀時期的情感
這方面作品不是很多,因為人們往往在幸福時候就忘了去抒發(fā)而只是顧著幸福,而失意難過時才會有一大堆的作品出現(xiàn),詩人亦如此,此人亦如此,林夕也不是個例外?!讹L箏與風》中,“有了他 就算哭 也能流露著笑容„有他支撐跌不痛”。還有“終有天親耳聽到,我愛侶對天宣布,生與死都愛惜我。”就是這樣的歌。
此外還有王菲經(jīng)典的《天上人間》。
“天上人間 如果真值得歌頌 也是因為有你 才會變得鬧哄哄”
林夕說的是,世間有了你,才熱鬧了起來,才變得值得贊賞歌頌。另外林夕還在一首歌中表達了自己對戀愛中人的看法:“彼此相愛也許更愛自己”。
林夕沒有將將情感的表達放在熱戀之上,大概是因為他認為人們都很幸福的時候就對周邊的音樂和文字關(guān)注的少了,并且,幸福的人都差不多,不幸福的人各有各得不幸福,于是,林夕寫作的重點在于抒發(fā)失戀的情感。
3.失戀時的感情抒發(fā)
林夕筆下情感的重點都在于此,人們因著種種原因,產(chǎn)生了種種不愉快,種種分離,種種傷感。而林夕的作品,不論其辭其文,最獨特之處就盡在“情”字。從前的他“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愈美麗的東西我愈不可碰”(《暗涌》),如今篤信佛理,學習打破執(zhí)拗,明白人生流轉(zhuǎn)之道,并將佛理融入愛情的狀態(tài)中,“陽光在身上流轉(zhuǎn),等所有業(yè)障被原諒,愛情不停站,想開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愛情呼叫轉(zhuǎn)移》),教人如何放下偏執(zhí)。
林夕告訴我們的是再怎么難過再怎么絕望,人都應(yīng)該放下偏執(zhí)好好生活,再怎么幸福再怎么快樂,人都應(yīng)該在自嘲之中安穩(wěn)下來。流行音樂重要的使命不是要告訴你什么,人在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的,有人想哭哭不出來,我?guī)湍憧薏怀鰜恚腥讼胄πΣ怀鰜?,我?guī)湍阈?,有人想談戀愛,我?guī)湍阏剳賽郏医o你氣氛情緒的引導(dǎo)。對于失戀的不同情感,林夕也有自己不同的表達。
首先,有很多自嘲的放低自己身份的句子,表達了無奈或者說是無處安放的傷感。
這些句子大多平靜并且洶涌,用林夕的話,叫“暗涌”。這種自嘲是將自己放置到最低,去嘲笑,去打擊,把自己說得遍體鱗傷。嘲笑的對象是自己的時候,人往往是笑著哭。
“別怨心底滴血 專心工作過勞才有資格吐血
他走了解封了 得到了某些損失某些”
連吐血都沒資格,失戀還是應(yīng)該工作,傷自己到騙自己,跟自己說,有得到就有損失,寂寞難過總是要嘗試的。這就是林夕將自己放低。還有:
“如何掉眼淚 自知身份都不對”《如何掉眼淚》
他說,我為你哭都不夠資格,沒有身份。
再如《一拍兩散》中“忠貞怎可以貪 給拋棄亦已很慣”,說我被拋棄已經(jīng)習慣,不能去貪他人的忠貞。在得不到愛的時候會說“是我不夠好 被你得到的 一定好”(《舊人》)、“情敵會掠過 未來便更易過 難過是我的錯 ”(《我也不想這樣》)、“ 盡管變心不需要知錯 你別要婉惜我”(《你哪里有錯》)、“別再做情人做只貓做只狗 做只寵物至少可愛迷人”(《愛與誠》)之類。
林夕總是會狠心的自嘲,但是他自嘲的文字留給人們留下的可能更多是心疼和指向內(nèi)心的感慨。
其次,也有抱怨之情的流露。我想人在付出而不見回報之后都會產(chǎn)生抱怨的情緒。林夕歌詞中的抱怨有時帶著諷刺,又有時帶著痛心。讓人久久回味。
如《我也不想這樣》中的“遇上什么,隨時話愛就愛 這性格也未免精彩”就帶著諷刺意味,說一個人花心,不管遇見什么樣的人,隨時說愛就能愛,夸這人性格精彩,實則是抱怨。還有“你想相戀的高估你 還是失戀的憎恨你? 難道愛情 需找兩個人優(yōu)點去比? 每次給挑選都被拋棄 其實我以心來挑選你 卻像競技賣藝游戲”《無雙譜》
再如“你欠我的秘密但求見光,誰讓你釋放„你說到天花亂飛其實為離開,裝飾說謊”(《分手勿語》)抱怨著他的欺騙,是赤裸裸的指責。
《大方》里:“你若介紹你這新寵對象 毒到想請我在場”,你要介紹新男友,要請我在場,是多么狠毒的事情。
“你英雄好漢需要抱負 可你欠我幸福拿什么來彌補”,“你的絕情出賣我的愛情賠了我的命,我賣了一個世界卻換來灰燼”,“愛到飛蛾撲火是種墮落,誰喜歡天天把折磨當享受”,這種抱怨看得人痛心不已。 “一直以為我是后衛(wèi),原來我只是后備”,讓人看著心寒。
第三,失戀后尤其是女生失戀后會有的一種舉動,就是鼓勵自己爭氣,關(guān)于這種情緒,林夕的詞里也有提及。
最明顯的一首歌歌名叫做《爭氣》:“沒有心機痛恨你 做你知己沒名利 大個女 縱使失戀工作至上才爭氣”。
又如:“我擱淺,我卻要繼續(xù)冒險”,“懸念沒法止 我也有得醫(yī) 一息間即釋放 貪嗔癡這根刺”。
還有像教育又似告誡的經(jīng)典詞句:
“不是所有感情都會有始有終
孤獨盡頭不一定惶恐
可生命總免不了最初的一陣痛”
失戀之后的哀傷和痛苦是林夕歌詞中表現(xiàn)情感最多的一類。這類詞作受歡迎和認同的程度非常高,這應(yīng)該是每個失戀過的人在林夕的筆下在流行音樂的詞匯中尋求的安慰吧。
印象深刻的是在多年前聽到的《當這地球沒有花》:
“當 赤道留住雪花 眼淚融掉細沙 你肯珍惜我嗎?„„
當 配樂遺下吉他 畫布忘掉了畫 請想起我 如綠草 當這地球沒有花”
還有“音樂停下來你將離場我也只能這樣”(《旋木》)、“你是千堆雪我是長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郵差》)、“遺失了你才明白我會消失了生趣 連心肝都可失去 然后犧牲我的眼淚 讓我 為你難堪下去”(《老了十歲》)。
這樣的歌多到舉不勝舉,寫作了幾千首歌之后,林夕早已深諳歌中的愛恨離愁,他說“談戀愛要懂得,到了某個程度必須分手。愛情兩個字,最好的狀態(tài)是有點安全感卻又不能太過,要不斷在安全和膽戰(zhàn)心驚之間游移。” 林夕在愛情方面是個悲觀主義者,他用太多悲情、憂郁的歌詞證明了這一點??墒撬谋^,卻能夠使聽者或讀者中的失意者找到一個共鳴產(chǎn)生的基點,從而實現(xiàn)情感釋放和悲情的淡化。
4.生離死別的哀痛
愛人死去或許是愛情中最最悲傷的離別了。林夕細膩的筆觸也涉及到了這種情感的描繪。利用未亡人之口,訴說著世人對已故愛人的思念,語氣或是埋怨,或是追思,或是哀痛,都把這種情感抒發(fā)的淋漓盡致。
例如:“眼淚如此刻結(jié)冰,會是憑證,聯(lián)系逝去的心跳聲。愿有一天天使為你高歌,悲慘世界會掠過閃閃星河„„歌聲指引你越過,塵俗寂靜眼淚河。”(《天使情歌》)。
(二)親情
從歌詞的字里行間可以清楚的看見林夕是一個很注重親情的人,他也發(fā)現(xiàn)了人們在工作忙碌愛情纏身的日子里忽略掉親人這樣司空見慣的事實。他也在用他的歌詞教會人們領(lǐng)悟親情的重要,教會人們珍重身邊還在的親人,對人們說,趁著大家還有能力表達愛的時候,對你們的親人去表達吧,“不要等到天上俯瞰”(《愛得太遲》)。這就是林夕的方式。告誡大家的是珍惜。
《愛得太遲》是林夕要大家珍惜親情表達的最明白的一首。
“日夜做 見爸爸剛好想呻
卻霎眼看出他多了皺紋
而他的蒼老感是從來未覺
太內(nèi)疚擔心 ”
歌詞中流露出心中那一抹對父親日漸老去的心痛, 一字一字仿佛都在訴說滄桑,親情在這一刻凸顯,仿佛還沉湎在往昔父母膝下的日子里,還覺得忙或累時可以再和爸爸發(fā)發(fā)牢騷,而突然發(fā)現(xiàn),其實在日日夜夜的忙碌間,父親已經(jīng)老了。
“最心痛是愛得太遲
有些心意不可等某個日子
盲目地發(fā)奮 忙忙忙其實自私
„„不要等到天上俯瞰”
這就是林夕歌詞中令大家聽到啟發(fā)的句子,告誡大家愛要及時表達,不要等到雙親都過了世,才肯放下工作去盡孝心,那時已經(jīng)來不及。
另一首代表作是《shall we talk》。這歌可以看成是在表達現(xiàn)在的每個人都越來越以自己為中心,越來越與他人尤其是親人缺少溝通的意思。親人的叮嚀在年輕人看來很不好接受,林夕這首作品的情感表達,讓人深深思量:
“寧愿看漫畫不聽媽媽的評彈,孩子們只會貪玩,父母都只會期望,為什么天南地北不能互相體諒”,“孩兒在公司很忙,不需喝湯”。
這些句子寫的平凡而道出了現(xiàn)在都市人與父母溝通的稀少和困難。
在《赤子》中,林夕寫道:“世界太冷了,誰會伸出一雙手,圍住你再營造暖流?”這一句與其說是母親的表白,不如說是兒子的自問。“世界太闊了,由你出生當天起,童稚已每年漸遠離。”相離漸多,童稚漸少,也許彼此無力相通,也許彼此漸行漸遠,但永遠割不斷的仍是母子間的深情。人長大了總要離開家。林夕此詞所寫的情感,想必會有許多共鳴。
另外我想在這里提起夫妻之情,這本應(yīng)歸入愛情行列,但是夫妻感情時間長久后就會變得平淡而溫馨,像親情那樣暖,林夕這類詞的情感在《長途伴侶》這首歌中抒發(fā)了出來:
“幸福在坦率中進化,淚水用體諒練成茶,隨年華同步挽手跨堤壩,未靠鮮花萬打,裝飾這頭家。”
這情感是在二人共同經(jīng)營了一個安穩(wěn)的家之后才會發(fā)出的感嘆。
(三)友誼
在情感的選擇題中人們往往把友情排在了愛情之前,但是在現(xiàn)實里友情卻往往不如愛情那么重要,友情在人們工作了戀愛了之后,會因為忙碌而變淡,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林夕詞中的友情,往往寫的是對朋友各自工作以后的疏遠感到難過。
“我過去 那死黨 早晚共對
各也扎職以后 沒法暢聚
而終于相約到 但無言共對
疏淡如水”
這是《愛得太遲》中的句子。在大家工作忙碌之后,很難再如往常那樣相聚,而終于相約坐到一處,卻出現(xiàn)了無言共對的局面。短短幾個字,讀者可以清楚體會到這詞里的難過。其實林夕這句詞是想告訴大家,珍惜難得的友誼,別讓它失落在繁忙之中。
(四)對祖國和社會所發(fā)出的感慨
香港流行詞壇乃至文學作品一直回避描寫重大政治事件和矛盾沖突,給人以軟綿綿之感,但這并不意味著香港詞人缺乏政治敏感,而是社會環(huán)境使他們有意回避罷了。香港詞壇反映“九七”問題的作品寥若晨星,唯林夕的《皇后大道東》能直面那段時間港人無依無根的惶恐心態(tài),堪稱佳作。在詞作中,詞人以諷刺道盡了香港這個身處中英之間的殖民地怪狀:“„„有個貴族朋友在硬幣背后,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每次買賣,隨我到處去奔走,臉上沒有表情,卻匯聚成就。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照買照賣樓花,處處有單位,但是旺角可能要換換名字。這個正義朋友面善又友善,因此批準馬匹一周跑兩天。百姓自然也要斗快過終點,若作大國公民只需身有錢„„”
詞人以“皇后大道”作為香港殖民地年代的表征,借硬幣背后的英女王頭像(皇后)喻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借中國大陸人與人之間的常用稱呼“同志”喻中央政權(quán),并由此帶出香港將要面臨“皇后拜拜”、“同志來臨”年代前的光怪陸離。
詞人在表現(xiàn)香港微妙的政治處境的同時,也以諷刺手法暴露了“九七”前香港的末世投機心態(tài):賭馬、炒樓、炒股、移民。那是一個金錢掛帥的社會,因為“若作大國公民只需身有錢”。很多事都建立在金錢至上,很缺乏人情味,正所謂“人情薄過紙”。而作為背景音樂在詞中反復(fù)穿插的獨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則構(gòu)成了對香港社會實際狀況的絕妙反諷。但林夕寫法與當時一般諷喻“九七”作品有所不同,他對香港處于中英之間的那種狀態(tài)很警覺,不會盲目宣揚什么,只是用詞句在跟世人說一個事實,表達一種情感??戳说娜俗杂懈锌?。
而近年來,綜觀林夕05至09年的詞作中,對社會現(xiàn)實抒發(fā)感慨的詞作占有一席之地。05年《萬佛朝宗》06年《大大時代》《天水圍城》《只談風月》《觀世音》,07年《月黑風高》《十蚊雞流浪記》《錢錢錢錢》等關(guān)注社會和金錢的題材,和獻給2008年奧運選手的《終極夢想》,為北京2008奧運志愿者招募活動而作的《我是明星》,為奧運而寫的《北京歡迎你》都是他在對國家和社會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也激勵著聽歌的人們,將感情從內(nèi)向的情和愛轉(zhuǎn)向家國和社會。
林夕歌詞在題材上的擴大和轉(zhuǎn)變,既可以視為他創(chuàng)作方向的轉(zhuǎn)型,有可以視為他創(chuàng)作視野的擴張。但無論從哪方面看,此類歌詞的產(chǎn)生,都標志出林夕的創(chuàng)作從表現(xiàn)兒女情長愛情題材的專一創(chuàng)作狀態(tài)中走出來,走向了一個更大更寬的視野中,開始關(guān)注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作品的立意變得更加高遠和厚重,強化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雙重意義。
三、林夕歌詞中情感的表達方式
首先,林夕詞中往往含有許多的意象,通過這些意象,林夕用他獨特的方式寫出了不同的情感。
如林夕早期詞作《吸煙的女人》,偏向哲理,意向密度很高,表面上是人物寫真,實際上是捕捉一種都市情感。
“獨自駕車與寂寥隨處蕩,她慣了靠吸煙,替代獨自談話。墨綠眼鏡隔絕陽光,不想遠望,不需暖光,因她拒絕期望。就讓一支煙,點起一張很想見的臉,冷冷車廂里,只得這口煙。讓上升的煙,遮掩窗邊不想見的路,模糊的故事,倒映倒后鏡內(nèi)。就讓一支煙,燒出一早封鎖了的夢,最理想的戲,車廂里上演。„„不斷吐煙,因她一早已習慣,將冷卻了的煙,去用力弄熄。不斷吐煙,因她不想去習慣,剝?nèi)チ绥R框,看命運在轉(zhuǎn)彎,拼命循環(huán)„„”
他在詞作中,描繪了現(xiàn)代都市人內(nèi)心的寂寞、自我封閉、拒絕溝通。“煙”、“墨鏡”、“車廂”、“街燈”、“倒后鏡”等一系列錯綜的事物在詞人的筆下呈現(xiàn)出一個聯(lián)想出的畫面。雖然整首作品看來并沒有特別難懂的字詞或艱澀的意象,但部分段落仍給人一種難明所以的感覺。例如“讓上升的煙,織出一張很想見的臉。誰人想發(fā)現(xiàn),身邊滿是告示”,以及“不斷駕車,因她一心要遇到,可以變化的街,永沒路牌”。這些句子如果不放在整首詞中來體會,就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的好處。其實,無論是“煙”、“墨鏡”還是“車廂”都是拒絕溝通的表現(xiàn)。而滿街的“告示”和“路牌”則是現(xiàn)實世界的牢籠。“不斷駕車”則暗示了主人公逃避現(xiàn)實、沖出現(xiàn)實的內(nèi)心渴望。而“淡綠襯衫,映著紅黃燈號,車里暗笑的她,會淡沒在長路。艷麗眼睛,看著紅燈三種抉擇,偏偏要等燈光變換迷陣”這樣的句子,則更是林夕最擅長的寫法,即以敏銳的城市生活觸覺,從細微的身體語言和生活瑣事出發(fā),捕捉客觀事物的意義,并以這些作為人們內(nèi)心世界復(fù)雜變化的折射,將都市情感隱約的表達了出來。
第二,林夕喜歡閱讀喜歡電影,在他的詞里少不了用書本或影像中的世界來諷刺現(xiàn)實。
如“小玉典珠釵,鉛華求長埋。祝君把新歡,乘龍投豪門。我要是變心,有誰為我盡情罵?小玉休相逼,檀唐勿忘情,三載失釵風,瑤臺求重逢。我叫天搶地,誰過問?„„庵內(nèi)孤清清,長平難逃情。交杯飲砒霜,泉臺諧盟約。我散心解悶,誰作伴”
歌詞中提到由梁祝、帝女花等民間傳奇,歌詞內(nèi)滲進不同與民間傳說文本中的人物和情結(jié),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古老故事,重塑了文本。這首作品之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最終還是源自詞人對永恒愛情傳說的深深絕望。在香港世界的現(xiàn)實,傳統(tǒng)的情操觀念、歷史的風物文化都已經(jīng)永遠消失。那種因愛付出、等待、犧牲的時代一去不復(fù)返,早已成為絕世的傳奇。人們追求真愛卻只能“寄情戲曲與文字”以及“化蝶躲入傳說內(nèi)”。這種無奈與諷刺恰如其分地傳達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沖突和現(xiàn)代人生存的困惑。
第三,直接抒發(fā)感情其實是最明白的方式。林夕歌詞的感情也在這樣的方式中抒發(fā)的淋漓盡致。這類作品不需解釋,已經(jīng)能讓所有看見的人感受到那情感的力量。
如“我愿意和你約定至死”(《K歌之王》)、“閉上雙眼你最掛念誰,眼睛睜開身邊竟是誰?”(《人來人往》)、“我會永遠欣賞你任何摸樣 我會永遠喜歡你 符合心中的理想與眼光”(《別來無恙》)、“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紅豆》)、“愛上一個人,一定要讓他相信,這世界多么美好”等等等等。
四、結(jié)語
從感情表達的角度,林夕為我們構(gòu)筑了一個獨特的歌詞世界,他在作品中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懷人生、生命、親情、友情、愛情、社會等等,他把知識分子式的思想和社會思考開創(chuàng)性地引入到流行音樂創(chuàng)作領(lǐng)域,提升了流行音樂的思想性和文學性,在流行音樂抒發(fā)感情的角度上提高了一個新的高度。這點給當代流行音樂創(chuàng)作以深刻啟發(fā)。對于時下粗制濫造的流行樂壇來說,林夕的詞作不僅是群眾的消遣,更是群眾的精神食糧。當代流行音樂要健康發(fā)展,就得借鑒優(yōu)秀的寫作經(jīng)驗,擺脫“以錢至上”的觀念,更多關(guān)注人生和社會生活,更多關(guān)注人類的各種情感,不斷推陳出新,創(chuàng)出富于強大生命力和永恒魅力的佳作,唯有這樣,流行音樂之花才能開得更絢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