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政法干警申論熱點預測:網絡謠言

字號:


    考生們馬上就要走進既期盼又擔憂的政法干警實戰(zhàn)考場,希望考生能夠調整好心態(tài),發(fā)揮出應有水平,考出理想成績??紤]到社會背景、發(fā)展趨勢和政法干警的工作性質,出國留學網政法干警頻道考前和大家分享熱點主題為“網絡謠言”,文章將從標題、開頭、結尾和素材積累四個方面為大家提供積累。
    【經典標題】
    1、別讓謠言污染“朋友圈”
    2、“網絡劫持”式的轉載當休矣
    3、言論可以自由 謠言不能自由
    【經典開頭】
    1、“當真理還在穿鞋,謠言已走遍天下”。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謠言的產生和傳播獲得了新的“翅膀”,其傳播力和破壞力也呈幾何級增長。從搶鹽風波,到地震謠言,再到艾滋病女事件,謠言所及,不斷侵犯著他人的權利名譽、破壞著社會的公共秩序。因此,對謠言的否定態(tài)度,體現著一個公民的基本理性,捍衛(wèi)著一個社會的起碼底線。其間貫穿的一條邏輯則是,自由和秩序是辯證的關系,任何個人的自由必須在法律的范圍內行使,不能突破底線,妨礙他人自由。換句話說,言論應當自由,謠言不能自由。
    2、近幾年,但凡有轟動效應的社會事件,都和網絡有著密切關聯。嘈雜的網絡聲音之下,有冷靜的觀察,也有無意識的圍觀;有務實的分析,也有狂躁的詰問;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極端情緒的宣泄。網絡的“市民廣場”上,客觀、理性、寬容、攻擊、謾罵并存。甚至有些時候,“存疑、存惡、非理性”的音量,蓋過了平和、理性的思考。公平、民主、自由是網絡民意的追求,但當人們將極端的情緒宣泄看成是自由,將肆意的攻擊當成民主,事實上,我們已經走向了反面。
    3、日前,一些人利用微信“朋友圈”散布“警方在醫(yī)院門口擊斃暴恐分子”“西四環(huán)又現不明槍聲”等謠言,被依法查處。一石激起千層浪,案件引起很多人“吐槽”:“是該管管了”“別讓謠言污染‘朋友圈’”……由此而來的思考是:微信時代,我們如何面對謠言?
    【經典結尾】
    1、正所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責任。每一個公民,不僅要懂得自己有自由,還要明確別人有著和自己一樣的自由。惟其如此,我們的自由才能“交相利”而非“交相害”,言論自由才能真正增進公民福祉、推動社會進步。
    2、一位作家說:生活有時候比我們的頭腦走得更快、更遠,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想清楚互聯網時代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就已經置身于移動互聯網時代了。傳播技術的快速演進激發(fā)了人類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也提醒人們思索傳播責任、行為邊界。切實增強版權意識、從嚴規(guī)范網絡轉載行為,謹慎握持手中的傳播權、共同營造清朗的網絡環(huán)境,當是“互聯網+”語境下,每一名現代公民的自覺。
    3、最近,國信辦發(fā)布了“微信十條”,用文明法治為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立規(guī)矩,可謂驅散謠言霧霾的“及時雨”。其實,從1994年中國與互聯網開始“全功能連接”,我們“觸網”已20年有余,技術進步的發(fā)展之下,更應貫穿“追求真善美,拒絕假惡丑”的主旋律,微信時代,更需要沿著這樣的邏輯繼續(xù)出發(fā)…
    【名言警句】
    1、網絡正在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比爾蓋茨
    2、謠傳就像河流,其起源處極狹窄,而下游越來越寬闊。——博恩
    3、因為根本沒有正確消息,謠言反倒能立竿見影。——老舍
    4、正八經的話你一句也聽不到,歪門邪道的話你一句也落不下。——莫言
    出國留學網政法干警考試頻道為您推薦:
    2015政法干警考試難點釋疑之民事責任
    2015政法干警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答題技巧:主題詞篩選法
    2015政法干警考試文綜歷史考點:五四運動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申論熱點 申論范文 申論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