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長相思讀后感(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有人曾這樣評論過:詞的上闋將千里行程中目睹的萬事萬物,凝縮為“山”“水” 二字,“一程”又“一程”的復疊吟哦中,詞人與家園的空間阻隔不斷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大,空間感和思鄉(xiāng)情構成了詞人心中尖銳的矛盾沖突。在這種行進方向和心緒逆反的背離中駐營夜宿,詞人的思緒早就超越了他自己。“身”與心相對,身向榆關(山海關),而心卻在關內(nèi),在故園。“夜深千帳燈”,這看起來開闊的意境,壯偉的景觀,實際上則是詞人情心深苦之寫照。白日統(tǒng)千軍萬馬行走天涯,跋山涉水,為何夜深時仍然燈火通明,難以入夢?——思鄉(xiāng)失眠!
古人沒有現(xiàn)在的安定生活,也沒有如今的便利交通,但他們有著的是一顆熾熱的心,他在不停息的跳動著,家鄉(xiāng)和親人便是他們永不停歇的動力
此人有著報國的大志,又有著想脫離黑暗的幻想,內(nèi)心的掙扎讓他,開始逃避那些權貴,情愿回到家中與親人享受天倫之樂,而這種行為,到現(xiàn)今還會是一種選擇嗎?
納蘭性德長相思讀后感(二)
宮闈深深,錦帳重重,燭影凄凄。
琴臺邊,她的眼眸傷感而迷惘。纖長的手指隨意地撥弄著琴弦,一曲《長相思》潺潺流出,纏綿悱惻,就如同她的愛情,盛開在冬季注定凋零。
誰家更有黃金屋,深鎖東風貯阿嬌。“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小劉徹童稚的聲音回想在腦海與夢寐中的聲音形成鮮明對比。“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共上璽綬,累退居長門宮。”她不信他竟如此待她,她不信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情分竟如此散了。但愿君因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伤?,帝王本是無情物,落水三千伴相隨。深海宮墻永遠只是聽聞新人笑不聞舊人哭。
柳葉雙眉久不化,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母親來看她時,她已久病不起。憔悴的容顏,孱弱的身子又哪是當初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阿嬌公主。母親垂淚不語,她已明白帝王恩寵繁華不再??伤桓剩桓使吕蠈m墻枯寂一生。她賭,千金買賦。終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
那一年,母親抱著還是劉彘的他問:“可愿娶阿嬌為妻。”“若得阿嬌為婦,當作金屋貯之也。”她大驚,第一次打量這個稚氣未脫的皇弟。之后的日子,他一直在踐行著他的承諾。冰雪之夜燃盡煙火只為紅顏一笑。煙火絢爛的那一刻,她知道她淪陷了。那個許她金屋藏嬌的男子是他一生的咒。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她成了他的妻,成了大漢的皇后。可甜蜜的生活被叫衛(wèi)子夫的歌姬打碎。他厭倦她,他與衛(wèi)子夫夜夜笙歌而她只能獨守宮門。她憤怒,她是高貴的公主竟敵不過低賤的歌姬。她嫉妒,于是讓人欺辱衛(wèi)子夫卻不想將他推得更遠。看到鏡中的自己,她恍然明白“色衰即愛馳。”因為愛,敖干了黑發(fā),枯萎了紅顏,凋零了時光,也寂寞了詩篇。她累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她會愛上他嗎?會的,因為他是她一生的咒。
納蘭性德長相思讀后感(三)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注釋】
⑴長相思。唐教坊曲詞牌名,雙翅小令。又名《雙紅豆》
⑵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⑶榆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⑷千帳燈:皇帝出巡臨時住宿的行帳的燈火。千帳言軍營之多
⑸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⑹聒:聲音嘈雜,這里指風雪聲
⑺故園:故鄉(xiāng),這里指北京;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翻譯】
將士們不辭辛苦地跋山涉水,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fā)。夜已經(jīng)深了,千萬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
外面正刮著風、下著雪,驚醒了睡夢中的將士們,勾起了他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故鄉(xiāng)是多么的溫暖寧靜呀,哪有這般狂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賞析】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寫出旅程的艱難曲折,遙遠漫長。詞人翻山越嶺,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離家鄉(xiāng)愈遠。這兩句運用反復的修辭方法,將“一程”二字重復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遠。“身向榆關那畔行”,點明了行旅的方向。詞人在這里強調(diào)的是“身”向榆關,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師,它使我們想到詞人留戀家園,頻頻回首,步履蹣跚的情況。“那畔”一詞頗含疏遠的感情色彩,表現(xiàn)了詞人這次奉命出行“榆關”是無可奈何的。
這里借描述周圍的情況而寫心情,實際是表達納蘭對故鄉(xiāng)的深深依戀和懷念。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風華正茂,出身于書香豪門世家,又有皇帝貼身侍衛(wèi)的優(yōu)越地位,本應春風得意,卻恰好也是因為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導致納蘭并不能夠安穩(wěn)享受那種男兒征戰(zhàn)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戀故土。嚴迪昌《清詞史》:“夜深千帳燈’是壯麗的,但千帳燈下照著無眠的萬顆鄉(xiāng)心,又是怎樣情味?一暖一寒,兩相對照,寫盡了自己厭于扈從的情懷。”“夜深千帳燈”既是上片感情醞釀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間的自然轉(zhuǎn)換,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經(jīng)過日間長途跋涉,到了夜晚人們在曠野上搭起帳篷準備就寢;然而夜深了,“千帳”內(nèi)卻燈光熠熠,為什么羈旅勞頓之后深夜不寐呢?
下片開頭“風一更,雪一更”描寫荒寒的塞外,暴風雪徹夜不停。緊承上片,交代了“夜深千帳燈”,深夜不寐的原因。“山一程,水一程”與“風一更,雪一更”的兩相映照,又暗示出詞人對風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厭倦的心態(tài)。首先山長水闊,路途本就漫長而艱辛,再加上塞上惡劣的天氣,就算在陽春三月也是風雪交加,凄寒苦楚,這樣的天氣,這樣的境遇,讓納蘭對這表面華麗招搖的生涯生出了悠長的慨嘆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憊之心。“更”是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一更”二字反復出現(xiàn),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風、鋪天暴雪,雜錯交替撲打著帳篷的情況。這怎不使詞人發(fā)出凄婉的怨言:“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更何況還是這塞上“風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氣。風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蛇h在塞外宿營,夜深人靜,風雪彌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遙遠,衷腸難訴,輾轉(zhuǎn)反側(cè),臥不成眠。“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與上片“夜深千帳燈”相呼應,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結句的“聒”字用得很靈脫,寫出了風狂雪驟的氣勢,表現(xiàn)了詞人對狂風暴雪極為厭惡的情感,“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的慧心妙語可謂是水到渠成。
從“夜深千帳燈”壯美意境到“故園無此聲”的委婉心地,既是詞人親身生活經(jīng)歷的生動再現(xiàn),也是他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現(xiàn),滿懷心事悄悄躍然紙上。天涯羈旅最易引起共鳴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異鄉(xiāng)、夢回家園的意境,信手拈來不顯雕琢,王國維曾評:“容若詞自然真切。”
這首詞以白描手法,樸素自然的語言,表現(xiàn)出真切的情感,是很為前人稱道的。詞人在寫景中寄寓了思鄉(xiāng)的情懷。格調(diào)清淡樸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無雕琢痕跡。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