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游記》有感1300字

字號:


    《西游記》是吳承恩的經(jīng)典代表作,該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帶領(lǐng)孫悟空、豬八戒以及沙和尚歷經(jīng)81難,最終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下面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為大家搜集整理的讀西游記有感2000字,歡迎閱讀。
    讀西游記有感1300字
    一部西游記,傳承了多少年,其中的故事讓多少人神迷,孩子們喜歡看,大人們也樂于接受,幾十集的電視劇,翻來覆去幾個電視臺輪著播,年年播,卻還是觀眾不減,有人看了好幾遍,甚至十來遍還不厭倦,小孩子更是在暑假里一個臺一個臺地輪著看,前后看得都能倒背如流了,也還是不覺乏味。大人們?nèi)羰强瓷弦粫何饔斡浺膊粫X著不舒服,倒是感覺很溫馨和舒坦。
    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說,是因為這部作品里面飽含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實現(xiàn)了人們的理想,把現(xiàn)實中不可能做到的如飛來飛去、上天入地等都變成了可能,而且每次都體現(xiàn)了懲惡揚善的特點,符合人們的心理,這樣曲折的、又是圓滿的、又帶喜劇性色彩的作品自然受人歡迎了。孩子們喜歡看更是因為它符合了孩子大膽的想像的要求,富于幻想和神奇是它的特點。它能滿足人們獵奇的需要,也能體現(xiàn)中國神話的傳統(tǒng)文化,更是人性美的體現(xiàn)。
    但西游記同時也是一部叛逆宣言,正因為如此,人們才喜愛它,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它,也接受了叛逆。它讓人愉悅的是它實現(xiàn)了現(xiàn)實中人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它讓人快樂的是它體現(xiàn)了弱者對強者的勝利,它讓人激動不已的是正義得到伸張、罪惡得到懲罰,它令人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無所不能的神通,以及在戰(zhàn)勝邪惡時的痛快淋漓。所有這些,都是它的叛逆的體現(xiàn)。
    縱觀整部西游記,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大部分妖孽似乎都與菩薩或佛有關(guān),有的是他們身邊的一樣小東西下凡危害人間,有的是他們管理疏漏而釀下的禍根。比如太上老君的坐騎就因為仙童打瞌睡,逃到下界為妖,一直要到孫悟空上天質(zhì)問才被發(fā)現(xiàn),才去降服。像嫦娥的玉兔也會下界禍害公主,甚至要逼唐僧成親。就連觀音菩薩身邊也有下界禍害百姓的孽畜。這些高高在上的神仙們,是三界眾生的仰慕者,也即是神話世界里的統(tǒng)治者,都是得道者,乃以清明自居,而今下界為害的大多是他們?nèi)浅鰜淼模荒懿徽f是一大諷刺,即便他們不是慫恿者,卻也有管理不當(dāng)之罪,孫悟空多次與妖孽斗爭的過程,其實也是與當(dāng)今的統(tǒng)治者們的爪牙的斗爭。
    孫悟空是一個十足的叛逆者。他天不怕,也不怕,有一身玉皇老兒都奈何不得的本事,他在與眾神、眾妖的斗爭過程中,反而不斷地增強了自己的本事,磨礪了自己的意志,變得愈來愈強大。他的每一舉動,都凝聚了人們心中的愿望。人們內(nèi)心里都希望真善美的存在,歹毒兇狠的消亡,但現(xiàn)實中往往好人都斗不過壞人,得道的大都是心底并不善的人,于是,他們寄希望于這樣的文藝作品,孫悟空幫人們實現(xiàn)了這一夢想。他殺妖魔真是酣暢淋漓、痛快不已,那種嫉惡如仇的態(tài)度著實令人振奮,他有這顆心,又有這個能力,這就讓除惡變得富于游戲性,觀賞起來也更愜意,而無壓力感了。
    不過,光是孫悟空還不足以反映叛逆的鮮明特征,它要加上唐僧這個衛(wèi)道士來捧場。唐僧起到了一個靶子的作用,沒有他,叛逆也就沒了太多的意義,說他是阻礙也可,說他是動力也可,說他是對象也可,總之,他讓孫悟空的叛逆有了一種依托。唐僧的善良讓人想到愚蠢,也警示人們善未必就是正確的,人還是要分時間場合而行善的。因他的存在才會有各種阻礙的發(fā)生,也才引來了各路妖怪,讓孫悟空有了施展的空間。同時,他的緊箍咒也可以看作是社會上層套在像孫悟空這樣的人身上的制約,盡管如此,孫悟空該出手時還是出手了,也體現(xiàn)了他一向來的不屈的個性。
    盡管這是一部叛逆宣言,但里面卻還是刻畫了許多的無奈。孫悟空法力再大,也逃不出如來的手心,最后,還得聽命于如來,還很高興地受封成“戰(zhàn)斗勝佛”。這里,其實像社會一樣,它是有制度在的,整個都有規(guī)矩,告訴我們叛逆還只是小范圍的,個別的,而非動搖整個根基。其實,我們看到如來手下的佛在讓唐僧進入之前就索要賄賂,拿了唐僧的金缽,在佛前還一臉虔誠,作品之所以要這樣展示,無非告訴我們即使是天庭,即使是佛界,也是不純的,各種不正當(dāng)競爭仍然存在,各種關(guān)系依然會有。
    我覺得西游記就是一部叛逆宣言。
    讀西游記有感1300字
    讀了《西游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jīng)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zhí)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lǐng)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jīng),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jīng)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lián)想到了他們的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dāng)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出國留學(xué)網(wǎng)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斗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于是再次翻開了《西游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jīng)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干脆把它當(dāng)作道德修養(yǎng)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nèi)心深處對于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在經(jīng)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xué)期后,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fā)了我內(nèi)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向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yōu)麒麟轄,不優(yōu)鳳凰管,又不優(yōu)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jīng)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tài)。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zhì)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總之,我覺得現(xiàn)代人對于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于現(xiàn)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于現(xiàn)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chǎn)物,它有深邃的哲學(xué)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shù)哲學(xué)》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shù)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zhì)料?!段饔斡洝肥侵袊裨捫≌f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游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分姓f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并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斗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fā)自內(nèi)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xiàn)出其英雄本色。復(fù)讀《西游記》,讓我覺得其不屬于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guī)砑詈驮醋詢?nèi)心的力量。
    讀西游記有感1300字
    《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吳承恩先生的杰作,講述的是一個潑猴和唐三藏及師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這本書我雖然看了一遍,但是以這本書編輯的電視機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它給人一種百看不厭的感覺,讓人看了就喜歡上了它。
    這本書把一個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潑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寫它從天不怕地不怕變?yōu)橐粋€恭敬的猴子,為了師傅的安危他奮不顧身,他并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也不像沙僧那樣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這一點勾勒出孫悟空的大智大勇,自從唐三藏把孫悟空從五指山解救出來到取得了真經(jīng),這期間經(jīng)理九九八十一難,每次劫難都是孫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師傅的,最后才圓滿的取回真經(jīng)。
    在打白骨精這一回里,他三次打死變?yōu)槿诵蔚陌坠蔷?而被師傅氣的念緊箍咒,唐僧是凡人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釋他完全不聽,而是念他的緊箍咒,疼的孫悟空滿地打滾,最后唐僧還要和孫悟空斷絕師徒之情,孫悟空被迫無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孫悟空心理并沒有怨恨師傅,更沒有去報復(fù)師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總是想著師傅的安危,可見他對是師傅的真心.這一路上他們經(jīng)歷艱難險阻,不管多累,多餓,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陰險狡猾他門都一一打敗他們,把師傅從危難中救出來。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多了總是有好處的,在當(dāng)今的社會里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會被社會淘汰,從我們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門說話,識字,等大一點兒他們又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在學(xué)校里不僅是學(xué)知識,更重要的是學(xué)做人,只有學(xué)會了怎樣做人,才能學(xué)會更多的知識,才能廣交益友,可見書何其的重要。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
    而我最愛的,就是《西游記》.它光怪陸離,色彩斑斕,它又振奮人心.讀完《西游記》,最感動于孫悟空,我驚嘆這個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辭?!分姓f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則描繪了英姿颯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群英雄.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并為崇高的理想而奮斗的人。
    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范,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與一切進行斗爭.他和天兵天將,神仙菩薩打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看似很熱鬧,很精彩,我卻隱隱感到一層悲劇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廣大,在與命運的搏斗中總顯得無助,單薄.人是無法與由這時代決定的宿命對抗的.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fā)自內(nèi)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顯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與命運進行生死搏殺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會像貝多芬那樣為了多留給后人一些精神糧食而去"扼住命運的咽喉",更不會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樣高呼一聲:時代整個兒脫節(jié)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為大多數(shù)人為了瑣屑的目標而努力,所以當(dāng)今真正的英雄幾乎沒有,沒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訴人類更高層次的價值究竟是什么.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們昭示了人的價值,英雄的浮士德則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訴了人們生存的價值.人類需要發(fā)展,需要下一個英雄,然而,他在哪兒 他能告訴我們什么呢 真正意義上的英雄總是出現(xiàn)在人類發(fā)展的時代交接點,在千年更替的時刻,人類不該對英雄主義精神漠然視之.現(xiàn)今社會太需要這種千金難求的精神了。 英雄——孫悟空——《西游記》已不僅僅是一部名著,更給我們激勵和源自內(nèi)心的力量。
    讀過《西游記》后,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xié)力,團結(jié)一致才能成功。我們知道神通廣大的齊天大圣孫悟空,不僅會七十二般變化,還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分辨人妖,所以,孫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斬邪除魔,為西天取經(jīng)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如果沒有誠信憨厚,善長水性的沙和尚助陣,孫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順利了。豬八戒力大無比是孫悟空捉妖的好幫手,唐僧雖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終以慈悲為懷,感動了蒼天,最終歷經(jīng)千辛萬苦,帶領(lǐng)徒弟們,終于取得了真經(jīng)。 我們還要學(xué)習(xí)孫悟空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斗爭精神。雖然我們沒有孫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們也要學(xué)習(xí)他善于分辨真假善惡,不要被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
    只有擦亮眼睛,明辯是非,才能撕破一切偽裝的畫皮。 讀過《西游記》還使我領(lǐng)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經(jīng)歷了眾多的險難,并非全是玄虛離奇。就拿我們的學(xué)習(xí)來說吧,我們經(jīng)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小學(xué)畢業(yè)升初中,初中畢業(yè)升高中,高中畢業(yè)考大學(xué),又何嘗僅九九八十一難呢?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著成功。這就是我讀《西游記》從中得到的啟示吧。
    讀西游記有感1300字
    孩子時代看四大名著,是看的連環(huán)畫,主要是看故事情節(jié)緊張不緊張,再大一點時,能夠看小說時,主要看內(nèi)容的描寫如何了,現(xiàn)在再看時,主要是結(jié)合那時現(xiàn)實社會看了,這個暑假里,我有辛又看了一遍四大名著,并進行了一番研究,覺得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感慨多多,于是寫下一些算是讀后感吧!
    一、唐僧師徒
    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三個徒兒本領(lǐng)高強,為什么聽話與唐僧呢?并對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佩服的五體投地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大原因:
    (1)唐僧雖然沒有降妖伏魔的本事,但他畢竟是取經(jīng)使者啊,有著一定的權(quán)力,據(jù)說還是仙胎投身,與觀世音菩薩有染,上有靠山,下有腳力,更得觀世音菩薩的緊箍咒,所以敢不分青紅皂白,對有正義感的孫悟空進行一票否決,對另兩個徒兒有殺雞敬猴的威力,以制他們也不感亂來,要想出頭,嘿嘿沒門。
    (2),孫悟空是石胎投身,不吃人間煙火,更不懂人間的道理,不知人間的爾虞我詐,當(dāng)時大鬧天宮的那些英雄氣概蕩然無存,一心想立功求德,重翻天庭做個仙官,于是一路鋤妖降魔,不料碰到唐僧一路是人妖不分,一路就是不讓悟空能夠有超越自己的機會,于是悟空只能對唐僧一路拍馬奉承,以至磨掉了銳氣,降妖時還得求曾經(jīng)是自己手下的敗將——天兵天將來幫忙了,創(chuàng)新精神全沒了。
    (3)八戒以前是天上的天蓬元帥。想必本領(lǐng)是不同凡響,既然是元帥,自有他的能耐,然而,由于酒后誤事,是個好色、好貪、好懶、好饞的四好之徒,到了人間還不改之惡習(xí),給人家抓住了把柄,也就得乖乖的聽話了。
    (4)沙和僧是任老任怨的老好人,一路是我挑著擔(dān),我牽著馬,一路坎坷,一路風(fēng)沙,幾番風(fēng)雨,幾番勞累,不敢越雷池半步,是個說一不二的人,是個最得領(lǐng)導(dǎo)歡迎的人,永遠也不會超越領(lǐng)導(dǎo),爬到領(lǐng)導(dǎo)頭上的人。
    想來想去,這是吳承恩老前輩的極妙組合,這樣的一個極妙按排,使得這樣的一個班子,一個集體,永遠是誰也不侵犯誰的利益,個個安份守紀,無需創(chuàng)新,無需拼搏,遇難有觀世音菩薩保著,成功了是自己成績,取經(jīng)回來,則順理成章的上天成拂了。
    二、妖魔為何吃不到唐僧肉
    唐僧師徒去西天去經(jīng),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幾番生死,幾番磨難,前后因果皆為唐僧肉而起,唐僧肉實為人間極品,因為與觀音菩薩有染,據(jù)說是仙胎凡體,嘗一嘗,品一品,有長生不老的功能,所以實在是有無窮的誘惑啊!八十一難,為何妖怪總是吃不著呢?我總結(jié)有以下幾大原因。
    其一,妖怪太講排場,總想搞個什么儀式,只是缺少紅綢子,不然搞個什么現(xiàn)在流行的剪彩還真是風(fēng)光呢!這個請姥姥,那個請舅舅,還有什么七大姑、什么八大姨,少一個不行,那豹子精收了師徒的兵器還要搞個什么兵器展覽,結(jié)果是錯失良機,給孫猴子有機可乘,唐僧肉沒吃著,反到丟了性命,實在是可悲啊!要是捉來就宰了,吃了,那孫猴子總有天大的本事,那天兵天將總有天大的法寶,又有什么辦法可救呢?
    其二、怪只怪那妖怪太講衛(wèi)生,吃一口就能長生不老的,為何還要洗一洗,泡一泡,說是要去去腥味,去去臊味,還要餓上一餓,排掉體內(nèi)垃圾,吃一口不算,非得次整個的,吃還得吃出個什么樣式來,什么蒸啊,炒的,如果在現(xiàn)在吃唐僧肉,也許還會搞個什么滿汗全集,搞個什么人體宴呢!
    其三、是妖怪貪心太大,捉了一個唐僧就夠了呀,卻偏偏還嫌少,還要把豬八戒,沙和僧,孫猴子一起捉齊了一道吃,可是那猴子就不好對付了,說是不捉到那猴精,吃下去也會不安心的,怕呢!其實是當(dāng)了妖魔,做了虧心事,怕半夜鬼敲門啊!于是,這些妖怪都只能白白地饞了一回,最終命喪于金箍棒下。
    其四、有些妖怪還有些熱愛生活,有點想修煉成仙得道,心地不是太壞,捉了唐僧并不想吃,總是想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體體面面的成回親,做回夫妻,也難怪啊,誰叫那唐僧長得如此美貌呢!確實是個美男子,那個女妖不動心呢?如果也來個到手就搞定,破了那唐僧的處男之身,那唐僧又能如何呢?都是儀式害了她們,假如那唐僧是個女的,長得貌如天仙,我想,那些妖怪門也許不要長生之道,也要與那貌如天仙的女子了,恩愛一番,云雨一番了。
    細細想來,那吳老前輩還得感謝那些妖怪呢,不然的話,要是拿來就做掉,也許寫不到十回二十回就寫不下去了,那名著就胎死妖腹了,是妖怪的貪、色和面子問題成全了他。
    由于妖怪們的種種錯誤,也如此的成全了唐僧師徒四人,從此得道高升,名揚四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