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中留學申請的相關熱點問題解析

字號:

  Q:在美國高中留學,對于今后申請大學有哪些優(yōu)勢?在美國高中為申請名校做準備?
    A:1) GPA會比較高,美國必修課程相對簡單,大部分學生入讀后只要合理安排課程,在后期都能保持至少B以上的成績。與中國學校不同,美國高中不會為了在最后的高考讓學生取得好成績,就加大平時考試的難度,導致平時成績比較低,而是將平時的必修課設置得較簡單,主要讓學生找尋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方向,在自己擅長的方向上再去修一些課程,比如高級課程、榮譽課程、AP課程,有針對性的為大學想學的專業(yè)做準備
    2) 從語言角度,申請美國比較好的大學基本要求有托福、SAT成績,對于在美國讀書的學生來說,他的閱讀、詞匯、聽力等英語學習都包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了,與國內的學生相比,他們在美國的語言環(huán)境是無法比擬的,不用專門花大量的時間,英語水平也能提升得很快,同時也能夠很好地了解美國文化。這樣他們的托福、SAT考出一個優(yōu)異的成績也相對更加容易。
    3) 在美國讀高中,課外活動更加豐富。大部分美國高中在下午3點半就結束一天的課程,之后就是課外活動時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加豐富的活動,從而鍛煉自己的領導力、組織力、創(chuàng)新力等綜合能力。
    4) 美國大學的申請,除了成績之外,還很看重文書寫作,因為美國高中對孩子的寫作、表達都是非常重視的,學校一般都有專門的寫作課程,學生也經常需要寫論文,所以大學的招生老師認為在美國讀高中的孩子普遍寫作能力都很強。寫作能力不僅僅展現在他們遣詞造句的功力上,更多地展現在他們的思維模式,以及思維的開闊度和靈活度上。
    5) 美國大學對于擁有國際背景的學生,尤其是在美國讀高中的學生認可度更高,無論是成績、語言能力還是老師的推薦,都更受美國大學的認可,他們認為在美國讀高中的學生,一方面語言能力更強,對美國文化更為適應和了解,交際能力更強,美國的中學老師很多是美國大學的校友,推薦更有力。而美國大學教育與中國教育完全是兩種模式,他們擔心中國的學生來到美國大學會無法適應這邊的學習,演講、論文對他們來說都會比較吃力;而且國內學生的思維模式比較局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而美國的學校是希望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一個轉變對他們來說可能也比較困難。
    6) 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美國大部分的大學高中都集中在東西海岸,在美國念高中,學生在高中階段就能走訪校園,去聽大學的公開課,甚至可以參與學校的一些項目,接觸到大學的一些導師,這對于他們將來申請心儀的大學以及找尋自己的專業(yè)方向都是特別有利的。
    Q: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美國讀高中,都希望將來能夠申請到名校本科,那么如果今后想要申請美國TOP30的大學,需要做哪些準備?
    A:1)保持良好的GPA成績,這是美國大學招生官首先要參考的部分。GPA最好能達到全A,或者至少B以上
    2) 盡可能提高TOFEL\SAT成績,因為美國前五十的大學,托福和SAT兩項成績通常都是必需的,前三十的大學還需要SAT二的成績。在美國高中,對于語言能力和課程方面的詞匯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都是很不錯的,在寒暑假期間,學生還可以參加一些專業(yè)的培訓,學習一下考試的技巧,考到一個高分會更加容易和簡單。
    3) 針對自己未來大學想申的專業(yè)和目標,多參加一些相關的課外活動、科研項目及交流活動等,提前了解自己將來的專業(yè),更有利于之后的申請和大學學習。
    Q:剛才說到在校成績非常重要,那么美國高中的在校成績包括哪幾個部分?如何提高在校成績?
    A:美國高中在校成績相對比較客觀和人性化,除了最后一次期末考試,還包括隨堂測驗、課堂作業(yè)、課外作業(yè)、期中末考試、課堂表現、實驗和實習等等。
    要提高和保持在校成績,學生應該在入學之前就了解清楚學校的評分體系、政策以及課程結構,合理安排自己的課程和學習時間,同時根據將來在大學想要學習的專業(yè)規(guī)劃好自己的選修課程。
    另外,還要注重平時的課堂表現,多參與討論、發(fā)言,多與老師溝通交流,因為在校成績不單單是考試的成績,還包括與同學的配合。有時候,老師還會布置一個題目,需要學生與小組同學一起討論研究,最后進行演講,這些都是算入GPA的,所以學生如果要獲得一個較高的GPA,就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美國高中學習是沒有機會“臨時抱佛腳”的。
    Q:申請美國本科需要較豐富的活動經歷,同學們在美國讀高中時應該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活動?
    A:美國高中的活動很多,種類之豐富不亞于大學,包括學生會、辯論隊、虛擬法庭、體育俱樂部、藝術團、國際交流活動、國際競賽等。
    同學們所參加的活動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學生會,鍛煉領導力和組織力;一類與專業(yè)性質相關,如科研會議、學術交流會等,能夠體現學術方面的能力;還有就是像虛擬法庭、辯論隊,可以鍛煉思維能力、分析能力;此外就是公益類活動,能夠體現出美國社會所重視的社會責任感。
    同學們參加活動要選擇自己擅長的,最好是與將來申請專業(yè)方向相匹配的。如果你擅長某項體育運動,就去參加這類的活動,有可能在之后的比賽上拿到好的成績,為今后的申請加分。如果將來想學醫(yī)學,可以參加一些生物類的活動,或者參加一些相關的國際交流項目,因為將來寫文書寫到自己參與過與申請專業(yè)相關的活動,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參加活動一定要有方向,不能盲目地參加多樣的活動,只追求量,不追求質,以至于參加了很多活動卻沒有太多的重要體會和鍛煉。
    Q:在美讀高中的同學,在申請美國本科名校時,有哪些誤區(qū)需要規(guī)避?或者哪一方面是他們特別容易忽視的?
    A:1)申請本科需不需要TOFEL成績?很多同學認為在美國上高中,申請本科就不需要托福成績了,其實這是不一定的,有的學校會有要求,有的學校不要求,所以建議學生還是準備托福成績,能夠擴大選校范圍
    2) AP課程上得越多越好?美國高中有很多學術性很強的AP課程,同學們在選擇AP課程時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選擇與自己將來想學的專業(yè)性質相關的,從而加強學術部分的能力,也有利于大學的申請。
    3) 課外活動并非越多越好,課外活動更重要的還是看含金量和與專業(yè)的契合度。
    Q:對于即將去美國讀高中的同學,有什么建議給能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準備名校申請?
    A:1) 保持良好的GPA,這是非常重要的
    2) 盡早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目標,多與授課老師、課程指導老師等交流,有針對性地做目標學校的升學準備。
    4) 合理利用假期,參加國際交流項目,或者托福、SAT的培訓
    5) 理性選擇AP課程
    6) 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遇到問題積極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