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出國留學網提供的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北師大版,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解答有關合格率的應用題。
2、提高學生利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合作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理解合格率的意義,根據其意義解決有關合格率的實際問題。
教學用具:教師準備有關問題的資料卡、填有數據的表格。
授課時間: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一、提問:百分數的意義是怎樣的?它和一般的分數有什么不同?
二、新授課
1、出示資料:甲牌:抽查50箱,43箱合格;乙牌:抽查60箱,52項合格。
哪種品牌的罐頭合格率高?
學生討論合格率的意思,在交流總結。
根據合格率的意義解答問題。
教師說明:除不盡時,百分號前通常保留一位小數。
2、師生討論:什么是成活率、出勤率、出油率、及格率、優(yōu)秀率。
三、練習
1、做“試一試”中的題目:
先說一說成活率是什么,再列式計算。
2、出示“練一練”中的圖表,分別用分數、小數、百分數表示藍色部分占整幅圖的多少。
3、出示質量檢查部門對某市飲料質量進行抽查的情況記錄表。計算各種飲料合格率的高低。
4、統(tǒng)計學校當天各年級的出勤情況統(tǒng)計表,計算出勤率。
四、總結評價:談談自己的收獲。
合格率
合格率:合格的產品占產品總數的百分之幾
出勤率: 出油率: 成活率:
蛋白質含量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百分數的應用,掌握百分數\分數和小數間的互化方法。
2、提高學生應用百分數\分數\小數的能力。
3、在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快樂,嘗試合作的愉快。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怎樣把百分數化成分數或者小數。
教學用具:小黑板。
授課時間: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一、復習:怎樣把分數化成小數?把小數化成分數?
二、學習百分數化成分數或小數。
1、出示黃豆營養(yǎng)成分含量資料圖,說一說黃豆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占黃豆總量的百分之幾?
2、在250克黃豆中,各種成分各占多少克?讓學生列式計算。針對學生在計算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問題:怎樣把百份數化成分數或者小數。
3、師生探討怎樣把百份數化成分數或者小數。
4、練習:(1)把160%、0.8%化成分數和小數。
(2)出示70頁第1題的表格,練習分數、小數、百分數間的互化。
(3)做第2題,練習用百分數、小數、分數表示統(tǒng)一個數量。
(4)提供各班級人數,編寫有關百分數的應用題,并自己解答。
三、課堂總結評價。
蛋白質的含量
百分數
↗↙ ↘↖
分數 ←→ 小數
這月我當家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方程解答百分數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學生解答百分數應用題的能力。
3、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初步學習用方程解決百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方法,和用算術方法解決百分數除法應用題。
教學用具:掛圖、幻燈、小黑板。
授課時間: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等量關系:
1、男生人數是 本年級人數的40%。
2、男生人數是全校人數德20%。
二、新授
1、出示家庭月支出統(tǒng)計表,讓學生說出里面的百分數表示的意思。
2、找出里面所包含的等量關系時,并板書在黑板上。
3、引導學生根據關系式列出方程或者算數是解答問題。
4、學生交流總結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方法。
三、練習
1、做72頁“練一練”中的1、2題。學生完成后,集體交流、評價。
2、做第3題,指明說出六五折的意思,并練習找單位“1”和等量關系。
四、課堂總結
學生談自己的收獲。
7、 布置作業(yè)
88頁的實踐活動。
學生可獨立設計,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設計。
這月我當家
總支出錢數 ×買食品的錢數 =40%
ⅹ × 500 =40%
數學與購物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估算費用的方法。
2、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愛學習,愿意合作,體會學習的
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用多種方法對購物的費用進行估算。
.教學用具:去超市購物的賬單表。
授課時間: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去超市購物的購物賬單提問:你能估算出共花了多少錢嗎?
二、學習新課1、小組內交流,記錄交流的結果。
2、回報討論的結果,并針對回報的情況進行評價,鼓勵活動好的小組。
3、看教材中的內容,說一說淘氣一家是怎樣估算費用的,他們的方法比你用的方法好嗎?說說淘氣一家分別是怎樣估算的。
4、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三、練習1、做“試一試”中的題目估算2千克牛排的價錢和八折后的價錢。
2、做第3題,估算2袋米、14。80元的牛肉、6。70元的蔬菜、12。80元的魚共多少錢。交流自己的方法,并進行評價。
四、課堂總結評價。
估計費用
( 根據學生的交流的算方法進行板書 )
購物策略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一些購物的策略,會根據購物的多少選擇比較優(yōu)惠的方案。
2、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估算購買物品的總價,選擇比較優(yōu)惠的購物方法。
教學用具:投影。
授課時間: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三家商店為促銷一種飲料分別推出的優(yōu)惠方案:
甲商店 買一大瓶送一小瓶
乙商店 一律九折
丙商店 購物30元以上八折優(yōu)惠
1、要買1小瓶飲料,去那個商店較為合算?
2、買1大瓶和1小瓶飲料,去那個商店較為合算?
3、淘氣要買3大瓶飲料和3小瓶飲料,他回去那個商店?
4、班里舉辦聯歡會,要給每位同學準備200毫升飲料,如果參加聯歡的同學共有35人,去那個商店購買比較合算?
學生猜測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二、商討答案
1、討論交流三個商店推出的優(yōu)惠方案的意思,理解:到甲商店買1小瓶飲料不能享受優(yōu)惠,到乙商店享受九折優(yōu)惠,再到丙商店不能享受優(yōu)惠。
2、說一說要買1小瓶飲料到三個商店各用多少元,比較到哪家去買合算。
3、交流買1大瓶和1小瓶飲料去那個商店合算。
4、交流第3個問題。
5、計算第4個問題,先要學生確定買多少大瓶,多少小瓶。再算出到三個商店去買各用多少元。
三、說一說自己的收獲,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四、練習
做“練一練”中的題目。
購物策略
1、 甲2元 乙1.8元 丙2元
2、 甲10元 乙10.8元丙12元
3、 甲30元 乙32.7元丙28.8元
包裝的學問
教學目標:
1、利用表面積等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yōu)策略。
2、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包裝的問題,體驗策略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難點:利用表面積等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yōu)策略。
教學用具:相同的課本、包裝紙。
授課時間: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提問:現在,老師要把26本數學課本用包裝紙包起來,怎樣保才能節(jié)約包裝紙?
學生討論交流方法,說一說怎樣包裝好。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二、學習新知識
1、出示教材中的插圖和問題:將兩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樣包才能節(jié)約紙?
2、學生探索兩盒糖疊放得方法,并根據疊放的方法列式計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
3、引導學生比較得出方案。并反思為什么方案(1)最節(jié)約。
4、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1)同樣的方法解決“試一試”中的問題。
(2)教師根據學生的探索情況進行評價總結。
包裝的學問
盡量減少面積最大的面——最節(jié)約
五年級(下)第六單元測試題
姓名 班級 學號
一、按要求完成各題。
1、讀出下面各百分數。
2、寫出下面的百分數。
3、根據下面的百分數,用涂色的方式設計出你喜歡的圖案。
4、找出相等的兩個數。
5、用分數、百分數表示出各圖的涂色部分。
6、分別用百分數、小數、分數表示直線上的各點。
7、填表。
8、把下面的小數化成百分數,百分數化成小數。
2.1 0.313 1.07
18.5% 26.34% 59.8%
9、一批水果賣了70%,還剩( )。
10、某小學五年級有學生200人,數學考試只有1人不及格,及格率是( )。
11、大西洋面積是太平洋面積的 ,太平洋面積比大西洋面積多( )%。
二、判斷正誤。
1、用105顆種子做發(fā)芽試驗,有103顆發(fā)芽,發(fā)芽率是103%。( )
2、 千米 = 10%千米 ( )
3、一個數的50%和它的 是相等的。 ( )
4、甲比乙多15%,乙就比甲少15%。 ( )
5、一件衣服原價180元,先提價20%,后又降價20%,現在的價格與原價相比沒有變化。
三、填表。
1、
2、質量檢查部門對超市的幾種水果罐頭進行了質量抽查,結果如下表:
蘋果罐頭 桃罐頭 山楂罐頭 梨罐頭
抽查箱數 50 40 60 80
合格箱數 46 32 54 68
合格率
(1) 哪種罐頭合格率最高?
(2) 哪種罐頭合格率最低?
四、解決問題。
1、有一臺電腦,定價5200元,如果八五折出售,售價是多少元?
2、一個自行車廠第一季度計劃生產自行車1200輛,實際生產1500輛。完成計劃的百分之幾?
3、新建一座工廠,計劃投資200萬元,實際只投資175萬元。實際投資是計劃投資的百分之幾?
4、一塊試驗田收甘蔗11000千克,可榨糖1320千克,求甘蔗的出糖率。
5、菜籽的出油率是42%,要榨油1050千克,需要油菜籽多少千克?
扇形統(tǒng)計圖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了解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tǒng)計圖,從中獲得有效的信息,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3、讓學生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滲透健康飲食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用具:各種扇形統(tǒng)計圖、投影儀。
授課時間: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誰知道我們以前學過哪些統(tǒng)計圖?并且說出它們的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那么,我們今天學習新的一種統(tǒng)計圖《扇形統(tǒng)計圖》。
二、教學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
1、用投影儀出示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統(tǒng)計表。
2、先讓學生通過計算獨立填上表中的數據 。
3、獨立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
4、出示扇形統(tǒng)計圖。
5、組織學生交流兩種統(tǒng)計圖,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6、全班交流。
7、教師小結:條形統(tǒng)計圖能清楚地看到哪個量多,哪個量少。而扇形統(tǒng)計圖反映的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三、說一說。
用投影儀出示四幅扇形統(tǒng)計圖,先讓學生每幅圖中各百分數的意義。再讓學生說一說每幅統(tǒng)計圖獲得信息。
四、試一試。
1、出示每幅圖。
2、交流這三個問題。
3、教師小結。
扇形統(tǒng)計圖
各占整體的百分之幾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奧運會
教學目標:
1、能讀懂條形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扇形統(tǒng)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種統(tǒng)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圖,直觀、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讓學生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三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用具:各種統(tǒng)計圖、投影儀。
授課時間: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我們前一課認識了扇形統(tǒng)計圖,誰能說出它特點?
指名回答。那么這一節(jié)課就學習在什么情況下要用什么樣的統(tǒng)計圖。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我國從第23屆奧運會開始獲得金牌,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獎牌情況統(tǒng)計表。
2、讓學生說一說從統(tǒng)計表中獲得信息。
3、用投影儀出示折線統(tǒng)計圖、條形統(tǒng)計圖、扇形統(tǒng)計圖。
4、分別提出教材中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們交流。
5、教師小結:折線統(tǒng)計圖能明顯的看出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獎牌數的變化情況,條形統(tǒng)計圖能更明顯的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扇形統(tǒng)計圖能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三、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三種統(tǒng)計圖的各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其他同學補充、評議。教師評價。
四、練一練。
在小組內交流分別用哪種統(tǒng)計圖合適?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實踐活動。
交流課前收集到的各種統(tǒng)計圖,體會三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奧運會(統(tǒng)計圖的選擇)
折線統(tǒng)計圖:
明顯地看出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獎牌數的變化情況。
條形統(tǒng)計圖:
更明顯地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
扇形統(tǒng)計圖:
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中位數和眾數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并體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并解釋其實際意義。
2、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3、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統(tǒng)計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教學重、難點: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
教學用具:各種統(tǒng)計圖、投影儀。
授課時間: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用舊知識導入。誰知道什么叫平均數?怎樣求平均數?
指名回答,其他同學評議和補充。有時候平均數不能很好的代表這組數的集中趨勢,因此需要新的統(tǒng)計量,我們這一節(jié)課就來學習新的統(tǒng)計量。板書課題《中位數和眾數》。
二、學習新課:1、出示某超市工作人員月工資統(tǒng)計表:
經理 副
經
理 員工A 員工
B 員
工
C 員
工
D 員工
E 員工
F 員
工
G 員
工
H 員工
L
月工資 3000 2000 900 800 750 600 600 600 600 650 500
2、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用哪一個數示工作人員月工資的平均水平?
3、用平均數為什么不行?
(月平均工資1000元可是大多數員工根本達不到,因此不合理)
4、引入中位數和眾數。
將工資從小到大排列去中間的一個就是中位數;出現一組數據中次數最多的成為這組數據的眾數。
注意:中位數或眾數雖然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但他們不能利用所有的數據信息,有時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三、鞏固目標。
1、認一認。
2、試一試。
這組數據個數是偶數,怎樣求它們的中位數呢?引導學生討論。
3、教師小結:當一組數據的個數是偶數時,中位數取中間兩個書的平均數。
四、課堂總結,教師評價。
中位數和眾數
中位數:
將一組數據從大到小排列,中間的數稱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眾數: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稱為這組數據的眾數。
五年級(下)第七單元測試題
姓名 班級 學號
一、判斷。
1.一組數據的平均數一定只有一個。( )
2.一組數據的中位數一定只有一個。( )
3.一組數據的中位數一定是這組數據中的某個數。( )
4.一組數據的眾數一定只有一個。( )
5.一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可以是同一個數。( )
二、填空。
1. 求中位數時,先將數據按( ),若這組數據是( )個,則( )是中位數;若這組數據是( )個時,則( )是中位數。
2. 中位數是一組數據中( ),可能是這組數據中的數據,也可能不是這組數據中的數據。
3. 中位數的單位與數據的單位( )
4. 平均數反映出這一組數據的( )。
5. 中位數反映出這一組數據的( )。
6. 眾數反映出這一組數據的( )。
三、選擇題(選項A:平均數 B:中位數 C:眾數)
①為了反映八(1)班同學的平均年齡,應關注學生年齡的______。
②為了資金的迅速周轉和減少商品庫存積壓某手機銷售商在進貨時要關注各品牌手機銷量的 ______ 。
③為了考察某同學在一次測驗中數學成績是占上等還是占下等水平,應關注這次數學成績的______ 。
1. 玩具制造廠2004年第四季度生產情況如下:
十月份計劃生產2000件,實際生產2400件;
十一月份計劃生產2500件,實際生產3000件;
十二月份計劃生產2750件,實際生產3300件;
分別算出每月完成計劃的百分數(百分數前面的數保留一位小數)和第四季度的合計數,并制成統(tǒng)計表。
看表回答下面問題:
(1)第四季度實際生產玩具( )件。
(2)十一月份實際比計劃多生產( )件。
(3)第四季度實際平均每月生產( )件。
(4)第四季度實際比計劃增產( )%。
2. 看圖填空。
利康制藥公司2004年上半年產量統(tǒng)計圖
(1)這幅圖是( )統(tǒng)計圖。
(2)( )月份產量最高,是( )噸。
(3)( )月份產量最低,是( )噸。
(4)上半年的月平均產量是( )噸。
(5)六月份的產量比五月份增長了( )%。
(6)分析該公司生產現狀( )。
3. 下圖是光明小學圖書館的故事書、科技書和連環(huán)畫三類圖書統(tǒng)計圖,已知這三類圖書共有18000本。看圖回答下面問題:
(1)這是( )統(tǒng)計圖,從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 )書最多。
(2)故事書有( )本,科技書有( )本,連環(huán)畫有( )本。
(3)故事書比科技書少( )本,連環(huán)畫比故事書少( )本。
(4)故事書比連環(huán)畫多( )%。
(5)科技書和連環(huán)畫的本數比是( )。
4. 下圖是一張體育成績統(tǒng)計圖。已知不及格的有2人。算出各段成績人數填寫在統(tǒng)計表中。
1. 哈爾濱、廣州4~9月份月平均氣溫如下表,根據表中數據,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
看圖回答下面問題:
(1)這是( )統(tǒng)計圖。
(2)廣州的最高氣溫在( )月,是( )度。
(3)八月份廣州比哈爾濱的氣溫高( )度。
(4)哈爾濱第二、三季度的平均氣溫是( )℃。
(5)一年中的最高氣溫集中在哪三個月?( )。
(6)簡單分析氣溫在一年四季的變化情況?
2. 小華爬山,她爬行的時間和高度如下統(tǒng)計圖,請根據下面折線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1)這座山的高度是( )米。
(2)她爬上山用多長時間?
(3)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小華休息或游玩了多長時間?
3. 東風市場1999~2004年銷售額情況如下表:
請根據表中數據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
_________________統(tǒng)計圖
回答:
(1)1999年~2004年一共銷售( )萬元。
(2)2003年比2002年多銷售( )%。
(3)1999~2004年平均每年銷售( )萬元。(保留一位小數)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 數學教師工作計劃 | 數學老師工作計劃 | 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 數學教師工作計劃 | 數學老師工作計劃 | 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