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蜜蜂》教案

字號:


    新的學期到來啦,這一學期,老師和同學們將一起學習更多的課文、收獲更豐富的知識。一個出色的語文教師總是擁有一份出色的課件設計和教案,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為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蜜蜂》教案,謝謝閱讀。更多相關教案請點擊【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蜜蜂》教案(一)
    學習目標:
    ★認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20年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內(nèi)容,經(jīng)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fā)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教師引述。
    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
    2.板書課題。
    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嗎?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wǎng)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
    4.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感悟,經(jīng)歷探究
    1.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誰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么試驗嗎?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2.學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c.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d.議一議。
    ◆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為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nèi)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么?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復述這一自然段內(nèi)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課堂練習
    1.學習生字。
    a.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b.書寫后,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激發(fā)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理解內(nèi)容,經(jīng)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通過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內(nèi)容,經(jīng)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2.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nèi)容。
    3.試驗結(jié)果怎樣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探究結(jié)果
    1.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c.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2.感知主要內(nèi)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shù)和時間。
    3.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只,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4.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a.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么不同?
    b.結(jié)合課文有關內(nèi)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么情況,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再請多人次說)
    c.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著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三、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1.教師引導。
    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xiàn)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1.誘導生疑:
    讀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chǎn)生了一些疑問?
    2.學生發(fā)問。
    (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fā)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3.教師引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么說的,好嗎?
    4.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5.教師再引。
    a.對于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么想法交流嗎?
    b.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chǎn)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測、括、確、誤、途、超,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組詞書寫書,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優(yōu)點或不足。
    六、拓展活動
    分工合作,搜集有關昆蟲奧秘的資料,設計一張手抄報。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蜜蜂》教案(二)
    一、說教材:
    《蜜蜂》是人教版第五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的作者是法國的生物學家法布爾。這是一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jié)完整的科普說明文,講的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為了證明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個試驗,最后發(fā)現(xiàn)20只蜜蜂有17只都準確無誤地飛回了家,這靠的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文章語言簡短精練,通俗易懂,實驗過程介紹得十分清楚,作者用詞精確,觀察仔細,值得學生去細細品位,從而對科普說明文有進一步的了解。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體會課文介紹實驗過程的方法。
    2.通過體會“幾乎、大概”感受科普說明文中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3.感受法布爾“勤動手,善思考,細觀察”嚴謹?shù)目茖W品質(zhì)和求實的科學作風,激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培養(yǎng)對自然界、對科學知識的熱愛。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實驗的過程,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從而感受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介紹實驗過程的方法。
    四、說教法:
    為了落實新課程,突破重點,解決難點,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結(jié)合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認知水平,我采用了嘗試教學、變序教學等多種方法,利用多媒體軟件,運用“以讀代講”、“小組交流”、“點撥議論”的方法。
    五、說學法: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時代,新時代人們對教育的要求開始轉(zhuǎn)向追求個體的自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重視學法指導,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需要。為此我讓學生充分去感知語言材料,讓學生自己去讀書感悟、合作學習,研究語言文字,滲透“讀”、“思”、“議” 、“悟”、等學法。
    六、說教學程序:
    (一)、揭題導入,了解作者
    1.揭題:上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神奇而美麗的花鐘,今天,我們要走近可愛的小蜜蜂,去看看它身上又藏著什么特殊的本領。板書:蜜蜂
    2.介紹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的生物學家,他一生都在研究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各種特點,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睹鄯洹愤@篇課文就選自《昆蟲記》。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試驗 證實 阻力 推測 沿途 超常 陌生 準確無誤
    幾乎(jī) 幾個(jǐ) 盡管(jǐn) 盡力(jn)悶熱(mēn) 納悶(mn)(多種形式檢查讀的情況。)
    (三)、讀課文,了解大意
    1.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個什么試驗。
    2. 學習第一小節(jié),了解實驗目的。
    (1)作者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呢?讀第一小節(jié)。
    (2)作者因為聽說蜜蜂有這樣的本領,所以做了這樣一個試驗,最后得出了試驗的結(jié)果。這就是科學家們研究問題的方法。
    3. 初步了解作者的實驗過程
    (1)默讀課文2小節(jié),簡單說說實驗步驟。與小組同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試驗的過程。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捉蜜蜂 做記號 放蜜蜂 等蜜蜂
    (3)討論:這些過程重要嗎?少了其中一個行嗎?
    4. 試驗的結(jié)果又是如何呢?(“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四)、指導書寫
    (1).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中,有“論、試、證、誤”四個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導學生觀察規(guī)律,形聲字,左形右聲,左窄右寬。
    (2).“途、超”都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注意捺劃的指導。
    (3).“袋”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沒有小撇。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 語文老師工作計劃 |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