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習俗

字號:


    又到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大雪”。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節(jié),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故名大雪。
    說起這大雪時節(jié)的習俗,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而老南京則有句俗語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jié)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腌制“咸貨”,以迎接新年。大雪也是“進補”的好時節(jié),在民間也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
    下面就和出國留學網小編一起,嘗嘗這暖和的紅薯粥、香噴噴的腌臘肉;學習大雪時節(jié)的養(yǎng)生之道;再送出對親人朋友大雪時節(jié)的祝福吧!
    大雪食俗之小米紅薯粥
    1粥可以和胃補脾,潤養(yǎng)肺燥,是養(yǎng)生的絕佳選擇。小米粥有滋陰養(yǎng)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紅薯也素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功效,使人“長壽少疾”。
    一起來學營養(yǎng)、簡單、美味的小米紅薯粥吧!
    2材料:小米、玉米渣、紅薯
    做法:
    1、小米和玉米渣略為淘洗后,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轉中小火。
    2、紅薯去皮洗凈切成小塊,加入煮開的小米粥里同煮。
    3、等小米和紅薯都熬至軟綿順滑即可熄火。
    小貼士:
    熬煮小米粥的時候加入少許白米或糯米、玉米渣、南瓜、山藥等同煮,不但可以增加營養(yǎng),還可以改善小米粥粗糙的口感,使粥更加濃稠綿滑。
    大雪食俗之腌臘肉
    1臘肉存放時間長,味道極香濃,下面分享的臘肉的簡易做法,一起動手吧!
    材料:帶皮五花肉1500g,生抽90g,老抽70g,鹽50g,冰糖30g,白酒30g,花椒,八角適量。
    2做法:
    1、五花肉洗凈,晾干。放入盒子里。
    2、生抽90g,老抽70g,鹽50g,冰糖30g,白酒30g,花椒,八角適量拌勻后倒入五花肉,蓋蓋搖晃拌勻。
    3、約腌制3-4天,取出,置陰涼干燥處陰干。圖為過了一夜。
    4、再過一天后,稍見發(fā)亮。
    5、過了兩三天,見肉收緊,稍稍出油。
    6、約一周后,可見泛出很多油,就可以了。
    7、取一塊洗凈,放盤上,入蒸鍋蒸30-40分鐘。
    8、切片即可直接食用,也可做臘肉飯。
    大雪養(yǎng)生之食補
    1中醫(yī)提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秋冬之時燥邪為患,易傷陰,故秋冬之時宜服用滋陰之品,或用滋潤護膚之品以防燥邪。大雪節(jié)氣養(yǎng)生要從飲食開始,其中大白菜、大紅蘿卜纓和大蔥都為這個節(jié)氣較好的食療佳品。
    2皮膚干,大白菜護膚養(yǎng)顏
    大雪節(jié)氣期間空氣特別干燥,冷冷的寒風讓不少人的皮膚開始出現(xiàn)干燥的情況,不少上班族到了單位之后,又關在開著暖氣的空調間里,皮膚的水分也相應地流失得更快。
    冬季吃大白菜,不僅營養(yǎng),還有護膚養(yǎng)顏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大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yǎng)顏效果。大白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不但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腸胃蠕動,促進大便排泄,幫助消化的功能。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大白菜要豎著切,因為這樣切對保存水分更好,菜內的水分損失減少,水溶性營養(yǎng)素丟失也會減少。其次,這樣切白菜容易熟,維生素的損失減少。再次,大白菜順絲切能夠保留更多粗纖維,更有利于刺激腸蠕動,以增加排毒護膚養(yǎng)顏的效果。
    大紅蘿卜纓補鈣
    大雪節(jié)氣的到來,標志著秋冬季節(jié)交替正式開始,這是時節(jié)陽光微弱,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生理功能和食欲均會發(fā)生變化。所以,要適當調整日常的飲食,保證身體充足的鈣源,讓冬天過得暖洋洋。
    冬季日照的時間減短,會影響維生素D的形成,天冷人體尿量增加,無機鹽隨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人體往往容易缺乏鉀、鈣、鈉、鐵等元素,尤其是老年人。因此,應該及時予以補鈣。
    蘿卜纓是含鈣量最高的蔬菜,非常適合缺鈣的人群。以號稱補鈣作用很好的大豆為例,每100克大豆的含鈣量大約是在191毫克左右,但是每100克紅蘿卜纓的含鈣量則是350毫克,鈣含量幾乎是大豆的一倍。。
    蘿卜纓和很多蔬菜一樣,維生素易流失,最好是焯一下涼拌著吃。一份涼拌蘿卜纓就能完全滿足人體每日所需的維生素A和K,以及55%的維生素C和27%的葉酸,和10%的鈣和錳。
    陽氣藏,來根大蔥能“通陽”
    中醫(yī)養(yǎng)生學認為,大雪節(jié)氣前后,天氣寒冷,陽氣潛藏,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入侵就容易生病。因此冬季應該注重對陽氣的護養(yǎng)。
    大雪節(jié)氣前后是風寒感冒的高發(fā)階段,風寒感冒的主要癥狀是怕寒怕風,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點。天氣寒冷的時候適當吃些益氣通陽的食物,例如大蔥等,有助于預防風寒感冒。
    雖然大蔥的蔥綠部分比蔥白部分營養(yǎng)含量高得多,但是從通陽和食療的角度來看,蔥白的效用更大一些,比如風寒感冒的很多經典食療方都有蔥白入藥,如蔥豉湯的主要成分就是蔥白。大蔥味辛,性微溫,具有通陽、解毒調味的作用。除了用于防治風寒感冒外,對于陰寒腹痛、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乳汁不通等癥狀也有一定的食療效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大蔥,但患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潰瘍病的人不宜多食。
    過敏體質應注意
    過敏體質冬季不應多吃以下三種食物:第一,冰冷食品冷凍食品的溫度過低,很容易刺激咽喉、氣管、胃和腸道,會使血管和肌肉的緊張性收縮,從而導致人體出現(xiàn)過敏反應。第二,肉類食品容易降低人體紅細胞質量,如果長期大量食用肉類食品,人體會變得更加敏感。第三,大塊燉制的魚、肉通常受到兒童的喜愛,但這些食物過于油膩,很容易對腸胃的消化功能造成阻礙,導致腸胃功能失常,從而導致人體出現(xiàn)過敏反應。
    大雪養(yǎng)生全方位
    飲食:溫補為主
    大雪時節(jié),應以溫補為主。平時的菜肴中可以多加入一些蔥、姜、蒜,每天喝一杯熱牛奶,適當吃芝麻、花生等有助補腎的食物。水果類可以吃些橙子和橘子。
    大雪食補應根據(jù)自身的狀況來選擇。像面紅上火、口腔干燥干咳、口唇皸裂、皮膚干燥、毛發(fā)干枯等陰虛之人應以防燥護陰、滋腎潤肺為主,可食用柔軟甘潤的食物,如牛奶、豆?jié){、雞蛋、魚肉、芝麻、蜂蜜、百合等,不適合進食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燥熱食物。如果經常面色蒼白、四肢乏力、易疲勞怕冷等陽虛之人,應食用溫熱、熟軟的食物,如豆類、大棗、山藥、桂圓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雞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起居:多睡懶覺少晨練
    《黃帝內經》在說到冬季保健養(yǎng)生時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yǎng)藏之道也。”意思就是:冬天的三個月,氣候寒冷,草木凋零,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jié)。水寒成冰,大地龜裂,人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
    冬天提倡晚起床確實有道理。首先,冬天的清晨,往往是最冷的時候,天寒地凍,很不適宜到戶外活動;第二,清晨是空氣中氧含量最少的時刻,要等到太陽出來后,植物才會開始進行光合作用,吸碳吐氧,使空氣的含氧量慢慢增加。另外,冬季的早晨,還比較容易出現(xiàn)大霧天氣。小霧滴中懸浮著的那些細小顆粒,吸進肺里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冬日清晨,賴被窩不僅是件幸福的事,對身體健康也好。下午4點后,才是運動的最佳時間。
    保暖:護好頸肩胸
    大雪節(jié)氣,冷風很容易通過頸部將寒氣帶給身體,從而引起嗓子疼、發(fā)炎等。尤其對頸椎不好的人來說,冬季穿高領衣服、出門戴圍巾很重要。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及腳都要注意保暖。人體的頭、胸和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數(shù)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如穿長襪、厚靴,睡前熱水洗腳。在溫暖雙腳的同時,也促進了人體內部的氣血流動。
    老年人因為身體較弱,因此怕寒,冬天睡覺時喜歡多穿衣服,但這樣做很不利于健康。因為人在睡眠時中樞神經系統(tǒng)活動減慢,心臟跳動次數(shù)減少,肌肉的緊張度減弱。如果這個時候脫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勞,使身體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
    穿厚衣服睡覺,會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發(fā),會感到寒冷。穿多衣服睡覺時,會越睡越冷。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