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是法國巴黎大都會地區(qū)內(nèi)的一個市鎮(zhèn),位于巴黎市中心東南偏南55公里(34.5英里)處。楓丹白露屬于塞納-馬恩省的楓丹白露區(qū),該區(qū)下屬87個市鎮(zhèn),楓丹白露是區(qū)府所在地。楓丹白露是法蘭西島最大的市鎮(zhèn),也是該地區(qū)僅有的比巴黎市還大的市鎮(zhèn)。“楓丹白露”由朱自清先生譯得,而徐志摩把它譯為“芳丹薄羅”。楓丹白露與毗鄰的4個市鎮(zhèn)組成了擁有36,713名居民的市區(qū),是巴黎的衛(wèi)星城之一。
1簡介
楓丹白露是法國最大的王宮之一,在法國北部法蘭西島地區(qū)賽納-馬恩省的楓丹白露,具體坐標(biāo)為48°24'7.50“N 2°41'57.40“E從12世紀(jì)起用作法國國王狩獵的行宮。
“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由“fontaine belle eau”演變而來,“fontaine belle eau”的法文原義為“美麗的泉水”。楓丹白露風(fēng)景綺麗,森林茂盛,古跡眾多,是著名的旅游勝地。最美的是弗朗索瓦一世的畫廊。室內(nèi)有眾多的寓意畫、水果裝飾品、花環(huán)彩帶和豐富的石膏花飾、雕塑品,是帶意大利風(fēng)格的法國文藝復(fù)興藝術(shù)的典范。在西方博物館中,收藏和展覽圓明園珍寶最多最好的要數(shù)楓丹白露宮,宮中的中國館可以說是圓明園在西方的再現(xiàn)。這座16世紀(jì)的宮殿,直到19世紀(jì)它的修繕擴建都未停止過,各個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都在這里留下了痕跡,眾多著名的建筑家和藝術(shù)家參與了這座法國歷代帝王行宮的建設(shè)。
2歷史
1762年11月5日楓丹白露預(yù)備協(xié)定在這里簽署,為結(jié)束7年戰(zhàn)爭的巴黎條約(1763年)做下了準(zhǔn)備。
法國革命期間,楓丹白露暫時被改名為Fontaine-la-Montagne,意為“山邊的泉水”。其中的山,是楓丹白露森林中一系列起伏的巖石結(jié)構(gòu)。
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早期,楓丹白露的Camp Guynemer是盟軍中歐司令部(AFCENT)和盟軍中歐空軍司令部(AAFCE,AIRCENT)的所在地,直到后來法國擁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戴高樂總統(tǒng)不愿北約的核武器繼續(xù)部署在法國領(lǐng)土上,以上兩個司令才被分別轉(zhuǎn)移到荷蘭的布魯森(Brunssum)和西德的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Ramstein Air Base)。
1137年,法王路易六世下令在此修建城堡。下令建造楓丹白露宮的人:路易六世。
后經(jīng)歷代君王的改建、擴建、裝飾和修繕,使楓丹白露宮成為一座富麗堂皇的行宮。在1530年左右,弗朗索瓦一世想造就一個“新羅馬”,便決定行苑擴建為大宮殿,由兩位意大利大師畫家羅索和普里馬蒂喬主持內(nèi)部裝飾,還有法國畫家古尚、卡隆及雕塑家古戎等人參與設(shè)計。面貌一新的宮殿被巨大開闊的庭院所環(huán)繞。富有意大利建筑的韻味,把文藝復(fù)興時期的風(fēng)格和法國傳統(tǒng)藝術(shù)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這種風(fēng)格被稱為“楓丹白露派”。
亨利二世、亨利四世、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和拿破侖等法國帝王都曾在此居住過。有的國王在此長住,有的僅把它作為打獵的行宮。王室的婚喪大典也常在這里舉行。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俄國沙皇彼得一世、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七世都曾下榻于此。
由于17世紀(jì)以后法國王室居住于凡爾賽宮,法國大革命前楓丹白露宮已趨破敗。大革命期間宮內(nèi)家具陳設(shè)全被變賣,以籌措政府經(jīng)費。拿破侖稱帝后,選擇以楓丹白露宮作為自己的帝制紀(jì)念物,對其加以修復(fù)。1812年至1814年,羅馬教皇庇護七世被拿破侖囚禁在這里。1814年,拿破侖被迫在這里簽字讓位,并對其近衛(wèi)軍團發(fā)表了著名的告別演說。1945年~1965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總部設(shè)于此,楓丹白露宮墻外還殘留有“NATO”的標(biāo)記。
3旅游
楓丹白露宮楓丹白露宮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宮殿,始建于12世紀(jì),是法國歷代王朝君主的城堡和宮殿。1528年開始,文藝復(fù)興從這里被引入法國。楓丹白露宮1981年被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xué)文化組織認(rèn)定為世界遺產(chǎn)。楓丹白露是受歡迎的旅游地。每年約有30萬人到楓丹白露宮參觀,楓丹白露森林每年吸引約一千三百萬游人。
楓丹白露森林
楓丹白露森林環(huán)繞著城鎮(zhèn)和幾十個村莊,由國家森林辦公室(Office National des Forêts)負(fù)責(zé)森林保護,并因富有的野生植物和寶貴的鳥類、哺乳類和蝴蝶資源而被列為國家公園。楓丹白露森林以前是皇家狩獵場。如今的森林還廣受抱石攀巖愛好者的喜愛。
傳說故事里,獅心王理查把這個森林給了羅賓漢。
4建筑
楓丹白露中國館
內(nèi)景楓丹白露宮的主體建筑包括一座主塔、六座王宮、五個不等邊形院落、四座花園。宮內(nèi)的主要景點有舞廳、會議廳、狄安娜壁畫長廊、瓷器廊、王后沙龍、國王衛(wèi)隊廳、王后臥室和教皇臥室、國王辦公室、弗郎索瓦一世長廊等等。
1808年,拿破侖把歷代國王的臥室改為皇帝御座廳。宮內(nèi)有中國館,由拿破侖三世時的歐仁妮皇后主持建造,館內(nèi)陳列著中國明清時期的古畫、金玉首飾、牙雕、玉雕、景泰藍佛塔等上千件藝術(shù)珍品,這些藏品大多來自圓明園,為法軍統(tǒng)帥孟托邦獻給拿破侖三世帝后的戰(zhàn)利品。
楓丹白露宮周圍面積為1.7萬公頃的森林,有橡樹、柏樹、白樺、山毛櫸等樹木。過去是王家打獵、野餐和娛樂的場所。森林內(nèi)有許多圓形空地,呈星形的林間小路向四面八方散開,縱橫交錯。圓形空地往往建有十字架,其中最著名的是圣·埃朗十字架。
在西方博物館中,收藏和展覽圓明園珍寶最多最好的要數(shù)法國的楓丹白露宮,宮中的中國館可以說是圓明園在西方的再現(xiàn)。楓丹白露,原意為“藍色之泉”,在巴黎東南90公里處,周圍有2500公頃的森林,自古這里就是狩獵、避暑的勝地。法王路易六世時期(約公元1137年前后),這里最早開始興建宮殿。經(jīng)過幾代帝王的不斷擴建,楓丹白露宮日益完善并富麗豪華起來。
楓丹白露宮中的中國館是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歐也妮王后建立的。興建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存放搶自圓明園的文物——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劫毀圓明園后,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把從圓明園搶劫來的所謂戰(zhàn)利品敬獻給拿破侖三世和歐也妮王后。這里收藏的中國歷代名畫、金銀首飾、瓷器、香爐、編鐘、寶石和金銀器也有3萬多件。
及其助手創(chuàng)作于1552-1556年間.舞廳的鼎盛時期是在16—17世紀(jì),宮廷宴會和舞會時常在此舉行,國王的座位便設(shè)在壁爐前方。
楓丹白露宮建筑群由一座封建古堡主塔、六朝國王修建的宮殿、五個不等形院落和四座各具特色的園林組成,由于楓丹白露宮太為廣大,為了便于游人游覽,楓丹白露博物館辟出兩條旅游線路供游人選擇。
法國歷代統(tǒng)治者的行宮,建于弗朗索瓦一世時期。由大批意大利藝術(shù)家與設(shè)計師共同建造,后又被章破侖改建為文藝復(fù)興建筑式樣。
楓丹白露意為“藍色美泉“,固有一股八角形小泉而得名。該地泉水清澈碧透。1137年,法王路易六世在泉邊修建了一座宏偉的、供打獵時休息用的城堡,那就是著名的楓丹白露宮。楓丹白露宮位于170平方公里的森林內(nèi),面積0.84平方公里。
楓丹白露金色團的鐵柵欄
以文藝復(fù)興和法國傳統(tǒng)交融的建筑式樣和蒼綠一片的森林而聞名于世。這里主要建筑有噴泉、長廊、巖洞、舞廳,其中蒂布雷池位于花園的中央位置。 進入楓丹白露宮鑲著金色圖案的鐵柵欄大門后,呈現(xiàn)面前的是一個廣闊的方形庭院,鋪著四大塊綠毯似的草坪,三面被藍頂白墻的建筑物圍住。
楓丹白露的宮殿建筑分成兒個庭院,從西到東有“白馬院“,長152米,寬112米。正門朝東,門前有一巨大馬足形臺階。院子北面是帶頂樓的弗朗索瓦一世配殿,南端為路易十五配殿。“源泉院“南有鯉魚池,北有弗朗索瓦一世長廊。東配殿亦系加夫列爾所建,樓外有雙排臺階。“橢圓院“保存有路易紀(jì)念塔,東面是多分門,與之相對的是赫梅斯廊。“王子院“位于北側(cè),四周是亨利四世和路易十王時期的建筑物。
細木護壁、石膏浮雕和壁畫相結(jié)合的裝飾藝術(shù),形成了楓丹白露的獨特風(fēng)格。著名的弗朗索瓦一世長廊殿就是典型的一例。它建于1544年,長64米,寬6米,高6米。它的下半部貼有一圈2米高的金黃色細木雕刻作護壁,上半部以明快的仿大理石人物浮雕烘托著一幅幅帶有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的精美壁畫,使壁畫更為突出,立體感更強。整條長廊顯得既輝煌又典雅。內(nèi)部裝修精美,天花板和護墻板均用胡桃木做成。護墻板上的墻面被門和壁柱劃分成幾塊,每塊中間都是一幅很大的畫。周圍有塑成嬰兒、花環(huán)等形式的浮雕,這些浮雕除白色外,有些涂以彩色或金色。天花板由橫梁劃分成幾個部分,上面飾以精美圖案。
從1528年弗朗索瓦一世起,亨利二世、路易十六和拿破侖等歷代君主都是根據(jù)各自的需要和愛好,不斷加以改建和擴建,使之日臻豪華富麗。1808年拿破侖革命時期,建造了金碧輝煌、富麗華貴的御座廳,廳內(nèi)整個墻壁和天花板用黃、紅、綠色調(diào)的金葉粉飾,地板用畫毯覆蓋,吊燈晶瑩奪目,其裝飾可謂集數(shù)百年之大成。它那設(shè)計活潑的美術(shù)式樣,對歐洲各地建筑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以后,周圍的宮殿和園林雖然改造為英國風(fēng)格,但它美麗的風(fēng)姿仍悠然長在。
楓丹白露宮亦可稱為18世紀(jì)室內(nèi)裝飾博物館。
5交通
從巴黎里昂車站搭乘前往蒙特涅(Montereau)方向的火車,在楓丹白露站下車,車程40~60分鐘。再穿過地下道搭乘公共汽車,車程約15分鐘。法蘭西島遠郊鐵路(Transilien)的巴黎里昂線在楓丹白露設(shè)有兩個車站:楓丹白露雅芳站(Fontainebleau - Avon)和多梅里站(Thomery)。楓丹白露雅芳站離楓丹白露市中心很近,位于楓丹白露市和雅芳市的交界處的雅芳境內(nèi)。
楓丹白露宮開放時間
森林區(qū):日出至日落。
主要大廳:周二休館,其他時間:09:30-17:00。
楓丹白露宮門票
兩條線路可選擇:
⒈大殿線路5.5歐元,包括文藝復(fù)興展館、皇帝寢宮、辦公大廳、中國館等。
⒉小殿線路3歐元,主要是拿破侖一世博物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免費。
6譯名由來
Fontainebleau一詞意為“美麗的泉水”。楓丹白露的居民被稱為“Bellifontains”。楓丹白露森林是法國最美麗的森林之一, 橡樹、櫪樹、白樺等各種針葉樹密密層層,宛若一片碩大無比的綠色地毯。 秋季來臨, 樹葉漸漸交換顏色,紅白相間譯名為“楓丹白露”。楓丹白露雖然是按發(fā)音譯成的中文名字, 但是和香榭麗舍大街一樣, 是翻譯史上難得的神來之筆。象“香榭麗舍”一樣,“楓丹白露”這個譯名會讓人不自覺地陷入無盡的美麗遐想。思海里有樹影的搖曳,有清秋的薄露,有季節(jié)的轉(zhuǎn)換,有時光的永恒……不知這 個美麗的中文譯名是誰賦予它的,但無論它是徐志摩筆下的“芳丹薄羅”,還是朱自清紙上的“楓丹白露”,它永遠指的都是一個地方,一個和它的名字一樣美的地方。 可以說“芳丹薄羅”這個譯音更較“楓丹白露”近似于法語的原始發(fā)音,但是又有哪種譯名更能美過“楓丹白露”呢?
|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 立夏 | 小滿 | 芒種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
| 立秋 | 處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
|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 立夏 | 小滿 | 芒種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
| 立秋 | 處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

